?

淺談學生積累記敘文寫作素材的途徑

2020-08-13 07:14鐘蘭英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觀察生活積累素材作文

鐘蘭英

【摘 要】“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睂W生的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多彩的生活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但初中生學業負擔有所加重,缺少生活體驗,缺乏觀察習慣,作文中出現假大空的現象。要改變這一現象,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正確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積累記敘文寫作素材。

【關鍵詞】作文;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初中生學業負擔有所加重,缺少生活體驗,缺乏觀察習慣,作文中出現假大空的現象。學生的寫作提出了階段目標:“寫記敘文,要做到內容具體”;“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要“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環節。的確,要寫出內容具體、感情真摯的記敘文來,離不開豐富的、有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的素材。素材從何來?《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這里指明了獲取材料的途徑和材料的來源。為此,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積累記敘文寫作素材,是讓學生的習作閃耀真情的有效途徑。

一、以課本為例,讓學生懂得記敘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

《語文課程標準》對7-9年級的要求:寫作要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要達到這個要求,就要引導學生深人生活,領受感人的事跡,觸發寫作的愿望。劉勰說:“情者文之經”、“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侗秤啊芬晃慕o許多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刻畫了在特定環境下的“把所有的痛苦留給自己,把全部愛心獻給兒子”的父親形象,催人淚下。我把《背影》作為寫作啟示課讓學生明確:沒有親身經歷,沒有切身感受,沒有良心發現,朱自清就不會四次動情落淚,文章不能如此感人。部編版七年級課文如《秋天的懷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散步》等都引領學生關注身邊的自然景觀;在家庭生活中感受親情,學校生活中感受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誼和愛。啟示學生要真實做家庭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有心人,才能獲得感人的素材。

二、熱愛生活并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之冷暖

利用節假日布置學生寫周記,促使記錄家庭或社會生活的點滴。有些情感要自己親身體驗后才能領略到的。比如學校的鳳凰花盛開,鮮艷奪目,便讓學生課余時去觀賞,學生只贊嘆鳳凰花太美了,卻領略不到成就感,因為這是別人栽種的。我就讓學生在家里養一盆花,記錄它的成長經歷。一段時間之后,讓學生在課堂分享自己的感受,學生興致很高,說得聲情并茂:有說花被貓堆壓死了后痛惜;有說花被弟弟澆死的憤憤不平;有人愉悅地說:樹兒長高了許多,葉子翠綠;有人歡呼:我的開花啦。如此喜、怒、哀、樂的感情被喚發出來,就是因為這些花草是學生親手栽培的。為此,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家庭旅游、生產勞動、社區服務、課外活動等實踐活動,因有學生的親身實踐和生活體驗,何愁作文虛情假意呢?因此,我們應該發動學生盡可能參加周末家務勞動,做做家務事,以便收集更多感人的素材。

三、授以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的有效方法

(一)學會認真觀察生活的方法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曾說:“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币粋€人,一件事,一種物品,在觀察中,發現了真、善、美,才會為其動情,才有寫作愿望,寫作素材就沉積于心間了。因此,記敘、寫景、狀物之前均要讓學生全面細致地觀察。教材中提到定點、動點、散點三種觀察方法,能較全面地辨別事物。不過,把一株塑料牡丹花混入自然生長的牡丹花中,用定點、動點、散點的觀察方法,恐怕很難分辨哪枝是真、哪枝是假了。因此,還要采取味覺、嗅覺、觸覺等手段,才能更明確事物的特點,發現事物的內在本質,寫人敘事也得注意觀察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神態和環境,才能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因此要學會多角度觀察事物,發現更多感人的素材,比如《春》、《背影》、《老山界》等不朽篇章的重點段落,都是作者多角度觀察,情發其中的結果。

(二)利用對比思維觀察生活

第一,縱向對比生活:截取不同時段的同種事物、現象或同一個地方進行對比,在比較中觸動內心情感,積累寫作素材。魯迅在《故鄉》一文中通過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對比;楊二嫂前后生活的對比、故鄉情景的前后對比等縱向對比中來突出主題。為此,我引導學生以《變》為題去觀察身邊人和景的變化,并制作不同時期的小卡片來記錄生活小片段,一段時間后成文,結果涌現出許多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比如有些學生通過觀察家鄉五里橋變成4A級景區的變化,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寫得真情實感。

第二,橫向對比生活:截取同一時段、不同地方相關的或反差的現象、事物進行對比,或是同一時段中不同人物心態的對比,領會真、善、美,在比較中觸動內心情感,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寫作熱情。在《濟南的冬天》一文的開頭,作者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贊譽濟南是個“寶地”。同樣以《變》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我讓學生觀察了“五里橋景區”和“被工廠污染的溝渠”的圖片,通過橫向對比,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寫作中學生流露了真情實感,是非分明,詳略得當,成文速度相當快。

由此可見,縱向和橫向對比生活有利于學生提高對素材的觀察、分析能力,較容易發現事物的感人之處。學生有了深入生活的方法習慣,胸有感人的素材,并且素材在醞釀中不斷成熟,感情就會像埋藏于地下多年的火山一樣噴發出來,文章就有內容豐富、情感真實。

總之,我們要培養學生寫記敘文的興趣,觸發他們的寫作愿望,除了從所讀作品中領略他人的思想和文法,吸取他人作文的智慧和經驗外,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斷地尋找、感知、積累寫作素材,充實材料庫,才能讓真情在作文中閃耀!

猜你喜歡
觀察生活積累素材作文
語文,怎樣才能吸引你?
如何改變山區學生作文“無米之炊”的現狀
淺談小學數學日記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巧用多媒體教學 使習作課堂更有效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試論作文素材的積累和整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