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教育視域下校園欺凌的成因及對策探析

2020-09-15 16:24田友誼鄧蘭
江蘇教育研究 2020年22期
關鍵詞:身心發展校園欺凌生命教育

田友誼 鄧蘭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轉型進一步深入,社會矛盾加劇,導致人們的物質與精神背離,社會中出現了種種亂象。過度重智主義的教育,也使學校在后現代社會變遷中付出了代價,突出表現之一即校園欺凌頻發。校園欺凌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生的生命意識不足。缺少自然生命教育使欺凌者漠視身體安全,肆意傷害他人;缺乏社會生命教育使欺凌者忽視社交規范,不懂如何與人相處;缺失精神生命教育使欺凌者輕視人格尊嚴,失掉廉恥心。實施生命教育,是回應校園欺凌挑戰的有效手段。應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防治體系,加強以“維護生命安全”為核心的自然生命教育,注重以“養成社交規范”為標準的社會生命教育,建立以“培養人生三觀”為底色的精神生命教育。

關鍵詞:校園欺凌;生命教育;身心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7A-0003-05

近年來,我國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伴隨社會轉型進一步深入,城鎮化進程加速、經濟體制改革、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等變化,也導致社會矛盾不斷加劇。人們物質與精神背離,社會中出現種種亂象。過度重智主義的教育,也使學校在后現代社會變遷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突出表現之一即校園欺凌頻發。甘肅隴西一名十四歲少年因一副耳機,被同校五名同學圍毆致死[1];河南禹州一七歲女孩被三名男生往眼睛里塞了幾十張紙片[2]。這些漠視和不尊重生命的事件觸目驚心,也不斷地激起和喚醒國人的警覺與良知。倡導生命教育,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現象,已成為積極應對校園欺凌的重要舉措。

一、將生命教育引入校園欺凌問題研究的適切性

2016年4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w'頒布《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首次從國家層面對校園欺凌治理提出要求,也引發各領域對校園欺凌的熱切討論。

(一)絕望的困境:校園欺凌治理困難重重

《通知》將校園欺凌定義為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事件[3]。校園欺凌嚴重影響被欺凌者身心健康,使其自我認同感較低,易產生焦慮、情緒低落和抑郁心理[4],甚至在“求救無門”后陷入絕望的困境。對欺凌者而言,如果其沒有及時受到懲罰,可能愈發肆無忌憚地傷害他人,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

基于此,校園欺凌問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學者們從法學、社會學等學科視角出發為校園欺凌治理提出了許多措施,但由于現實原因,這些措施當前在學校難以落實到位,使學校在治理校園欺凌問題上陷入“難為”的處境。且這些措施多從外部治理的角度,對“震懾”或“遏制”校園欺凌者提出相應措施,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校園欺凌,但治標不治本,難以根除校園欺凌現象。若想從根源上治理校園欺凌,需從學生本身入手,如從哲學與倫理學的視角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其明白生命的可貴與欺凌行為的可恥,從而自覺杜絕校園欺凌。生命教育,正是以哲學與倫理學為基礎,旨在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內在意義與價值,學會敬畏生命,與他人和諧相處。

(二)希望的存在:以生命教育回應校園欺凌

生命教育是一個多維復雜的概念,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詮釋,得到了不同的理解。我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孫效智認為,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并發展個人獨特的生命、實踐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諧關系的教育[5]。生命教育的目標包括幫助人實現獨特的個人價值和與社會和諧相處兩部分。朱小蔓與馮建軍認為完整生命由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三個系統構成,它們在沖突間實現生命的否定性統一[6]。自然生命教育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命的物質存在,讓學生意識到擁有健康身體的重要性;社會生命教育期望學生了解人與社會之間的交互關系,能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協作;精神生命教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思想與價值觀,使學生成長為品德高尚的人。

實施生命教育,讓學生學會敬畏生命、捍衛自身生命權并尊重他人生命權,有利于欺凌者反思自身行為并自覺杜絕校園欺凌,也有利于被欺凌者勇于站出來維護自身權益,讓被欺凌者看到擁有安全愉悅的校園生活的希望。同時,生命教育以學生為教育原點、從根源處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措施,也讓學校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看到新的希望。

(三)校園欺凌與生命教育的內在關聯

從校園欺凌與生命教育的含義來看,兩者具有內在的關聯性。校園欺凌是欺凌者長期蓄意對被欺凌者造成身心傷害的行為,而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發展個人獨特的生命、學習與自然及社會和諧相處的教育,兩者都與生命息息相關。校園欺凌危害生命,而生命教育旨在幫助學生覺察生命的意義、追求更完善的生命。校園欺凌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使學生陷入絕望的漩渦;而生命教育專注于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給予學生美好的希望。將生命教育納入校園欺凌治理體系,可有效應對校園欺凌的挑戰。

從校園欺凌的成因與生命教育的作用來看,生命教育是防治校園欺凌的重要措施。校園欺凌是長期的故意傷害行為,無論欺凌者對被欺凌者施加的傷害是語言上的還是身體上的,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引入生命教育,教育孩子保持對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呵護生命,避免傷害,可有效減少校園欺凌的發生。以生命教育應對校園欺凌的挑戰是必要且適切的,可更精準高效地解決問題。

二、生命教育的離場:校園欺凌頻發的原因

生命教育主要涵蓋自然生命教育、社會生命教育和精神生命教育三個向度。欺凌者多出于對自然生命的漠視、對社會生命的忽視及對精神生命的輕視,才會肆無忌憚地對被欺凌者實施身心傷害行為。故生命教育的離場,是導致校園欺凌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缺少自然生命教育使欺凌者漠視身體安全

中華文化一直避諱談及死亡這個話題??鬃釉f“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反過來也有它的道理。未知死,焉知生呢?如果沒有死亡,生命就沒有意義。倘若沒有“死亡意識”,生命就是一種淺薄的、松散的,甚至懦弱的存在[7]?!八劳觥弊屓嗣魑钠降刃?、唯一性與獨特性。由于學校與家庭較少對學生進行“死亡教育”,導致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較淡薄,沒有清楚意識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才會用暴力手段對他人實施身體傷害行為。且隨著新媒體不斷發展,暴力視頻、恐怖游戲等更易被廣泛傳播。處于成長期的學生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有時易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混淆,誤以為人會像游戲角色那樣“死而復生”,因此變得更加漠視自然生命。

除缺乏“死亡教育”外,學校教育繁重的課程安排及其對學生身體感受的壓抑,也是導致學生漠視自然生命的原因之一。中國自古以來強調“舍身取義”的教育,重視思想發展而輕視軀體安全,甚至將身體所受的傷害視為一種“榮耀”,認為其更能彰顯出追求理想的不易。從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既然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等標語,無一不在標榜身體傷害的無足輕重與“必要性”。在這種教育氛圍下,欺凌者更難意識到身體權的不可侵犯性與身體傷害的嚴重性。被欺凌者可能因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害怕他人嘲笑自己“小題大做”而羞于對他人談及身體受的傷害,選擇默默忍受,這更助長了欺凌者的氣焰。如此惡性循環,導致校園欺凌現象愈演愈烈。

(二)缺乏社會生命教育使欺凌者忽視社交規范

蔡元培曾這樣論述傳統教育:“如吾人之處置機物然,石之凸者平之,鐵之脆者煅之;如花匠編松柏為鶴鹿焉;如技者教狗馬以舞蹈焉;如兇漢之割折幼童,而使為奇形怪狀焉?!盵8]令人遺憾的是,傳統教育“物化”學生的弊病,在當今學校教育中依然存在?,F代教育逐漸朝標準化、數據化的方向發展,使教師與家長多關注學生考試分數、排名等客觀數據,忽視了學生內在情緒與社會情感發展。關懷倫理學家內爾·諾丁斯認為,人的關懷能力來源于被關懷的體驗[9]。若學生的情感沒有得到及時的關心與足夠的重視,其移情能力將難以發展。沒有同理心的人,更可能成為校園欺凌的實施者。

社會的競爭與焦慮,使學校教育過于強調個人能力提升,忽視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導致校園欺凌的另一個原因。學校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是學生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合作的最初場域。當前學校里,教育的競爭性使本應和諧的校園環境,彌漫著競賽的硝煙,將學生由互助的學習伙伴,變成競爭對手。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逐漸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懂如何謀求合作共贏,不關心他人的生存發展。自私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攻擊性,更可能為了自身利益對同伴實施身心傷害行為,成為校園欺凌者。

(三)缺失精神生命教育使欺凌者輕視人格尊嚴

精神生命教育是對學生的思想與價值觀進行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理性與甄別能力,使其明辨是非,成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人性的一個重要的心理事實是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人總會去追求優越來克服這種自卑,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對社會有益的方向[10]。每個學生都有通過自我表現以贏得周圍人關注與贊揚的需要。有的學生靠優異的成績或乖巧的舉止獲得他人夸贊,其追求優越的需要得到滿足。而表現不夠優異的學生在追求優越的路上,可能因其落后的成績或不良習慣招致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罵或同學的嘲笑,逐漸喪失信心與自尊。若缺乏有效引導,這些學生可能朝對社會有害的方向追求“優越”,試圖通過調皮闖禍、欺負他人來凸顯自己的“能力”,吸引大家的關注,最終走上歧途。

道德教育是學生精神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道德的人,難以產生羞恥心。無羞恥心的人,更難意識到人格尊嚴的珍貴與不可侵犯性,而這正成為他們肆意欺凌他人的借口。從根本上而言,校園欺凌問題實際上是道德問題,甚至是一種“道德疾病”[11]。道德認知偏離,使欺凌者沒有形成正確的道德規范。他們可能并不認為自己對同伴實施的傷害屬于欺凌行為,自然也不會感到內疚或自責;道德責任推脫,讓欺凌者通過弱化自身責任而減輕罪惡感,也使欺凌行為旁觀者的負罪感降低,選擇袖手旁觀,放任欺凌行為發生;道德情感冷漠,使欺凌者與旁觀者缺失仁愛之心,對被欺凌者無移情、同情感,最終淪為邪惡的附庸。

三、生命教育的歸位:校園欺凌治理的路徑選擇

校園欺凌問題的治理從外部施壓固然重要,但從生命教育入手對校園欺凌問題進行內部治理,才是從源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生命存在空間的多維性,決定了學校教育的有限性,也決定了生命教育是一項社會、學校、家庭協作的系統工程,需要三方密切配合,實現立體化的生命教育,有效預防校園欺凌。

(一)加強以“維護生命安全”為核心的自然生命教育

自然生命是社會生命與精神生命存在的基礎。以生命教育治理校園欺凌,需從提升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著手。

第一,政府應完善青少年“懲治”制度。政府部門應出臺具體文件說明構成校園欺凌的具體行為,將“打鬧嬉戲”與“校園欺凌”之間的界限劃分清楚,讓學生明晰哪些行為會對他人造成身心傷害,從而自覺杜絕該行為。此外,文件也應說明校園欺凌者可接受且應接受的懲罰范圍,并賦予教師一定的自主權,為教師處理校園欺凌問題提供具體的指導意見,從而打造“欺凌行為零容忍”的和諧校園。

第二,社會媒體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杜絕暴力文化傳播,為青少年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青少年正屬于身心發展不穩定期,對新事物的是非辨別能力不足。暴力視頻、游戲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易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這些印象易在學生遇到沖突矛盾時自然浮現出來,促使學生盲目模仿視頻情節,對同伴實施欺凌行為。媒體應加強社會正能量傳播,宣揚維護生命安全的必要性及理性解決矛盾的重要性,將自然生命教育融入日常宣傳中。

第三,教師應打造生命教育“具身化”課程。生命情感的化育,離不開個體的身體感覺。身體感覺是個體內在生命世界與外在世界相遇的中介[12]。教師在自然生命教育的過程中,除向學生宣揚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外,還可策劃一些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生命的珍貴。如教師可將學生的眼睛蒙住或耳朵塞上,讓其暫時“喪失”視力或聽力,并完成一些任務。通過體驗身體不便的艱難,明白擁有健康軀體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趙赟

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mpus Bully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Education

TIAN Youyi & DENG Lan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1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social contradictions have intensified, causing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deviations, and various chaos in the society. Over-intellectual education has also caused schools to pay a price in post-modern social change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manifestations is frequent school bullying.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campus bullying is the lack of life awareness of students. Lack of natural life education makes bullies ignore their physical safety and wantonly hurt others; lack of social life education makes bullies ignore social norms and do not understand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lack of spiritual life education makes bullies despise human dignity and lose their sense of integr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 of bullying in schools. A trinity prevention system of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natural life education centered on "maintenance of life safe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cial life education based on "development of social norms" as the standard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the spiritual life edu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on of "three outlooks on life".

Key words: campus bullying; life educ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20-06-15

作者簡介:田友誼,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12),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鄧蘭,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12)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

猜你喜歡
身心發展校園欺凌生命教育
音樂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淺談幼兒園游戲環境創設策略
社交媒體背景下中學生校園欺凌探析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應立法解決“校園欺凌”難題
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與體育鍛煉研究
尊重幼兒發展規律,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