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學生的言語智能發展而教

2020-09-15 16:24沈正元
江蘇教育研究 2020年22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

沈正元

摘要:“為學生的言語智能而教”是薛法根試圖解決語文教學“高耗低效”頑癥而提出的教學主張,是組塊教學直抵語文課程育人價值的目標。言語智能是運用語言進行認知與交際的言語心理特征,是人類智能發展的生長點,是語文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的心理學基礎。言語智能的結構要素包括言語材料、言語法則、言語方式及言語思維?!盀閷W生的言語智能而教”契合了語文課程言語性特質,超越知識與能力,使語文教學的目標擺脫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無謂之爭,順應了語文教學的語用規律。

關鍵詞:言語智能;言語智慧;核心素養;言語性;語用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7A-0008-06

“為學生的言語智能而教”是組塊教學重要的價值追求和教學目標。這個目標的提出是薛法根試圖解決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頑癥而提出的。

薛法根針對語文教學現狀做了分析:第一,長期以來,語文課程、教材未能解決語文課程內容與教材內容的問題,尚未形成科學的、可表述的語文學科內容結構……必然帶來語文教學的低效,甚至是無效、負效。第二,目前的語文教學習慣于“以文本內容學習帶動言語能力培養”,強調學生的“感悟”,然未能就“經驗、思維、想象”這些“感悟”的內在要素作學理的解析,沒有提煉出具有普適性的教學方法與方式,難以應對不同的文本與不同的學生。第三,語文教學承載了太多的“使命”,因而頭緒繁多,方向不明,不知為何而教,因而常?!胺N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1]。他主張語文教學應該以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為核心,走向綜合的生活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文化素養,生長出言語智慧。

一、為言語智能而教:語文課程育人價值的獨到之見

“言語智能”的概念最早來自計算機領域, 2010年,薛法根在《組塊教學:為小學生言語智能的發展而教》一文中提出:“我始終堅持,語文教學應以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為核心,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走向智慧。發展學生的智慧潛能是教育的價值追求,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是語文學科的獨當之任?!盵2]這里,薛法根用“獨當之任”強調了在語文學科中發展學生言語智能的價值、意義。

關于語文教學的目標,在提出“為學生的言語智能而教”之前,薛法根提的是“言語智慧”。2004年,他在接受《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采訪時認為,語文教學要重視“雙基”,但知識不等于智慧,機械的技能也不等于智慧。他說,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而語文教學卻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人文關懷[3]。他創立組塊教學,就是要通過一項項整體性的語文學習活動來發展學生的言語智慧(言語能力和人文素養)[4]。

薛法根認為,語文教學要創造簡單課堂,生成言語智慧,讓學生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感受到智慧的力量。2009年,他指出,組塊教學從兒童言語智慧潛能發展規律出發,探究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成性和策略的適切性,實現兒童語文的智慧教學,“語文教育,就其哲學實質來說,就是言語智慧教育。其心理學原理是個體言語組塊在言語實踐中不斷豐富、重組、生成,獲得一種言語的心智技能,即言語智慧”[5]??梢?,語文教學應當超越知識與技能,走向智慧與素養。

關于“言語智慧”的內涵,李海林教授認為:“語文教育,就其哲學實質來說,就是以言語為對象的人性智慧教育,簡潔地說,語文教育就是言語智慧教育”[6]。對此,薛法根也有過闡述:“言語智慧是一種實踐性智慧,是一種基于言語經驗基礎之上的,在生活中生成的智慧?!薄把哉Z智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個體的言語智慧優勢潛能只有在長期的言語學習、研究、磨礪中才能得以真正顯現和發展?!薄把哉Z智慧其實是一種言語表達的靈氣,而這種靈氣來源于文化的積淀?!盵7]

梳理薛法根“言語智慧”的有關闡述,有助于把握其“言語智能”的含義,因為薛法根的“言語智能”是在“言語智慧”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他認為:“‘智慧是無法言說的,所以我更愿意將這種‘言語智慧稱為‘言語智能?!盵8]

1.言語智能的含義

如果把言語智能這個短語拆開來,那么“言語”“智能”,都有特定的含義。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對“言”和“語”的解釋都有“話(名詞)”和“說(動詞)”兩個意思;對“言語”的解釋也有兩個意思,一是說的話(名詞),二是說話(動詞);對“語言”的兩個解釋都是名詞性的,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二是話語。智能,則是智力和能力的總稱,一般把智與能看作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智”指進行認識活動的某些心理特點,“能”則指進行實際活動的某些心理特點。組合成“言語智能”又是怎樣的含義呢?《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未見“言語智能”這一概念,自然也就沒有相關的解釋,倒是能看到與它極為相似的,霍華德·加德納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論中對“語言智能”的解釋。他認為,智能就是那些能解決問題,尋求特定問題的答案以及迅速有效地學習的能力;語言智能則是語言文字的掌握能力,指的就是有效地運用口頭語言及文字的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

顯然,加德納是從語用學理論出發,從言語交際的過程與效能來做出“語言智能”內涵界定的,對薛法根“言語智能”的內涵解釋是有啟發的。薛法根基于心理學原理,從語用學關聯理論視角重新定義言語智能:“指運用語言進行認知與交際的言語創造力。它表現為在言語活動中,對語言具有特別的敏銳感和熟練的駕馭力,應對問題語境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盵9]這里,薛法根從內涵和外延兩方面對“言語智能”做了闡釋。他還補充說:“言語智能是人的生命特質,是人類智能發展的生長點,是語文能力形成與發展的心理學基礎,也是語文能力轉化為語文素養的孵化器?!盵10]

薛法根還認為,言語智能在具體語境中可以化為聽說讀寫等言語能力。這樣,就把傳統意義上的聽說讀寫與言語智能掛上了鉤,或者說,傳統意義上的聽說讀寫是言語智能的外在表現、形態。

2.言語智能的結構

關于言語智能的結構,薛法根認為,言語智能的結構要素包括言語材料、言語法則及言語思維。言語材料是言語智能形成的“語言養料”,包括語匯、詞素、詞語和固定短語;言語法則是言語智能生成的“基因密碼”,指運用語言的普遍語法,包括詞法、句法、段法、章法等;言語思維是言語智能發展的“動力裝置”,是人類獨有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維。言語智能不是三種要素的機械相加,而是三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個以言語思維為核心的整體認知結構。以形象性為主的言語思維將言語材料、言語法則圍繞語義聯結成一個融會貫通的心智操作系統,鍛造出個性化的“語言合金”。

3.言語智能的價值

言語智能的意義和價值,必須放在語文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去分析。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語文教育所獲得的最具終身發展價值的人格修養與關鍵語文能力,以“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為核心,但并非四者的簡單相加,而是以“語言與言語”為內核的整體結構。薛法根指出:“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課程本質屬性的實踐結晶,聚焦于‘語言建構與運用,旨在通過豐富的言語實踐,實現‘語言與思維、審美與文化的同構共生,體現了語文課程鮮明的‘言語性?!盵11]語文核心素養以語言為載體或媒介,四位一體,融匯交織,密不可分。因此,組塊教學提出“為學生言語智能而教”的價值取向,就是為了“培養‘運用語言與創造語言的現代公民”,契合了語文核心素養四個方面之間的關系。

基于言語的特殊地位,薛法根認為言語智能的發展能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第一,言語智能是人的生命特質,是人類智能發展的生長點,是語文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的心理學基礎;第二,言語智能內隱為言語思維,外化為言語能力,其道德性情感衍化為兒童的言語品格,共同構成語文核心素養;第三,言語智能的發展將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實現‘自能讀書、自能作文的理想境界[12]。

二、為言語智能而教:語文課程性質的重新認識和把握

關于語文課程的性質,長期以來爭論不休?!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01版)》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再次強調二者的統一。至此,語文課程的性質似乎應該塵埃落定了,其實不然。近年來,人們在對語文本質的研究中,逐步形成關于語文課程具有言語性特征的觀點。這種觀點以潘新和、李維鼎、李海林等為代表。1990年起,李維鼎發表了《越出雷池輕裝前進——從語文科的“工具性”說起》《“語文課”就是“言語課”——再從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說起》《正本清源說“工具”》等;2000年,李維鼎出版了《語文言意論》,李海林出版了《言語教學論》,2004 年潘新和出版了《語文: 表現與存在》等,都對語文課程的言語性特征作了闡述。

持言語性觀點者分析認為,“語言”“言語”是有區別的,語言是語音、語義、詞匯、語法的規則系統,而言語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言語就是講話(包括寫作),是一種行為動作;第二,言語就是所講的話(包括所寫的話),是行為動作的結果。概括起來,言語是在語言的基礎上個性化地運用語言的行為(言語行為)及其結果(言語作品)。潘新和、李維鼎、李海林等主張把語言與言語完全分離開來,認為語文就是言語,語文教學就是言語教學,語文課程的本質屬性就是言語性。李維鼎認定“語文課”就是“言語課”的基本事實,揭示了“言意互轉”是語文課的基本性質,他說:“既然‘語文課就是‘言語課的結論,是從語文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諸方面作綜合考察的結果,而‘言語的實質又是‘言與‘意的矛盾統一,那么,‘言與‘意的互轉性乃是語文課的性質,便是順理成章的了?!盵13]李海林在《言語教學論》中指出,語文教學論要由以語言為主體的本體論變為以言語為主體的本體論,他認為:“言語:語文內涵的科學表述?!盵14]潘新和則指出:“通俗地說,‘言語指的是個人在特定語境中的具體的語言運用和表現,‘語言來自于‘言語,‘言語包含‘語言,‘言語性是指語文課程所獨具的學習‘個人在特定語境中的具體的語言運用和表現的特殊屬性。簡而言之,語文課程的特性,即學習言語(包括學習語言,但最終目的是學習言語),學習言語包括學習個人的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實際運用和表現?!盵15]于是,言語性才是語文學科的種差,語文課程也只有在言語性上,才能有與其他學科根本的區分,成為了一種普遍性理念。

如果從關聯性做分析的話,在課程目標上,“工具觀”強調,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與“言語觀”都強調語文教學重在語文實踐,在課程實踐取向上都是旨在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這也從另一個視角表明,言語性地提出不是空穴來風。

另外,關于語文概念的各種解釋,諸如“語言文字”“語言文章”“言語文學”,都離不開“語言”。沒有了語言,釜底抽薪,就沒有了語文存在。葉圣陶先生有過經典的解釋:“‘語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之中小學語文課本。當時想法,口頭為‘語,筆下為‘文,合成一詞,就稱‘語文。自此推想,似以‘語言文章為較切?!盵16]葉老的話應該也是語文言語性的最好詮釋。

語文課程的言語性是語文教學發展學生“言語智慧”“言語智能”的理論基礎和前提,薛法根提出“為學生的言語智能而教”,則表明了他對語文課程的言語性的認同。他認為:“語文是運用語言文字(工具性)進行的生命活動(人文性),‘言語性才是其本質屬性?!盵17]薛法根的語文課程的“言語性”有其鮮明的個性,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理解。

1.薛法根的言語性基于對母語的獨特情懷

他深情地說:“語文是母語,兒童的學習生活和精神成長與母語相伴相生,學語文就是學做中國人;語文學習的根本意義在于運用母語完成自我生命的實踐建構;語文教學的核心價值在于激發言語創造力,在教與學的多重交互中生成活潑潑的語文生活,促進兒童言語智能和精神生命的蓬勃生長,彰顯母語教學的兒童性、整體性和文化性?!盵18]

2.薛法根的言語性源于他一貫對于語言訓練的重視

語文教學要加強語言訓練,培養學生母語情懷,是薛法根一直以來的觀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語文教學提出“要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的訓練課”,“語言文字訓練”成為當時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1996年,薛法根撰寫的《語言訓練要在內化上下工夫》一文獲得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一等獎。在文中,薛法根對照當時的教學問題,從學習內化理論視角,提出了語言訓練要在內化上下工夫的觀點。其中建立內在聯系、注重整合遷移等觀點都基于他對教學實踐的長期實踐和思考?!爸亟M教材”“注重聯系”[19]等是他組塊教學中“組塊”“關聯”等核心概念的濫觴。1999年,他再一次強調:“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根本途徑是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必須在聽說讀寫的語言訓練上用心計、花力氣、下功夫?!盵20]因此,從“語言訓練”到“言語性”,是一種自然的演變。

3.薛法根將言語性的價值定位于“運用語言”

他指出,語文的實質是“運用語言”,即“言語”:“語文是‘運用語言的學科,而不是‘研究語言的學科;語文教學培養的是運用語言說話與寫話的人,而不是專門談論語言的人。由此可見,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教學生‘用語言?!盵21]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善于運用語言”的人,而非“善于研究語言”的人。

4.薛法根關于言語性的觀點有原創性的突破

他的觀點超越了知識與能力,擺脫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無謂之爭,是一種原創性的突破。同時,薛法根特別強調,“聽說讀寫”是四種運用語言的行為方式;“工具性”是指“言語的形式”,“人文性”是指“言語的內容”,兩者在言語活動中才能得以真正的統一。

三、為言語智能而教:語文教學走向語用性規律

關于言語智能的含義,薛法根是從語用學關聯理論視角定義的?!罢Z用”一詞最早可追溯到語用學的概念。美國哲學家莫里斯在《符號理論基礎》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語用學”這一術語。1970年,自然語言實用學國際討論會召開,語用學得到了迅速發展。1977年,《語用學雜志》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標志著語用學的誕生。

關于語用學的含義,一般認為,語言的語用學,就是研究語言運用的科學。國內一些學者也依據不同的側重點對“語用學”做了闡釋。何自然認為,“語用學是理解語言、使用語言的學問”,“是講究言語合適、得體的學問”[22]。索振羽則指出:“語用學研究在不同語境中話語意義的恰當地表達和準確地理解,尋找并確立使話語意義得以恰當地表達和準確地理解的基本原則和準則?!盵23]語用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有三個:“話語”“交際者”“語境”,被稱為“語用三要素”。語用就是以語境為條件,以話語為工具,以參與話語活動的交際者為主體的完整系統。

隨著語用學研究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運用語用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來研究和解決實際教學問題。語用學首先進入的是外語教學領域。成功的經驗也給我國母語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啟迪借鑒作用。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口語交際和書面語寫作中。正如韓雪屏所說:“語文課程與教學,實質上是一種言語教育,應當屬于語用研究的范疇。語文教學離不開語言的語音、語義、詞匯和語法規則系統,但是語文課程的根本目的不是培養學生去研究語言,而是培養學生具有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去進行交際的言語能力?!盵24]歷年的語文教學大綱以及近幾年的語文課程標準也都有明確的表述:1963 年語文教學大綱就提出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在確認語文課程言語性特征的同時,薛法根認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1996年,薛法根就指出:“語言是表情達意的交際工具,學生只有在語言運用的實踐過程中,才能逐步掌握這個工具,內化為自身的語言交際能力?!盵25]在實踐中,他“根據每篇課文的語言訓練點,精心設計語言運用練習,促使學生將學到的語言規律在運用中深化和擴展,化知為能?!盵26] 2000 年,提出并實踐“組塊教學”的實驗之初,他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為主線。之后,他提煉成語文教學要“走向運用”:“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教學應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尤其是語文運用能力,而不必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27]。

薛法根關于語文教學的語用性實踐以及理性思辨,都圍繞“為學生的言語智能而教”的課程目標。從語用性角度,他形成了關于學生言語智能的培養和發展的基本觀點。

1.言語智能在實踐中才能充分生長。

薛法根認為,言語是人的本能,但善于言語是人的智能,是在后天環境中錘煉出來的,在后天的言語實踐中才能得以充分生長。他說:“言語能力不是靠教師‘講出來的,而是需要在言語實踐中‘練出來的。語文教學最關鍵的是要創設適宜學生的言語活動,感受、領悟、積累、運用,在‘學得與‘習得的雙重轉化中,生長言語能力?!盵28]薛法根分析了小學階段兒童母語學習的特點,這一階段是兒童從自然學習向集中教學情境下學習的轉變,言語學習還處在從自然習得向教學下的“學得”、從單純的口語能力發展向口語、書面語共同發展并逐步側重書面語發展的過渡階段。他認為:“這個階段需要讓兒童有更多的直接接觸言語材料、直接進行言語實踐的機會,在豐富的活動中不斷來嘗試言語運用,體悟言語規則,積累言語經驗,更多地以語感的方式來貯存或呈現學習所得?!盵29]

2.言語智能發展要有適切的目標以及原則

語文課程不是要教學生應該說什么,而是教學生應該怎么說。薛法根認為:“語文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言語交際,根本目的在于指導兒童‘學習運用語言進行認知與交際,在生活化的言語實踐中獲得言語能力和精神生命的同構共生?!盵30]薛法根提出了小學生言語發展目標和原則。他認為,小學階段可以設定“清通”“得體”“新穎”三個層次的言語目標。關于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言語品質,薛法根提出應該遵循三條準則:一是說真話,不說假話。如果在特殊的語境中不能全說真話,那么即使不說話也堅持不說假話。二是說自己的話,不說套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話語風格:直爽的人快人快語,說話不轉彎抹角;有修養的人溫文爾雅,說話文雅得體。三是說負責任的話,不說空話。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說過的話、寫下的文字負責。這是一種責任感,既對自己負責,也對別人負責。說話嚴謹,思維就縝密,做事就踏實,做人就實在。

3.言語智能的培養要充分運用好教材

薛法根指出:“教學要善于運用教材蘊含的、即興生成的言語實踐契機,創設生活化的言語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獲得思想與言語的提升?!盵31]他認為,語文要著力字詞的積累、句式的豐富、表現方法三個層面的教學。具體的路徑有:一是聯結性語文學習?!皩⑸⒙湓谡n文中的言語材料、言語規則以及言語方式等整合為結構化的言語知識,實現知識的自我建構”。二是情境性語文活動?!靶纬伞衷~句篇、語修邏文之間的整體關聯,實現‘聽說讀寫之間的順暢轉化,越學越聰慧”。三是統整性語文實踐?!耙哉Z文為憑借貫通各門學科,促進學生在跨界學習中進一步生長言語智能”[32]。

4.言語智能訓練要創設生活化語境

薛法根認為,學生的言語智慧“絕不僅僅通過‘言語知識—言語能力這樣一種轉化模式來實現的,而是主要通過學生無限的、自主的、生活化的言語實踐活動獲得的。因為語言只有在生活活動中、在生活交際中才具有顯示的意義和價值,才為使用語言的人所積極而富有創造性地運用。離開了具體的、生活化的言語活動,學生的言語實踐就難以產生生命的活力?!盵33]因此,薛法根特別強調生活化與創設語境,指導兒童學習、運用語言進行認知與交際,在生活化的言語實踐中獲得言語能力和精神生命的同構共生。

在薛法根看來,“言語性”是語文課程的本質屬性,“語用”是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言語智能”是“語用”的“創造力”,是“語文素養”的實踐表征。因此,“為發展言語智能而教”,指向“語文素養”,著力“言語創造能力”,具有邏輯關聯。

參考文獻:

[1][2]薛法根.組塊教學:為小學生言語智能的發展而教[J].江蘇教育, 2010(7-8):78.

[3][4]薛法根,楊偉.走向充滿智慧的語文教學[J].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 2004(11):4,5.

[5]薛法根.言語智慧教學——基于組塊的閱讀策略[J].江蘇教育, 2009(12):24.

[6][14]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27,223.

[7][31][33]薛法根.言語智慧:語文課堂的自覺追求[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小學專輯), ?2005(1):74,75,76.

[8][9][17]薛法根.和組塊教學相伴一生[J].中國教師, 2018(6):51,52.

[10]薛法根.指向言語智能發展的語文組塊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 2017(增刊):76.

[11]薛法根.用語文教兒童[J].語文建設, 2018(4):13.

[12][18][30]薛法根.小學語文組塊教學的實踐研究[J].人民教育, 2019(3-4):67,66.

[13]李維鼎.“語文課”就是“言語課”——再從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說起[J].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學報), 1994(1):95.

[15]潘新和.語文課程性質當是“言語性”[J].中學語文教學2001(5):12.

[16]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葉圣陶集第 20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4:477.

[19]薛法根.語言訓練要在內化上下工夫[J].江蘇教育, 2008(7-8):7.

[20]薛法根.語文教學要著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J].人民教育, 1999(1):44.

[21][28]薛法根.“教”學生“用”語言[J].江蘇教育研究, 2016(17):19.

[22]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文出版社,1997:2,5.

[23]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4.

[24]韓雪屏.言語知識新視點[J].語文學習, 2004(5):23.

[25][26]薛法根.語言訓練要在內化上下功夫[J].江蘇教育, 1996(1):17.

[27]薛法根.呼喚智慧的語文教育[J].江蘇教育研究, 2007(1):26.

[29]薛法根.梁昌輝老師和他的“言語實踐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 2017(32):15.

[32]薛法根.組塊教學:指向言語智能發展[J].語文建設, 2016(8):29.

責任編輯:顏瑩

Teach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Verbal Intelligence

——Comments on Xue Fagen's Block Teaching Goals

SHEN Zhengyuan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
提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拓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拓展語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養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