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導向下館校合作開發中職語文課程策略

2020-10-14 15:12劉睿瓊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

劉睿瓊

摘要:館校合作開發中職課程目前在國內還屬于剛剛起步階段。近年來,在廣州市教育局的推動下,部分中職學校也參與到館校合作項目中來。筆者所在的學校也在2019年與博物館建立了館校合作關系?;谶@些實踐和研究,本文提出了館校合作開發中職語文課程的四點策略,分別是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導向、借力博物館拓展語文課程資源、豐富中職語文課型、彰顯職教特色,以期通過館校合作進一步拓展中職語文學習的外延,落實中職語文新課標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館校合作;中職語文課程

館校合作是國際教育和博物館領域上世紀興起的革新運動,其體現了現代博物館的公共屬性和教育轉型,同時也體現了國際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及學校職能邊界的調整。從上世紀開始,伴隨著改革開放后期一批新型現代博物館的建立,以及課程改革運動,中國也出現了一些博物館群體和學校群體合作的嘗試。目前國內關于館校合作的研究多以各館各校的實踐研究為主。王樂在《館校合作研究--基于中英比較的視角》中指出“博物館與學校為實現共同教育目的,相互配合而開展的一種教學活動。它將博物館這樣一種文化機構與學校共同編入一個科學的系統協作網絡,利用教育活動空間的擴大,課程資源的豐富,以及教育內涵的不斷充盈,以期更優實現人才培養的意義?!彼螊埂吨袊┪镳^與學校的合作機制研究》則認為館校合作是“博物館與學校為了實現各自的目標,主動調整自身的行為策略,促進教育產品供給的行為?!?/p>

近年來,廣州市教育局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普通中學、職業學校、小學、幼兒園及特殊教育等各級各類學校與博物館之間開展館校合作。筆者所在的學校也在2019年與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達成合作意向,雙方約定從學術科研及資源共享、志愿服務、學生實習實踐、主題活動、文化遺產保護、博物館及展覽的宣傳推廣、博物館課程開發與送課進校園活動、送展覽進校園、文創開發等九大方面展開合作,并將南漢二陵博物館列為我?!爸腥A文化研習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館校合作開發中職課程,在國內還屬于新鮮事物,方興未艾。然而博物館和學校共同具有的教育功能,是兩者之間開展合作的基礎。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非常適合與同樣具有人文與教育功能的博物館之間開展合作。館校合作開發中職語文課程資源,將有利于中職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內涵的豐富,有利于語文新課標的實施,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形成。

核心素養是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焦點。2014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研究提出各個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020年,新的中職語文課程標準發布,明確了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要求學生在各類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獲得語言的理解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學會審美發現與鑒賞,傳承文化參與活動。而博物館作為市民業余文化活動的場所,其承載的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以及科普宣傳教育等功能,都對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目標培育構成了有力的支撐(見圖1)。因此,校合作開發中職語文課程,首先要基于新課標關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館校合作綜合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達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目標。

館校合作開發中職語文課程要借力博物館,著力力拓展課程資源。廣東地區博物館資源豐富,廣東省旅游局2019年9月發布的數據統計,2018年度廣東省內的博物館有313個,其中,光廣州一市的博物館就有60間,且免費資源眾多。這些博物館既有綜合性的展館,又有歷史人物紀念展館,還有地域文化展館、行業發展展館、特殊商品展館等,這些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補充到中職語文課程資源中,將是學生了解歷史、了解生活、了解行業、了解當地文化的絕佳渠道。館校合作必須注重課程資源的拓展。且對這些資源的拓展利用,也不要僅僅局限在場館內,還可以包括與館藏品有關的歷史、人文、行業、地域文化等方方面面,甚至也包括行業資源、主管部門資源以及合作企業及院校的資源。學生不僅可以走出教室,走進博物館,和展品進行面對面的接觸,還可以參與到博物館相關的系列文化活動,如專題展覽,音樂、美術、舞蹈、戲劇作品秀,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活動等。例如由廣州市教育局牽頭開展的館校合作工作,就曾在2017年暑期推出了17門校企合作課程,涵蓋了廣彩、廣繡、中草藥的秘密、海洋軟體動物、小眼睛看建筑、口述影像等多個門類。各種跨學科、跨地域的大開腦洞的課程資源受到了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館校合作開發中職語文課程要著力豐富授課類型。中職語文關于課型方面的研究論述不多,按照長期以來的習慣,一般可分為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測試課、習作課等,顯然不適于開展館校合作。結合考慮館校雙方的特點,體驗型、探究型、實踐型課型更適合館校合作的授課課型。(見圖2)

博物館有豐富的實物資源供學生觀看、體驗,因此非常適合體驗型課程的開展。體驗型課程基于體驗式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者的體驗,使學習者緊密參與學習全過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就堅持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多次組織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廣州博物館等參觀體驗活動,讓學生感性體驗中,除了能夠獲得語言理解與運用的能力,也能收獲對歷史文化的了解、對藝術的審美體驗等。

博物館館藏資源的豐富與神秘,也非常適合探究型課程的開展。筆者在學生參觀前都會設計探究任務。比如設計了“尋寶——省博物館參觀體驗活動”,讓學生通過教師發布的文物信息,在博物館中尋找文物。文物因其久遠的年代,稀少現世,這樣的尋寶活動非常能夠調動學生 好奇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和信息檢索能力。

博物館豐富的實踐體驗活動也非常適合實踐型課程。比如南漢二陵博物館來我校開展的“文物拓?!睂嵺`活動,除了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外,還紛紛發朋友圈記錄活動的體驗,新奇的實踐體驗激發了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充實了表達的內容,提高了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和素養。

館校合作開發中職語文課堂還要突破學科限制,通過與行業博物館的合作,使中職語文的職教特色得意彰顯。如組織結合不同專業對接不同博物館進行課程開發,既有助于專業人才培養,也有利于學校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如財經專業學生對接“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進行“口語表達——網絡直播”課的教學,既為學生創設了語言表達綜合運用情境,又加深了學生對本專業的了解,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密切相關,提升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共通能力。如美術專業學生對接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開展“國寶會說話”口語實踐活動課,在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敬畏和熱愛。

參考文獻:

[1]施玉豪 館校合作視角下的小學主題探究活動設計策略,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8.

[2]王海彬 開發博物館青少年課程_館校合作視角下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
提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拓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拓展語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養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