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會計學專業體系研究

2020-11-09 02:58趙蓉
財訊 2020年3期
關鍵詞:會計學專業產教融合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各種專業的教學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學生更需要全面發展。會計學專業是一個較為熱門的專業,無論是在企業中,還是在校園中,會計學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顯然,傳統教學機制下的會計學人才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社會發展的需求,要想培育出更多新時代會計學人才,就要創造適合的教學體制。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教育體制就十分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能夠順應新時代企業的要求,也能為國家培育更多會計學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會計學專業

會計學專業是一門綜合能力較強的專業,同時也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實踐能力,所以產教融合十分適合會計學專業的學生。產教融合是指校園內建設專業產業,讓產業與教學進行一體化發展,是校園與企業的強強聯手,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真實的企業會計業務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協同育人是指,企業為校園培養會計專業人才提供實踐場所,校園為企業積累專業性較強的人才。本文就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會計學專業體系研究展開以下討論。

一、傳統會計學專業體系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1)太過注重課堂教學

會計學課程多數出現在大學課程里,一般會由多個班級一起進行學習,而在傳統會計學課堂上,教師大多都是進行口述知識,學生對重點知識記筆記,這種學習方法太過死板,對于以后的工作崗位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并且會計學是一門文理兼收的專業,理科生相對于文科生來說對太過理論化的知識吸收起來是相對困難的,這就導致一部分學生會對會計學產生厭煩感,更不愿意主動的學習會計學知識。同時,由于教師太過注重課堂教學,缺乏給學生進行實踐的機會,對于注重實踐性的會計學專業體系來講,非常不利于會計學專業學生的發展。

(2)缺乏實踐課程

大部分校園都較為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大多數校園內都比較缺乏實踐性的課程,這就會導致學生在校內所學知識無法很好的運用到未來工作崗位上,哪怕文化知識學的很扎實,可不知道運用的方法,這也是白費力氣的。企業的會計業務也較為多變,課本上的知識都是固定的模式,對于靈活多變的企業業務來說,光學會課本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所以校園開設實踐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3)課堂缺乏創新性

大部分教師在講述會計學專業的課程中,運用到的企業例子都較為陳舊,大部分都不是近期所發生的,不能很好的運用當下所發生的與會計學專業有關的具體實例,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稍有不符,同時,也不能讓學生很好的明白當代企業處理企業內部會計業務的新方式,學生在以后進入工作崗位后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工作當中去,會需要很長一段適應時間,耽誤工作進程,學習的知識也不能很好的運用。

二、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在會計學專業體系中的運用

(1)加強課堂的創新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大,經濟市場的競爭也需要更多創新型人才。而會計學包含對大數據的學習和掌握,企業也更需要專業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的會計人才,所以會計學課堂創新十分有必要。課堂應轉變主要對象,不應只注重在講上面,應注重學生的思考,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共同學習會計知識。教師應關注當下最具焦點性的企業會計實事,將這些實例運用到課堂當中,引發學生思考,從自己的理解層面出發,學習知識也會更加輕松,學生的思維相對于教師來說更加活躍,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教師也要注重對課件的創新,要不斷給學生提供新的實例,將企業會計業務處理帶到課堂當中,為學生以后工作積累經驗,這很好的體現了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的應用。

(2)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實踐求真知,實踐對于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會計學專業體系最終會體現在多種崗位上,而這類崗位都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如果學生沒有強大的實踐能力,哪怕理論知識掌握的再好都是徒勞,因為缺乏實踐能力,學生就無法很好的運用所學理論知識,會計學知識雖然大部分有固定模式,但有些知識點是零碎的,不接觸企業會計業務是很難真正理解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強調的是企業與校園的合作,所以校園應為學生尋找與專業相關的企業,而相關企業也應為學生提供實踐場地,讓學生能夠真正接觸企業會計業務的處理,熟悉業務處理流程,為培養會計學專業人才提供良好學習條件。

三、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在會計學專業體系中運用的意義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是更順應時代發展的一種教育模式,它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校園課堂當中,不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當中,給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有利于未來發展的知識,同時也給學生的就業崗位提供了選擇,讓學生得到了更全面的學習和發展。對于校園來說,將教育重擔一分為二,減輕教育壓力的同時,增加了人才培養的數量,提高了校園的教育水平。對于企業來說,為企業培養更多專業性較強的人才,有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更有利于企業實現各項具體指標。

四、結語

處于大數據時代的學生來說,課堂學習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教育的需求,實質性的教育體制才更有利于培養專業性人才,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能讓學生感受到多方教育,讓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得到更好的展現和運用,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這種培養模式不僅為校園和企業培養了專業化人才,更是為國家發展提供了人才,所以會計學專業體系要合理運用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安慧心,安慧姝.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下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山西青年,2018(13):226

[2]李楠.產教融合視域下會計學應用型人才培養調查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0(04):59-61

作者簡介:趙蓉(1991.05-),女,漢族,新疆昌吉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課程育人。

猜你喜歡
會計學專業產教融合
以會計學專業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為背景的金融會計課程教學改革
校企互動的會計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會計學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探討
民辦高校本科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會計學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淺談中職學校如何培養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