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本課堂下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析

2020-12-14 04:19高夢
讀寫算 2020年33期
關鍵詞:生本課堂有效教學小學語文

高夢

摘 要伴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與推進,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已成為當前教育的中心。語文是學生學習語言、認知語言、運用語言的基礎學科,打牢學生的學習基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對此,本文作者結合生本課堂的教育思想,對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課堂;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3-0144-02

有效教學,主要是教師在知識或技能的傳授時,學生對其接受和理解的一種教學效益。其實質是對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的一種有效判斷。將有效教學滲透于小學語文課堂之中,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課堂目的。因此,本文從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存在問題、提升策略兩個方面出發對此進行分析。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存在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筆者通過實地探訪和課堂了解,發現當前語文教學中大多存在學生主體地位缺失的現象。部分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感官體驗,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影響其學習的效果和發展的基礎。

(二)課堂教學手段欠缺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等,缺乏有效的引導和培養手段,導致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存在興趣不高、參與感不強的現象,這對課堂環境和學習氛圍的構建產生不良影響。同時,正處于兒童階段的小學生,對外界環境較為敏感,枯燥單一的教授容易使學生出現“課堂走神兒”“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三)教學環節設置不合理

教學環節的設置是課堂活動有效開展的關鍵之一。但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中,部分教師未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設計和規劃教學環節,常出現超綱、超限等活動現象,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參與效果存在問題,影響其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吸收和運用。同時,有些教師對學生個體差異化的現象未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導致課堂“兩極分化”的現象日益嚴重。

二、提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構建課堂環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對于正處在兒童階段的小學生,常常對外部環境產生極大的好奇心理,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構建吸引學生的教學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探究興趣,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性,這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在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把握學生的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對文本信息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對課堂環境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對課文的探究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筆者利用計算機投屏功能,構建以“我們的地球”為主題的教學情境,將有關地球的生態資源、外觀特征、發展現狀等內容制作成PPT電子課件,并將其播放給學生,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之前對文章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以“課文為什么要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目”引發學生的探知心理。學生通過直觀的畫面展示,都紛紛被藍色的星球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知更多的知識。通過課堂環境的構建,不僅使學生的主觀意識得到激發,還能提升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能力,把握學習的重點。

(二)加強課堂互動,增強學生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在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導致學生大多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而有效課堂的運用與滲透,強調學生主體的作用與發展,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發展狀態,激活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實現自主學習的發展目標。因此,在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把握學生的學情變化,積極組織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發展。

例如,在《月光曲》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音樂的內在魅力,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此,筆者利用導學案的方式,組織學生展開對文章的自主閱讀活動。同時,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和思維方向,筆者還預設了相應的導引問題,并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如“同學們,為什么琴聲是斷斷續續的?”“因為盲姑娘看不見樂譜,只能依靠聽別人彈,對曲子不熟練?!薄拔恼轮小案绺?,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這一句,盲姑娘真實“隨便說說”嗎?”“隨便說說是盲姑娘對她哥哥的勸慰,她怕哥哥因為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而心里難過,這表明盲姑娘非常體諒哥哥的難處?!蓖ㄟ^導學案的運用和互動的引導,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靈活設計問題,提高學生課堂質量

課堂問題的設置,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信息的理解程度,還能培養學生思維探究的能力,促進學生內在本質的發展。但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缺乏對學生基礎學情的把握,導致環節的設置存在問題,影響其學習效果和課堂質量。因此,在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主體學情,靈活設計問題內容,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例如,在《少年閏土》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通過閱讀的方式,初步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體內容和中心思想,為了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筆者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設計以下課堂問題:

1.“我”和閏土第一次見面時,閏土是什么樣子的?(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圓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

2.文章中,作是是如何描述與閏土的相處過程?(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3.通過閱讀,肯主要講了閏土那幾件事情?(捕鳥、拾貝、刺猹、觀魚)

通過對課堂問題的靈活設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還能培養學生對關鍵語句的把握能力,增強對語言信息的搜集能力。

(四)關注主體成長,打牢學生發展基礎

因家庭因素、個體成長環境的影響,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和理解難免出現差異化現象,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策略和正確引導,將會使學生的心理建設產生厭煩、抵觸等問題。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主體成長,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保持積極、主動的教學態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課堂環境,打牢學生的發展基礎,從而實現學生主體構建的良性發展。

例如,在《好的故事》的教學中,考慮到部分學生差異化的學習現象,筆者對此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合理調整教學方法,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學生展開學習活動,使學生圍繞“什么是好的故事”為中心,在相互學習、相互探究的構成中,樹立爭取的學習方法,打牢學生的發展基礎,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筆者還根據學生的發展變化,設置自主探究問題和集體討論問題,如魯迅先生寫“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幾個自然段?你認為文章中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嗎?文章中“昏沉的夜”體現出作者怎么的情感?等等。通過任務驅動、協作探究的方式,不僅能打牢學生個體的發展基礎,還能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

總之,通過對課堂環境的構建、課堂細節的互動、設問環節的把握以及主體成長的關注,不僅能激發學生知識探究的興趣,還能增強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思維能力,夯實學生的發展基礎。此外,重視學生主體的成長變化,堅持以學生主體為中心的思想,采取有效的引導手段,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這對課堂改革的有效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艷霞.淺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實施的基本策略[J].神州,2017(9):161.

[2]楊靜.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2):53.

[3]陳建輝.關于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若干思考[J].長江叢刊,2017(35):67.

猜你喜歡
生本課堂有效教學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結構改革”主題調研及反思
構建生本課堂為主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