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數學思想,讓數學課堂更“接地氣”

2021-01-12 04:16陳衛紅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接地氣數學思想思維

陳衛紅

【摘? ?要】?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精髓和核心,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可以產生持續的推動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既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還要引導學生去感知、體驗、理解和運用知識背后的數學思想,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和創造力,真正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充盈“數學味”。本文就如何將數學思想有機地融入數學課堂進行積極探索,旨在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更好地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建構富有生命力的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學思想;課堂教學;思維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能使數學更易于理解和記憶,領會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是通向遷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梢?,數學思想在學生認知數學和應用數學的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探尋知識的內涵,提高數學素養。但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很多教師對數學思想灌輸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么直接將數學思想講授給學生,學生的印象不深;要么是“蜻蜓點水”,滲透得不到位、不深入。這些做法,致使學生無法透徹地理解和掌握數學思想,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改變以往的做法,對數學思想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寓于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思想,實現知識體系的建構,獲得富有個性的思維方式,為其一生增值。

一、融入轉化思想,變未知為已知

轉化是重要的數學思想,也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呈現螺旋式的上升,在這樣的結構中,后續的很多知識都是前面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考慮數學的這種特點,以學生已有知識為支撐點,引導他們將生疏的問題轉化成熟悉的問題,實現有效遷移,完成新知的吸納,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獲得數學思想的轉化。教學實踐證明,轉化思想的融入,有助于加快新知內化的歷程,讓數學課堂更加鮮活,更加具有生長力。

在教學“分數與小數的大小比較”時,教師首先出示題目,讓學生比較大?。孩?.3和0.5;②? ? 和? ? ?。這兩道題目,學生都能輕松作答,因為無論是小數還是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都已經掌握,從而自然地引發學生對舊知的回憶?;诖?,教師出示例題:“李娟和張玲用彩帶做一個中國結,李娟用0.5米,張玲用了? ? 米,誰用的彩帶長?”經過分析,要解決誰用的彩帶長,實際上就是比較0.5和? ? ? 的大小,一個是小數,一個是分數,如何比較?這樣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教師啟發學生,能否將它們轉化成同一類數再進行比較?這讓學生立即有了思考的方向。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寫出算式? ? ? =3÷4=0.75,將分數轉化成了小數,此時學生可以比較出0.5和0.75的大小,進而比較出0.5和? ? ? 的大小,因為0.5<0.75,所以0.5

在上述教學環節中,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活課堂,引起他們對舊知的回憶,然后成功地激發認知沖突,讓學生產生一探究竟的欲望,進而讓學生運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將分數轉化成小數進行比較,得出了最終的結論。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新知,又獲得了成就感和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融入數形結合思想,變抽象為形象

“數”和“形”是數學的兩個要素,也是研究數學的突破口,它們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睌敌谓Y合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將“數”和“形”有機地統一起來,可以用“形”直觀“數”的抽象,用“數”刻畫“形”的特征,達到以形載數、以數量形的目的。

1.看“數”畫“形”,讓思維變得直觀

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并沒有主動畫圖促進理解的習慣。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很多教師重知識輕過程,強化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弱化數學思想的培養,學生沒有養成畫圖的意識,這是不可取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看“數”畫“形”的能力,因為數學中的很多題目,涉及的條件比較多,學生難以形成有效的解題策略,這時可以讓學生畫圖,然后借助所畫圖形,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例如,校園里有一個長方形花圃,長是8米。學校對其進行擴建,長增加了3米,整個花圃的面積與原來相比,增加了18平方米?;ㄆ栽瓉淼拿娣e是多少平方米?看了題目后,學生不知怎樣入手才好,因為無法直接運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得出結果。怎么解決?有學生想到了畫圖,這個想法得到了教師的肯定,并對學生進行了指導,先將“長增加3米”畫出來,如下圖:

畫圖后,學生的思維瞬間有了支撐,教師拋出問題:“觀察所畫的圖形,有什么發現?”學生通過觀察,認為長方形花圃的長增加了,寬沒有變化,面積增加了。教師追問:“根據增加部分的面積,可以求出什么?”“原來長方形花圃的寬!”學生很快有了思路,列出了這樣的算式:18÷3=6(米),6×8=48(平方米)。

教學中,在學生遇到思維瓶頸時,教師要為學生指點迷津,梳理條件,讓學生將文字信息轉化成圖形信息,觀察圖形,尋找到有效的解題思路,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從而感受數形結合的力量。

2.看“形”思“數”,讓思維變得嚴謹

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借助圖形可以快速地解決問題,但沒有了“形”的幫助,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看“形”思“數”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入,變得更加嚴謹、更有活力,從而更好地加強對數與形的認知。

如,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出現了“數軸”(如上圖),意在讓學生感受數軸上數的排列順序,明確它們的大小關系。在學生填好數字后,教師還可以詢問學生:“這幾個數,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它們的排列順序與箭頭的方向有沒有關系?”學生思考后,很快想到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越往右,數越大。教師沒有滿足于此,而是追問:“你認為比5大1的數是誰?可以標出它的位置嗎?”問題驅動學生思考,努力尋找哪個數符合條件。

猜你喜歡
接地氣數學思想思維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復變函數》課程的教與學
加強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中水電,在老撾“接地氣”有回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