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探究

2021-01-20 04:33黃婷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看圖寫話核心素養小學語文

【摘要】培養學生完成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基礎??磮D寫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還未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對于圖片的理解能力不足,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情境,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想象力,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黃婷(1974.10-)女,廣西玉林市興業縣石南鎮至德小學,一級教師。曾獲興業優秀班主任、興業縣優秀教師等稱號。

看圖寫話能力是小學生寫作的基礎,訓練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是培養小學生觀察、想象、寫作等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新課標對于看圖寫話的教學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寫出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出想象中的事物,同時表達自己對身邊事物的感想。在看圖寫話過程中,學生還需運用已經掌握的詞語,結合表達需求,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但小學生詞匯量積累不足,加上缺乏生活經驗,在看圖寫話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學會使用通順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師還需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與認識世界,為今后深入學習與理解語文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看圖寫話的教學難點

從看圖寫話的教學現狀來看,目前的教學難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的讀圖能力與觀察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看到圖片后不知道應當從什么角度入手理解,不了解觀察圖片的順序。部分學生雖然能夠進行自主觀察,但經常會忽略圖片中的細節。圖片的細節往往蘊含著作者獨特的創意,假如觀察得不夠仔細,很容易影響觀察結果,也無法理解圖片中包含的故事內涵與作者的情感。因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成了看圖寫話教學的難點之一[1]。

第二,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小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即便通過觀察了解了圖片的內涵,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因此,在后續的寫話過程中,很多學生寫出的內容語句不通,邏輯結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及時指點學生,使學生意識到表達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意識地將句子寫得更加流暢。

基于上述教學難點,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應當改變教學方法,找到突破口,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合理運用句子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感想。

二、培養小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策略

針對上述看圖寫話教學難點,教師可從收集合適的素材、指導學生觀察等方面著手,逐步提高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

(一)師生共同努力,收集并選擇合適的看圖說話素材

想要開展高質量的看圖寫話教學,教師需要先收集并挑選最合適的看圖寫話素材,以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為寫話做好準備。學生有了興趣,就會耐心觀察,積累寫話表達的素材。因此,教師應當提前做好準備,將生活中遇到的合適的素材積累成冊,在教學中合理應用。同時,教師挑選的圖片素材必須保證主題明確,能夠為學生帶來較為強烈的沖擊感。與普通的圖片相比,鮮明的圖片能夠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學生看圖寫話的過程更加順利。如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圖片“動起來”,創設生動的情境,緩解沉悶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帶來全新的看圖體驗。教師收集圖片素材后,還可對圖片進行一定的改動,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更加貼合學生的興趣點。

例如在教授《端午粽》時,教師就可挑選與粽子相關的圖片,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出來,為學生普及端午節的由來,使學生對端午節產生直觀的認識。在這樣生動的情境中,學生自然能夠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含義,真正體會到隱藏在節日背后的情懷。這樣不僅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看圖寫話的觀察并不是停留在觀察圖片表面即可,而是情境感受的體現。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圖片進入到寫話的情境中,使學生主動探尋圖片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例如面對“粽子”圖片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從制作粽子、粽子的種類、粽子有何紀念意義等方面著手進行寫話練習。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細節,鼓勵學生結合觀察到的現象積極表達自己的感想。學校建筑、花園中的草木、教室中的布局、家里的氛圍等,都是值得積累的寫作素材。在課堂上,教師需耐心指導學生,讓他們學會積累素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后續的看圖寫話做好準備。

(二)讓學生有序看圖,培養學生的看圖能力

在看圖寫話活動中,看是寫的基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內容,深入理解圖片內容,促進學生有效進行創作,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耐心地觀察圖片,幫助學生正確且有序地觀察圖片,讓他們能觀察得更深入、更細致。

例如,在教授《小白兔種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從上到下、由遠及近、從左到右、從中間到四周的順序進行觀察,先對圖片中表達的主題內容有整體的認識,再對圖片中人物的體態、相貌、行為等進行觀察,隨后觀察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等推測人物想做什么[2]。此外,教師還需引導學生留意圖片中的環境元素,如草木、花朵、陽光等,推測事情發生在什么季節、什么時間以及事情發生時天氣如何等。在觀察《小白兔種菜》的圖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上觀察小白兔做了什么,接著觀察圖片中的環境,如提示學生觀察天空中都出現了哪些動物,它們的表情如何,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表情,天空中出現的太陽和月亮有什么意義。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掌握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在觀察過程中,教師還需提醒學生注意,在實際生活中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長周期。為了幫助學生有效觀察小白兔在種菜時,土地發生了哪些變化,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從開采到播種,到澆水,到收獲,土地分別為什么樣子。最后再讓學生思考圖片要告訴我們什么。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進行了有序的觀察并能夠表達出:“在春季,白天小白兔提著鋤頭開墾荒地,傍晚時小白兔開始播種。在夜里,地里的菜慢慢地生長發芽。到了第二天,小白兔拿著水壺到菜地去澆水。在小白兔的精心照顧下,白菜慢慢長大了?!痹诮處煹囊龑?,學生能夠細致地觀察圖片,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同時能夠簡單表達自己所看到的內容,為后續的寫話做好準備[3]。

再比如,教授《懂事的文文》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四幅圖片中文文的行為。第一幅圖片中,文文給媽媽遞了醬油,幫助媽媽做飯;第二幅圖片中,文文在門口迎接爸爸下班,并幫爸爸提包;第三幅圖片中,文文給正在看報紙的爺爺拿了老花鏡;第四幅圖片中,文文給坐在飯桌前的奶奶盛了一碗米飯。教師指導學生有序觀察圖片中人物的神態、動作等,使學生了解圖片中發生的事件,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看圖能力。

(三)讓學生樂于動口,初步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小學語文的課程標準指出,在寫話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運用閱讀與生活中掌握的詞語;與此同時,學生還需能夠結合表達需求,學會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想要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詞語說話,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句式說話。比如,每節識字課結束后,教師可將本節課的詞語列出來,讓學生運用其中一個詞語進行寫話練習。學生一開始學會使用一到兩個詞語寫一句完整的話;隨著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生會用三個以上的詞語進行寫話練習。教師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評價和表揚,那么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更加主動地進行表達。在看圖寫話課堂上,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使學生做到言之有物,將觀察整幅圖得到的內容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使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使故事情節更加吸引人。在寫話練習前,教師需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文章要有正式的開頭,要說清楚事情發生的過程,要有一定的情節,還要有結尾,語句一定要通順,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例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類似這樣的一幅圖,圖中的內容是一個小男孩將蘋果塞給奶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觀察,可先從圖片的背景著手,讓學生說一說圖上的故事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在學生難以得出結論時,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牽?;?,還有圖中人物的穿著。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到圖中的事情發生在初秋。然后讓學生展開聯想,說一說自己認為圖中的奶奶都說了什么,男孩又是怎么回答的。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就能夠將圖片中的情境與自己的經歷結合起來,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類看圖寫話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讓學生們認識到孝敬老人是非常重要的[4]。

再比如,教授《小兔運南瓜》時,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觀察,然后說一說圖片中都有誰、在干什么、神態如何,提醒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描述圖片內容,要求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人、物、景都在描述中說出來。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完成了初步寫話練習:“兩幅圖片中都有小白兔與南瓜,在第一幅圖中,小白兔與南瓜還在地里,在第二幅圖中,小白兔與南瓜已經到了家門口,兔媽媽正在等待小白兔?!彪S后筆者引導學生結合圖片中的“南瓜地”與“家門口與兔媽媽”發揮想象,讓學生猜想小白兔是怎么把南瓜運回家的。有的學生說:“小白兔可能會用滾的方法把南瓜運回家,這樣更省力?!庇械膶W生說:“小白兔可能借了一輛小車,把南瓜運回家了?!边€有的學生說:“小白兔可能找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齊心協力把南瓜抬回家?!贝送?,教師還需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一說圖中的小白兔有什么變化,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事件發生時天氣如何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圖中事件合理展開想象,能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圖片,將故事完整地表達出來。

(四)讓學生樂于動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看圖寫話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展開合理的想象,再試著描述畫面內容,整理自己的描述后寫下來形成寫作成果。經歷了系統的訓練后,學生的寫話能力得到了初步的提高。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動筆寫話,將上一個環節中自己表達的內容整理出來,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寫作內容的完整性,引導學生將觀察到的事件、時間以及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完整地表達出來,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大掃除》的圖片時,提醒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并就觀察結果進行組內討論,最后再動筆。學生在寫作時,需要將圖片的內容抽象化,抓住圖片中故事的主要情節與人物,重點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動、神態、動作等,使故事更加連貫,更加具體。

再如,在教授《黃山奇石》時,在學生觀察圖片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課文,隨后安排學生進行寫話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課文是如何運用優美的文字展現出黃山的風光的。筆者為學生展示了課文中所描寫的不同類型的黃山奇石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寫作。如,一位學生以“迎客松”為主題,結合豐富的想象,寫出了自己的感想:“迎客松就像是一位好客的主人,接待了眾多旅游者。游客到黃山以后,都會到迎客松這一打卡地拍照留念……”通過開放式的寫話練習,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積累的語言知識,正確掌握看圖寫話的技巧,不斷提高寫作水平[5]。

又如,教授《操場上》時,可以提醒學生觀察出圖片中有幾名學生在玩耍,其中一名學生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同學去扶。有一位學生寫道:“有一天中午,在操場上,小貝不小心摔倒了,小白和小玉趕緊將他扶了起來?!眱热蓦m然非常簡單,但是將圖片中的幾個要素都寫得非常清楚。在看圖寫話課堂上,只要學生愿意動筆,教師就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有自信去表達,敢于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來。

學生們經過看圖寫話各環節的培養,寫話自然水到渠成。在寫話過程中,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從簡單的規范使用句子、完整表達語意逐漸過渡到寫得生動、精彩[6]。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寫話的積極性不斷增強,不再害怕寫,而是主動接受寫話的任務。

三、結語

綜上所述,看圖寫話教學需要緊跟核心素養的要求,實現幫助學生通過看圖寫話的學習不斷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與語言能力的要求。在課堂上,教師應當不斷總結教學經驗,耐心指導學生觀察圖片,同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環境。學生具備初級的看圖寫話能力之后,就能夠順利應對今后的寫話練習。在學習看圖寫話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與表達能力都能夠得到發展,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侯怡.“看圖寫話”,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低年級教材插圖運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1(06):86-87.

張江新.語文課堂因圖而精彩——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思考[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2):15-16.

邰玲玲.借助美麗圖畫,讓小學生寫話五彩繽紛——小學生看圖寫話訓練的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8(07):45.

王謙謙.“口眼耳鼻心”齊動員,讓兒童生活在紙上開花——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1(35):89-90.

文梅.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統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11):67-69.

鐘吉平,陳夢巧.讓寫話的“趣味”跑出來——以《心中的“問號”》為例淺談寫話教學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7):169-170,172.

猜你喜歡
看圖寫話核心素養小學語文
把握“經緯”,定準看圖寫話的“坐標”
巧引妙導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
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培養初探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