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群體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芻議

2021-03-08 06:46孫鳳群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100006
文化產業 2021年3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

孫鳳群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京 100006

今日中國,80后、90后青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現象。日常生活中,人們在校園周邊、旅游景點,常??梢钥匆姶h服的年輕人成群結隊而行,不僅著裝者泰然自若,觀看者也不以為奇。這一景象不過是當代青年文化中轉化傳統的冰山一角。豐富多面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密切介入我們的生活,轉化為現代生活的一個要素和組成部分,而這一潮流的主要推動者、參與者、承接者是80后、90后青年。歷史上許多有志之士曾從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再造工作,但大規模青年群體自覺自動地參與其中并不常見。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特殊征候,昭示了中國文化復興的新動向。

社會學者將當今社會稱為“后喻”時代,即重點強調在現代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年長者往往要向年輕人請教,才能不斷了解層出不窮的新知識、新方法。因為技術、媒介設置的門檻,當代的新興文化潮流主要是由青年一代推動的。80后、90后青年已挑起當代文化工業、文藝生產的大梁,傳統文化在這一生產系統中的轉化和發展成為他們發力的重點之一。他們所涉及的領域是寬廣的:從中國風音樂到富有中國美學特色的服裝設計、建筑設計、創意設計、美術繪畫等,從吸收古典文學要素的網絡文學、動畫片到類型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制作等,從古典名著的再包裝、再傳播到古詩詞誦讀、競賽、解讀的流行等等。

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的接受和再創造,呈現出向日常生活高度滲透的特征。傳統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閣的擺設或僅局限于專業領域之內,而是轉化為生活的要素。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物雪糕”,故宮博物院的故宮日歷、朝珠耳機,敦煌博物館的飛天壁畫滑板等,這些文創產品都是日常物件,其創意出自于青年,也服務于青年,有助于拉近青年群體和傳統文化的距離,成為青年登堂入室、一窺堂奧的跳板。近年來,從飲食、日用到服裝、住宿,在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都涌現出不少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國潮”品牌,吸引了大批年輕消費者。人們可以通過數字博物館遠程觀看國寶、可以在網絡直播間聽民樂、京劇名家現場演出。原本局限于狹窄固定的演出、展示空間里的傳統文化資源,可以通過網絡同步的方式獲得海量關注度。這種傳播方式也與日常生活水乳交融,構成了數字化時代的新特征。

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的接受和再創造,借助的是市場化方式,是發自真心的認可,不是灌輸和規訓的結果,而是用腳投票,可以用輿論熱度、經濟效益等大眾化指標來測量成效。無論是漢服的流行、熱門展覽的一票難求,還是糅合了傳統要素的網紅文創產品的暢銷、直播平臺上傳統藝術表演的深受歡迎,都是源于接受者的自主選擇?!段以诠蕦m修文物》《記住鄉愁》等紀錄片,《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綜藝節目,《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電影在年輕人群體中受到熱捧,同樣是由這些制作自身的切入點、品質感、創造力在吸引人?;谑袌鼋洕w系的運作方式保證了青年轉化傳統文化機制內在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

青年一代對傳統的轉化是在現代價值觀審視之下進行的,是服務于當代社會、當下生活的,所遵循的仍然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拿來主義”:“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拔逅摹眴⒚蛇\動的遺產同樣被納入到對傳統的觀察、甄別和篩選機制之中。這正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繼承,是動態繼承。他們不僅在繼承傳統,也在發明傳統。在新的時間、空間、世界觀條件下,傳統中沉睡的面向被激活,被釋放,被發揚光大。中國古人對于自然的尊重、對于極簡生活的追求、對精神生活的重視、崇尚和諧等思想,都可以在今日世界提供參照性意義,都可以具體化為商品、創意、物件、作品,成為當代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青年們在實踐中,已經嘗試利用禪宗理念進行服裝、食品設計,利用古人“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理念經營創意產品,賦予普通商品以特殊含義,增加文化附加值。近年清人沈復的《浮生六記》成為暢銷書,青年作者爭相注釋、翻譯、評介,正是因為作者筆下平淡而深情的日常生活對于當代人具有溫情療愈功能。當代青年在現代性視角下對傳統經典的闡釋和生發構成了創造性轉化的經典形式。

青年一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已凝聚出一些深層次的成果。如網絡文學中發展出來的許多“敘述套路”,就建立在對中國古典文化資源進行化用的基礎上,它們不斷被沿用、被拓展、被打破、被翻轉,成為類型和套路,如論者所言,“已沉淀為網絡文學的核心資產”。在這樣的創造視野中,傳統是我們的來處、我們的根基。傳統中的優秀成分,構成了今日中國人的“審美積淀”或者說“集體無意識”。也正因為此,基于傳統的創造往往能激動人心,激發遙遠的文化記憶和文化鄉愁。這一點,正是青年一代創造的許多電影、動畫片、古裝電視劇、類型小說感人至深的根源。傳統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不斷生成的過程,好比一條長河在不同地段匯入支流。今日的創造也會成為傳統的一部分,成為我們這個時代貢獻給后世的禮物。

中國自1840年以來的近現代史是沉重、悲哀的歷史,先哲們背負著“被開除球籍”的焦慮在孜孜以求地奮斗、革命、改革,尋找中華民族的生路。有論者稱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藝術都體現了這種“民族悲情”。傳統、現代、中學、西學這些概念在過去一百多年里曾經超量負載,被賦予了遠遠大于它們自身的象征含義,陷入了非此即彼的生死搏斗。相比于前輩,青年一代已走出了1840年以來的“民族悲情”,他們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相對完善的知識結構,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平和、放松的。他們并不擔心穿上古代的服裝就被人罵為封建余孽,也不擔心喜歡宮斗劇而被人譏為腐朽。傳統對于他們來說不是沉重的符號,不是與現代對立的系統,既不需要泥沙俱收地遵守、盲從,也不需要壇子罐子統統砸碎的斷裂。對他們來說,古今、中西不是對立和相互取代的關系,而是可以放在同一個現代的平臺上,吸收、消融,推陳出新,別開生面。這是群體擁有強大的個人主體能力的標志,也是國家文化創設走入新階段的標志。他們有平和的心態,高屋建瓴的視野,對于來自國外和傳統的文化滋養一視同仁,不自我設限,不畫地為牢。

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更新無論對于哪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大命題。從橫向比較的角度來看,許多民族國家在經受外來沖擊后,都有一個重新審視本國傳統文化的過程。最終,一種獨創性的確立常常是在充分消化了本民族文化精髓之后。以日本文藝界為例,日本導演黑澤明、宮崎駿、文學家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等人都是這方面成功的典范。從縱向上來看,清新、剛健、有生命力的東西會流傳下來,而腐朽、局限的東西會被時間剔除。傳統的延伸固然是歷史延伸的題中應有之義,但創造卻有高潮有低谷。每一代人在多大程度上建立自覺性,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抓住機遇,每一代人能抓住多少機遇,能灌注多少能量,決定了一個時代能達到的高度、能創造的成就。青年代表著未來,是創造的生力軍。青年群體加入我國傳統文化的再創造,是一件幸事,是社會文化更迭的良性標志。青年的創造驗證了優秀傳統的生命力,如寒冬新梅一般醒目。但由于高度商業化的運作體系,青年對傳統文化的利用有時也會具有一味迎合消費者口味而帶來的弊端,需要正視與紓解。對青年的創造要盡可能在理論上倡導、在政策上扶持、在文化環境里鼓勵、在實踐中鞭策,推動它們走向深厚、行之久遠。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亞歲送鞋的傳統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誰遠誰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