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教育與公益實踐

2021-03-08 06:46宋寶慶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廣東珠海519085
文化產業 2021年3期
關鍵詞:小文藝術團劉老師

宋寶慶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廣東 珠海 519085

藝術教育和公益實踐都是當前學生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看來,兩者并行推進互不干擾。但日前發生的一個案例將兩者之間微妙的關系呈現出來。

劉老師指導的大學生藝術團將在“六一”期間參加由團市委組織的文藝下鄉公益演出,慰問鄉村小學的留守兒童。經過一個月的籌備,整臺演出基本成型,通過歌曲、街舞、小品等形式表現出一個奮發自力的學生追求成功的演出主題。在整個排練過程中,演職人員利用課余時間精心編排,整個表演團隊都對實地演出成果抱以信心。

然而在演出前一周,劉老師發現陸續有演員請假,雖然每次都是兩三個人,但多少會影響到正常的訓練,在演出前三天,更是有5個同學請假不能參加演出。由于劉老師所在的學校沒有文藝特長生招生資格,藝術團同學都是自愿加入,管理力度并不能過于嚴格,最終劉老師無奈的準了假。雖然最終演出順利完成,但在劉老師看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遺憾。

經過調查,導致這次“請假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學校門口新開了一家酒吧,為了拉攏人氣,酒吧老板高薪聘請在校內有一定粉絲的藝術團學生演員來駐場演出,借助這些演員微信朋友圈的宣傳提升酒吧知名度。一邊是公益演出,一邊是高薪兼職,個別學生選擇了后者。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價值觀初步成型的大學生中,同等條件下公益演出與商業兼職各有人選。而對此次演出所有同學的調查統計中有一組數據分析結果頗有些耐人尋味。

對這次參加演出的45名同學請假與否及其所獲文藝獎勵等指標進行統計,得出以下數據。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此次演出團隊獲獎比例屬于金字塔形,這一結果帶有普遍性,但從請假的學生獲獎統計中則可看出,獲得較高獎勵的同學并未請假,反倒是水平中等偏下的獲得校級獎勵的學生最多請假。這是不是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講,專心于訓練并已經達到一定水平的同學在權衡公益演出與商業演出,更傾向于前者?

經過對多所高校藝術團學生走訪發現,學生藝術水平與參加公益演出意愿基本成線性關系,多數人認為參加公益演出能夠提高表演技能;而藝術水平中下游的調研對象樂于參加商業演出,且普遍認為在商業演出中觀眾反饋有助于提高表演技能。

走訪中,我們也對藝術團指導教師進行了訪談。教師們普遍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是否選擇在校外兼職商演均服從個人意愿,教師無權干涉。但是確實有一批學生樂于此道而疏于日常集體訓練,自身訓練也局限于商演需求節目,與團隊整體訓練進程有所偏離;而跟隨專業教師專心訓練,積極參加校內外公益演出的學生獲得的藝術水平提升更貼近教學目標,且在各級比賽中獲獎趨勢明顯。公益演出場合多樣,從探幼訪老到廠礦慰問,觀眾反應、設施水平都具有廣泛性,更利于舞臺經驗的積累,對演員素質的提升顯而易見。

在訪談中,一位教師還舉了一個鮮活的畢業生范例。小文熱愛唱歌,雖然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專業知識,但憑著對聲樂藝術的熱情,一入校就加入到聲樂團中學習,盡管在眾多團員中水平只算中等,但她把全部業余時間投入到對聲樂理論學習及業務練習中,進步程度有目共睹,逐漸成為藝術團的小明星,在多場校內外公益演出中壓軸出場廣受好評。

在大三的時候,因為小文在網上發表了一個演唱視頻,短時間內就聚集了數千粉絲支持,有當地娛樂公司與她接觸計劃簽約。

然而小文經過與老師、學長的交流探討,放棄了商業發展的機會,繼續腳踏實地的跟隨學校藝術團訓練演出,在市級、省級比賽中屢獲殊榮,畢業后也留在當地文體局負責組織“文化惠民”項目的開展,工作后的小文不忘專業學習,利用工作便利拜師聲樂藝術名家,在聲樂方面繼續進步,并攻讀聲樂表演藝術研究生,現今已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聲樂演員,她所指導的學生近年也開始陸續在市級比賽中獲獎。

帶著對這一案例極大地興趣,我們聯系到上文所提到的小文。小文接受訪談時談到,盡管第一學歷并不是聲樂科班畢業,但最終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自己的成績與廣泛參與公益演出密不可分。

大學期間的公益實踐演出給予了最大限度的舞臺經驗,在表演臺風,觀眾互動等方面的鍛煉尤為寶貴。配合省市級的公益演出雖然代表學校參加,但接觸各級老師、領導也都為畢業后的工作出路奠定了基礎。

走上工作崗位后,雖然做的是管理工作,但畢竟是在演出領域,所接觸到的合作群體更加廣泛,尤其專業領域的專家點撥就成了工作“福利”受益匪淺。不僅如此,在基層惠民演出中面對基層群眾,更能重新理解作品的深意,為以后的演出增加“地氣”。

當下,工作之余小文也會指導學生聲樂學習,利用研究生階段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幫助聲樂愛好者進一步提升,也會通過自己的成長歷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的公益實踐演出以充實自身。用小文的話來說,“深入基層的公益演出實踐的是表演能力和作品解讀”。

通過對以上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藝術教育與公益實踐結合的成果卓有成效。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動藝術教育發展,提出以下幾個觀點:

(一)培育學生公益精神[1]

公益精神是公益實踐的主要動力。增加日常公益演出機會,緊密聯系社會公益組織,與孤兒院、敬老院、特殊學校等社會公益機構建立溝通平臺,在特殊紀念日、主題日開展常態化公益演出,教會學生懂得關心,懂得關愛,增強學生獲得感,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2]。

(二)強化學校教育作用

作為學生教育工作的主體,學校應在公益精神培育方面起到推動作用,設立公益教育方向的學術講座或課程,并把公益理論融合到思政課程、心理課程中,從理論層面提高學生對公益精神的認同。

以往公益活動組織者會向參與工作的志愿者頒發榮譽證書,這種鼓勵形式能夠較好的激發志愿者公益服務熱情。學校從管理者角度可以嘗試設置“公益學分”,根據學生公益服務時長、公益服務質量等量化學生公益實踐成果。公益學分的設置與認定應聯合黨委學生工作部門、教務部門、團組織聯合實施,形成校級層面的激勵機制。

(三)開展公益實踐與藝術創作相結合的學生活動

黨委學生工作部門、團委在開展校園晚會、藝術表演、藝術展覽、藝術大賽等活動中,應鼓勵學生從公益實踐成果中挖掘藝術創作題材。學生參與公益實踐活動獲得公益服務經驗及感想,依托自身藝術專業特色所創作的作品將會強化其個人公益精神。

學校藝術教育實施機構也應在日常藝術作品創作、編排中啟發學生應用公益實踐中的所想所得并在藝術作品中有所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藝工作的重要指示已經形成了完整、科學的習近平文藝思想體系。習近平文藝思想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作為藝術教育的施教者,在傳道授業的同時,如果能夠幫助學習者擺正姿態,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充分利用公益演出而實踐所學,則可獲得教育成果的全面審視。

猜你喜歡
小文藝術團劉老師
“咕咚”因何加引號?
借助連環畫講故事
“金鐘之星”藝術團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花垣縣
中國音協金鐘之星藝術團慰問演出走進十八洞
劉老師想開小車
天門石
七步之才
幽默的劉老師
事半功倍
我家的小文(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