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在腦梗塞伴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21-07-21 10:27王宇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21年11期
關鍵詞:腦梗塞偏癱肢體

王宇

(天津市體育中心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天津300381)

腦梗塞為常見腦血管疾病,主要因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的腦組織軟化或壞死,導致患者出現昏迷、意識障礙、中樞性高熱、延髓性麻痹等癥狀,嚴重可導致患者腦死亡[1]。腦梗塞患者病情嚴重,經治療后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語言功能、肢體功能障礙等神經功能障礙后遺癥,其中偏癱為常見并發癥,可對患者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2,3]。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是以社區服務人員為主導,對出院患者實施連續性、規范化護理照護的干預模式,促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夠接受科學的康復指導,以促進患者康復進程。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在腦梗塞伴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將2018年1月~12月期間接受社區常規護理42例腦梗塞伴偏癱患者臨床資料納入對照組,將2019年1月~12月期間接受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的43例腦梗塞伴偏癱患者臨床資料納入觀察組。觀察組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59~78(68.79±2.13)歲;體重指數18~26(22.09±0.71)kg/m2。對照組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58~79(68.85±2.08)歲;體重指數18~26(22.13±0.67)kg/m2。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對比性。本研究設計符合醫學倫理[倫審2017(008)號]。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腦梗死急性期康復專家共識》[4]中腦梗塞相關診斷標準;(2)接受正規腦梗塞治療;(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復發性腦梗塞;(2)合并顱內感染等其他顱腦病變;(3)長期服用鎮靜藥物治療。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接受社區常規護理干預,社區工作人員上門隨訪詳細向患者普及腦梗塞伴偏癱后期康復治療相關知識,加強患者對疾病認知,并對其存在的疑問進行解答,消除其疑慮,增強治療信心,提高遵醫行為;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藥物;鼓勵患者堅持進行功能鍛煉。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干預,(1)出院時:醫院護理人員將患者個人資料、治療情況、護理情況等信息檔案傳送至社區,幫助社區衛生機構了解患者具體病情,協助社區護理人員制定后續護理計劃。(2)出院第1周:社區護理人員于患者出院1周內進行第一次家訪,告知患者后續康復計劃,交流過程中注意觀察其精神狀態,了解其心理狀況,并給予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而后定期進行隨訪,了解其康復情況,充分給予患者關心,同時鼓勵家屬共同參與到患者的疾病對抗過程中,增強患者康復信心,進一步減輕其心理負擔。(3)出院2~4周:以社區為單位對患者進行語言功能訓練,通過播放錄音等形式逐漸恢復其對語言的感覺,鼓勵患者開口說話,與家人、朋友多交流,由簡單詞句開始,逐漸增加難度。(4)出院5~12周:指導患者進行上肢外展、外旋、內收、內旋、屈伸、上舉、指關節屈伸、腕關節屈伸等鍛煉;下肢進行踝關節旋轉、屈髖、屈膝等鍛煉,每個關節活動8~10次,每天上午、下午各進行1次。(5)出院3~6個月:每間隔2~4周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1次,了解患者康復情況,幫助患者建立長期堅持康復訓練的習慣,并對其康復過程中所存在的疑問予以解答,確??祻陀媱澞軌蜷L期、有效的實施。

1.4 臨床觀察指標 (1)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5]對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自我效能進行評估,該量表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總分40分,評分越高則自我效能越好。(2)肢體功能:參照Fugl-Meyer肢體功能評定量表[6]對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肢體功能進行評估,包含上肢(共33項,66分)、下肢(共17項,34分)兩個部分,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則肢體功能越好。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比較 干預前,兩組GSE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兩組GSE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GSE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GSES評分比較(±s,分)

n 干預前 干預6個月后 t P觀察組對照組43 42 21.553 13.514<0.001<0.001 t P 18.79±3.16 19.16±3.02 0.552 0.583 32.58±2.76 28.32±3.19 6.589<0.001

2.2 兩組干預前后肢體功能比較 干預前,兩組上肢、下肢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兩組上肢、下肢功能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肢體功能比較(±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肢體功能比較(±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上肢 下肢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n 43 42 t P 34.52±3.95 34.18±4.09 0.390 0.698 48.32±3.17*42.65±3.36*8.004<0.001 18.25±3.57 18.56±3.28 0.417 0.678 27.61±3.06*23.76±3.24*5.633<0.001

3 討論

腦梗塞伴偏癱治療及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易使患者失去康復信心,降低其自我效能,此外,長期重復機械性康復訓練易使患者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加之對其家庭產生較大負擔,致使患者出現心理變化,影響后期的康復鍛煉及治療[7,8]。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

既往常規護理僅在患者住院期間對其實施對應護理措施,出院后社區衛生服務僅進行常規的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對后續康復訓練關注較少,難以長期堅持康復訓練,故而園后康復效果不慎理想。而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是指患者經治療好轉、轉入社區衛生服務后,社區工作人員以社區為單位,為患者提供科學、全面的護理服務,對患者機體康復具有明顯促進作用[9,10]。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個月后,兩組GSE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分析其原因在于,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要求護理人員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康復護理計劃,循序漸進進行語言訓練、肢體功能訓練,同時鼓勵家屬幫助患者共同對抗疾病,充分發揮家庭支持作用,逐漸消除患者消極心理,增強康復信心,提升其自我效能,繼而提高康復鍛煉的依從性。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是腦梗塞伴偏癱患者主要病理改變,可對患者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本研究將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應用于腦梗塞伴偏癱患者,結果顯示,干預6個月后,兩組上肢、下肢功能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該護理模式有助于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究其原因在于,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為患者制定科學性、系統性的功能鍛煉計劃,通過肢體鍛煉、關節活動等訓練逐漸改善患者肢體僵硬情況,整個康復過程中護理人員做到定期隨訪,為患者提供專業指導的同時起到監督作用,幫助其建立長期堅持康復訓練的習慣,利于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腦梗塞伴偏癱患者采用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況,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猜你喜歡
腦梗塞偏癱肢體
發現腔隙性腦梗塞怎么辦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痙攣型偏癱患兒注意力與運動功能的相關性
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效果
肢體語言
肢體寫作漫談
漫畫
情緒護理在改善28例腦梗塞患者治療配合性中的應用
面試六禁忌
中風(腦梗塞)恢復期的中醫辨治及心理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