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責任關懷理念踐行為切入點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創新研究

2021-12-08 00:41張仕青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育人模式校企合作

張仕青

摘? 要:責任關懷理念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學生對于這種理念的學習,成為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面對各大產業人才要求的提升,企業和高校的合作也應作出調整,創建全新的模式和體系,提升責任關懷教育的質量,進一步優化高校學生的從業素養,實現兩者的深入融合價值。因此,本文以責任關懷理念踐行為切入點開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探討,以期為培育更多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人才提供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責任關懷理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12-0-04

校企合作是指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工作上展開合作,通過企業的發展計劃,實施更具針對性的培養方案,不但是高校辦好教育工作的必然選擇,更是企業優化內部結構的主要途徑。校企合作要多方面進行融合,以學生學習責任關懷理論為導入點,使學生了解企業發展的方向和需求,并形成職業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觀念。而高校作為育人主體,更應該主動參與企業活動,進一步深化合作,推進高校和企業協同育人。

一、責任關懷理念的含義概述

(一)含義

責任關懷理念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是企業健康發展的相關內容。其主要內涵是企業自主改善當前環境質量,使存在工業活動的企業能夠有著健康安全發展的意識,在社會中收獲更多的效益,并樹立更加鮮明的企業形象。在責任關懷理念的呼吁下,各大化工企業立下承諾,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更健康、安全的環境,并通過對其相關行為的評估和監督,企業各類關懷行為被人們重視和關注,贏得大眾對企業的認可。在推行責任關懷理念的幾十年間,幾乎所有從事與生態環境相關,以及有著工業生產活動的企業,都將這種理念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內容。不但為各大企業贏得更多的社會效益,在經濟效益方面也獲得一定的增長。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推廣責任關懷理念企業獲得更多用戶的認可,在大眾、社會、同行中樹立的良好形象推動企業穩步運行。與此同時,這種理念的實施不僅僅停留在口號宣傳層面,企業借助網絡展開的信息分享,可擴大監督范圍,使企業自身參與的生產活動更加安全,也獲得大眾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實現整體產業的協同發展。

(二)原則

責任關懷理念的實施原則,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一是企業不斷進行內涵建設,提升自身的技術和生產水平,加強各類活動對健康安全的行動意識,避免因為自身的發展對合作者和外部環境造成損傷。二是借助網絡共享服務,及時向社會和大眾傳達自身的發展情況,報告行動的問題和存在的缺陷。三是與政府和相關部門展開合作,探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向。這樣不但能促進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還能使社會領域形成責任關懷的氛圍。面對企業奉行的責任關懷理念,在企業和高校合作發展中開展責任關懷相關的課程活動,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重要途徑。在“工學結合”的指導下,將責任關懷內容植入教學,有利于構建沉浸式學習氛圍,突破原有課程中關于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的局限,使責任關懷的引入更具深度和廣度。

二、以責任關懷理念踐行為切入點開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必要性

(一)責任關懷理念踐行對學校方面提出的要求

高校和企業合作育人中,高校作為實施教育活動的主體,面對責任關懷理念對高校培育具備責任意識人才的要求,應主動發揮自身的優勢作用,不斷優化合作育人模式,為企業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提供保障。具體而言,高校應選擇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進入企業,了解企業責任關懷理念的實施情況,掌握企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將企業的文化和理念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完成就業規劃,也為學生進入企業參與實踐提供參考。同時,教師和企業參與育人工作的人員針對當下教學模式進行探討,找到人才與企業發展的契合點,并共同制訂人才培育計劃,調整課程實施的結構,使學生能力發展更加符合企業的要求,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提供幫助,也使得高校育人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二)責任關懷理念踐行對企業方面提出的要求

企業與高校展開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培育更多符合企業用工標準的人才,以此來優化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也為各類活動提供智力和技術上的支持。在企業參與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認識到校企合作對企業形象構建的益處,這對企業正面的宣傳與責任關懷理念不謀而合。因此,企業應重視這項工作,在合作過程中與高校保持溝通,并主動學習高校參與的科研項目,了解其科研成果,不斷提升企業科技含量,促進企業的內涵建設。而對責任關懷理念的傳授,企業應與學生展開深度交流,使學生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通過對學生工作意識的強化,使其了解更多未來工作中的要求和操作規范,不但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更多新鮮的活力,也使得學生對未來的發展道路有清晰的認識和選擇。

(三)責任關懷理念踐行對學生方面提出的要求

作為高校的學生,在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下,應主動參與企業實踐,并在生產和管理活動中了解企業發展的方向,特別是用工上的要求,以此作為學習和發展的目標。同時,在實習階段,學生也應樹立責任關懷理念,面對企業為社會展示健康和安全發展的理念,學生要認識到自身發展對企業的重要影響。在日常學習和實習中,面對新的知識要具備探索的意識,更要遵守企業的要求。通過實踐強化自身的專業能力,能夠促進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形成。從而在進入企業后,對企業責任關懷理念了解深刻,并能針對企業要求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完成崗位過度,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三、校企合作的內涵要求

(一)培育全面型發展人才目標的融合

高校作為面向各大企業輸送人才的領地,與企業存在密切的關聯。在新的發展環境中,各大產業面對電商沖擊,開始紛紛進行轉型調整。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走向科技和創新型企業,使企業崗位要求和用工標準發生較大的變化。高校面對這種問題要主動適應變化,在多個層面與企業展開融合,從而促成校企深度合作的局面。在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上,高校和企業應展開更加頻繁和深入的互動,把握學生能力發展變化,以及社會需求和技能的變化,找到二者合作的切入點,合理調整人才培育目標,建立可操作性較強的育人方案。特別是科技作為社會新導向的背景下,企業責任關懷將發展重點轉移到健康安全環境營造上,容易忽視對科技人才的培育。只有校企雙方針對具體情況共同思考和設計,才能使育人目標更具創新性,為二者達成共同的發展理想奠定基礎,也為校企合作增添新的可能性。

(二)教學資源和載體的融合

校企合作在我國發展多年,形成一定的融合經驗。尤其是各大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各類活動的開展載體,也為校企在多方面的融合提供基礎,學校和企業正向著不斷深入的方向開展合作。面對新的變化,雙方在教學資源的開發應用上,需要企業相關人員與教育工作者對雙方共有資源進行分析,對其在育人工作上體現的價值進行挖掘,促進企業各類要素的廣泛融合具體而言,校企雙方可擴大育人工作的輻射范圍,打造更為廣闊的空間。借助網絡平臺來對接教學資源,并利用部分網絡資源進行合作,使兩者在課程內容、實踐活動、培訓項目上,都能夠形成融合的態勢,使各類資源產生聚集的效應,為學生展示更多的新技術、新思想、新工藝。特別是企業在推行責任關懷理念的過程中,所積累的關于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可引導學生轉變擇業觀念,并認識到企業發展的潛力。在就學選擇中能夠與企業保持同向的愿景,實現學生更順利的就業。對于企業而言,更多有著實踐經驗,以及對責任關懷理念有著深刻理念的人才進入企業,可實現部分生產活動的創新,賦予企業全新的活力,為企業競爭增加更多的機會。

(三)人才培養過程的融合

校企合作關系的形成,使人才培養成為學校和企業的共同行為[1],面對社會轉型發展下企業出現的高端創新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多元化發展的追求,高校和企業必須在教學過程和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展開合作和交流,共同建立育人的機制,使企業真正參與到人才培養中,對校企合作有著更高的重視度。教育領域中“工學結合”方式的出現,為人才培養提供更多可能性。高校和企業針對要求和變化要對培養過程展開設計,不但體現出兩者合作的要點,還要建立聯合的形態,找到合適的載體,來充實各類育人活動的內容。面對企業在生產和實踐教學上的優勢,高??蓪⒉糠纸虒W活動轉移到企業中,圍繞特定的項目進行研究,使校企合作更加趨于常態化。而高校也可為企業提供空間,將企業部分研究項目轉入高校實驗室中,安排學生進行參觀或實踐。這種活動不但使教師了解行業發展的動態,以及新出現的技術和產品。還能夠使學生接觸更多知識,使人才培養的過程不再局限在課堂中,而在企業合作下參與更多社會項目,增加學生的見識和經歷,為后續發展提供幫助。

(四)育人服務的融合

以人才培養為紐帶建立起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不僅是對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途徑,同樣也是落實產學研結合、工學結合辦學模式的重要載體。一方面,通過在學校人才培養中實施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學校辦學功能,擴充其人才培養服務項目,還可通過服務實現反哺育人教育目標,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更加符合社會與市場用人要求。通過深入了解滿足轉型升級中的企業技術與人力資源需求,不僅可以有效將職業教育通過合作育人模式,從學歷教育延伸至面向合作企業,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層面等職業教育上[2],還可有效拓寬職業教育范圍,提升職業教育覆蓋面。同時,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開展中,對學校與企業提出的協同育人、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開發校企合作育人課程,面向合作企業開展員工培養等要求,能夠最大化提高合作企業內部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滿足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實現雙方共贏。另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開展科研攻關,最大限度地調動與發揮師生創造性與積極性。并通過開展教學科研項目培養學校師生獨特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使學校培育出復合型、高技能人才,促進職業教育成效得到升華。因此,在責任關懷理念下,進一步推進學校與企業育人服務相互融合,對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四、以責任關懷理念踐行為切入點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職能落實不到位,致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缺乏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持

政府作為推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有序進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所具備的職能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而政策作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踐行的制度保障,如何建立科學完善的校企合作教育政策與制度體系,發揮制度保障的真正效能,從事各級政府部門、學校及企業應給予足夠重視的工作。目前,國家與省級政府針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所制定的政策法規存在一定的缺失和滯后現象。這一問題的存在,是直接導致校企合作踐行不夠不深入、不穩定等問題的原因所在。另外,責任關懷理念作為一套自律性極強,擁有持續改進環保、健康及安全績效的管理體系,將此理念融入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有利于提前將企業先進管理體系和理念灌輸給未來人才,促使其能夠滿足企業崗位工作需求。但是,政府職能并未針對責任關懷理念踐行制定一套切實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保障制度,與法律政策支持體系,導致與責任關懷理念踐行為切入點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缺乏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持,所以時效性不佳。

(二)缺乏合理的政策激勵,致使企業缺乏參與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積極主動

盈利是企業的主要經濟目標,只有能夠獲得盈利的項目,才能激起企業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中,由于政府部門缺乏制定合理與長效的政策激勵制度,缺乏對責任關懷理念的大力倡導。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實施,也會為企業帶來直接或間接性的損失,故而大幅度降低企業參與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積極主動性,成為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重要阻力。諸如在校企合作中,學生會到企業中參與實習實訓,就需要企業安排專人管理、專業指導,安排學生吃住,所以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努力經營校企合作項目。而在整個過程中,所消耗的管理成本都是由企業一手承擔的,政府部門極少會針對此問題制定合理的政策激勵措施,進而便直接導致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合作企業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校一直處于“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尷尬境地。

(三)責任關懷理念踐行不到位,致使學校與企業對責任關懷理念的理念認識不充足

責任關懷作為有利于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促使學校培育出更加符合企業崗位工作需求專業人才的重要理念,將責任關懷理念學習和踐行于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不僅可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橋梁,成為學校與企業共同培育專業人才的銜接,還可促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明確、更加細化,培育出來的專業人才與產業要求、企業員工標準對接得更加緊密[1]。然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學校與企業普遍將重心與精力投入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方案的制定與目標的制定等方面,忽略對責任關懷理念的踐行與利用,當地有關部門也缺乏對責任關懷理念的大力宣傳與推廣,缺乏對責任關懷理念在教育領域滲透的方案指導,便導致學校與企業缺乏對責任關懷理念的認識,也極少會將此理念踐行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過程中,使校企合作缺乏一定育人要素。

五、以責任關懷理念踐行為切入點開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有效路徑探析

(一)積極構建“1+N”架構的校企利益共同體,創新校企合作育人平臺

所謂的“1+N”辦學合作模式,即除了與單家優秀企業合作辦學,還應當與相關行業產業鏈中的多家優秀企業展開合作,公共設置人才培養方案,以保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呈多元化現象[2]。與傳統單一的校企合作模式相比,更具高效性與高質量。因此,應積極構建“1+N”架構的校企利益共同體,創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與手段,積極將責任關懷理念與人才培養、職業素質培養和產業發展結構調整相結合,形成新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首先,在“1+N”校企合作架構上,應制定獨立的章程、組織形式與組織原則,由校企雙方共同組建“理事會”[2],共同制定人才培養制度體系,負責學院目標定位、發展規劃,人才培養等重大事項決策部署。其次,構件校企共同參與的管理團隊,協調處理學院日常事務,對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建設與教學培訓等提供咨詢與指導[2]。此外,還可以搭建融合校企雙方智力與資源優勢相結合的培訓基地,選擇產業鏈成長性好、具有大規模和資源優勢的骨干企業,來滿足學校不同專業人才培養需要,為人才培養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

(二)校企共建高仿真實訓基地與人才培養方案,打造責任關懷理念踐行場地

實習實訓教學作為實施職業素養培育的重要環節,同樣也是踐行責任關懷理念,落實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的主陣地。通過建設實訓基地,以校企合作方式,共同打造高仿真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訓環境,更有利于促使學生提前體驗真實崗位工作流程,與今后所需要從事的行業產生感性認識,使得對責任關懷理念的學習和踐行更加深入。為更好地保障學生實踐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培育,應以責任關懷理念踐行為切入點,校企共建高仿真實訓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打造責任關懷理念踐行場地,通過現場教學實現學生“零距離”。首先,學校與合作企業應緊密圍繞人才培養需要,統一建設校內高仿真實訓基地,為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供平臺。在具體實踐中,應將行業統一標準與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結合,制定專業教學內容、實踐教育目標、企業生產技術等一體化人才培養計劃。根據企業訴求與專業教學目標,科學設置人才培養計劃,保證校內實踐教學與企業生產經營無縫對接。在通過將責任關懷相關內容滲透到人才培養方案中,來進一步培育出具有高技能、高責任心、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其次,學校與企業應共同選擇與崗位需求對接度較高的實訓項目,制定具體實訓教學內容、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通過與相關企業對接、溝通,以培養學生職業崗位群能力為目標,并依據實訓基地現有條件,開發融入責任關懷理念,設置與崗位工作需要的技能和素養培育內容,進而不斷提升學生職業技能與素養,真正落實校企合作育人模式[3]。

(三)進一步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從社團體驗、定向培養到現代學徒制

從社團體驗、定向培養到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需要相關學校設置分段式人才培養方案,從大一、大二、大三三個階段設置梯度遞進的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發展需求,保證培養方案與內容,跟不同階段教學內容相對接,以此來實現“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素質教育目標。首先,積極采用“社團體驗式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面向大一階段的專業學生,以開放式培養計劃為主,不限制參與學生專業,可通過根據不同專業學生受教育需求、發展需要,組建各類針對性的社團,來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學習需求。。其次,到了二三年級應轉入定向培養,由學校合作企業安排頂崗實習,擇優錄用。并按照專業大類開設訂單班,按照職業崗位需求實施獨立培養計劃,并適當融入責任關懷理念,開展跟班、頂崗實習與課程教學的同時,時刻關注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現狀,了解大學生困難的根源,給予其學習津貼、實習補貼及獎學金等學業支持,以此來確保學生能無后顧之憂并努力學習[4]。此外,當學生發展至三年級階段時,需要從定向班內按比例選拔開展,按照一對一師徒結對的育人方式,強化學生職業技能,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得以有效創新[2]。

(四)重視強化專業師資力量訓練與拓展,進一步組建復合型校企合作育人團隊

教師作為在校企合作育人過程中融入責任關懷理念的重要實施者與組織者,其自身所具備的實踐教學水平、專業技術、職業素養以及責任關懷理念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校企合作教育成效,決定責任關懷理念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創新中的踐行力度。因此,若想保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創新成效,實現責任關懷理念的有效踐行,必須要重視強化專業師資力量訓練拓展,加強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注重提升教師職業素養、業務能力、理論與實踐教育能力,使之成為復合型人才培養需要的“雙師型”教師,為創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供人力保障。首先,應加強專業教師的培訓與交流,深化責任關懷理念理論學習[5]。在此過程中,相關學??赏ㄟ^定期要求責任關懷領域的專家教授、專研學者學校應定期邀請企業責任關懷相關專家,對教師進行專項培訓,讓教師系統的理解與掌握責任關懷理念內涵,引導其將該理念滲透到專業教學與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將責任關懷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其次,還應鼓勵校內專業教師定期深入企業鍛煉,在工作崗位中踐行責任關懷理念,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指導實踐,有利于教師進一步掌握和理解責任關懷理念。此外,還需要明確輔導員、班主任、企業導師三者的工作職責,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合理分配彼此之間的人才培育職責重任,做好彼此之間的校企合作育人工作,建立“專職輔導員+專業班主任+企業導師”三位一體的學生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培育具有較好管理能力的優秀專業人才。

六、結語

綜上所述,責任關懷理念作為企業推行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學生對其的學習可作為高校和企業合作的切入點,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技術服務上展開深度的融合。使企業更加了解學生的訴求,學??烧J識到企業發展的情況。通過二者共同建立教學體系和培養計劃,來解決傳統合作模式中存在的主動性不足的問題。并在兩者的共同努力下,構建新的合作模式,使人才的培養更加精準,為企業提供優秀人才,可促進高校學生的就業,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龔占魁,趙麗娟,陳興義.以責任關懷理念踐行為切入點,探究校企合作育人[J].化工管理,2021(13):21-22.

[2]胡野,邵建東,張雁平.高職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新范式:平臺、機制和模式[J].職教通訊,2012(20):14-17.

[3]盧米雪.以賽教融合、校企合作為路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市場調查教學改革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8(7):117-119.

[4]宋志君.基于產學合作協同育人背景下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6):106-107.

[5]廖以銀,劉瑤.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產學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以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動漫制作技術專業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21(9):65-67.

(責任編輯:張詠梅)

猜你喜歡
育人模式校企合作
論學分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
“雙一流”建設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構建協同資助育人模式的路徑分析
淺析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問題和育人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