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樂演唱中換聲現象的原因、問題及解決路徑

2022-02-14 08:50郭子旋
黑河學院學報 2022年11期
關鍵詞:聲區假聲軟腭

郭子旋

(延安大學 魯迅藝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聲樂演唱中,有諸多演唱者在日常的發聲及演唱中通常會遇到上下聲區方面的諸多問題[1]。如聲音無法統一、聲音在中低及高聲區域真假聲音相脫節的現象,這種情況下,聲音就會變得虛弱甚至出現我們通常所說的“破音”情況[2],從而導致歌者演唱的失敗。其實,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于“換聲”處理不當而引發的問題[3]。所以,過渡換聲點的平穩進行可以幫助演唱者的聲音更好地進入頭腔,從而獲得更出色的音色[4]。為了減少聲樂演唱中發聲問題的出現頻率,保證整個聲樂作品的完整性,針對聲樂演唱中的換聲問題進行研究尤為必要?;诖?,通過探討聲樂演唱中換聲的常見問題,分析換聲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具有針對性提出相應解決方法與路徑,從而提升聲樂表演的質量。

一、換聲的概念界定與產生原因

(一)換聲的基本概念

演唱者在自然聲區之外對聲音進行轉換,這段聲區通常包括三個半音,稱第一個音為“換聲點”[5]。搞清楚什么是換聲點,需要先搞清楚真、假聲。其實自己最容易判斷自己的真假聲、換聲點位置。由于每個人的嗓子生理結構不太一致,因此,歌唱中換聲點的位置也會不一樣。例如,女高音:換聲在#F上下;女中音:音域和音色的跨度較大,所以,聲部的換點存在多個,其一是在F2上下其二是從#C直到F2的范圍之內;低女中音:在E2和G2上,而抒情性的女低音的換聲在降E上下。男高音:大多數的換聲區在#F和F2,少部分男高音的換聲在G2和降A2;男中音:較高的男中音換聲在降E、E2以及F2,較低的男中音換聲在D2和#C2[6]。換聲點以下為真音區(當然也可以故意用假聲低下去唱);換聲點以上為假聲區(只能用假聲唱)。換聲點的音一般用假聲唱,很輕松;也可以用真音強唱,但真音在換聲點上只能保持短時間(沒有經過訓練的人,真音唱不到自己的換聲點)。因此,所謂“換聲”,是指在歌唱時,真假聲過渡到真假混合聲的一個階段。而“換聲區”可以理解為中音區到高音區的過渡音區[7]。

(二)換聲的產生原因

在聲樂表演過程中,換聲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高低音調轉變

歌唱過程中高低音的轉變直接影響聲帶的振動情況。從高音轉到低音時聲帶會由“縮短”狀態逐漸變成“拉長”狀態;而從低音轉到高音時聲帶則由“拉長”狀態逐漸變成“縮短”狀態。無論是從低音到高音,還是從高音到低音,如果發音方式不規范容易造成聲帶的不規則抖動,從而引起音質的突變,這時即出現了換聲現象。

2.聲帶腔體共鳴

專業歌手能夠發出洪亮的歌聲,不僅僅是因為具有良好的聲帶發音能力,還因為能夠合理運用腔體共鳴效果,使得發音準確一致。而業余歌手或者初學者由于不具備調節共鳴的技巧,發音遲緩,所以,在遇到音調驟變時無法通過調節“共鳴量”進行演唱,從而出現音調驟變前后的發音不一致情況,這時就出現了換聲現象。

3.真假發音轉換

從低音轉變為高音的演唱過程中,一些演唱者會通過假聲完成高音的演唱。這時,聲帶共鳴的配合情況會突然發生一定變化。所以,也會產生“換聲”情況。其實,這種情況下的換聲,主要是聲帶與共鳴腔二者的“偶合”,進而共同發音。然而,在共同發音時,假如共鳴腔空氣柱的振動頻率比聲帶的振動頻率快,就會出現“假聲”。因此,真假音的轉變也會出現換聲現象。

二、聲樂演唱中換聲的常見問題

(一)音量控制度不夠

在演唱時,導致喊聲出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在進行換聲時,會出現氣聲,或時常出現找不到“落腳點”的情況。為了能夠在中聲區找到音調的“落腳點”,一般會采用使大勁的方式不斷提升音量。盡管這種方法能夠使歌唱的聲音達到音調所需的音量,但這樣的聲音往往缺乏共鳴感,無法完美詮釋不同音區之間的連貫性。針對這樣情況,有些演唱者會使用弱聲的方式進行訓練,但往往會出現因為控制能力不足而導致不能順利通過換聲區的情況,從而使得弱聲變成虛聲或者氣聲。第二,由于自身一唱到換聲區時就比較緊張,造成下巴以及喉頭,還有整個口腔狀態比較緊,發出尖銳刺耳的“喊聲”。這時應該注意放松。用“嗚……”來進行訓練,在唱的過程中可以晃動身體,使全身肌肉不那么僵硬,在唱“嗚……”的同時晃動下巴,這樣可以放松下巴,帶動放松口腔和喉頭。這樣出來的聲音就不緊了,而在演唱的同時晃動下巴,也很難出現“喊聲”。第三,出現“喊聲”是有的同學對于美感的認識有偏差,故意而為之,此時教師應多注意引導學生對于聲樂美的認識,多聽一些優秀的聲樂作品,引導提高學生的聲樂審美觀,以及對于聲音美的認識。

(二)喉頭穩定性較差

由于唱歌音調的變化,許多演唱者的聲音會呈現出一種不自然的顫抖,就好似唱歌走調一般。而根據顫抖的頻率可以分為抖音(顫抖頻率8次以上)、搖音(顫抖頻率4次以下)。一方面,是因為喉嚨部位太緊,導致呼吸不均勻,喉嚨部位的肌肉受氣息的強大壓迫而不能正常進行神經反應;然后聲音也跟著一起呼吸,出現了不規則的抖動,出現這樣的抖音是由于不穩定的呼吸。所以,在日常聯系時應加強呼吸,注意放松喉嚨。另一方面,呼吸肌肉系統僵硬,無法實現動態平衡調節;主要是由于大腦皮質所輸出的神經能頻率太快,節奏感不強導致。例如,換聲區的演唱本身就比較困難,在演唱時由于喉頭上下移動,找不到位置,也容易造成聲音不自然的顫抖,聲音的不穩定就造成音高不穩定,甚至有時唱跑調了,自己還渾然不知。應多做一些穩定喉頭的訓練。

(三)氣息支撐力不足

破音的情況一般都是在換聲區或者高音區出現。首先,一些演唱者在初次接觸換聲區時,會存在聲音虛的問題。這時,會感覺自己的發音比較“飄”,而且在演唱時感覺使不上勁,聲音不飽滿。其次,是在起初的發音時聲音虛,但隨著演唱次數增加,后來又會逐漸趨于正常。最后,是在換聲點,由于當時過于擠壓嗓子,而使得聲帶在呈現出極限的聲音時,容易出現破音。所以,在進行日常演唱練習時,需要在狀態上放松一些,不要過于擠壓嗓子。與此同時,也需要借助氣息去支撐起聲音。氣息流暢通過聲帶,在氣息強有力的支撐下,合理地進行換聲區的訓練。這樣,不會擠壓到嗓子,也使得聲音更加優美、圓潤。

三、解決聲樂演唱中換聲問題的路徑

(一)咽腔:采用高聲區位的訓練法

出現喊音的主要原因是音量的控制能力不足,可以通過采用高聲位訓練法提升咽腔的音量控制能力。尤其是在整個發聲練習過程中,應盡量使頭腔產生共鳴,即務必要使得聲音處于高位安放的狀態,否則,中低聲區的聲音便會顯得虛弱無力,沒有吸引力可言。同時,中聲區的真假聲混合部分,倘若沒有做到聲音的高位安放,則會導致真假聲無法做到自如協調,此時的頭腔共鳴擔負著有效的融合真假聲的作用。因此,如果要充分發揮真假聲混合的良好作用,使得真聲中有假,假聲中有真,令演唱更具光彩,就應當做到胸腔、口咽腔及頭腔的共鳴,并進行合理的協調和應用。高聲區位的訓練方法有許多,效果比較明顯的方法包括:其一,美聲唱法中的母音變異訓練方式;例如,女高音在演唱過程中遇到中聲區與高聲區的轉換,換聲點一般處于F2音上,通常會在前一個二度降E2音上利用“a”和“o”的母音變異,達到頭腔共鳴的效果直接突破換聲點,呈現明亮的高音。其二,民族唱法中的“中東轍”的字韻發聲練習法;一方面通過選用鼻音類文字“空、通、松、濃”進行歌唱訓練,達到自然的鼻腔共鳴效果。這四個字的拼音分別由“k、t、s、n”與“ong”組成,在歌唱四個字時,鼻音會從“k、t、s、n”音調逐漸過渡到“ong”,同時產生綿延的頭空音感,從而實現聲音在頭腔中共鳴;另一方面利用在歌唱過程中所出現的生理反應:例如,在念“空”字時,喉位會下移,咽腔的體積增大,所能夠容納的氣流量增大,聲音能夠快速傳播不受阻礙,所以換聲的過程變得更容易[8]。

(二)聲帶:采用軟腭上提的訓練法

要有效解決聲音演唱中的抖音難題,除了面部要表現出積極的狀態,更重要的是應根據聲音的高低和子音、母音形成特色,加之腭帆提肌和腭帆張肌的張力作用,令軟腭有度的張弛和升降,從而使得鼻腔能夠更好地發揮共鳴作用,這樣方式才能夠產生更有力的共鳴效果。通過軟腭上提訓練能夠讓軟腭的位置上移,使口腔變大,容易引起口腔共鳴,這樣的聲音就會變大,不但聲音洪亮,而且傳的也比較遠。此外,練習中要盡可能保持鼻咽空闊的哈欠深吸氣狀態,哪怕一時會出現語音夸張變形的現象,也不要使軟腭塌下來。因為這種朗讀訓練的目的不是為了普通話正音,而是為了培養軟腭提高的能力和發聲習慣。軟腭上提訓練的步驟主要包括:練習發“氣泡音”進行開嗓;練習“饒舌”增強舌頭的力量;練習“提、打、挺、松”實現口腔共鳴;練習“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調整氣息;練習發聲調值;練習繞口令調整聲帶和喉頭的穩定性。特別要強調的是,在練習繞口令的過程中,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個音發飽滿。

(三)氣息:采用氣息支撐的訓練法

在整個聲樂演唱過程中,呼吸支持是至關重要的,音高變化數量的多少完全是由聲帶振動次數決定的,而其又主要依賴于聲帶的張力大小和聲門洗呼氣的壓力大小。因而對于真假聲的混合可通過對聲帶的訓練來改善,通過環甲肌和環勺肌等肌肉群相互協調與支配,有效解決聲帶張力和聲門關閉的問題。但不解決呼氣聲門下壓力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呼吸支持是不一樣的。因為假音要求必須強壯,具有十分強大的假聲,而不能是較為虛弱的假音,只有這樣才能和真實的聲音融和在一起。因此,需要有力的呼吸作為支持。這需要在變化的實踐中,必須找到腰部和腹部用力的感覺,小腹用力的同時,要感受其收縮的感覺,要保證聲音的聲門之下有充足的呼氣壓力,同時應注意,呼吸應當對聲音進行持續支持,在聲音的不斷調整和變化中進行。通過軟口蓋練習法、壓腹數數法、氣聲數數法、跑步背詩法等都可以實現歌唱訓練氣息的控制。其中比較著名的“咽音訓練八法”,通過無聲咽音、張大口咽音、哼咽音、張小口咽音、張小口音階、轉換母音、嗚音和打開喉嚨等方式練習,不僅可以解決歌唱中出現的呼吸、共鳴、氣息等問題,還能避免在歌曲練習中出現聲音干澀、嗓音疲勞等問題。

四、結語

換聲是聲音向上發展必然經歷的過程,對換聲點的要求更加嚴格要根據,每個聲部的特點來確定,這是非常重要的,倘若在低聲區就過早換聲,會使得關閉變得毫無意義,從而使得聲音變得虛弱無力沒有任何光彩可言,且聲音越高越會顯得沒有力度。過猶不及,如果換聲較晚,在更高的聲區進行換聲,則會增加聲音撕裂的危險,出現破音的情況。因而,換聲區的訓練非常重要,只有解決好換聲點問題,才能使得整個聲區更加和諧統一,演唱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猜你喜歡
聲區假聲軟腭
犬軟腭過長矯正術初探
Sommerlad-Furlow 法修復不完全性腭裂軟腭長度變化的研究
漢藏語言軟腭擦音的主要來源
談聲樂“真聲”與“假聲”演唱技巧
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聲樂演唱中換聲區的訓練方法
淺談聲樂的歌唱技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軟腭形態的動態磁共振研究
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假聲的有效利用
論民族唱法教學的基本結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