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漫談

2022-05-30 10:48周航江玲林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9期
關鍵詞:革命文化革命高中語文

周航 江玲林

周航,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博士后,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英語系訪問學者,長江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湖北師范大學、重慶三峽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重慶文聯全委、重慶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重慶作協全委,重慶作協文學理論批評創委會副主任,重慶當代作家研究中心主任。

一、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性

江玲林:周航老師好!《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提出“教材編寫要高度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且,最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原則也同時強調將革命文化重大主題教育融入課程,增強課程時代性和思想性??梢?,革命文化主題內容的教學在整個中學階段愈來愈受到重視。那么,就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教學而言,其重要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航:江玲林同學好!如你所說,現階段的基礎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甚至是大學教育,普遍地提高了革命文化主題內容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都非常重視革命文化的教學,并將革命文化教育視為教書育人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體到高中階段而言,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教學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國家層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之后,經濟持續向好,中華民族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國家和民族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同時,也遭遇社會發展進程中方方面面的問題和難題。整個社會層面在一味追求高效率、快發展的時候,也難免陷入資本崇拜、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道德和理想滑波的泥沼。高中正是人生觀和世界觀漸趨形成和確立的重要階段,正是豐富知識和塑造理想與道德的關鍵時期。相較于小學生、初中生而言,高中生心智較為成熟但又可能搖擺不定,在高中教學中融入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初心和使命的內涵,可謂最佳時段,這是國家層面和教育主管部門需要綜合權衡與考慮的。豐富的革命文化蘊含著愛國主義情懷、勇于犧牲奉獻的民族氣節等內容,革命文化教育能夠源源不斷地滋養和實踐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中階段進行革命文化教育,激勵青年學生以國家和民族復興為己任,奮勇向前,帶著使命感升入大學,并希冀他們在實現個人抱負的同時勇于承擔國家使命,從而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儲備即將可擔重任的得力后備軍。從以上陳述來考慮,在所有教育階段貫穿革命文化教育,在高中階段尤其要重視革命文化教育,這是非常正確的教育國策。

其二,學科建設層面。語文歷來是“文道統一”的學科,既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又重視人文素養的提高?,F行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增加了“革命文化”主題內容的所占比重,涵蓋現代革命歷史、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等各個不同革命歷史時期的選文,而且高中階段的革命文化教材與小學、初中的相關內容是一體化的,是體系性的銜接與提升,并為大學相關教育作了鋪墊。以中小學全套教材為依托進行革命文化教學,可促使學生連貫性地認識革命過程,深刻了解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精神滋養,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面已談到高中階段的革命文化教育尤其重要,高中語文教材也就同樣重要。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教材與革命文化教育,都是語文學科體系化建設的重要一環。

其三,高中學生個人發展層面?!墩n標》提出高中教育的任務是“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作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备咧袑W生剛剛進入青年人生階段,是塑造個人的黃金時期,學生成長不僅包括學業上的進步,還有心智上的成熟;擁有正確的社會觀、價值觀,能夠明辨是非,對歷史、社會和文化能夠作出客觀而正確的價值判斷,這是高中學生受教育的正果。近代以來中國經歷過一場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后,領導中國人民經歷過艱苦卓絕的不屈斗爭,最終建立起新中國。這個歷史不容忽略,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的高中生更要時刻記住中國歷史尤其是現代以來的革命歷史。當然,革命文化不僅僅限于近現代以來的革命,也有古代歷史上的與國家和民族緊密相關的愛國、斗爭活動,教材中的這些內容是融為一體的。通過革命文化的教學,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獲得精神上的強大力量。這將促使其順利過渡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直至立足于社會,最終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才。

江玲林:注意到您提及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在新教材編寫方面,體現在增加了革命文化教學內容的比重。據我了解,統編教材的主編溫儒敏先生的確提出“注意把那些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兩個‘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選篇”。那么,統編高中語文教材除了在內容上增加了革命文化主題選文,在結構上是否有相應的調整與變化呢?

周航:在教材結構方面,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創新教材體系設計,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雙線并舉來組織學習單元。雙線組織單元結構中,人文主題線索起著立德樹人,鑄魂培元的重要作用;學習任務群作為另一條線索,基于教學文本確定并落實語文素養的各項要求,雙線組織單元結構的運用,兼顧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例如,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人文主題為“苦難與新生”,整單元圍繞這一主題展現了舊中國的苦難深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敢叫滄海變桑田的艱苦斗爭,換來了國家的解放,民主的新生的革命歷程。對應“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學習任務群,涉及的語文素養有“深刻認識革命歷程,激發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了解紀實作品和虛構作品各自的特點和表現手法,欣賞作家塑造藝術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個性的創作風格”,表明本單元涵蓋的語文知識點與能力訓練“點”包括:把握內容結構、文體特點、人物塑造、藝術特色等方面。雙線并進,學生通過單元的學習,能夠掌握必備知識和語文關鍵能力,并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江玲林:既然在高中學段進行“革命文化”教學是如此的重要,高中教材也有了進一步的革新,那為了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學成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哪些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周航:依托統編新教材開展高中語文“革命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既要遵守常規,又不能固守常規,既要出奇制勝,還需考慮實際情況,做到守正創新,篤行致遠。

可以將此處的“守正”理解為守住革命文化的根,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革命文化資源的根本在于其所蘊含的豐富的革命精神。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守住精神根脈,帶領學生穿梭在構造革命文化的語言密林里,剝開語言的外衣,了解革命史實,體悟革命精神?!墩n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說明,語文課程借助豐富的語言表達形式、語言實踐活動,傳達著生動、形象的革命文化內容,所以在教學中要促使學生在積累語言經驗和語文知識的同時,接受革命文化精神的熏陶。

“創新”即在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創新教學方式。當下,學生與產生于特殊年代的革命文化之間有著天然的時空阻隔,學生難以理解特殊年代中革命志士們崇高的奉獻精神,反而很容易接受享樂主義,追求本能化、生理化的精神價值。革命文化教學如若不能創造性地打破時空壁壘,不能將學生的自身實際與社會現狀相結合,穿靴戴帽式的人文說教只會使學生與革命文化之間的鴻溝加劇。為了拉近學生與革命文化的距離,激發學生理解革命文化,進而繼承與發揚革命文化,應多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圍繞學習任務群創設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深度參與的學習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對革命文化進行感知、共情,最終實現價值認同、實踐認同。

江玲林:“情境”一詞在《課標》中多次出現,包括“課程內容情境化”“創設真實情境”“整合學習情境”等等,最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更是直接提出將“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作為語文課程理念之一。那么,具體應該怎么理解“情境”以及“情境化教學”呢?

周航:“情境”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基本解釋為“情景;境地”,可以理解為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各種情形結合的境況。例如,戲劇情境便可理解為唱、念、做、打一系列活動所結合起來用以展示特定故事情節的境況,語文情境則可理解為聽、說、讀、寫等活動所結合起來的用以提升語文素養的境況。

“情境化教學”屬于“情境”的下位概念,特指在教學過程中將涉及教學要素的各種活動結合起來,形成某種特定境況,并且強調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教學方法的理論源頭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教育學家布魯納所提出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他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而不局限于零散知識點的傳授,同時推崇發現學習法,即在教材和教師所創造的條件中,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發現知識,掌握規律。到了20世紀90年代,西方掀起了情境認知和情境學習的熱潮,美國教學設計專家戴維·H·喬納森提出“活動理論”,即“以社會文化的,以活動為導向的情境脈絡中的學習才是最自然的和最有意義的”。

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情境教育創設人李吉林即開始了為期40年的“情境化教學”探索之路。起初她提出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四為”,即“以‘形為手段;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源泉”。后經過40年探究,李吉林老師進一步提出創設情境課程的五大操作要義,包括:以“美”為境界、以“思”為核心、以“情”為紐帶、以“兒童活動”為途徑、以“周圍世界”為源泉,并總結出運用情境化教學所取得的成就,包括語文學習的生活化、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兒童創造力的培養等等??偠灾?,情境化教學方式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且我國關于這一教學方式的探索與運用也由來已久。

江玲林:明確了情境化教學方式的發展源頭,以及這一教學方式與我國語文教育的結合與發展。那么,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教學采取情境化教學方式,具體有哪些益處?

周航: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某一教學方式的具體益處要結合教學實施的具體情況來考量。情境化教學,相關情境的創設應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根本,以學生的“周圍世界”為源泉,創設出以革命文化內容與精神為核心,與學生生活以及學習需求緊密結合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其中要彰顯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理解、繼承與發揚革命文化。大體而言,這一教學方式的采用符合國家人才培養意志、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與教材編寫內容與結構也相適切。

二、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現狀

江玲林:如您所說,情境化教學的效果要根據教學實施的具體情況而定,那根據您的了解,目前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的實施現狀如何?

周航:首先,理念作為行動的先導,大多數老師已經樹立了情境化教學的意識,但仍有少部分教師對情境化教學方式的認知存在誤差,如下:

對情境化教學方式的認知淺表化。認為“情境”只是為了讓學生感到“有趣”,情境創設過程就是帶著學生“玩?!?,所以并不主張在“時間緊,任務重”的高中語文課堂中采用這一教學方式;仍秉持以完成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為第一要義,以一個個實用型的問題緊密銜接課堂的各個環節,忽略情境創設與教學成效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學生主體的生活經驗與學習需求淡然置之。

對情境化教學方式的認知單一化。認為情境化教學等同于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濫用多媒體頻繁呈現圖片、音樂、視頻;多媒體的運用雖然極大地助力了情境創設,畢竟精品音頻材料對于渲染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這并不是創設情境的唯一方式。相較于語言描繪、實踐活動設計等創設方式,多媒體所呈現出來的情境具有既定性,并不能根據實際教學情形實時更改、調用,從而缺少靈活性。此外,正是因為多媒體資源是既定現成的,部分教師拿來就用,缺少思考和教學資源再創造的過程,進而導致情境創設與教學目標相偏離。

江玲林:目前看來,只有部分教師對情境化教學方式的認知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而絕大多數教師已經樹立了運用情境化教學方式的意識,那這部分教師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是否得心應手呢?

周航:從理論到實踐,本身就存在著一個過程。教師樹立了情境化教學的意識,然而在創設情境的實際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流程設計的錯位。常見的錯誤流程為:提出問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在這一流程設計中仍以問題為導向,問題是預設或既定的,并非在具體的情境中由學生自己去發現或者想要了解的。然而,創設情境的根本目的并非是去解決已有問題,而是發現新問題。所以,情境化教學的流程應為:創設情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具體的情境中由學生自主發現問題,但在相同的情境中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差別,故需要提出基礎型、發展型、拓展型等不同層級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學生內心所困惑的,當它們出現時更容易激發他們探索問題的興趣;同時,不同層級問題的解決過程也契合課程由易到難的進程安排,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再者,人文性的窄化。表現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專注于具體課文篇目的具體內容所指,而忽視了人文精神的公共性特征,以及課文誕生的寫作技巧和精神軌跡層面的過程;通過泛泛地閱讀,教師便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朗誦、課本劇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情境表演。然而,由于缺少對課文精神內核的領悟,而只是停留在言語形式和知識層面上,學生只知道文本寫了什么,而沒有琢磨文本的內容是怎么寫的,用何種形式來表現的。所以,無論是演講稿、朗讀腳本還是課本劇劇本的撰寫,文本都處于懸置、架空狀態,寫出的東西難免干癟、空洞。在課堂情境中片面追求語文教育的知識功利性,或者形式上的表演性,而忽視對語文教育的深層內涵挖掘,這將使語文教學內容窄化,導致語文教育個性的喪失。如此一來,教學過程的表演化將使課堂熱鬧有余,學生知識獲取、能力習得和精神提升等方面收獲甚微,語文教學最終會陷入華而不實的困境。

江玲林:我們探討了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中教師的“教”所存在的問題,然而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那么在“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中,學生的“學”是否也存在不足?

周航:在革命文化的情境化教學中,教師合理、有效地創設情境,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這便已經成功了一大半。然而,情境化教學最終成功與否,的確與學生主體的課堂表現有著密切關聯。學生置身情境之中可能存在兩種負面反應:其一,不善于主動地發現問題,而是習慣于“填鴨式”教學方式。在教師的情境教學中學生往往只能獲得一些零散的知識點,難以實現知識的內在遷移與轉化,也即精神上的共情與接受。比較理想的是,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不斷構建個人認知體系和正面的精神版圖;其二,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置身于情境中。例如,在《記念劉和珍君》教學中,教師以“三·一八”慘案紀錄片片段導入,這是可行的,但教師不能讓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停留在聲勢浩大的學生運動場景中,或者是慘無人道的屠殺畫面。語文課堂不是音頻視頻鑒賞課堂,教師在設置情境教學的同時,還要注意適度和合理的引導、過渡,否則學生的注意力將只停留在音像中而導致語文素養能力提升難以落實。

三、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的舉措

江玲林:針對目前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為教師應該采取哪些優化措施?

周航:理解《課標》理念,認識教材編排特點是高效實施教學的前提?!墩n標》提出“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圍繞學習任務群創設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深度參與的學習情境”,并且強調“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發展和表現的載體”?,F階段,語文教學圍繞著學習任務群與人文主題,創設多樣化的語文教學情境,追求語文素養的綜合提升。那么,教師首先應該做的便是教學觀念的轉變,突破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倡導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采用情境化教學,注重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追求多方面語文素養發展的綜合效應。

江玲林:針對“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您能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嗎?

周航:在革命文化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化教學,首先應保證情境創設的科學性。情境創設的科學性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情境創設必須考慮語文學科的特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例如在革命詩歌《沁園春·長沙》的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詩歌語言形式上的技巧運用,進行詩歌意象的領略分析,還應關注語言內容背后所營造的整體畫面氛圍,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深厚的人文情感與革命情懷??梢砸I學生去想象站在金秋九月的橘子洲頭看到的景象,然后深入文本,通過分析具體意象的建構與疊加運用,逐漸融入九月橘子洲頭的美好景象中;學生將看到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蓬勃、盎然的秋景圖,與以往認知中秋景的蕭瑟、悲涼截然不同。在這一教學情境中,教師教學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邊賞讀邊沉浸其中,把自己想象成詩人,如此即可身臨其境地感受景象中所蘊含的昂揚奮發的革命理想與精神斗志。

其二,情境創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習需要。例如,通過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的學習,要滿足學生把握單元文本內容結構、文體特點、人物塑造、藝術特色等多方面的學習需求,可以設置綜合情境任務:學校為了喜迎二十大的順利召開,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協作,編輯一本紅色作品集。要求為作品集擬定恰當的書名,確定分類標準,考慮編排方式與裝幀設計。這一任務中,有特定的主題和明確的要求,如此可形成與時代發展、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同時,可綜合多個學習目標:通過作品集的編輯,學生了解革命故事,體認革命英雄形象,領悟作品精神內涵;劃分作品內容的類別,學生了解不同文體特點與藝術特色;小組分工合作,編輯紅色作品集內容、書名、排版、插圖等,學生交流、合作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將得到提升。

江玲林:確保情境創設的科學性是實施“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的首要前提,那么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周航:另外還需要注意情境創設的藝術性。將語文教材轉化為教學情境的過程,教材不僅被視為語文素養提升的載體,也是與現實世界溝通的橋梁。就革命文化而言,現實和歷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情境來源,所以打通語文與歷史、社會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創設藝術性的情境,將有助于催化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的成效。

現代社會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課標》也提出“積極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建設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體系”。因此,應鼓勵恰當運用多媒體創造富有藝術性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荷花淀》這篇充滿詩情畫意、被稱為“詩體小說”的課文時,可借助多媒體播映主人公在荷花淀中搖蕩著一葉扁舟徜徉的視頻;學生在直觀、感性的視頻觀賞中感受水波輕柔的蕩漾,仿佛能嗅到蓮荷淡淡的清香,這一明朗的情境將奠定課堂清新明快的情感基調,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激發學習的興趣。同時,在《荷花淀》文本朗讀中,配合多媒體播放輕松明快、詩意柔和的曲調,學生更容易體會戰亂中那一抹溫情與革命樂觀主義情感??傊?,緊密結合文本內容,恰當選擇多媒體的使用,可促使學生在聲相俱佳、聲情并茂的情境中升華理解革命文化的深刻內涵。

江玲林:提到科學技術的發展能豐富藝術性情境創設的路徑,那么還有哪些資源可為情境創設提供便利呢?

周航:現實生活是語文教學的源頭活水,運用豐富的社會生活資源,能夠促進情境創設由課堂延伸到現實社會,這是雙向的互動,是教學與生活的交流。例如,涪陵實驗中學在教學單元主題為“偉大的復興”的選擇性必修(上冊)一單元之前,組織學生分批次開展了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的多樣化游學活動,到革命老區羅云鎮的四川紅軍二路游擊隊烈士陵園祭奠革命烈士,以及重走紅軍路,充分感受紅軍路上的不易與艱辛。學生在現實中的真實情境中,了解革命文化教育具體文本中的歷史背景,感受革命豪情,從而獲得崇高的精神體驗。這樣的情境設置,別開生面,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期待心理與學習積極性,在正式教學這一單元時,往往能夠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

江玲林:總體而言,“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中應注意情境創設的科學性、藝術性,以及生活性,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面是教師需要注意的?

周航:采用多樣化的情境化教學方式,從提升革命文化教學效果出發,我們除了關注教學過程之外也不能忽視教學效果。所以,教師還應及時對情境化教學實施的效果進行評價與反思,不斷改進,精益求精。評價過程不能唯分數論,應該全面考察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情況。例如,學生的參與程度、思維特征,課堂中是否能主動質疑、積極思考,是否理解和消化相關問題,并且觸類旁通,完成知識性遷移;師生的交互狀態,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情況;學習的成效,學生對革命文化課文語言運用獨特魅力的把握,以及精神品質與文化自信的提升,等等。同時,教師還應依據評價結果反思日常教學,優化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式。

江玲林:所以,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情境化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考量教學內容的取舍與優化,還應注意情境創設方式的調整,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社會生活資源等選用適切的情境創設方式。

周航:是的,情境化教學是語文教學不斷發展過程中的智慧結晶,處于新時代的語文教師不僅應該積累自身知識儲備,優化課堂教學內容,還應根據實際教學內容調試教學方式??偟膩碚f,要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互為表里,雙向并進,不斷優化統編高中語文革命文化的教學。

江玲林:周老師,謝謝您接受我的訪談!

猜你喜歡
革命文化革命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文化自信的學理與增強路徑
試論革命文化對文化自信的作用
紅色革命文化對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動策略分析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中國近現代革命文化基本問題研究
粉紅革命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