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圖書館思政育人的實踐路徑

2022-05-30 18:37朱丹楊紅梅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10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

朱丹 楊紅梅

摘要:“三全育人”要求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機結合。高校圖書館對廣大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文章結合文獻調研、實地調研及案例分析法對高校圖書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作用與路徑進行多視角、全方位的探究。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簡介:朱丹,武漢大學圖書館;楊紅梅,武漢大學圖書館。(湖北武漢430072)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103(2022)10-0137-04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簡稱“三全育人”)。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高校應當堅持文化育人與服務育人相結合,挖掘圖書館各項服務工作的育人元素,將其深入融合高校的“大思政”系統,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切實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結合文獻調研、實地調研和案例分析法對高校圖書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的功能,進行多視角、全方位的調查研究,并圍繞高校圖書館在“三全育人”工作的實現途徑進行分析。

一、文獻調研法

(一)數據來源

為全面掌握當前國內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研究狀況,筆者以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為數據來源,以“主題”為檢索字段,“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育人”和“思想政治”為檢索詞,檢索式:SU=高校圖書館and(“三全育人”or思想政治or育人or思政),檢索文獻時間為2000年到2021年,共檢索到1131篇期刊文獻,以此作為本文的分析樣本。

(二)文獻時間及數量分布統計

筆者將導出的1131篇文獻數據,使用Excel繪出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和思政研究近20年發文量的年代分布圖(見下圖)。發文數量分三個階段,其中2000年至2010年為發展階段,發文數量緩慢上升;2010年至2017年處于近停滯階段,發文數量逐漸減少,2015年至2017年年均發文量達到33篇左右;2017年至2020年呈現出全面爆發態勢,文獻數量大幅激增,這與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講話密切有關,進一步反映出我國學者對以高校圖書館為平臺實現“三全育人”的高度關注。

(三)研究熱點分析

本節運用CiteSpace軟件的關鍵詞共現分析和突變詞分析方法進行熱點關鍵詞和前沿領域的探究,以期從科學分析的角度把握圖書館“三全育人”的發展方向。

研究發現,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是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三全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育人、教育職能、素質教育、校園文化、閱讀推廣等。為了進一步對研究現狀和熱點主題進行歸納總結,本研究使用LLR算法對全部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并從中提取標簽詞,挖掘出該領域中的熱門主題分別為: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環境育人、大學校園文化、知識經濟。由于聚類標簽中具有含義相近或存在從屬關系的詞,為了能夠更為精確翔實地歸納分析該領域的研究熱點,故先將聚類標簽中存在上述情況的詞進行合并,再結合高頻關鍵詞二次整合,最終總結出2000年至2021年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的三個聚類群。聚類名稱及高頻關鍵詞分別為:文化育人(文化傳承、第二課堂、閱讀推廣、校園文化、新媒體);“三全育人”(“三全育人”、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課程思政);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信息素養、知識經濟、“互聯網+”、網絡環境)。

(四)研究趨勢分析

本研究通過繪制2000年至2021年間關鍵詞隨時間發展呈現出的分布趨勢,明顯可以看出高校圖書館在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方面研究路徑的變化,從2000年至2010年,思想政治這個關鍵詞作為研究核心在研究區間內一直貫穿始終,各類分支研究主要從宏觀層面圍繞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服務育人、素質教育方面展開;自2010年至2017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資源的日益普及,以及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逐漸重視起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研究主題出現零星化、多樣化分布的趨勢,主要以第二課堂、大學校園文化、信息資源整合、文化育人、德育功能、實踐育人等關鍵詞為主,但總體發文量不僅未出現上升趨勢,而且略有下降;直到2017年至2021年,發文量突增的同時相關關鍵詞的研究也同步發生增長,并且首次出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全育人”、立德樹人、文化傳承、紅色文化與協同育人、課程思政、閱讀推廣等黨務業務相融合的現象。在近年來的研究中,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圖書館在落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上的重要性,且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通過多種渠道,和學校相關部門如團委、學生工作部等協同育人,充分發揮起圖書館的第二課堂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

筆者通過實地考察和網絡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對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和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等進行調研,發現這些圖書館均將文化育人、課程育人、服務育人等方面作為日常工作的出發點,圍繞“三全育人”開展了包括宣傳推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素養在內的多維度廣范圍的育人舉措。本文以武漢大學圖書館黨支部為個案分析探究高校圖書館基層黨組織育人功能的新途徑和創新理念。武漢大學圖書館堅持將文化育人、科研育人、課程育人與環境育人、服務育人、實踐育人等育人方式緊密結合,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以黨員為引領,將黨務業務充分結合開展服務創新,全面貫徹“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的“大思政”系統,切實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建設“三全育人”高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文化育人導向,努力打造品牌化書香文化體系

武漢大學圖書館組建以黨員為核心骨干人員的宣傳工作小組,牢固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正確方向,立足讀者精神需求開展書香文化活動?!白x書節”“閱讀推廣崗”分別入選武漢大學“三全育人”文化育人精品項目、服務育人示范崗,武漢大學圖書館獲評中國圖書館學會“全民閱讀示范基地”?!白x書節”“文化”系列、“誦讀”系列、“小布”系列、真人圖書館、創客沙龍、經典誦讀大賽、古典文學知識大賽、醫學人文知識競賽等活動內涵不斷深化,形成新的文化育人增長點。五年來參與活動總人數超過100萬,校內活動參與院系覆蓋率達100%。該館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切入點,針對在校學生特點,開展系列閱讀推廣活動,通過活潑多樣的活動形式,吸引廣大在校學生參與讀書學習,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成長為人格完善、興趣廣泛、智慧博雅的武大學子。2021年讀書節,圖書館緊扣時事,圍繞建黨100周年紀念開展系列活動,將建黨100周年與讀書節的各項品牌活動、傳統活動相結合,相繼開展了建黨100周年紅色經典美文誦讀大賽、建黨100周年書評影評大賽、建黨100周年紅色經典抄書接力等活動。同時,在館內打造了紅色文獻閱覽區,常設紅色經典館藏書目展,將建設黨史教育學習環境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出發點,以“育人+特色”作為落腳點,高標準高質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積極探索新形式,充分挖掘館藏資源,搭建便于師生參與、師生樂于參與的黨史學習教育平臺,進一步促進圖書館思想育人工作常態化。

(二)努力拓展實踐育人職能,打造學生創新實踐平臺

武漢大學圖書館努力拓展實踐育人職能,打造學生創新創業創造、實踐實習實訓、志愿公益服務的“第二課堂”,成功舉辦了五屆“武漢大學3D打印設計大賽”,與20多個學生社團建立了良性合作模式。共讀經典活動獲武漢市青年志愿服務“青春社區”項目一等獎,“小布志愿隊”獲團市委頒發“本禹志愿服務隊”稱號,博物館支援隊獲湖北省博物館協會“最佳志愿者團隊獎”。

(三)以優質展覽為依托,打造大學生先進文化新陣地

萬林藝術博物館自2015年5月開館以來,共舉辦臨時展覽50余場,接待社會各界觀眾超過170萬人次。如舉辦了“馮氏藏墨展”“武大人在南極展”“遙感科普交互展”“畢業生設計作品展”等專題展,直接服務教學科研。精心策劃武漢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展,凝聚起師生團結奮進的強大動力。目前,博物館已成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文化教育、藝術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并入選“武漢十大博物館”,被授予“武漢市科普教育基地”。

(四)以科研輔助為己任,協助師生使用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

武漢大學圖書館根據學院對口配置相應學科崗位團隊,深入院系了解學科文獻信息需求,運用分析評價工具,從科研論文、高端人才、科研項目、科研獲獎、學科聲譽、機構概況等維度,對學校、學院、學科的學術競爭力和科研績效進行綜合分析與客觀評價,把握學科發展動態,確定機構發展水平,提供決策支持服務,如《武漢大學自然科學學術論文分析報告》《武漢大學學科發展態勢分析報告》等。同時,武漢大學圖書館常年以讀者需求為前提開展MOOC、微課等形式多樣的信息素養教育,包括“數據素養與數據利用”“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等多門學科,從數據知識、數據發現、數據技能、數據道德以及數據創新實踐等方面引導大學生自發建立數據價值意識,掌握有價值的數據資源的獲取途徑和方法,圍繞學習和研究需要提高讀者數據采集、數據加工管理、數據利用及開放共享等展開專題講座,培養學生應對各種數據問題的能力,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批判思維和數據處理習慣,為科學研究奠定基礎。

三、高校圖書館思政育人工作實踐路徑

(一)建設隊伍,提升全員政治素質業務水平

高校圖書館館員隊伍的業務水平、職業道德素養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程度的好壞,為此要把師德師風建設與黨員教育結合起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育人保障功能,培養一支真正能夠“以德育人”的全員抓思政的教工隊伍,以“三全育人”為切入點,以支部為單位深入宣傳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員帶動群眾在全館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觀念和意識[1]。有針對性地結合圖書館自身特色和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現狀制定館員思想政治學習任務,推進館員以身作則、榜樣為先,全面提升圖書館館員隊伍政治素質[2]。

(二)保障資源,發揮圖書館思政教育陣地優勢

加強建設高校思政教育配套館藏資源,有針對性地采購、收集各種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師生提供科研支持、鑄成高尚品格及價值觀念的思政教育類文獻資料[3]。一方面,充分利用既有館藏中黨史黨建、黨史人物傳記、革命戰爭題材類型的經典書籍,開設專題書展供學生學習,提供在線閱讀服務等,并在數量、質量上不斷更新。另一方面,強化專題文獻數據庫建設。構建既滿足學生需求又體現本校特色的專題文獻數據庫,展現學校文化底蘊的同時形成適合本校學生需求的思政資源體系,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思政教育功能[4]。

(三)閱讀推廣,創新思政育人新模式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應以大學生的精神成長為根本需求,通過立體閱讀的方式引導大學生主動接受紅色熏陶,促進圖書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得以完整呈現[5]。一方面,以紅色主題資源為主體,以名師講壇、真人圖書館、閱讀分享會、書展圖片展等線下活動形式搭建立體化的紅色閱讀推廣平臺;另一方面,突破傳統媒介,用微信公眾號社交平臺實現書目推薦、共讀打卡、知識競賽等線上閱讀推廣活動,構建多元交互式的閱讀推廣格局,使紅色文化以精神力量的形式,升華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感以及使命感。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文化育人功能[6]。

(四)與時俱進,新媒體技術助推思政課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高校面臨著如何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思政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應當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為教學和科研做好知識服務,為思政課程建設提供充分的文獻信息資源支持,同時挖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質資源,以應用型講座培訓為媒介提升師生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的素質能力,強化信息素養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加快落實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直接推動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

四、結語

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保障大學生兼備充分的學識技能及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7]409。高校圖書館基層黨組織應積極轉變傳統角色,擺脫單一的育人工作方式方法,將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基本工作指南,以“立德樹人”的核心思想凝聚一支全員育人的思政工作隊伍,從優化圖書館文獻資源、創新育人模式、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主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等途徑廣泛參與思政工作,建立健全有效機制推進高校思政工作發展,把大學生“三全育人”工作列入新時代高校圖書館的重點工作行列,與學校多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實現高?!傲⒌聵淙恕钡慕逃谥?。

參考文獻:

[1]蔣紅梅,楊飏,周友鳳,蘇曦,劉蓮.以黨建引領高校二級學院“大思政”育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1(4).

[2]宋潔.黨史育人視閾下的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以南京地區部分高校圖書館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22(7).

[3]戴璐婷.新時代高校圖書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傳媒論壇,2022,5(6).

[4]明均仁,陳曉禹,陳蓉.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建設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論壇,2021,41(12).

[5]胡璇.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角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S1).

[6]馮云.高校圖書館紅色主題閱讀推廣實踐的創新性探索——以西藏民族大學圖書館為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22,42(3).

[7]趙雪梅,楚龍強,左征軍.新形勢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朱婧婧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
構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宣傳與推廣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