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建路徑

2022-07-01 21:10張晶晶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張晶晶

摘要:語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高質量的語文教學既要關注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又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想素質。謝謝小學語文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小學生的思維較為簡單,在接觸語文知識的時候,很容易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诖?,教師可以有效地運用思維的視覺化技術鍛煉學生的思維。文章簡要地分析了“思維可視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并基于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提出了幾條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思維可視化就是利用圖示技術把原來難以觀察到的邏輯直觀地展現出來。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思想可視化技術也逐漸被應用于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它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梢暬倪壿媹D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積累,同時也能夠有效地處理和傳達信息。目前,很多小學教師都已經在思考思維可視化的運用策略,并進行了一些嘗試,但在實踐中,不少教師沒有掌握好思維可視化的特性,沒有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對思維可視化技術進行創新和優化,影響了教學效果。面對這種教學問題,我們需要根據小學教學特點,通過可視化的思維將復雜的語文知識變得簡單化,真正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一、思維可視化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小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教師思維可視化技術,將文章的邏輯關系清晰呈現出來,有助于學生迅速理解文章,同時又有助于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小學生邏輯發展水平尚比較弱,在分析語文知識時,仍然主要依賴于形象思維,通過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在閱讀的同時收獲深刻的情感體悟。在嘗試運用思維可視化對語文閱讀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時,教師能夠把握好學生的學習動態,并且在教育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通過思考解決學習難點的過程就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以思維可視化為基礎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學生的思維也能得到有效鍛煉與成長。

(二)有利于實現閱讀教學形式創新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比較死板,部分教師通常只是強調對閱讀文本的講解,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在思維方面的成長狀況,導致語文教學一直被詬病。死板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專注度不高,教學效率低。而應用思維可視化輔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這是真正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創新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學生思維的合理引導,教師能夠把握好閱讀教學的方向,并且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讓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都能得到有效的重視。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思維可視化的應用,能夠從多個角度對語文教學工作產生影響,比如教學流程設計方面,以思維可視化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流程設計更加合理。

二、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建

(一)多媒體展示思維圖,配合講解課文內容

要想使初中生在閱讀中發揮主動性,就必須在教學形式上進行創新,一方面重視對閱讀文本的深度剖析,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能夠通過開展繪畫創作游戲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深刻思考,讓學生能夠將文本信息轉化為具體的畫面。

例如,《楓橋夜泊》這首古詩的教學,這首古代詩詞創作于安史之亂之后,張繼途經寒山寺時所做的挽留詩,詩中張繼以生動的筆法描寫了江南的秋色,語言簡練,借景抒情,作者在詩中也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以及身處亂世之中的失落感。古詩詞一直是語文學習的難點,為了強化這首古詩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在講解古詩時,通過多媒體展示這個故事的思維圖。對照思維圖指導學生對“月落”“烏啼”“霜天”“江楓漁火”“孤舟”等古代詩詞中的意境進行分析,在思維圖中,學生理解了古詩意象和作者情感之間的聯系,也明白了作者情感層層遞進的關系,從而理解詩人孤寂憂愁的心情。

(二)基于希沃白板,讓學生補充思維圖

加強思維可視化訓練,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引導學生參與的方式比較多,比如,教師可以用電子白板展示一半的思維圖,讓學生補充另一半。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思維可視化工具的使用以及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同時,學生在繪制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將自身的想法加入進去。在課堂上,教師可對思維可視化活動進行總結,在課下,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反饋對思維可視化教學進一步調整和創新,讓語文閱讀教學更具針對性,讓思維可視化工具充分發揮作用。

例如,在《梅蘭芳蓄須》一課中,教師經過對學生們的檢查和溝通,發現這節課的內容與學生們所處的年代相去甚遠,學生們對梅蘭芳拒絕上臺的艱辛和危險的了解,也會受到梅蘭芳的影響。教師針對這一狀況,制定了教學計劃,將課程內容根據時間段劃分為三個時期:1937-1938年、1941年、慶祝大東亞圣戰,這時,學生們對梅蘭芳的節操仍有一定的認識,教師再制作一張表格,用希沃白板展示出來,請學生上前將表格補充完整:日本人對待梅蘭芳的態度,梅蘭芳的拒絕方式,遇到的困難和危險。通過思考和交流,學生逐步發現了問題的答案。日本人對梅蘭芳的態度從糾纏——多次逼迫,隨時騷擾——強令登臺,日本人對梅蘭芳的態度是越來越強硬,而梅蘭芳呢?從躲避糾纏,不再登臺——蓄須明志,賣房度日——打針裝病,險些喪命,他所經歷的困難或危險從不能演出——賣房度日——險丟性命。梅蘭芳先生所經歷的困難和危險越來越大,盡管處境艱難危險,但是他堅決不肯為日本人表演,由此中國人的民族氣節,藝術家的傲氣與風骨自然而然地在同學們的心里升騰。由此,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可視化思維技術,把這篇課文的邏輯關系清晰地展示出來,使司機位可視化技術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而保證了學生的思考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三)微課輔助學習課文,提高思維圖繪制效率

課堂預習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上,教師要掌握學生的課堂預習情況,并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使每位學生都能自主繪制一個思維導圖,對課程內容進行整理和總結。通過實施導學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根據所學內容繪制思維導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思維導圖的繪制效率,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等信息化教學工具,用微課呈現本節課程內容,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和分析課本,繪制思維導圖。

例如,《草船借箭》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先把故事的內容和情節組織起來,然后再對角色的性格進行分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可以利用微課等學習資料,結合自己所了解的三國故事,分析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制作出一張思維導圖,將事情的起因、過程、結果都清楚地展現出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華,想用“十日造十萬支箭”這個任務來定諸葛亮的罪,但是諸葛亮卻反常地走進了他的圈套,發誓三日之內要制造出十萬支箭矢。諸葛亮讓魯肅準備好船只、士兵和稻草,在大霧迷蒙的天氣里將船開到水中,先讓船頭向東,船尾向西,軍士們敲鑼打鼓,吶喊著向水寨射去,當箭矢快要射完的時候,他命人把船轉過去,船頭朝東,船尾朝西,軍士們還在擂鼓吶喊,向朝水寨射去。諸葛亮完成了任務,這讓周瑜很是佩服。整體思維導圖結構明確,既能展現故事的脈絡,又能掌握故事的內容,又能直觀地呈現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讓學生們在課堂上互相評比,比一比誰的思維導圖最清晰、簡潔,從而創造出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使思維可視化機會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可視化,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的邏輯關系,也有助于學生強化邏輯思維能力,對于語文教學工作具有重要影響。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把握好學生的學習特點,堅持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思維可視化貫穿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布局、邏輯,有效指導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并且根據學生在思維可視化方面的探究和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把握好學習重點,并且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春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下高效課堂的構建[J].散文選刊:中旬刊,2019(4):1.

[2]李春娟.信息技術下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建——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吉林教育,2020(09):70.

[3]孫國平,丁莉.應用思維可視化切片技術建構最優化小學語文課堂[J].遼寧教育,2020(07):44-46.

[4]吳群.信息技術,讓語文教學“看得見”——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可視化教學應用[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7(7):4.

猜你喜歡
思維可視化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可視化”教學,引發“每一個”的“腦內革命
核心素養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基于思維的可視化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