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聯史的世界意義與當代啟示

2023-02-18 05:53王曉菊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曉菊

摘 要:蘇維埃政權從誕生之日起就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國內外風險挑戰,在缺少前人經驗的情況下艱辛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七十余年間,蘇聯取得過世所罕見的輝煌成就,也有過令人痛心的重大失誤。蘇聯歷史對一百多年來的全球格局和國際關系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乃至人類文明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蘇聯歷史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俄國面貌,而且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格局,創造出新的人類文明形態。蘇聯為發展20世紀馬克思主義做出了原創性貢獻,探索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進入了新階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蘇聯歷史更具有重大的理論意蘊和現實啟迪:應當推進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時代化,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加強黨的建設,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改革開放,持之以恒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增強防范意識,堅決抵御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戰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關鍵詞:蘇聯史;社會主義現代化;人類文明;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K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68(2023)06-0009-08

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烏托邦》一書出版后,社會主義從無到有,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現在又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艱辛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取得過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也有過令人痛心的重大失誤,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人類文明進步中留下了深刻印記。蘇聯社會主義事業作為一項嶄新的探索,無論是其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嘗試,都是社會主義發展積累的寶貴財富,對于后來各國的社會主義探索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最好的教科書、清醒劑和營養劑,蘇聯歷史尤其如此。早在1962年,毛澤東同志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上曾告誡全黨:“無論什么時候,現在,將來,我們這一輩子,我們的子孫,都要向蘇聯學習,學習蘇聯的經驗。不學習蘇聯,要犯錯誤?!薄拔覀儗W習的是蘇聯的好人好事,蘇聯黨的好經驗,蘇聯工人、農民和聯系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的好經驗。至于蘇聯的壞人壞事,蘇聯的修正主義者,我們應當看作反面教員,從他們那里吸取教訓?!保?]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大歷史觀回眸與反思蘇聯七十余年興衰演變,對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具有重要價值,也有助于我們黨始終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與堅定。本文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從若干重要維度闡釋蘇聯史的世界意義,探析蘇聯史的當代啟示,以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一定的史學支撐。

一、蘇聯史的世界意義

蘇聯74年的歷史,既有輝煌勝利的一面,又有挫折失敗的一面,必須對其加以全面客觀的評價[2]99。雖然蘇聯最終瓦解了,但毋庸置疑的是,蘇聯七十余年歷史具有重大世界意義,深刻地影響了近百年來的人類文明進程。

(一)極大地改變了俄國,譜寫了俄羅斯千余年文明史的新篇章

自988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從拜占庭接受基督教開始,俄羅斯文明歷經了千余年的歷史演進[3]。1861年廢除農奴制,自此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但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殘余依然存在。1917年爆發的俄國大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統治,特別是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蘇維埃政權在全俄范圍內普遍建立。十月革命改變了俄國歷史進程,實現了社會制度大變革,開辟了俄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到1918年,芬蘭、波蘭、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先后脫離俄國而獨立。1922年12月30日,各權利平等民族根據自愿原則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蘇聯于1930年消除了失業現象,1936年消滅了剝削階級殘余。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僅用十幾年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化,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強大的工業國。至1939年,蘇聯解決了俄國近60年資本主義發展也沒能解決的文盲問題。后來,蘇聯成為世界上最喜愛讀書的國家[4]280,培育出較高的全民文化素養。蘇聯贏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這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勝利,蘇聯一躍成為世界強國。蘇聯廣大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與沙俄時代非俄羅斯族居民遭受歧視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以白俄羅斯為例,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加盟共和國出現了新的工業領域,包括國防工業,城市居民比重顯著提升,形成了新的蘇維埃知識界[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經濟在短期內快速恢復,而且擴大了軍工業,在某些領域趕超了西方發達國家?!八谋憩F如此出色,以至于蘇聯的實驗可能成為所有國家追趕西方的樣板?!保?]蘇聯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好地解決了大量社會問題,并且保證了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包括保障住房、就業、文化教育發展、醫療保健、保護兒童和母親、關心退休者等,特別是在19671968年間,蘇聯居民的收入和福利顯著增加。當時,蘇聯實現了五天工作制和八年義務教育[7]?!霸谔K聯存在的70年間,其總人口幾乎增加了1.6億(包括被并入領土上的人口)?!保?]276根據2020年3月24日俄羅斯獨立民意調查機構列瓦達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四分之三的俄羅斯人認為蘇聯時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8]。

(二)豐富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俄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蘇聯探索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列寧堅持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他提出的“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這一論斷為十月革命的勝利奠定了理論基礎。國內戰爭結束后,面對蘇維埃俄國的全面危機,列寧決定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審慎而大膽地引入市場經濟,短短幾年內扭轉了蘇俄面臨的嚴重經濟困境。列寧撰寫的《論糧食稅(新政策的意義及其條件)》《十月革命四周年》《論合作社》等十多篇文章,全面深刻地闡述了實施新經濟政策的背景、目的、指導思想及新經濟政策的含義、意義[9]。新經濟政策的理論與實踐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貢獻了俄國智慧和俄國經驗;列寧關于成立蘇聯的構想符合俄國實際、適應時代要求、契合人民心聲,亦是馬克思主義俄國化時代化的重大創新,為社會主義制度在資本主義包圍中得以生存創造了必要前提。事實證明,蘇聯的成立捍衛了社會主義的勝利果實,壯大了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力量,使資本主義包圍中的“紅色孤島”擺脫了被摧毀的危險。斯大林積極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發展了列寧關于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理論,《論列寧主義基礎》《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等論著系統闡述了“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理論,這是蘇聯政治哲學的關鍵性問題之一,奠定了斯大林國家觀體系的基石。該理論在蘇聯這個傳統的小農國家變成現實,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寶庫做出了原創性貢獻,也為鞏固蘇維埃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注入了強大動力。

(三)有力地推進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拓展了人類文明發展新路徑

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歷經了六個發展階段,其中“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和“蘇聯模式逐步形成”是兩個重要階段。十月革命是世界歷史上劃時代的重大事件,它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從根本上震撼了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10]。十月革命的勝利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傳播,特別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蘇聯的影響和幫助下,社會主義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波蘭、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東歐國家紛紛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世界各國人民反對霸權主義、殖民主義運動風起云涌,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相繼建立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多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通過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和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等國際組織,加強了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經濟社會、科技軍事、文化教育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鞏固和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蘇聯模式(或稱“蘇聯式現代化”)在極其嚴酷的國際國內環境中應運而生,成為人類文明史上一條嶄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它擯棄了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西方現代化。當西方資本主義遭遇史無前例的經濟蕭條時,蘇聯提前完成“一五”計劃(19281932)的宏偉目標,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為后來戰勝納粹德國、形成蘇聯大國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蘇聯模式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展現出非凡的價值蘊含,既為人類文明提供了新樣本,創造了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也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邁向現代化提供了可借鑒的道路選擇,這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

(四)推動了世界科技進步,在諸多科技領域獨占鰲頭

蘇聯歷屆領導人都重視發展科學技術。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初,蘇聯在數學、物理學、人口遺傳學、心理學、動植物生態學等領域的研究水平居國際領先地位。戰后世界科技革命涉及航空航天技術、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等一系列領域,蘇聯在其中的眾多重要領域均有重大發明創造。直到20世紀70年代,蘇聯在航空航天、核物理和原子能等領域仍居世界領先地位。以核能的開發利用為例:蘇聯于1949年成功試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1953年氫彈的成功試爆也成為美蘇戰略平衡的重要標志。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為人類向和平與發展時代轉變做出重大貢獻。核電站基于無污染、低成本等諸多優點,成為國際能源工業發展的新方向,歐美一些科技強國也紛紛著手建造核電站。再以航天領域為例:蘇聯征服宇宙空間的活動在國際上首屈一指,1957年蘇聯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到外層空間,這是人類科技史上的劃時代成就。1959年,蘇聯宇宙飛船第一次到達月球。1961年4月12日,蘇聯成功發射人類第一艘繞地球軌道運行的載人宇宙飛船,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繞地球飛行108分鐘。1963年6月16日,宇航員瓦蓮金娜·捷列什科娃駕駛宇宙飛船“東方6號”升空,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獨立駕駛宇宙飛船升空的女性。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在航天領域的卓越成就開辟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時代,為探索外層空間注入了強大動力,大大推動了世界科技進步[12]305。憑借在戰后世界科技革命中的重大成就,蘇聯迅速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戰略大國。

(五)創造出社會主義新文化,留下了獨具魅力的文化遺產

蘇聯在賡續俄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秉持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培育出蘇維埃社會主義新文化。蘇聯文學藝術家們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原則,弘揚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國際主義及革命樂觀主義、勝利與團結等價值標準,在文學、戲劇、電影、芭蕾等領域創作出內涵深刻、催人奮進的世界級經典作品。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維希涅夫斯基的《樂觀的悲劇》、高爾基的《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阿·托爾斯泰的《苦難的歷程》三部曲、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法捷耶夫的《毀滅》、瓦西里耶夫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梁贊諾夫導演的《辦公室的故事》、緬紹夫導演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等眾多文藝佳作給各國人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涌現出肖斯塔科維奇、丹琴柯等眾多蜚聲國際的藝術大師和各種風格的藝術流派。蘇維埃社會主義新文化為人類社會留下了獨具魅力的豐厚遺產,繪就了人類文明史中最鮮艷奪目的畫卷,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煥發著永不褪色的歷史光彩。蘇聯文化藝術對許多國家特別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靶轮袊闪⒑?,我們學習借鑒蘇聯文藝,如普列漢諾夫的藝術理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蘇聯的芭蕾舞、電影等,蘇聯著名舞蹈家烏蘭諾娃以及一些蘇聯著名演員、導演當年都來過中國訪問。這種學習借鑒……起到了促進作用?!保?3]202

(六)深刻地影響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近百年來國際新格局

蘇聯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扮演著主導角色。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蘇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重大作用,戰勝納粹主義是20世紀最引人注目、最為重大的事件之一。如果沒有這場勝利,今天的世界會是完全不同的樣子。蘇聯參加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挪威、丹麥、中國、朝鮮等歐亞十一個國家的解放運動,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在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推動建立了許多社會主義國家,使世界資本主義的政治版圖大為縮小,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演進和較量產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歷史性變化。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之一,蘇聯同西方大國一起在制定雅爾塔體系、重塑戰后國際政治格局與秩序的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蘇美爭霸、東西方對峙,構成冷戰時代世界歷史的重大主題。蘇東劇變終結了綿延40余年的東西方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奉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嚴重威脅,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蘇聯劇變對后冷戰時代的世界格局和走勢產生的深遠影響。

二、蘇聯史的當代啟示

蘇聯的興亡演變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對20世紀的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無可比擬的全局性影響[2]98。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成為人類文明史的重大發展趨勢,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亦具有不同以往的特點。在我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奮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積累的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更具有啟示價值。

(一)推進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時代化,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

馬克思主義只有不斷開放性地發展,其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其時代化才能充滿生機。前文述及,蘇聯早期領導人對馬克思主義俄國化時代化做出很多重大理論創新;與此同時,蘇聯也曾長期教條化對待馬克思主義、僵化對待社會主義,蘇聯高層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根本問題缺乏深入探索。斯大林時代,為了加速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蘇聯實行了全盤農業集體化,“階級斗爭越來越尖銳”理論導致階級斗爭擴大化、大清洗等嚴重后果,“兩個陣營”“兩個平行市場”等理論則嚴重束縛了蘇聯對外開放的范圍和力度。后斯大林時代,蘇共領導人未能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路線。蘇聯于1959年宣布已進入建設共產主義新時期,1961年宣稱將在20年內基本建成共產主義,1977年宣布已建成發達社會主義社會,這些完全不切實際的歷史定位導致蘇聯日益偏離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戈爾巴喬夫試圖實行西方議會民主制,其倡導的“改革與新思維”與社會主義道路背道而馳,使強大的蘇聯迅速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當代俄羅斯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蘇聯建成的并非真正的社會主義,而是變異了的社會主義。

蘇聯歷史表明,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我們應當立足本國國情,把準時代脈搏,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時代化展現出更強大的真理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無論我們吸收了什么有益的東西,最后都要本土化。十月革命的風吹進來了,但我們黨最終也沒有成為一個蘇聯式的黨。冷戰結束后,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我們仍然走自己路,所以我們才有今天?!保?3]133-134

(二)加強黨的建設,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馬克思主義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鞏固政權更不容易。蘇共擁有二十萬黨員時奪取了政權,擁有二百萬黨員時打敗了希特勒,擁有近二千萬黨員時卻喪失了政權。由于蘇共出了問題,社會主義蘇聯就出了大問題,沒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早在1920年,列寧就指出:“公開承認錯誤,揭露犯錯誤的原因,分析產生錯誤的環境,仔細討論改正錯誤的方法——這才是一個鄭重的黨的標志?!保?4]然而,蘇聯長期忽視黨風建設,民主生活嚴重缺失,黨性意識日趨淡薄。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做了“秘密報告”(《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全盤否定斯大林,在蘇聯國內及整個社會主義陣營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亂,也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反蘇反共浪潮。勃列日涅夫當政后,官僚特權階層迅速擴大,僅農業部門管理機構就多達300萬人[15],同時貪污腐敗問題愈演愈烈,形式主義也不斷蔓延。

蘇共執政能力的喪失大大加速了蘇聯社會主義大廈的坍塌。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全黨理想信念動搖,退黨人數日益增多,黨成為烏合之眾。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并以蘇聯總統名義要求蘇共自行解散?!疤K聯共產黨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紐帶,取消蘇聯共產黨的領導是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失敗的關鍵節點?!保?6]

蘇聯歷史證明,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關鍵在黨。黨的全面領導是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團結的根本保證。必須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充分發揚黨的自我批評、自我凈化、自我革命精神,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和昂揚斗志。只有堅持不懈抓好黨的建設,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才能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才能始終屹立不倒。

(三)堅持改革開放,持之以恒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協調性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然而,蘇聯模式過分強調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不符合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蘇聯就存在重視重工業、輕視輕工業的問題。斯大林通過強制手段實施現代化方案,

明顯抑制了蘇聯經濟社會發展。赫魯曉夫改革在很多方面仍沿襲斯大林模式,且帶有主觀隨意性,因而無法克服日益凸顯的種種弊端,使蘇聯擺脫發展困境。以食品供應為例: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糧食安全面臨嚴重危機,食品短缺現象不斷加重。1962年在羅斯托夫州新切爾卡斯克市發生大規??棺h活動,這是蘇聯時期公民與政府之間最激烈的一次沖突[17]。1963年秋,蘇聯已瀕臨饑饉的邊緣,于是赫魯曉夫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即從國外大量采購糧食,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甚至羅馬尼亞采購了940萬噸谷物,占糧食采購量的20%。蘇聯為此拿出了372噸黃金,超過國家黃金儲備總量的1/3[12]324。勃列日涅夫上臺時,蘇聯社會發展問題面臨的嚴峻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不比1917年所面臨的選擇輕松多少[18]。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的柯西金-利別爾曼改革即“計劃和經濟刺激新體制”,通稱新經濟體制。雖已初見成效,但終因官僚集團阻撓而夭折。因食品匱乏而引發的社會矛盾加劇,如1969年蘇聯有20家重工業企業(其中白俄羅斯、烏克蘭分別有4家和11家企業)舉行罷工[19]。戈爾巴喬夫改革則走上了不正確的路線,致使蘇聯政局動蕩、經濟凋敝,改革最終走入死胡同。19901991年是整個蘇聯時期商品短缺的高峰期,其中食品短缺狀況最為突出。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與西歐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急劇擴大。

蘇聯歷史告誡我們,一個國家只有審時度勢,不斷改革和自我完善,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須不斷推進和擴大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充分利用世界各國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其中包括資本主義文明中的先進成果,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社會、生態等各領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創造比資本主義文明更高形態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懊裥氖亲畲蟮恼巍保?0],應當秉承“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國家觀,奉行“利民之用,厚民之生”的民生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大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將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公平作為完善社會保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蘇聯歷史充分證明,“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21]。

(四)增強防范意識,堅決抵御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戰略

冷戰背景下,美國開始對蘇聯實施“和平演變”戰略。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的政績,無疑否定了蘇聯社會主義,造成歷史虛無主義蔓延和思想理論方面的混亂,給西方敵對勢力瓦解蘇聯提供可乘之機。他在對外政策上片面強調“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對西方“和平演變”策略放松了警惕。勃列日涅夫執政后,蘇聯一方面呈現出強大的軍事實力,基本實現了美蘇戰略平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技支撐,蘇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逐漸陷入停滯的泥潭。至20世紀80年代初,美蘇戰略平衡被打破,重心越來越向美國傾斜。此時,蘇聯總體科技水平已遠遠落后于美國,在雙方的戰略競爭中完全處于劣勢。當時,美國著手推進星球大戰計劃,向蘇聯發起全面的科技挑戰,并試圖在經濟上拖垮蘇聯。另外,“西方女權運動中內嵌的自由主義價值觀通過跨國的婦女網絡傳入蘇聯和東歐國家,成為瓦解斯大林體制的重要力量”[22]。戈爾巴喬夫無視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在對外政策方面提出“政治新思維”,放棄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國際主義原則。1991年,七國集團成員國從政治和物質上鼓勵蘇聯個別加盟共和國的分離主義,并通過非公開渠道提供大量貸款。戈爾巴喬夫大力倡導“改革與新思維”“填補歷史空白點”,導致歷史虛無主義肆意泛濫,民族分離主義和地區分離主義急劇高漲,為西方國家對蘇聯實施“和平演變”提供了口實。

蘇聯歷史清楚地表明,西方的“和平演變”戰略是蘇聯劇變的主要外因。如果低估西方世界摧毀社會主義制度的企圖和手段,社會主義國家隨時都會面臨亡黨亡國的危險。站在新時代,我們更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和平演變”戰略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為此,我國必須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反對以“自由、民主、人權、平等”為口號鼓吹西方的“普世價值觀”。

(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隨著國力的強盛,蘇聯加緊奉行擴張主義和霸權主義。按照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附加議定書和《蘇德邊界和友好條約》,蘇聯將波蘭東部(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比薩拉比亞(羅馬尼亞的一部分)納入版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于1946年發表“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時代的序幕。為了遏制蘇聯并維護在歐洲的主導地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于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針對美、英、法決定吸收聯邦德國加入北約,蘇聯、民主德國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于1955年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僅20世紀50年代,蘇聯用于軍備競賽的費用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11%[23]。蘇聯通過經互會、華約等組織,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及蒙古國實行全方位管控,長期駐扎軍隊甚至武裝入侵。例如,1968年8月蘇聯出兵鎮壓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此后蘇聯在國際舞臺上陷入孤立境地;蘇共企圖干涉、控制中國,致使中蘇關系破裂,1969年發生邊境武裝沖突。20世紀60年代,蘇聯在軍事領域成為與美國比肩的超級大國,古巴導彈危機將雙方對抗推向極致,核戰爭一觸即發;20世紀70年代末,蘇聯向非洲、中東和拉美地區擴張滲透。曠日持久的阿富汗戰爭也極大損害了蘇聯的國際威信。最終,蘇聯在美蘇競爭中落敗,蘇共喪權、蘇聯解體。

蘇聯歷史警示后世,迥異于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應立意高遠,具有促和平、謀發展、求合作的卓越品格,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同世界各國求同存異、互利共贏,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一是踐行“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理念。社會主義國家之間要加強友好與平等交流對話,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與世界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凝聚共識,努力建設一個遠離恐懼、普遍安全、持久和平的世界,一個遠離貧困、共同繁榮的世界,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世界。二是在混亂迷茫的復雜國際形勢下,社會主義現代化應為當今世界注入確定性,以增強世界發展信心、引領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壯大了國際正義的力量,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永遠不稱霸、不搞擴張。大道不孤,眾行致遠。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傳遞更多正能量。三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世界各國應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威脅和挑戰,推進交流互鑒、同舟共濟,加快融合發展、共贏共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使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讓人類共享文明進步發展的積極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提升了我國的國際感召力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公信力[24]。

三、結 語

74年蘇聯史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卻留下了深深印記。雖然蘇聯模式失敗了,蘇聯解體了,但其取得的輝煌成就將彪炳史冊,留下的深刻教訓也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前車之鑒。綜觀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發展史,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制度、從制度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每一步都是在艱難曲折中走過,都經歷過無數波折和失敗。蘇聯劇變給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帶來巨大挫折,使世界社會主義思潮和實踐陷入低谷。然而,冷戰結束以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并未一蹶不振,而是賡續發展,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勃勃生機,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充分展現大國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社會主義從傳統到現代的成功轉型,使社會主義文明形態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重放異彩。事實證明,蘇聯解體絕不意味著世界社會主義時代的結束,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歷史終結論”已經被后來的社會主義發展所推翻。

蘇聯開創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前無古人,后有來者。社會主義道路雖曲折,前途卻光明?!霸谏鐣髁x建設時期,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就借鑒吸收了蘇聯的許多有益經驗?!保?5]1956年中共八大吸收了蘇共二十大的經驗教訓,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做出了重要探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借鑒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尤其是蘇聯的經驗教訓,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明確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跡。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和負責任大國,發揮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重大作用。新時代10年的輝煌成就不僅在諸多重大領域解決了中國問題,而且在相當大程度上解決了貧困、糧食安全、公共安全等世界難題。從“以俄為師”到“以蘇為鑒”,我們黨和國家從蘇聯社會主義的理論探索和建設實踐中學到了很多經驗,從蘇聯歷史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在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的動蕩變革期,在我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奮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趕考之路上,蘇聯歷史對中國式現代化更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蘊和現實啟迪。站在新時代,我國迫切需要不斷總結和充分汲取蘇聯興衰的經驗教訓,以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推進世界社會主義和增進人類福祉,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巍巍巨輪揚帆遠航。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37.

[2] 陳之驊.歷史唯物主義與俄國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3] 劉祖熙.夏日堂史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4] АНИЩЕНКОВ В Р. Рождение СССР[M]. 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ше завтра2023.

[5] А.А.科瓦列尼亞.白俄羅斯簡史[M].趙會榮,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248.

[6] 拉里·尼爾,杰弗里·G.威廉姆森.劍橋資本主義史:第3冊[M].李酣,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50.

[7] МИТРОХИН Н. Очерки советско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политики в 19651989 годах: Том 1[M]. Москва:Новое литератур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2023:362.

[8] 75%的俄羅斯人認為蘇聯時期是“最偉大的時期”[EB/OL].(2020-03-31)[2023-08-21].https://www.sohu.com/a/384579082_425345.

[9]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論新經濟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編者引言1-6.

[10]本書編寫組.社會主義發展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21:89-90.

[1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12]СПИЦЫН Е Ю. Хрущёвская слякоть: Советская держава в 19531964 годах[M]. Москва:Концептуал,2023.

[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

[14]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跰]//列寧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

[15]СИНИЦЫН Ф Л. Эпоха брежнева:Советский ответ на вызовы времени(19641982)[M]. Москва:Вече,2022:419.

[16]郭春生.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失敗的當代省思[J].前線,2020(8):29.

[17]亞·維·菲利波夫.俄羅斯現代史(19452006)[M].吳恩遠,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102.

[18]葉書宗.勃列日涅夫的十八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

[19]САХАРОВ А Н, КАЗАНЦЕВ Б Н. Трудовые конфликты в СССР(19301991): Cб. ст. и док[M].? Москва:Институт российской истории РАН,2006:328.

[20]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7.

[2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22]王立新.跨國史視角下的冷戰終結[J].史學集刊,2023(4):87.

[23]ГАЛИН В. Союз сталина[M]//Политэкономия истории. Москва:Алисторус,2022:436.

[24]趙英紅.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再思考[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5):15.

[2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23.

The world significance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Soviet history

WANG Xiaoju

(School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Abstract:

Since its birth, the Soviet regime has faced extremely seve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isks and challenges, and has been exploring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no previous experience. Over the past seventy years, the Soviet Un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at are rarely seen in the world, and also had major mistakes that are painful to recall. The 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has had a tremendous and profound impact on the global patter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socialism and even the proc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not only greatly changed Russia, but also profoundly changed the world pattern and created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Soviet Union made origin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the 20th century, explored the first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ory in human history, and promoted world socialism into a new stage.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changes that have not occurred in the world for a hundred years, the 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has even greater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We should promote the loc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 and unswervingly follow the socialist path. We should strengthen party building, unswervingly adhere to the comprehensiv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dhere to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persistentl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We shoul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resolutely resist the “peaceful evolution” strategy by hostile force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and unswervingly follow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Keywords:

Soviet history;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human civilization;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編輯:李春英)

猜你喜歡
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代表著中國外交未來的方向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中國的歷史擔當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內容、價值與作用
論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中國外交頂層設計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當代中國大學精神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中國言說的路徑與民族國家電影實踐及其走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