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挑戰及對策

2023-03-13 00:08陳美嵐
桂海論叢 2023年6期
關鍵詞:特色產業鄉村振興

陳美嵐

摘要:發展梧州六堡茶產業是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要求。近年來,梧州市通過加強頂層規劃,促進產業發展;加快茶園建設,促進茶產業與文化旅游業融合發展;加大資金扶持,促進農民增收等舉措推動六堡茶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也面臨亟須加強六堡茶茶園種植土地的科學研判;亟須進一步規范茶園的經營與管理;品牌企業較少,聯農帶農富農作用有待增強;消費市場不穩定,茶農收益偏低等問題。新時代新征程中,要通過規范生態茶園生產與經營;提升梧州六堡茶品牌價值;加快培育消費市場,提高茶農收益等措施推動梧州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梧州六堡茶;特色產業;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59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23)06-0093-04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西黨校(行政院校)系統重點調研課題(2021ZDDY021);2023年度梧州市“學思踐悟二十大踔厲奮發譜新篇”社會科學聯合會專項課題“梧州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茶產業大有前途。下一步,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茶產業做大做強”[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盵2]“五大振興”中,排在首位的是產業振興,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實現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的主要載體,也是激發農業農村多種功能價值的重要基礎。梧州六堡茶產業是廣西特色產業、綠色產業,具備原產地、原工藝、原樹種的優勢。近年來,梧州市通過政策規劃引導、項目資金支持等措施大力發展梧州六堡茶產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要進一步推動梧州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貢獻力量。

一、梧州六堡茶產業發展的實踐

(一)加強頂層規劃,促進產業發展

1.編制產業發展規劃。近年來,梧州市積極謀劃六堡茶產業的發展,編制了六堡茶產業發展規劃,如《梧州市六堡茶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梧州市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梧州市關于支持六堡茶茶園建設的政策》,這些文件的發布,促進了梧州六堡茶全產業鏈的發展。目前,梧州六堡茶產業發展形勢良好。截至2023年8月,梧州市六堡茶種植面積20813.33公頃,品牌價值44.03億元[3]。2022年,梧州市生產六堡茶3萬噸,綜合產值約160億元,六堡茶生產企業入庫稅收約1.15億元[4]。

2.強化科技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梧州六堡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強有力支撐。目前,梧州市成立了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廣西黑茶(六堡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及廣西六堡茶種質創新與綜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廣西六堡茶生物學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廣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5個自治區級研究中心,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為了凸顯梧州六堡茶的獨特品質,梧州市開展六堡茶微生物發酵關鍵技術及高端產品開發研究,探索六堡茶風味的發酵菌與發酵工藝等關鍵技術問題。梧州市不斷壯大六堡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通過搭建茶藝師技能大賽、制茶技藝大比拼、六堡茶技能勞動競賽等平臺,推進廣西六堡茶產業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設。目前,梧州市有六堡茶儲備人才約400人、核心專家50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9人、中國制茶大師2人、國茶工匠1人[5]。

3.構建產業標準體系。產業標準體系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指南。當前梧州市構建了六堡茶產業標準體系36個,形成了各層級互補的茶產業標準體系。其中,國家級標準體系1個,廣西級標準體系18個,團體標準體系17個。六堡茶茶產業標準體系涵蓋生產、加工、運輸貯存、銷售、倉儲等各個環節,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規范發展,推動了六堡茶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此外,梧州市面向東盟國家,制定了《出口六堡茶加工規范》《六堡茶出口規范》2個出口標準文件,進一步完善了六堡茶產業標準體系。六堡茶出口標準的實施保證了產品質量安全,加快了出口通關效率,提升了標準實施效能,擴大了六堡茶出口東盟國家的品牌影響力。2022年,梧州市六堡茶出口額達518.7萬元,其中出口東盟達471.2萬元[6]。

(二)加快生態茶園建設,促進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1.推進生態茶園建設。梧州市在適宜種植區域內擴大六堡茶茶園的種植面積,提高了農村土地的使用效率。長洲區摩天茶海數字茶園、萬秀區德保旺茶旅融合產業園、龍圩區“譽見茶園”六堡茶產業示范區等茶園已形成規模。梧州市加快推進生態茶園建設夯實了六堡茶茶產品的基礎,也豐富了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載體。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梧州市各縣(市、區)按照“土地平整、基建達標、灌溉配套、生態平衡”的要求,通過加強路網、水利、軌道運輸等建設,完善生態茶園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推進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設施建設。推廣山地耕作機、修剪機、采茶機等機具建設,提高茶園機械化水平。

3.促進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梧州市積極推進六堡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立足自然資源優勢,積極開發集采茶、制茶、品茶的休閑、娛樂、購物茶文化旅游項目,提高六堡茶影響力。通過在生態茶園內開設客棧、餐飲、采茶炒茶體驗區開展茶園觀光旅游及茶企工業旅游服務。蒼梧縣“六堡茶船古道”田園綜合體入選了2021年自治區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名單,有效促進了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三)加大資金扶持,促進農民增收

1.投入專項資金,發展六堡茶產業。2021—2023年,梧州市共獲得廣西的六堡茶產業專項傾斜資金2.3億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分別獲得專項傾斜資金1億元,連續兩年位列廣西單項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量第一[7]。梧州市持續用好用活專項資金,把六堡茶發展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支柱產業。2022年,梧州市鄉村振興系統共投入2.07億元銜接資金用于六堡茶產業發展,發展六堡茶種植4500公頃,修建六堡茶基礎配套設施106座(處),建設六堡茶生產加工線及倉儲用房7座(條),發展六堡茶以獎代補項目6個,扶持58個村集體發展六堡茶產業[7]。

2.建立茶企與茶農之間的資金利益聯結機制。近年來,鄉村振興管理部門不斷完善六堡茶產業聯農帶農機制。采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茶農參與”“企業+合作社+茶農”“企業+村集體經濟+大戶”“村小組+企業+農戶”等多種模式,形成以茶企為龍頭、村集體經濟為主體、種植大戶和普通農戶為補充的利益共同體。加大獎勵補充政策和扶持資金的投入,使茶企、合作社與脫貧戶、監測戶及普通茶農之間形成利益聯結機制。

3.用好民間資本,發展茶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村黨組織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中的主導作用。把茶產業發展納入鄉村規劃,將茶文化元素納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設計,促進鄉村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依托各縣(市、區)的特有資源,利用民間資本建立各類型的茶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如摩天茶海、黑石山茶文旅綜合體等,推動茶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通過聯農帶農機制讓更多群眾分享六堡茶產業發展成果。

二、梧州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亟須加強六堡茶茶園種植土地的科學研判

對標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梧州市的六堡茶茶園種植面積要達到33333.33公頃的目標,目前六堡茶茶園種植面積只有20813.33公頃,因此,梧州市的縣(市、區)要持續推進六堡茶茶園的建設,擴大茶園的種植面積。擴大六堡茶茶園的種植面積需要進行科學研判,如種植過桉樹的土地、工廠附近的土地是否有利于種植六堡茶茶葉,在擴大六堡茶茶園種植面積前,需對種植土地進行科學的研判和選擇。

(二)亟須進一步規范茶園的經營與管理

當前,茶園的茶苗種植有相應的資金補貼,茶園的經營與管理的經費則由茶園經營者負責。部分由企業經營與管理的茶園,資金充裕,管理經驗豐富,茶園的經營與管理運行良好。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與管理的茶園,其經濟效益直接影響到茶園的經營與管理,部分村集體經濟較好的村(屯),茶園的經營與管理實現了可持續運行,少數村集體經濟較弱的村(屯),茶園的經營與管理存在一定困難。

(三)品牌企業較少,聯農帶農富農作用有待增強

梧州六堡茶品牌企業較少,當前,廣西梧州茶廠有限公司的“三鶴”牌六堡茶、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的中茶牌六堡茶,品牌知名度較高,市場的占有率較高。這兩家企業的市場銷售額占梧州六堡茶銷售額的90%。梧州茂圣茶業有限公司是民營企業的代表,其茂圣六堡茶獨具品牌特色,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占有率。此外,還有圣源、天譽、芊河、小雅、中茗、銀泰、廣生祥等六堡茶品牌。當前梧州六堡茶茶葉產量供不應求,成本較高,部分六堡茶企業有茶葉種植區域,采用梧州六堡茶茶葉比較少,六堡茶企業產業鏈主要集中在茶葉產品的加工,六堡茶企業產業鏈聯農帶農富農作用不強。

(四)消費市場不穩定,茶農收益偏低

茶產品收藏市場大,流通領域少,茶農收藏風險高。產業發展的持續性需要靠產品持續的市場效益來維持。六堡茶具有“紅、濃、陳、醇”的獨特品質,具有保健功效。梧州六堡茶年存越久越具功效,收藏價值高,但當前梧州六堡茶茶葉產品收藏市場熱,流動市場偏冷。六堡茶定價隨意,茶葉質量參差不齊,同類產品價格差異大,市場上六堡茶產品也存在小部分的仿冒品牌。

茶農參與產業發展各環節的利益分配較少。當前生態茶園種植的承包主體主要分為兩種:一是企業或個體戶承包經營,由企業或個體戶負責相應的茶苗種植、茶園設施建設,茶園實現了一定的機械化作業,所需勞動力數量不大;二是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小組承包經營,此類茶園面積小、所需勞動力數量也不多??傮w來看,茶農依靠勞動力參與六堡茶產業發展的收益不大。

三、梧州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

(一)規范生態茶園的生產與經營

1.強化六堡鎮核心地位?!霸a地、原樹種、原工藝”是梧州六堡茶的獨特優勢,六堡鎮的茶產業基礎及歷史文化底蘊是核心標識,梧州六堡茶的茶產業做大做強要突出其獨特優勢。建議推進六堡鎮的茶文化旅游基地建設,加快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積極打造茶文化旅游綜合體。深入挖掘茶船古道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梧州六堡茶文化。進一步延伸六堡茶產業鏈,發展周邊產品,提升梧州六堡茶產業的文化底蘊,提高產業效益。

2.進一步規范生態茶園的種植用地。統籌各縣(市、區)的種植面積和可使用的林用地指標,確保不影響其他產業的發展。對于已獲用地指標且已種植茶苗的生態茶園,要合理規劃生態茶園的周邊環境,加強對生態茶園周邊水土的檢測,及時監控生態茶園周邊環境。對于不適應生態茶園建設的區域,要協調好搬遷或者再選種植地等事宜,做好茶苗生長環境的品控保障。

3.落實生態茶園的生產經營與監管責任。按照屬地管理為原則,落實相應的茶園片區的監管責任。建議將相關的生態茶園的監管責任落實到責任人,分層級掛牌監管,分清責任權限。鄉鎮政府負責聯系協調生態茶園相應的技術服務、資金項目、用工用地等事宜。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生態茶園管理經費的,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獎補資金。

(二)提升梧州六堡茶品牌價值

1.強化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提升知名度與影響力。挖掘六堡茶的歷史文化,打造六堡茶獨特的市場品牌形象。開展斗茶大會、品茶會、茶文化交流會,大力培育茶友和消費者對六堡茶的品質感知。建立多元化的茶產業宣傳體系,利用各類新聞媒體、新媒體、電商平臺以及各類展銷會、推介會等開展茶產業宣傳,推廣茶葉包裝、茶配套工具、旅游伴手禮等,講好“茶船古道”的故事。以“茶船古道·新絲路”六堡茶行銷全球系列活動為載體,推動六堡茶行銷全球。依靠“梧州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和“茶船古道”文化品牌,以“梧州六堡茶”形象對外宣傳推廣,帶動一批優秀企業品牌形成品牌矩陣[8]。

2.加強產研學用融合發展。搭建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技術推廣單位合作平臺,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機制。推動六堡茶龍頭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組建自治區級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人才小高地等平臺,支持廣西壯族自治區茶葉科學研究所、梧州六堡茶研究院等科研機構開展技術攻關及成果轉化,對六堡茶茶樹新品系選育、茶園智慧高效栽培技術、智能化生產線等進行科技創新。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圍繞市場需求和產業短板,開展關鍵技術基礎性研究與重大項目攻關。

3.扶持龍頭茶企業。實施“龍頭帶產業、產業興龍頭”戰略,以六堡茶為重點,選擇10~15家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將其培育成為科技型、外向型、帶動型的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建設。對六堡茶企業發展壯大給予獎勵,對規模以上的六堡茶企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30億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5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對新入庫的規模以上六堡茶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支持企業股改上市,參照廣西扶持企業上市有關獎勵辦法實施,優先培育六堡茶企業上市。重點支持六堡茶企業申報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三)加快培育消費市場,提高茶農收益

1.加強多渠道宣傳,促進茶消費,降低茶農收藏風險。突破當前以報紙、電視等傳統媒介為主的宣傳模式,設計梧州六堡茶的標識,將六堡茶作為梧州市的形象名片,融入城市的整體規劃中。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各類市場經營主體行為。出臺茶葉藏品的價值標準體系,加快科技攻關突破。通過豐富市場供給,規范市場行為,降低茶葉收藏熱,促進健康消費。

2.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管理。發揮村黨組織的帶領作用,村黨支部書記發揮好引領作用。及時掌握六堡茶產業發展的政策,依據村實際情況提前謀劃。加強與鄉鎮政府部門的溝通,科學推進村級六堡茶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利用好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加快完善本村基礎設施建設。

參考文獻:

[1]張曉松,朱基釵.信任·信心·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側記[EB/OL].(2022-10-18)[2023-09-05].http://m.news.cn/2022-10/18/c_1129069479.htm.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1.

[3]張廣權.廣西千年六堡茶“再出?!睎|盟“圈粉”受追捧[EB/OL].(2023-08-07)[2023-09-05].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16954359. shtml.

[4]梁乾勝.發展態勢良好產銷兩旺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梧州六堡茶實現七大“突破”[N].廣西日報,2023-04-21(3).

[5]王香菊,陳益銘.梧州:以全產業鏈思維推動六堡茶產業發展[EB/OL].(2022-09-17)[2023-09-05].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20917/ newgx6325bfd9-20893144.shtml.

[6]牛菀清.以茶助增收以茶促振興:廣西梧州大力推進六堡茶產業發展[N].農民日報,2023-02-10(4).

[7]陳益銘.獲得2.3億元六堡茶產業專項傾斜資金:我市連續兩年位列全區單項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量第一[N].梧州日報,2023-02-13(1).

[8]梁乾勝.如何提高一片葉子的“含金量”:梧州市做實聯農帶農富農六堡茶產業觀察[N].廣西日報,2022-09-01(10).

責任編輯陳巍

猜你喜歡
特色產業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謀發展,特色產業促振興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產業“化蛹成蝶”
水土保持助力西峽縣特色產業大發展
西海岸:特色產業振興鄉村
多個特色產業在全國領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民族鄉特色產業發展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