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我國落實教育強國戰略應聚焦重大問題的思考

2023-06-03 00:00劉海軍劉锃一張東康
遼寧經濟 2023年3期
關鍵詞:教育規劃基礎教育高等教育

劉海軍 劉锃一 張東康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與發達國家橫向比較,認為我國存在教育發展不平衡、教育投入偏低、高等教育發展不充分、基礎教育短板較多、勞動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教育的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不匹配、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的組合有待優化等問題。我國貫徹落實教育強國戰略應以這些問題作為突破口,制定相應的專項規劃。

〔關鍵詞〕教育強國;高等教育;基礎教育;教育規劃

在國家宏觀戰略體系健全、完整的大背景下,為增強教育強國戰略的導向性、針對性、實效性,以切實體現其巨大的戰略價值,在落實該戰略的過程中,應基于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的原則,聚焦“教育強國”建設本身直接面臨的重大問題。歸納、提煉這些問題不僅需要“縱向”自我歷史實踐比較,更需要“橫向”國際比較,特別是跟國際公認的教育強國比較。而這種“橫向”比較差距較大的領域,應該是重大問題的出處。鑒此,經初步分析比較,筆者認為以下問題值得特別關注。

一、教育發展中的不平衡

與國際上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受發展不充分的制約,“不平衡”矛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側面均有體現,尤以教育領域更為突出。這種教育方面的不平衡,反過來又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不平衡。

(一)宏觀區域間的不平衡

我國地域遼闊,地域間生產力發展程度迥異,加之體制機制等方面原因,使得區域間教育文化發展水平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如,2021年國內東部、東北“兩大板塊”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分別為2.2307億元和2662萬元,前者差不多是后者的8倍。這種地域教育投入的明顯差距,相當程度上決定著“兩大板塊”乃至全國各地教育發展規模、速度、質量的不同。

(二)城鄉間的不平衡

在我國疾速城市化的進程中,城市教育資源不僅明顯優于農村,而且農村的人才、資金等資源也在加速流向城市教育。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留守兒童和貧困兒童仍是三大教育弱勢群體。農村教師的工作負擔較重,工作、生活環境相對艱苦,穩定農村教師隊伍面臨多重挑戰。

(三)微觀地域的校際不平衡

這種不平衡尤其表現在市(縣、區)域的義務教育階段。如,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重點?!?,在歷經不同時期政策強化后近年來已被官方文件所棄用。但這類學校仍背靠傳統“光環”穩居當今社會擇校、集聚相關教育資源的熱點,相當程度上阻礙了同一地域義務教育的均衡化。

二、教育投入偏低

在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橫向比較中,我國教育的相對劣勢,突出表現在教育投入的不足,尤其表現在教育“投入強度”方面。至少現階段面臨以發展中國家實力應對發達國家教育競爭的挑戰。

(一)生均教育支出偏低

我國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不僅明顯低于OECD中發達國家,也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許多新興工業化國家與部分發展中國家。生均教育經費不足不僅制約我國教育整體質量的提高乃至全社會教育公平的實現,還影響到國民學習條件改善和學習資源獲得。

(二)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偏低

繼2014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重突破4%以來至2022年,一直保持在4%以上,近10年平均下來是4.13%,這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已經相當不易。但該指標與同期OECD國家平均值4.9%的水平還有差距,與北美和西歐的5.7%差距明顯,與丹麥(8.28%)、瑞典(6.97%)以及芬蘭(6.31%)等世界公認的教育強國差距更大。

三、高等教育發展不充分

盡管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高等教育是發展最快、效果最好的領域,但高等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乃至國家教學、科研的制高點和“領頭羊”,其發展相對不足更值得關注。

(一)優勢學科尚有差距

據“2022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顯示,美國在各學科排名上仍然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在32個學科中拿到了“冠軍學科”,上榜高校數達到322所,上榜學科總數4714個。中國內地共有293所高校上榜,14個學科“奪冠”,上榜學科總數2686個,僅次于美國,位列全球第二。

(二)科技創新不足

據“長江教育研究院《中國教育國際競爭力報告(2021年版)》”選取的世界各國中GDP達2000億美元以上,且全球競爭力排名前50位的38個國家開展的比較研究表明,我國高等教育的產學研合作、專利申請以及科研著作等教育產出性指數較歐美教育強國表現較弱。

(三)大學普及率還不高

我國高等教育于近期才進入普及化階段,較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在此階段的長期實踐積累還有不小距離。2021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7.8%。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相關課題組預測,2030年將達到60.2%,受學齡人口增長影響,2030—2035年基本保持在60%以上。而2017年高收入國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77.1%,其中美國為88.8%。

(四)國際化水平較低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國際生源國,2020年赴海外留學總人數160萬人,占全球留學生總數的14%。而2015—2016年來華留學生僅20萬人左右,占我國在校大學生總人數的比例約為0.7%。這和發達國家相距甚遠,甚至也低于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在泰晤士2021年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上榜的172所高校中,我國內地有15所上榜,低于美國的56所。

四、基礎教育短板較多

盡管我國基礎教育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但在全國教育體系中又是相對薄弱的環節。

(一)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學歷水平偏低

目前,我國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占比已經達到77.7%,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如,歐盟與OECD國家初中教師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水平的比例分別達到57.0%和45.5%;而2020年我國初中專任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比例僅有4.0%。

(二)學前教育資源投入不足

受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約,我國學前教育資金投入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導致學前教育仍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谖覈F行的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教育體制,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著當地學前教育的規模、發展速度和質量。目前看,公辦幼兒園配置明顯不足,民辦普惠園扶持政策也不明朗。

(三)基礎教育的“大班額”矛盾突出

受制于教育資源的總體不足,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等,現階段我國基礎教育很大程度上存在班級規模過大問題。從國際橫向比較看,當前我國的“大班額”位居全球前列。按照當前的發展趨勢預測,到2030年該“大班額”會有所減少,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中小學班額仍然明顯偏大。而班級規模過大,不僅會影響到師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我國勞動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我國教育發展較快,但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國勞動人口的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支撐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人力資源基礎不夠穩固。

(一)受教育年限偏短

202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到10.9年,2025年力爭達到11.3年。但與美國的13.3年、日本的11.6年、德國的12.2年、俄羅斯的11.7年的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而本世紀初,OECD國家的人口平均預期受教育年限就達到了15.6年。

(二)學歷層次偏低

與OECD成員國,特別是主要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勞動者受教育程度明顯偏低,主要表現在:具有中等、高等文化程度的勞動者占比過低,而具有初等文化程度的勞動者占比過大。據2011年OECD統計數據,在其成員國25—64歲的勞動力人口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30%以上,而我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占9%。

六、教育的人才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構性錯位

由于教育體制乃至宏觀經濟體制改革逐步進入“深水區”,諸如“教育評價”“雙一流建設”和“應用型”高校轉型等改革舉措還不到位,尚在路上;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人才供給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矛盾仍比較突出。

(一)技能型人才短缺加劇

一方面,近幾年我國大學應屆畢業生每年增加60萬以上,2021年總量已突破千萬大關,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另一方面,我國技能型人才總體上供不應求,人才短缺情況加劇,且中高級技能型人才占比嚴重偏低,老齡化趨勢明顯。

(二)大學生就業力國際比較優勢不強

據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公布的2022“世界大學生就業力排名”,美國大學表現十分搶眼,在TOP10榜單中有5所美國大學,在TOP20榜單中有11個席位,在TOP100榜單中有30所,占比近1/3,在整個榜單中,美國有90所高校上榜。而中國與之差距明顯,僅有5所高校進入世界前100名,有11所進入世界前200名,在整個榜單中僅有22所高校上榜。

七、公辦教育的“缺位”與“越位”矛盾突出

按照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作為重要社會基礎建設投入內容之一的教育投入,主要由政府承擔;但在那些公共性、公益性要求不高的領域或對于那些不會因為私人投入參與而影響到公共性、公益性的領域,私人投入發揮著積極作用。與之比較,我國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的組合還有較大優化空間。

(一)私人教育投入明顯不足

我國的教育總投入以各級政府支出為主,私人教育投入明顯不足,顯著影響了我國教育總投入規模、結構以及綜合水平。對照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盡管這些國家的財政性經費仍然是宏觀教育總投入的主體,但私人投入規模相當可觀,特別是在高等教育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

(二)公辦幼兒園短缺

在當今發達國家,公辦幼兒園占比較大。如,美國的幼兒園多是公立的;盡管日本的學前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但1/3的公立幼兒園的運行經費由國家來出;丹麥70%的學前教育機構是公立的。而在我國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幼兒園29.48萬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2.8萬所,僅占43%;全國還有4000個左右鄉鎮只有民辦幼兒園。

(三)民辦高中、大學發展尤顯不足

受治學環境差、辦學質量不高、與公立學校地位不平等諸多問題困擾,與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比,我國民辦教育,特別是民辦高中、大學教育發展明顯不足。據現有趨勢預測,到2030年我國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民辦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呈擴大之勢。

錨定建成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基于對我國現階段乃至新時代教育發展面臨國內外環境的分析,主要通過同發達國家橫向比較總結出的上述問題,應當成為我國貫徹落實教育興國戰略的突破口和切入點。應圍繞破解這些重大問題,制定相應的專項規劃,明確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以期使命必達。

[作者單位:1.東北大學東北振興研究中心(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2.東北大學團委]

猜你喜歡
教育規劃基礎教育高等教育
全國教育規劃項目介紹
——核心素養與高師院校教學變革(DIA180384)
高等院校教育規劃:兩個不同維度的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話語的遷嬗
教育均衡發展:現代教育發展的新境界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基于微課應用的專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