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美視角下龍脊梯田旅游體驗研究

2023-12-02 04:00黃龍芳劉東紅張翰文
紅河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龍脊梯田意向

黃龍芳,劉東紅,張翰文,張 婷

(1.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廣西桂林 541004;2.廣西自然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崇左 532100)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旅游剛需的雙重背景下,旅游體驗需求更加多樣化、豐富化。以審美視角研究旅游體驗近年來持續受到學術界的關注。龍脊梯田素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譽,擁有自元朝到清朝的悠久歷史;是人類為生存開墾所形成的一種人文自然景觀。相較于其他傳統的風景旅游區,龍脊梯田綜合了農耕、人文、環境、生態等多種元素,給游客提供更多元化、更豐富的旅游體驗。研究龍脊梯田的旅游體驗,便于更全面地探討人文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議題,也符合習近平同志在《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提出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這個任務十分艱巨、道阻且長、初心未曾改變?!盵1]鑒于此,本文以龍脊梯田為研究對象,結合景區自然、人文、環境、生態的特點,從審美體驗的視角探討旅游體驗的影響機制,為龍脊梯田旅游開發與自然保護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依據。

一、簡介

目前,審美體驗不斷影響著旅游者的旅游體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審美和生活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在審美體驗的研究中,潘海穎[2]認為審美體驗是旅游者對生命歸屬及探索文化價值的一個過程,通過體驗之美去影響人性與生活的美妙之處。張慶芳等[3]用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理論模型分析審美、忠誠度等內容,證實審美體驗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陳黎[4]對美進一步的理解以及進行創造,引領人們把生活感上的研究轉移到美感以滿足人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提出審美體驗中的美不僅是在某種狀態下產生,更是在游客自身的某種行為下產生,達到一種情境融合的狀態。Masahiro[5]運用探索性因子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出以視覺刺激產生的審美體驗對顏色進行加工處理時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里吉等[6]通過用關于ERP 的研究強調刺激的審美價值貫穿整個情緒認知過程中起著關鍵性角色功能,審美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感知情緒相關的ERP成分具有調節作用。通過研究審美中某個刺激點,把審美與生活結合起來,借此研究龍脊梯田游客旅游體驗在審美下會有什么變化。

從文獻可知,在審美體驗方面的研究,絕大部分以定性研究為主,基于此,本文主要是以審美體驗視角為主,結合旅游理論、審美理論,進行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彌補了這一方面的空缺。

對于旅游體驗,周思芬等[7]基于旅游體驗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提出旅游體驗是一種追求愉悅的綜合性活動,包括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心理情感變化還涉及旅游前后感知對比。馬天和謝彥君[8]用現實的社會建構理論,提出旅游體驗主要圍繞景物體驗以及標志體驗;另外是由旅游者、影響中介、當地居民及工作人員等多個部分相互之間互動所構成的結果。謝彥君和樊友猛[9]運用扎根理論和身體理論,構建關于旅游體驗本質的結構方程模型,并把旅游體驗歸類為:浸入體驗、喚起體驗、共在體驗以及生成體驗。勒特魯克等[10]用VFP 法分析游客的審美體驗,得出自然、情感、場所以及商業化要素的融合就能給游客帶來真實性的旅游體驗。邵桂蘭[11]對格式塔學派中的知覺理論進行分析,進一步強調審美的過程就是感覺的過程,認識的前提是感覺。結合國內外關于旅游體驗的研究發現,國內的研究起步上稍有落后,旅游體驗側重于量化研究忽視質的研究且方法單一,未形成自己的思考體系。另外,旅游體驗的研究注重于游客心理情感上的變化,本文認為五感上的刺激會對游客的體驗產生一定的影響,刺激的程度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反應。本文彌補了案例地研究方法過于單一的缺陷,也增加了案例地研究的數量,夯實理論基礎。

在SOR 理論提出之前,Watson[12]在心理學領域上研究外界刺激和個體的行為反應之間的關系,即SR 理論,認為環境必須為行為負責[13]。而SOR理論模型是在SR 模型的基礎上,由Mehrabian 和Russell[14]提出,最開始是應用在環境心理學這一領域,用來解釋外部環境因素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在SOR 理論中,S 外部環境刺激是指由外界環境引起機體內部發生的變化;O 有機體包括情感、認知、態度及其可以引起反應的行為;R 運動響應則是機體反應的結果[15]。國外主要將SOR 理論放在電子商務及醫學領域上研究;國內則在旅游領域的運用較多,主要集中在研究消費者在旅游過程中“購”的方面上。本文選取SOR 模型框架,以評價感知為中介變量,研究刺激程度對游客反應的影響。

二、模型假設

提取審美體驗中的元素“外部刺激”“精神情境”,結合SOR 理論模型提出本文的模型假設,如圖1 所示,從感官刺激、評價感知以及意向反應這三個變量的關系提出4 個假設:

圖1 基于SOR理論的假設模型

H1:感官刺激對于游客體驗的意向反應有正向影響,即游客感官受到刺激的程度越高,游客的意向反應越明顯。

H2:感官刺激對游客體驗的評價感知有正向影響,即游客感官受到刺激的程度越高,游客的評價感知越明顯。

H3:評價感知對游客體驗的意向反應有正向影響,即游客的評價感知程度越高,游客的意向反應越明顯。

H4:評價感知在游客的感官刺激與游客的意向反應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一)問卷設計

本文的問卷主要由問卷介紹說明、矩陣量表、人員信息這幾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關于受訪人員的人口學特征,主要由年齡、性別、文化水平、人均月收入、職業差異等問題組成。第二部分主要有三大方面:感官刺激、感知評價以及行為意向。該部分的內容結合審美體驗理論來設置題項,感官刺激從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五個角度;感知評價是游客在景區的所見、所聞、所想的感知變化;行為意向圍繞游客對龍脊梯田的推薦意愿和重游意愿來設置問題。問卷采用的是經典李克特五點量表,受訪者根據自己對于問卷各維度問題的理解有1~5 的數值可以選擇。1~5 代表著不同程度的贊同度,“1”代表著非常不贊同,依此類推,“5”代表非常贊同。

(二)問卷調查

受疫情影響,問卷收集采取線上發放的形式,主要針對去過龍脊梯田景區旅游的游客為主,發放的問卷均為電子版的形式,于2022 年4 月中旬發放問卷,共收集到455 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刪除時間過短的、規律性過強的無效問卷共75 份,故本次問卷的有效率為84%。

(三)分析結果

1.人口學特征統計

用SPSS26.0 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頻率分析,發現其分布符合抽樣要求。在450 名受訪人群中,男女的比例分別是43%和57%;被調查者的年齡70%以上分布在18~40 歲;被調查者學歷是本科以上的人數占比超過65%;被調查者的月收入在2000以上的占60%以上;被調查者超過70%的都有游玩過的經歷;被調查者中學生占比43.4%,數據結果說明本次調查問卷具有可行性。

2.信效度分析

該量表問卷中各個部分的克隆巴赫系數均大于0.8,這也就說明了測量項目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題項設計合理;問卷測量結果KMO 值為0.981 而顯著性為0.00,表明問卷的相關性很好,有良好的效度適合做因子分析。

3.相關性分析

變量與變量之間存在著比較明顯的正向相關關系。如表1 所示,各變量在99%的顯著水平上顯著正相關。

表1 相關性分析

三、模型假設檢驗

(一)模型擬合分析

Amos24.0 軟件中設置25 中擬合度指標,運用Amos24.0軟件運算得出以下結果,參考溫忠鱗等[16]的建議,選擇9 個指標進行整體模型適配度評價。據數據運算結果和適配標準可知,CMID=124.639、DF=51、CMID/DF=2.444<3、GFI=0.95>0.8、AGFI=0.924>0.9、CFI=0.985>0.9、TLI=0.98>0.9、RMSEA=0.062<0.08、SRMR=0.017<0.08,表明模型擬合較好,可進行假設檢驗。

(二)中介效應檢驗

由路徑系數分析的結果可知感官刺激與意向反應二者之間的直接效應不顯著,即游客的感官刺激對意向反應的直接影響很小,游客只通過感官刺激產生意向反應的概率很小。這也就意味著游客意向反應的產生,并不僅僅由感官刺激直接決定。

本文主要是根據學者Hayes 所提出的SPSS Process 中的Model 4(Model 4 為簡單的中介模型),對游客在感官刺激與游客意向反應之間的中介效應評價感知進行驗證,感官刺激→評價感知→意向反應顯著性未表現出來而根據路徑系數可以知道P<0.001,在0.001 水平上顯著且這兩者表現為直接效應顯著,根據置信區間為(0.440,0.710)區間內未包含0,說明評價感知在感官刺激和意向反應之間起到一個部分中介的作用。也就意味著游客的意向反應不僅會受到感官刺激的影響,也會受到評價感知的影響,由這兩者共同決定。

四、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文以SOR 理論為基礎,明確了龍脊梯田旅游體驗的感官刺激和意向反應之間的路徑。H1 成立,說明龍脊梯田景區在五感上的旅游資源在游客旅游體驗的影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SR 模型也可以說明游客感官受到刺激的程度越高,游客的意向反應越明顯。在審美視角下,龍脊梯田感官刺激的增強會提升游客旅游體驗的意向反應。H2、H3 和H4 成立,意味著感官刺激的質量提升,游客的評價感知也會提升,從而正向刺激游客的意向反應。一旦感官刺激的質量下降,就會負向調節游客的評價感知。

(二)提升建議

1.感官刺激S 層的建議

(1)注重梯田的生態保護,增強視覺層面的刺激。閔慶文[17]提出在龍脊梯田實施動態保護過程中處理“變與不變,變化程度”是龍脊梯田生態保護措施的關鍵。鮑青青等[18]提出維持好龍脊梯田長期以來形成的“上林下田、動態平衡”水土保持模式。因此,保護龍脊梯田的生態智慧是十分重要的。

(2)完善景區景觀設計,增強觸覺層面的刺激。注重對于原生建筑的保留,盡可能維持村寨原有的風貌。通過掘出龍脊梯田中的美學元素,即生態美、生產美與景區建筑設施的設計相結合起來,以達到梯田美與建筑景觀共生。比如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建筑的材料上盡量選擇用接近于本土建筑材料、色彩;傳統服飾上盡可能使用原生的材料或是接近程度較高的材料。

(3)豐富景區食物種類,增強味覺層面的刺激??梢灾攸c關注在挖掘龍脊梯田的特色食物上,比如在食物文化上用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進行豐富、食物的用材上盡可能來自于當地自產以及食物的菜式、烹飪方式上加以豐富。從古至今,龍脊人民因其獨具特色的稻作文化,喜愛米食,如糯米、稻米。因地制宜,培育多種原生態谷類食物,給予游客不一樣的味覺體驗。傳統龍脊節日、祭祀祖先、婚喪嫁娶等代表性食物可以適當給予游客味蕾與心靈上的體驗。龍脊梯田充分展現“龍脊四寶”(茶葉、辣椒、水酒、香糯以及“飯稻羹魚”)所代表的龍脊飲食文化,讓游客深刻體驗“舌尖上的龍脊”。

2.評價感知O 層的建議

(1)注重景區情感氛圍營造,增強情感層面的感知。重視對農耕氛圍和觀賞氛圍的開發工作,拉近游客與該氛圍的距離,讓游客盡可能的身臨其境,打破游客是“外人”的標簽,讓游客有歸屬感可以豐富旅游者的體驗視角、提升游客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豐富游客對景觀的審美體驗。更為重要的是讓游客充分感受到龍脊梯田的農民身上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面對自然環境的險惡,與大自然抗爭,不僅維持生存,更為世人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

(2)注重資源可持續利用,增強生態層面的感知。梯田實現可持續的循環發展這才是龍脊梯田景區得以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的重要源泉。比如合理控制好景區的游客接待量、加強對于景區內垃圾的處理以及景區保護生態體系的構建。通過祭祀活動規范村民行為,有利于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重視農耕文化宣傳,增強認知層面的感知。通過宣傳讓游客對于龍脊梯田在腦海中產生一定的預想認知,然后增加游客對該景區產生旅游沖動。重點宣傳龍脊梯田景區與其他景區的不同點,突出梯田的獨特性,即梯田農耕文化的宣傳,拉近游客與農耕文化的距離,讓游客對于龍脊梯田的農耕文化有深入了解收獲不一樣的體驗。龍脊梯田的農耕文化主要體現在生產和生活上,如吊腳樓建筑、服飾、節慶、語言、耕作方式以及獨特的農耕節日。保持好龍脊梯田農耕文化的原真性,避免農耕文化過度商業化。

3.利用中介效應提升游客旅游體驗

重視對于農耕文化和觀賞景觀的開發工作,拉近游客與該景區的距離,讓游客盡可能的身臨其境,打破游客是“外人”的標簽,讓游客在交往過程中和客體建立一種比較友好的關系和歸屬感,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豐富旅游者的體驗視角、提升游客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豐富游客對于景觀的審美體驗。

綜上,龍脊梯田依托豐富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以及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的政策支持,將使傳統的觀光旅游向深層次的體驗旅游轉變?;趯徝酪暯?,探討龍脊梯田感官刺激對感知評價、行為意向的影響,將審美體驗的特性引入到龍脊梯田感官刺激中,從五感的刺激下研究游客的旅游體驗,引發游客對龍脊梯田旅游體驗的重新認識,同時引導人們保護龍脊梯田的農耕文化,營造滿足龍脊梯田旅游審美體驗的意向。提出注重梯田的生態保護,增強視覺層面的刺激;完善景區景觀設計,增強觸覺層面的刺激;豐富景區食物種類,增強味覺層面的刺激;注重景區情感氛圍營造,增強情感層面的感知;注重資源可持續利用,增強生態層面的感知;重視農耕文化宣傳,增強認知層面的感知;利用中介效應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深化龍脊梯田旅游審美體驗發展的創新思路,提升游客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強游客對景觀的審美體驗。

猜你喜歡
龍脊梯田意向
供應趨緊,養殖戶提價意向明顯
龍脊梯田
《山區修梯田》
東方留白意向在現代建筑設計的應用解析
龍脊梯田
秀美梯田
梯田之戀
批評話語分析中態度意向的鄰近化語義構建
從江加榜梯田
“龍脊辣椒”過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