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背景下陜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策略研究

2024-01-03 21:50李潔瑩
校園英語·上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摘 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紅色文化是教育的載體,其與大學英語課程的結合具有人文性。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陜西紅色文化是高校很重要的一個突破?;诖?,本文以西安翻譯學院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為例,探討如何將陜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以落實課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紅色文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作者簡介:李潔瑩(1990.08-),女,陜西西安人,西安翻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英語筆譯。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同時也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傳承之地。作為屬地大學,要充分利用好區位優勢資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英語作為高校的一門公共通識課,不僅具有工具性,更兼具人文性和育人功能??蓪㈥兾魑幕谌氪髮W英語教學,對紅色歷史進行溯源、找根、尋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中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紅色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紅色是我國文化的流行色,它展現了中國人的精神和物質追求。紅色在中國代表著喜慶、幸福、溫暖、熱情,人們總把紅色當作好運、勝利、溫暖、歡迎的象征。以前在中國,婚禮上的新娘一般都穿紅色的旗袍或者裙子,因為紅色是幸福的象征。在中國,過新年,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紅色的對聯,掛著紅色的燈籠。如果一個人的境遇好,某明星紅極一時,我們叫“走紅”。當代紅色又被注入了特殊的含義,red army(紅軍)這個詞就是直譯法,紅色象征著革命。

red-letter day 紅字日這個詞也是直譯法。在西方有一些特殊節日,在日歷上都用紅色標注,所以我們把這些用紅色標注的日子叫紅字日。

紅運,我們運用意譯的方法翻譯為 good luck,紅運并不是指紅色的運氣,而是好的運氣。

紅茶,我們運用意譯的方法翻譯為 black tea。中國人指茶水泡好的顏色,而西方人強調茶葉本身的顏色。

陜西紅色文化代表領導人物有習仲勛、劉志丹、謝子長等。陜西紅色文化精神有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等。

二、紅色文化研究現狀

課程思政背景下的紅色文化傳播路徑研究。彭雅麗將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課程思政教學中,闡述綿陽地區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課程思政育人的價值,最后提出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課程思政育人的路徑。戰令琦在紅色文化傳播視域下對新媒體專業課程思政進行了教育探索,從整合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建構新媒體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深挖課程思政理念精神,精選紅色文化傳播案例等三個方面探索新媒體創業課程思政的新路徑。

其他背景下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課程研究的路徑?;輨P赟在文化自信視角下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進行研究,文章基于文化自信視角下,從創設紅色文化氛圍、開展紅色旅游翻譯、創建紅色主題班會等多個維度提出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具體路徑。李琳娟把沂蒙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院校思政課教學,通過沂蒙紅色文化在藝術院校思政課程中傳承路徑的探索,針對沂蒙紅色文化在藝術院校思政課程中的育人意義分析、現實問題梳理等方面探討紅色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

課程思政背景下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研究。房慧在融入中國紅色文化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探索——以陜西紅色文化為例中,通過對陜西紅色文化的梳理,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依托,通過教學內容創造性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陜西紅色文化。張雅靜在課程思政背景下紅色文化融入英漢翻譯課程建設研究中,將紅色文化融入英漢翻譯課程中,實現思政元素和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并提出紅色文化融入翻譯教學的具體措施。曹慧敏在課程思政視角下紅色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研究中,闡述了必須樹立高職英語教學中的紅色文化育人理念,完善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英語專業教材內容,創新紅色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策略。

陜西省高校學生對陜西紅色文化的了解大多數只限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很多高校只是教給學生愛國奉獻、艱苦奮斗等空洞的口號,學生們對于陜西紅色文化內容的精神實質了解甚少。其次,教師存在授課方式單一的問題,高校的思想政治課主要是課本結合視頻等手段對陜西紅色文化有所了解。最后,很多高校沒有宣傳陜西紅色文化的氛圍。大學英語作為大學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涉及不同專業,學時較多,該課程結合中西方不同文化以及多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新時代下不斷加大紅色文化元素融入大學英語課堂已刻不容緩。

三、陜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陜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偏重對西方文化的學習與知識體系的構建,而將陜西紅色文化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可以讓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培育學生用批判性眼光理解西方文化,正確認識中國紅色文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時,也可以提升高校英語教師紅色文化的素養。

本項目結合課程思政背景,將陜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一方面,將讓學生更多地了解陜西紅色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積極開展陜西紅色文化傳播與交流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與此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項目的研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有利于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有利于推動陜西地區外語教育發展;3.有利于陜西紅色文化的對外傳播和擴大影響;4.有利于培養傳播陜西紅色文化的人才隊伍。

本項目探究課程思政背景下英語教學與陜西紅色文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創新研究,并探究課程思政背景下陜西紅色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育實踐

1.教師多閱讀有關紅色文化的書籍。如教師可以認真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共產黨領導脫貧攻堅的經驗與啟示》等多本講解中國共產黨奮斗故事的讀本。

2.教師多去紅色教育基地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去紅色教育基地學習或者實習。教師和學生要在文化調研中聆聽陜西紅色故事與紅色聲音,學習中國人民自力更生、不斷創新以及艱苦奮斗的精神。

3.大學英語融入陜西紅色文化的途徑。以《新一代大學英語(提高篇)綜合教程2》Unit 3“The way to leadership” 為例。本單元聚焦領導力這一主題。在預習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搜集有關領導力的詞匯,也可以把準備好的相關背景內容,如《保衛延安》相關節選內容發送到超星學習通平臺,幫助學生了解陜西紅色文化。

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心中的優秀領導人物,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陜西優秀領導人物。在導入環節可以給學生播放反映延安精神的中英文資料、紀錄片、影視資料等。首先,我們可以采用討論教學方法,作為組織者,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討論話題 “What is your favorite leader in Shaanxi province? ”,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加深對于優秀領導力的理解。其次,教師可以采用試聽教學方法,播放有關的中英文歌曲,如播放陜西紅色歌曲《東方紅》《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英文歌曲Hall of Fame,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于領導力的理解,從而引入課文學習。

教師也可以在課中講解與紅色文化結合的相關詞匯和金句。如:Red Cultural Heritage紅色文化遺產。a.There are many red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anxi province. Such as 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and there are other museums, such as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and so on.

陜西省有很多紅色文化遺產,例如兵馬俑,大雁塔以及小雁塔等。

b. Yan'an is the holy land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t is a national education base for patriotism, the traditional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Yan'an spirit.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它也是一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的教育基地。

在主題資源擴展這一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文學作品,如《人生大道:朱德傳》,這本書是著名記者史沫特萊通過她的采訪和親身經歷,刻畫了朱德同志的生涯,真實記錄了朱德同志從一位普通農民成長為革命將領的傳奇人生,同時這部作品生動地展現了中國革命歷史多姿多彩的畫卷。

在課后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找一些素材,上課組織學生講述他們熟悉的陜西籍領導的英雄故事。通過用英語講述故事,學生既練習了口語,也了解了相關人物背景知識。

教學模式創新。教師可以創建學習的第二課堂,利用學校相關平臺,邀請學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加入,輔導優秀學生翻譯紅色經典書籍,也可以指導英語專業的學生選擇與紅色文化相關的畢業論文題目,或者做與紅色文化相關的翻譯實踐項目,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陜西紅色文化基地,鼓勵學生做雙語講解,也可以在學校舉辦相關的英語紅色文化故事比賽或者紅色文化演講比賽。通過以上活動,加深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了解,讓學生樹立紅色文化自信,發揚并傳承紅色文化。

五、教學評價

課程考核評價?!洞髮W英語》 課程考核評價由平時成績(段落背誦、線下測試、超星學習通課程、課堂出勤等)占50%,期末考試占50%構成。后期希望可以形成陜西紅色文化與外語技能測試結合的多樣化考核體系。

本課程授課教師將在課余時間錄制微課、抖音等有關紅色文化的視頻,進一步將陜西地方紅色文化、 中國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將教師上課的PPT與學生課下搜集的資料錄入系統,搭建一個擁有豐富資源的資源庫,讓學生能夠學習紅色文化,接受思政教育。

六、結語

紅色文化是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民族精神。在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紅色文化在不斷發揚光大。因此,將陜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學習相關紅色文化詞匯,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中,學生可以提高外語水平,激發愛國熱情,培養跨文化意識。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課程思政背景下,將陜西紅色文化元素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上課可以把陜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祖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紅色文化,最終達成立德樹人的目標。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培育項目之教學改革項目“課程思政背景下陜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2GP01JXGG0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房慧.融入中國紅色文化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探索:以陜西紅色文化為例[J].校園英語,2021(5):12-13.

[2]武輝.紅色文化融入翻譯課程思政建設的構想與實踐:以臨沂大學為[J].品味·經典,2022(5):12.

[3]王芳.紅色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實踐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3(3):105-107.

[4]張雅靜.課程思政背景下紅色文化融入英漢翻譯課程建設研究[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2(5):70-73.

[5]唐汶.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以隴東紅色歌謠英譯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1(7):221-223.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