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探析

2024-01-03 21:50田英杰
校園英語·上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綜合英語課程思政課堂教學

摘 要:2018年,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在很大程度影響了英語專業整體課程思政的建設與發展。本文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綜合英語二》課程為例,旨在論證在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徑,以期為課程思政根植于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實踐提供有益啟示。

關鍵詞:課程思政;綜合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田英杰(1988-),女,山西太原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敘事學、文體學、英語文學、亨利·詹姆斯的小說研究。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的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作為我國人文社科重要組成部分的外語類專業迅速響應國家號召,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積極探索外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的融合。就英語專業而言,綜合英語課程占據重要地位。2008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和201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分別將該課程列為專業技能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高校中綜合英語課程開設時間一般為2學年,每學年128課時,同樣說明該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在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在很大程度影響了英語專業整體課程思政的建設與發展。本文以孫有中和侯毅凌編著的《大學思辨英語教程·精讀2:文學與人生》教材為依托,探討《綜合英語二》的課堂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整合重構教學內容,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框架,以期為課程思政根植于綜合英語的課堂教學實踐提供有益啟示。

一、《綜合英語二》課程教學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綜合英語二》以西方經典名家的短篇小說為學習材料。小說文本篇幅適當、結構完整,語言表達地道、包含多種文體、風格多樣、內容貼近現實生活、主題豐富。學生通過學習小說文本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提高強化語言技能,擴充西方文化歷史知識,對不同作品包含的種族、時間、責任等人生哲學議題產生思辨性思考。此外,學生通過學習小說文本豐富文學知識,擴展文學賞析的方法,訓練文學賞析的邏輯性思維,提高文學鑒賞力。

長期以來,以《綜合英語二》為代表,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存在“中華文化失語癥”。課程往往聚焦于傳授語言知識和訓練語言技能,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由于外國文化和我國文化存在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因此課堂上師生通過學習語言更多關注的是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宗教、社會、價值等議題,經常談論的也是西方的文學作品、電影電視等,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政治體制、價值觀念、城市的發展現狀、個體的生活方式等缺少關注、理解、認同,甚至存在誤解。

201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求,外語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服務于我國對外交流、國家與地方經濟、各類涉外行業、外語教育與學術研究等;外語類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外語基本功和專業知識與能力,還要熟悉中國語言文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

鑒于高校綜合英語課程中國文化“失聲”的教學現狀以及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整體要求和對外語類專業的具體要求,教師十分有必要將課程思政融入綜合英語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只有融入課程思政,教師才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語言知識與思想文化之間的深刻關聯,樹立正確的中國立場,從而更加客觀地認識并且有選擇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課程思政有助于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對我們國家的政治認同、文化認同、家國情懷、文化自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完成肩負的任務和使命,進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二、課程思政融入《綜合英語二》課程教學的初步探討

與傳統綜合英語教材不同,《大學思辨英語教程·精讀2:文學與人生》不僅每單元設有“語言進階”(Language Enhancement)環節,旨在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基本功,同時還設有“思辨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和“跨文化反思”(Intercultural Reflection)環節,旨在訓練學生推理、聯想、反思等思辨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跨文化知識結構,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教材的創新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綜合英語二》為代表,綜合英語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提問課文內容為主,例如,“這篇文章可以劃分為幾段”“每個段落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是什么”等。這樣的提問方式雖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細節,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將學生局限于課文內部,無法鍛煉學生的思辨性思維和跨文化能力,也很難與課程思政相融合。想要更好地融入課程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改變課堂提問的方式。在設計問題時,可以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結合,將文中包含的西方社會的歷史傳統與我國的歷史傳統、政治形態、文化價值等進行對照。這樣既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拓展思路、鍛煉思辨性思維,又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愛國情懷。下面是將課程思政融入《綜合英語二》課堂教學的實踐案例。

教材第一單元選取了美國短篇小說家約翰·奧哈拉(John O'Hara)的作品《你喜歡這兒嗎?》(Do You Like It Here)。作品講述了寄宿學校,學生羅伯特與教師范內斯因為一塊失竊的手表而展開的對話。教師請學生討論回答作品中寄宿學校的氛圍以及師生關系的特點。討論得出:寄宿學校管理嚴格,學生羅伯特由于遠離家人、沒有朋友,在學校感到孤獨。在師生交談中,由于教師的談話方式過于嚴厲,使得師生關系十分緊張,彼此間失去了信任和尊重。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將作品中學校的氛圍和師生關系與現實生活中學生的校園生活做對照。討論得出:現實生活中學校的管理運作科學高效,在新冠疫情時表現得尤為突出,保障了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師生間尊重互愛,教師總是及時耐心地幫助學生。以此為基礎,教師通過引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和體會我國教育制度的優越性。習總書記指出,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具備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對侵害學生的行為必須零容忍。

教材第二單元選取了美國短篇小說家泰德·波斯頓(Ted? Poston)的作品《邪惡精靈的反抗》(Revolt of the Evil Fairies)。作品講述了一個黑人小男孩兒一開始一心想要扮演戲劇《王子與睡美人》中的王子一角,并未意識到自己因為膚色原因無法扮演該角色。在經歷了一系列波折后,小男孩兒終于意識到不管自己多么努力,膚色決定了他永遠無法扮演王子,而與最初時相反,此時的小男孩兒對此并不在意。教師請學生從課文中尋找證據,說明小男孩兒前后態度的轉變,以此為基礎對課文最后一句話“But I didn't care. I couldn't have been Prince Charming anyway”做出闡釋。討論得出:《王子與睡美人》是白人的童話,黑人小男孩兒一開始十分單純和無知,他一心想要扮演王子,說明在潛意識中他想要融入白人文化,以此獲得身份認同和社會地位。然而,在經歷過一系列波折后,小男孩兒成長了、成熟了,他幡然醒悟,產生了獨立的黑人意識,確立了獨立的黑人身份。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引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講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民族觀、增強文化自信。習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如此國際局勢,國家間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才是唯一正確選擇,這既是經濟規律使然,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不僅國家間,不同種族之間也同樣需要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因此,種族間應該緩和彼此的沖突與矛盾,以平等為前提,相互尊重、互相幫助、共謀福利。習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文中黑人小男孩兒的經歷啟示我們應該堅定自己的民族立場,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以此為基礎,對西方的傳統文化具備辨別力、并非全盤接受,而是批判性地接受和吸收。

三、結語

本文探討了以《綜合英語二》為代表的英語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與課程思政的融合。首先,說明我國高等教育對外語類專業的培養要求以及英語專業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此論證在《綜合英語二》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其次,以《大學思辨英語教程·精讀2:文學與人生》教材為依托,以第一、二單元為例,從改善對學生的提問方式入手,將兩個單元的教學內容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建設、建構命運共同體、增強文化自信等重要思想相融合,成功探索了課程思政融入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為課程思政根植于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實踐提供了有益啟示。

綜上所述,在《綜合英語二》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堅定的意識形態、正確的政治立場、正確的價值觀,進一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完成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提高文明互鑒意識和跨文化能力,最終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的國際專業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2年“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資助項目“綜合英語二:文學與人生” (項目編號:KCSZ2022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楊金才.新時代外語教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2020(6):11-14.

[2]黃國文,肖瓊.外語課程思政建設六要素[J].中國外語,2021(2):1,10-16.

[3]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綜合英語課程思政課堂教學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中高職綜合英語課程銜接相關問題探究
“綜合英語”課程學習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與高職《綜合英語》的深度融合探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