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茶主題晚會談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的創新路徑

2024-03-29 22:30梅一枝
福建茶葉 2024年2期
關鍵詞:文藝晚會晚會藝術作品

梅一枝

(浙江農林大學團委,浙江 杭州 311300)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說:“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中的目的?!备叩冉逃鳛槿祟惓砷L路上的重要一站,肩負著文化教育的重任、文化傳承的使命,要通過高等教育的課堂讓學生在走出校園的最后一站中建立較為完善的文化素養以及正確的價值觀。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可見美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占比逐漸提升,浙江農林大學作為普通高校中的農科類專業院校,僅設置藝術設計學院,未包含音樂舞蹈藝術,那么如何將藝術教育全面貫徹落實到每個學生,如何提升他們的藝術審美,如何將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呈現出來值得我們深思。藝術活動、文藝晚會的舉辦對美育作品的孵化以及學生美育素養的提高都是至關重要的,筆者就一臺高質量茶主題文藝晚會的舉辦談談自己的思考。

1 茶元素藝術作品可行性探討

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優秀的藝術作品、新穎的藝術形式在網絡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出來,移動網絡的發達使得大學生接受藝術熏陶的方式越來越多。作為一所具有2萬多學生的普通高校,如何舉辦師生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晚會,值得我們思考。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安栉幕痹谥袊鴤鹘y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反映出的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禮儀。因此也不斷產出優秀的帶有茶元素的文藝作品,如《茶馬》、《采茶燈》、《茶歌》、《大茶山》等,在茶藝盛行的浙江多次舉辦“茶歌會”,匯聚茶歌創作者和演出者一同以茶會友,以歌傳情,共同尋覓“茶”與“曲”的故事。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茶”是我們藝術創作的靈感,以“茶”為創作靈感的文藝作品越來越多。正是有這種文化與藝術結合的可行性,在普通高校中,讓學生能夠通過對作品文化的理解來演義作品,選擇“茶”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路徑。

2 高校文藝晚會的創新

“創新”指創造或創立新的也有首先的意思,晚會的審美疲勞迫使創新迫在眉睫。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個大學要想不被時代所淘汰,就必須時刻保持創新驅動力。美育作品的創新尤為重要,即便是一首老歌,采用全新的藝術手法進行包裝便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更不用說是一臺文藝晚會。

2.1 晚會主題的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提出“生態文明”相關理念。為積極貫徹落實該理念,浙江農林大學同年積極打造“生態育人 育生態人”大思政品牌,堅持傳承與創新相融,通過著力實施五大育人行動計劃,讓生態理念融入“三全育人”改革各領域和“十大育人”體系各環節,貫穿學校思政工作各方面和人才培養全過程。與此同時,團委、藝術教育中心在品牌建設過程中舉辦首屆生態美育文藝作品晚會,其中阿卡貝拉《生如夏花》對生命生長及自然環境的贊嘆;生態服裝秀中將可循環的材料制作成服飾在舞臺上展示出來;朗誦《生態文明公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等其他的聲樂、舞蹈、器樂等與生態元素息息相關藝術作品,將自然環境轉化為生動的文藝作品,用絕美的舞臺藝術使得觀看的師生們建立生態意識,將生態種子根植觀眾心中。

往年晚會主題往往根據當下時間節點時該校的重點工作、主要成就、學生素養以及大環境導向來選擇,往往緊扣開學、畢業、新年等主題。但能力和時間上的特殊性參與演出的學生往往非新生、畢業生,忙碌的畢業生們更愿意將寶貴的時間用在找工作上而非觀看和參與母校的一場畢業晚會,所以晚會的觀眾很難在節目中找到共鳴。這次主題的創新,使同學能夠更充分的了解學校、了解不同專業,而且節目涵蓋了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內容,激發了觀眾觀看的積極性、節目的討論度,傳遞正確的學習理念,加強學生藝術素養。

2.2 晚會形式的創新

2023年,在原有基礎上更加突破創新,將晚會主題從“生態”聚焦到“茶”。借助該校學科特色團委、藝術教育中心策劃一臺以“茶”為主題的生態美育文藝作品晚會,從茶葉的形態、生長過程;茶藝的緣由、步驟講解;茶文化對后人的啟示等角度編排、創作出9個緊扣主題的藝術作品,三個篇章分別以“茶韻、茶藝、茶文化”命名,包含民樂合奏、舞蹈、歌舞、合唱、服裝秀等不同藝術形式,參演學生共計200人,要求組織觀眾觀看,并對晚會進行現場同期聲的錄制。

該晚會不以常規晚會主持人的形象進行串場,而是以一個說書人的形式引出每一件作品,讓觀眾在劇場沉浸式體驗每一個作品所要傳達的生態寓意,這也是一種表演形式的創新,而這類的演出效果是大銀幕或者手機端觀看無法比擬的。對于非專業院校而言,該說書人或者說古人的表演狀態以及臺詞功底也需要有一定的積累,如此才能引人入勝,不自覺的將觀眾帶入望茶的百態、品茶的清冽、悟茶的沉靜的氛圍當中去。說書人既是主持人,這個角色從數量上來說肯定無法與晚會中任何一個作品相比擬,但主持人對晚會節目節奏的把控、以及表現出來的涵養及談吐會對整臺晚會的可看度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該人物由該校一研究生擔任,他具備深厚的主持功底。該校專業的表演教師對主持朗誦團的學生進行專業的訓練,以傳幫帶的訓練理念,使得團隊具備連接、傳遞、成長的優良傳統。在該晚會中,主持人有著很好的主持功底也具備了優秀的表現能力,使得本場晚會的使節目銜接更加緊湊,觀眾欣賞情緒更加連貫。

學校該臺晚會的順利舉辦,毋庸置疑的是該校具有這方面的學科優勢,期間聯動該校的茶學與茶文化學院的專任教師加入晚會籌備組,雙方的藝術教師就晚會內容多次座談討論,將晚會的主題性以及呈現形式反復鉆研,通過藝術專業教師對藝術作品的加工與打磨,呈現出一系列既緊扣住生態與茶的主題作品,成功孵化出一臺具藝術特色、生態特色、農林特色的高質量高水平晚會。

文藝作品在發展過程中的推陳出新就是創新的一種,該校晚會的創新是一種主題與形式的轉變,一種藝術與學科的融合,一種的傳統思維的創造性發展。

3 高校文藝晚會的成功路徑

“茶文化”作品作為優秀藝術作品的組成部分,呈現的視覺享受、歷史意義、文化素養均被大眾所推崇,所以“茶”主題文藝晚會的成功舉辦是必然的但又是極其不容易的。晚會主題選定、舞臺演員選拔、舞美設計、節目銜接等方面都是需要考慮,一臺晚會從開始籌備到演出結束往往耗時3-5個月,期間要不斷修改,甚至推翻之前的重來,所以為了晚會的成功舉辦,達到美育教育功效最大化,思考再三提出從以下三方面入手打造一臺成功的晚會。

3.1 摸清學生特色,打造藝術團隊

普通高校在招生上對藝術特長生并無傾向政策以至于作品排演時能選擇的有藝術才能、演出經驗的學生較少,選拔上來的人才水平參差不齊,訓練、管理好隊伍是專業老師要做的必要的入門工作。團隊的建設和訓練過程首要摸清學生特色以及藝術水平,每支隊伍的訓練都應量身定制,比如聲樂隊的訓練應以建立正確發聲觀念、儲備初級聲樂歌曲為主,盡量在第一學期以學方法、看表演、快融入為主要目的,在第二學期逐漸在院級、校級晚會層面進行10人以內的聲樂表演唱以此加強團隊默契,提高演出水平,在大一打好聲樂基礎,樹立正確歌唱理念。大二開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推動隊內學生參與校級、市級比賽,增加大賽經驗,拓寬自己的眼界,同時挖掘優秀人才獨立負責校級晚會的聲樂節目。大三時自主參加省級、國家級比賽,且在選拔優秀管理人才繼任隊長,對隊內大一的學生進行基礎訓練,形成良性循環,并逐漸建立隊伍文化,加強團隊建設。

其次要加強全校藝術特長學生資源整合,非專業類院校中不僅僅校級層面有晚會需求,在學院層面也有著大量的節目需求,但因為學院層面學生基數小且沒有專業的指導老師以及充足的經費導致學院藝術團存在學生自己小打小鬧,選作品深度、厚度不夠等棘手的問題。如此一來,學校層面就應該統籌考慮,整合全校藝術資源加強校院二級聯動,將好的資源引進來,優秀的生源和作品從學院推到學校層面,形成資源共享的開闊局面。該校多年來實行的“綠雅課堂”就有資源整合的作用,將校園二級的藝術團統籌到一個平臺進行公開的表演或者訓練,其中可以選擇與不同學院的藝術團之間的結合或者校院二級藝術團之間結合,在訓練過程中有專業老師關注指導加強訓練的專業度,引導學生提高專業知識而不是內部的自娛自樂不成氣候,并且對參與課堂作業的隊伍有效的二課積分,與他們的學分掛鉤之后,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加強了隊伍之間的聯系,更完善了隊伍的規模,也有利于老師發現更多優秀的藝術人才。

3.2 梳理學科特色,創造藝術作品

隨著大眾審美要求的提高,不僅要排演出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更被要求打造出符合學校特色的作品。如此背景之下,老師要從學科中提煉出藝術元素將其轉化為作品搬上舞臺演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校的二級學院下設“茶學與茶文化”學院,有茶學、茶文化兩個專業,從古至今“茶文化”都有著濃重的藝術色彩,文獻記載的有茶經、茶道,藝術家們為了歌頌茶葉清冽的姿態與其無數人贊頌的品質內涵創作出許多經典作品如藝術家周大風創作的《采茶舞曲》、福建名曲《采茶燈》、群舞《茶?飄香》等不勝枚舉,在這個天然優勢的支撐下,我們所舉辦的茶主題晚會中的所有節目都與茶相關,并且邀請學院專家對作品的文字以及表演形式進行充分的指導,使得在演繹茶主題作品時能夠有更快地理解并且更好的詮釋作品。

筆者思考再三最能夠將學科與藝術相結合的種類也許是語言類節目,朗誦、小品、話劇都是有情境以及可以用語言呈現出來的,該校藝術團梵風話劇社排演一出話劇是以該校老師及優秀校友為人物原型,以該校上世紀80年代以來,科技助力“兩山”理念發源地——安吉渾泥崗脫貧致富為故事原型,講述校友“孫大林”畢業后扎根農村基層,一心服務“三農”,教師“秦志鵬”犧牲在科技扶貧路上的感人故事。該話劇登上浙江農林大學60周年慶文藝晚會的舞臺,感動了當時在座的無數校友以及在校師生,這就是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這就是他們以后的學習楷模。這個作品的成功上演,學校領導看到了話劇的力量,希望在每年的新生入學時能夠上演這出話劇,作為每一位新生的始業教育,“把荒山變青山、把青山變金山”的精神用藝術化的方式傳承下去,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如此一來,藝術作品是服務了學生的成長成才,提高了他們對本專業的認識,加強了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識別能力,而非一些專任教師口中的不學無術者。

晚會以及大劇的成功出演,驗證了我們在節目選擇上利用學?,F有學科資源編排節目的可行性,打開思路,加強選材、選題的前期思考有助于提高節目演出時的觀眾接受度與關注程度,也能夠讓演員更容易代入角色,加強藝術作品的感染力,讓作品煥發生命力,觀眾對作品的記憶更深刻受到了更強烈的熏陶。

3.3 熟知政策導向,制定激勵政策

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一文中要求各高校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浙江農林大學應教育部要求,開設《聲樂鑒賞》、《影視欣賞》、《舞蹈鑒賞》、《戲劇鑒賞》等藝術課程。得益于藝術教育普及度的提高,作為我校這類學科專業性較強的學校,學生的藝術素養及藝術審美能力近年來也逐步提高,除第一課堂所設置的學分外,我校還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拿到第二課堂的學分,該學分由不同模塊組成,“文化活動”就是其中一個模塊,每位學生都要拿到60個積分才能夠換取相應的學分,觀看晚會、參加文藝社團、參加比賽、參加講座等等一系列活動都能獲得積分,該積分制度不僅激勵了一般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也為參加演出、比賽的演員們給與了一定的學分保障,讓他們在進行自己興趣愛好之余不會因為時間投入過多而造成自己學習成績的滑落。為了完善第二課堂的積分制度,后續還設置了信用機制,對于簽到、簽退不及時或者故意賺取積分等行為會相應的扣除該生的積分,一旦積分過低也后臺會更嚴格審核該生參加活動的權利。

對于非專業院校來說,藝術作品的產出是非常緩慢地,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高年級學生的學業壓力重,專業老師少,帶隊伍精力不足都是值得重視的問題。隨著高校美育指揮棒的不斷出臺,非專業院校的師資配備、激勵機制也不斷的在完善。與其亂槍打鳥式的各隊伍苦心鉆研作品,凝心聚力地打造好每一臺文藝晚會也許是一條不會錯的正道,一來能夠讓學生在舞臺上快速地成長,二來也能夠讓更多的觀眾受到美育的熏陶。從晚會中挖掘優秀主題作品,將其保留、提升作為每一屆學生必學的保留作品,久而久之作品也就成了精品,塑造了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

4 結語

至此,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已將舞蹈鑒賞、戲曲鑒賞納入學生課程體系內,作為一堂必修課,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藝術作品的熏陶,運用茶文化與藝術作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了解與茶文化相關的藝術作品如何品鑒、如何運用。也通過這一契機選拔更多具有茶文化素養的學生,在實際表演過程中能夠將作品呈現地更切實。

普通高校中,校園文化活動是美育教育十分重要的載體,是高校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塊。筆者曾遇到學生舍棄課業奮不顧身投身到藝術創作當中去,當然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舉這個例子也是為了說明在校學生對文化活動的熱衷程度是遠遠超乎老師們的想象,如此一來引導則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指導老師能夠在作品創作之初給予一定的方向,明確目標,孵化出優秀作品絕對指日可待,反之以純學生視角出發很可能會對故事解讀不準確最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如此可惜之事多如牛毛,這也是師資力量不足導致的。

學校每年都會花大量的精力去舉辦一場或者多場文藝晚會,從確定晚會主題、排演作品、舞美設計看似是一連串行內的事,其中涉及到的可是演出的學生、行業內的老師以及最終觀看演出的所有師生,如此大事決不能小看,一定要提前謀劃,全年始終注重學校藝術資源的整合、堅持舉辦以學校特色為主題的晚會、不斷推陳出新優秀的文藝作品,以上才是藝術作品具有吸引力、生命力、創造力的源動力。如此做來,美育工作落實到學生、老師每一人身上,口耳相傳,耳濡目染地我們將身邊的學生逐漸的領進藝術之門,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校園文化活動蓬勃的發展。

猜你喜歡
文藝晚會晚會藝術作品
丁 雄藝術作品欣賞
王立新藝術作品欣賞
丁 雄藝術作品欣賞
王立新藝術作品欣賞
普洱學院“我和我的祖國”新年文藝晚會暨新年致辭
試論電視文藝晚會中導演的創新能力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0 周年文藝晚會在黨的旗幟下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文藝晚會《千年之約》完美落幕
慈善晚會3
慈善晚會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