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西茶文化差異的認知語言學理論分析

2024-03-29 22:30石韞歆
福建茶葉 2024年2期
關鍵詞:飲茶語言學茶文化

石韞歆

(貴州黔南經濟學院,貴州 黔南 550600)

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之下,當前不同區域之間的文化融合不斷加強,使得世界文化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趨勢。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傳播也日益廣泛,茶文化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中西方茶文化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顯示了所處文化的不同。

茶起源于中國,在歷史上隨著貿易的發展,逐漸傳至西方國家,基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了不同的茶文化,并形成了一定的認知語言學理論,屬于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在中西方茶文化差異的解讀上,應當結合既定的語言文化內涵,從具體的情境之中了解文化差異,更好地認識到文化與語言之間的關系。

1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

中西方茶文化在飲茶方式與飲茶文化層面上往往有所不同?;谡J知語言學,在具體解讀時,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順應當前茶文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增強茶文化本身的靈活性。茶種類、飲茶場所等是茶文化中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也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主要表現之一。中國具有多個不同的茶葉種類,例如紅茶、黑茶、白茶、綠茶、烏龍茶等,與區域茶葉種類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一定區域種植特色的茶葉種類。紅茶中的典型代表為普洱,烏龍茶中的典型代表為鐵觀音,綠茶中的典型代表為信陽毛尖等,中國人廣泛歡迎的茶葉品類有綠茶等。西方人喜愛的茶主要有紅茶、花茶、果茶等,與當地地理與氣候等相關因素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例如英國人更加偏愛紅茶。我國飲茶時,主要搭配的食品為堅果,西方飲茶時的主要搭配則為點心、水果、奶油、松餅等[1]。

中西方茶文化發展中的成長環境不同,因此在茶文化內涵層面也有所不同,包括中西方茶文化理念、茶文化元素運用環境等。中國飲茶在敬茶、茶具、沏茶方式等層面往往有一定的規定,具有一定的禮儀,但是在飲茶時間上不受限制。西方茶文化中,一般具有相對較為固定的飲茶時間,例如英國下午茶時間為16時-17時,美國下午茶時間為15時-16時,形成了休閑的飲茶習慣,我國對此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2]。

2 中西茶文化差異的表現

2.1 品飲方式的差異

從飲茶方式上,中西方在飲茶層面上有所不同。為了有效去除茶堿,改善茶飲品的口感,西方人在茶飲中傾向于添加牛奶與糖,以此對茶飲的口味進行適當改造,使得略帶苦澀的茶水演變成適合當地口味的甜飲料。從外形上,將片片茶葉改變為袋裝的速溶茶葉末。中國人在飲茶上,則是把整片茶葉放于沸水之中,在沸水之中進一步激發茶香。西式茶中加入了多項元素,例如糖、檸檬片、奶、蜂蜜等,在加入以上調味品之后,運用茶匙進行攪拌,攪拌之后,在茶碗背面位置放置茶匙。中國人在飲茶上注重茶道,形成了一道獨有的飲茶文化體系,將中華文化中的多項內容均融入于茶道之中,因此茶文化屬于中國文化體系中的獨有構成之一。從茶具層面分析,中國多為陶瓷制品,西方人飲茶多為銀器。西方人在飲茶上也逐漸形成了一套禮數,實現了與西方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與呼映。中國人飲茶注重品嘗最為純正的茶香,并不加入任何調味品,西式茶點先倒茶,之后再加入其他調味品,要求保持一定的順序,不能顛倒。這也是兩者飲茶方式層面上的差異[3]。

2.2 茶具的差異

中國的茶具多為陶瓷制品,亦有紫砂壺沖泡普洱茶。而西方人對銀器情有獨鐘,西方的茶具多為銀制品。飲茶過程中,濾茶器的使用必不可少,中西方飲茶中,在濾茶器的選擇上也有所差異。中國飲茶時,一杯上等的茶的泡制需要經過幾個步驟,很多人均對此有一定講究,包括茶葉的選取、茶水的燒制以及泡茶方式等,均有一定的門道。

例如一杯陳年普洱茶在沖泡時,燒水工具一般選擇鐵壺,在水燒開之后,在加入茶葉的茶具之中倒入開水,保證水沒過茶葉。講究的飲茶方式,第一遍茶水倒掉不喝,繼續向茶壺中倒入開水,在靜置之后泡開茶葉,此時更好地體現茶香,之后通過茶壺向小杯茶具中倒入茶水,繼續品嘗。中國人對茶道頗有一番講究,與中國文化以及禮數息息相關。西方人飲茶也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禮數,例如西式茶運用濾茶器,在具體飲茶過程中,把濾茶器置于茶杯之上,把茶倒入杯中至3/4的分量,以此避免把茶濺到茶托上[4]。

3 認知語言學理論相關內容

3.1 茶文化傳播的歷史分析

從歷史角度分析,我國明清時期在沿海港口設立市舶司,重點對海上貿易進行管理,其中茶葉貿易屬于重點管理內容之一,外商在遵從相關規章的基礎上購買茶葉運回自己的國家。明朝時期我國實行對外政策,派遣鄭和下西洋,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沿岸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文化聯系。西歐各國商人轉運中國茶葉,經過此時期貿易活動的不斷開展,我國茶葉幾乎遍及全球,“茶”的讀音來源于福建及廣東方言,1886年我國茶葉出口量268萬擔,海上貿易港口起到了重要的貿易中樞作用。中國的茶葉銷往世界,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中國文化。中國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等對世界各國的茶文化產生了直接與間接層面的影響[5]。

3.2 認知語言學的具體作用

認知是交流的基礎與前提,人們往往是在既有認知的基礎之上再開展一定的交流工作。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容易影響認知過程,主要體現為語言認知理念的不同從底層邏輯上產生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間的差異。人們在長期勞動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文化體系,其中語言的使用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文化的傳播,屬于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在具體語境之下相關內容的表達,有利于從多個角度解讀文化。這一過程中語言認知理念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應當與具體的語境相結合,在實際情況之下通過對認知語言學的解讀與分析,更為全面與立體地掌握認知語言學理論的具體內涵,由此通過一定的理論研究框架,更為深入地掌握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包括茶文化之間的差異等。

例如在17世紀初期,荷蘭很多上層人士對飲茶情有獨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歡飲茶,并將飲茶作為了一種社交方式,并組建了飲茶俱樂部,基于俱樂部開展進一步的文化交流,因此茶文化屬于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通過對茶文化的解讀,有利于對當地文化體系形成更為系統的認知。進入17世紀下半期,在西方社會中,茶葉輸入量顯著提升,荷蘭食品店中開始銷售茶葉,茶葉逐漸進入普通人的生活,當地人們逐漸養成喝早茶、午茶、下午茶的習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之后,逐漸形成了西方獨有的茶文化。在對西方茶文化內容的解讀過程中,應當與當地文化、心理以及知識等相關內容進行結合,對茶文化的內容不斷進行拓展與分析,以此增強茶文化本身的差異性與文化性,實現茶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東西方茶文化之間的有效傳播與融合[6]。

4 基于中西茶文化差異的認知語言學理論研究

4.1 中西茶文化發展與傳承

茶文化屬于世界文化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對人類的歷史與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西方茶文化理念不斷融合與碰撞,兩者之間形成了顯著的差異與不同。從根本出發層面,中西方茶文化理念與價值內涵即有所不同,形成了各異的文化元素,在茶文化相關理念層面也有所不同,這與中西方環境資源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中西方各自的茶文化資源深受當地資源與相關要素的影響,由此構成了不同的文化體系與語言體系,其中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為語言使用形成習慣的不同。

在語言表達與解讀過程中,要求與實際情況以及具體的情境相結合,以此更好地挖掘語言本身的內涵與價值。在認知語言學理論研究與學習過程中,要求對中西方茶文化文化理念及不同之處能夠有所了解,由此構建更為系統的語言認知體系。應當看到,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中西方的茶文化均不斷創新,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新的文化內涵,構建了多項不同的文化元素,在多個語言場景之中均被廣泛應用,增強了中西方文化的多元性,當前中西方茶文化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征,兩者不斷融合與發展,使得在當前新的歷史階段,中西方茶文化走向新的發展進程[7]。

4.2 中西茶文化的融合與創新

為了進一步促進文化的深入發展,更好地順應當前文化發展的時代性特征,不斷豐富茶文化的內涵,要結合認知語言學理論,全面研究西方茶文化體系,全面結合中西方文化發展歷史與發展現狀,更好地了解語言對事物的描述,進一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有效溝通,對東西方茶文化形成更為系統準確的認知。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國茶文化的形成、發展與內涵與西方茶文化不同,難以運用固定的公式或特定物質進行定義,在具體解讀過程中,個人的主觀感受與體驗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茶文化知識較為抽象,應當結合自身悟性進行分析與理解[8]。

茶對于中國人具有特殊涵義,中國人喝茶突破了簡單解渴的表面含義,而是構建了更為深層次的意義。茶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與儒、道、佛的文化進行相互浸染,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茶道精神,并不斷豐富。從文化的角度解讀,語言屬于文化展現的一種工具與方式之一,為了更為全面與系統地解讀文化內涵,在當前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中西方的茶文化體系不斷融合與創新,由此茶文化體系具體內容及文化理念不斷拓展,通過相關要素的融合與引進,逐漸構建了中西方文化體系下的元素內容,呈現出獨一無二的文化發展特性。在現代語言相關理論研究過程中,應當全面梳理與總結茶葉專有詞匯,對每一種茶葉的種類、來源與歷史能夠形成一定的了解,對我國茶文化構建一定的文化素養,例如綠茶、白茶、紅茶等茶葉類型。在專有名詞的解讀上,堅持實用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在中西方茶文化溝通過程中,精準傳達出專有名詞的特殊含義,減少大眾對茶文化的錯誤認知,提升茶葉專有名詞的吸引力與辨識度。例如熟茶、生茶專有詞匯,通過相關知識的引入,包括茶葉種植方式、采摘方式、泡茶方式、飲茶文化等,使得消費者能夠區分不同茶葉之間的區別,以此對各類認知起到指導性作用[9]。

4.3 強化茶文化的認知

從歷史上分析,在17世紀中國明朝末年,茶葉開始傳入西方,東印度公司壟斷了整個亞洲貿易,將第一批茶葉從澳門運到了歐洲,形成了阿姆斯特丹的茶葉市場。早期茶葉價格較為昂貴,只有皇室與貴族人才能夠享用,屬于上流社會社交場所中的奢侈飲料,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個人品位,在歐洲上層社會廣泛流傳,在當時形成了一股濃烈的飲茶之風,并貫穿于各項社交活動之中,包括迎客、就座、敬茶、品茶、寒暄送別等,均體現了獨特的西方文化。從歷史層面分析,從17、18世紀開始,中國茶文化即對歐洲的社會生活與文化具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充分顯示了東西方精神文明之間的交匯與融合。由此通過語言認知重構,結合相關歷史,更好地了解中西方茶文化差異,進一步強化對中國茶文化的解讀。

4.4 強化茶文化的背景

認知語言學具有多項基礎文化元素,從理論研究層面,較為系統化,在具體解讀過程中,能夠能夠全面掌握認知語言學理論的相關概念。在具體交流活動中,通過語言表達,能夠體現個體對茶文化的理解,在交流活動中,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進一步了解,通過思維的碰撞,不斷深化對茶文化知識的了解。在語言交流過程中,體現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間的共通性,通過語言交流,能夠更好地認知與了解文化方面的差異性與共同性。同時結合當前最新的時代發展要素,更為全面與深入地理解語言,在具體運用過程中體會語言認知理論。在具體茶文化體系中了解并掌握茶文化的基本元素,增強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清晰性,在交流運用中體會認知語言理論的實際運用效果[10]。

5 結束語

當前茶文化的不斷發展,在世界范圍內茶及茶文化元素不斷傳播,并與不同的文化體系相融合,形成了特定語言之下的文化特性。中國人飲茶注重茶道,形成了獨有的飲茶文化體系,西方人飲茶也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發展體系,是所處社會文化環境的產物?;诋斍安栉幕瘋鞑サ臅r代背景,要求全面了解當前中西方茶文化差異,構建更為系統的茶文化發展體系,同時基于茶文化所處的文化元素,能夠更為系統地了解中西方語言體系之間的差異,增強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與清晰性,從而更好地推動并促進中西方文化之間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歡
飲茶語言學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飲茶養生De四季區別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四季飲茶與健康
社會語言學名詞
月下飲茶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