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個結合”視域下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

2024-04-07 00:00
關鍵詞:中華文明文明文化

許 亮

(北京建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2616)

習近平指出:“‘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1)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暗诙€結合”視域下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對于賡續中華民族的根脈,夯實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第二個結合”是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的根本要求

文明是“人類脫離蒙昧、野蠻狀態的社會行為及其結果的集合”(2)馮天瑜:《中華文明五千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第6頁。,是人類生存發展的豐厚滋養。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來看,文明是表示社會進步的概念,“文明發展的不同程度集中表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水平和其在社會形態發展序列中的位置”(3)陳先達:《文化自信中的傳統與當代》,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54頁。。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積極成果和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4)習近平:《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作為一種原生文明,中華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成為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延續至今的文明;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中華文明開放包容,“在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5)習近平:《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文明形成了“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賁卦·彖傳》)的崇德尚文傳統,形成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6)習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求是》2020年第3期。,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習近平指出:“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沒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了。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創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的盛況,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真諦,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7)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人民日報》2014年4月2日。中國在明朝中葉以前是世界上經濟、政治、文化等最發達的國家,“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8)《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2頁。。中華文明對世界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天文歷法、哲學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響深遠,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71頁。。因此,中國自古以來就以文化、文明立國,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也主要依靠中華文明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建基于農業文明之上的中華文明在近代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下開始逐漸走向衰落,面臨著“文明蒙塵”(1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4頁。的重重危機。如何救亡圖存、挽救中華文明,是擺在近代中國人面前的重大問題。無論是洋務派的“中體西用”說,還是維新派的“復興儒教”說,抑或是胡適等新文化派的“全盤西化”說,都沒有找到拯救中華文明的良方。這充分表明,步入近代的中華文明需要一種全新的先進思想理論的指導,需要一種新的主義來激活其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引領其走進現代世界,推動其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

中國共產黨誕生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1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10頁。,“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引領中國走進現代世界,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12)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毛澤東指出:“世界文明分東西兩流,東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內,要占個半壁的地位?!?13)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一)》,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47頁。中華文明代表著東方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們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深入研究和把握中華文明的特質,形成具有中國氣派的新文化,為革命和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毛澤東強調對待中華傳統文化要堅持“古為今用”的方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指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14)《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4頁。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15)《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4頁。把馬克思主義國際主義的內容和中華民族形式“緊密地結合起來”(16)《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4頁。,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17)《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4頁。。鄧小平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8)《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7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制度先進性、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江澤民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一切優秀文化傳統,努力學習和吸收外國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從而不斷創造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19)《江澤民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頁。。胡錦濤指出,“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20)《胡錦濤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37頁。。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8頁。、“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22)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等重大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23)《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人民日報》2023年10月9日,第1版。。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32頁。。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要在硬實力方面把我國建成經濟強國、工業強國和科技強國,而且要在軟實力方面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和體育強國。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首先要堅持“兩個結合”,把握好“魂脈”與“根脈”的關系;其次要“立足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25)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再次要實現中華文明的現代轉型,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根基。所以,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一個時代性極強的命題。它是“我們民族尋找自身偉大復興之路的文化史的歷史展示”(26)陳先達:《文化自信中的傳統與當代》,第111頁。,也是“吹響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精神號角”(27)陳先達:《文化自信中的傳統與當代》,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113頁。。由此觀之,“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28)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是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的指導方針和根本要求。

二、以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激活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

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堅守“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和“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以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激活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發展出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創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

“文化基因”是一個幫助我們理解文化傳承與變化的概念。它是文化進化的基本單位,“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形成,鑲嵌在文化之中,又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行動”(29)陳勝前:《中國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學的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年,第250頁。。文化基因可以繼承與傳播,也可以學習與交流。在當今時代,“文化基因”論的提出,有著特殊的時代需要和重要的現實意義。習近平指出:“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3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1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不斷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3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新華每日電訊》2017年1月25日,第1版。。因此,“文化基因”這個概念“能夠更好地解釋人類文化的基本屬性,解釋人類文化的傳承與變化機制”(32)陳勝前:《中國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學的視角》,第252頁。。新時代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目的是更好地探索中華文化傳統的形成與發展,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中國人民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和文明觀,是為了“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33)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诖?我們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激活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發展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三、“第二個結合”視域下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的方法途徑

“第二個結合”不僅開辟和發展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且“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34)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暗诙€結合”視域下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的方法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推動中華物質文明實現現代轉型

“富民厚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理念,強調治國理政要富民利民、節用厚生。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從王朝更迭、治亂興替的歷史經驗中充分認識到富民即解決民生問題、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重要性?!案弧痹凇渡袝ず榉丁分惺恰拔甯!敝?意為財物豐饒??鬃蛹捌浜髮W提倡富民愛民、節用厚生的思想??鬃釉诨卮鸬茏幼迂晢栒r給出了“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論語·顏淵》)的答案?!白闶场本褪羌Z食充足,能夠滿足民眾的基本生存需求。他在回答弟子冉有“既庶矣,又何加焉”(《論語·子路》)的問題時給出了“富之”的答案,提倡在人口繁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生產,使民眾過上富裕的生活。朱熹解釋說:“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論語集注》)通過發展生產來使百姓生活殷實富裕,是國家治理的經濟基礎??鬃拥膶W生有若也強調富民的重要性,提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論語·顏淵》)的思想。孟子認為,要實現“民可使富”的目標,就要做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孟子·盡心上》)。荀子主張:“王者富民,霸者富士?!?《荀子·王制》)《管子·治國篇》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睎|漢政治家王符主張:“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潛夫論·務本》)所以,“富民”是為國之本,是治國之基?!昂裆迸c“富民”密切聯系,是指使人民生活充裕?!渡袝ご笥碇儭氛f:“正德,利用,厚生,維和?!薄昂裆币鉃楸≠x斂、輕賦稅,不奪農時,令民生計溫厚,衣食豐足。北宋哲學家周敦頤主張:“圣人之法天,以政養萬民?!?《周敦頤集·通書》)北宋理學家程頤認為:“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上述思想主張均體現了中華文明“富民厚生”的經濟理念。

以“富民厚生”為核心理念的中華物質文明,經由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真理之光”的激活,通過與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相結合,轉型為以“共同富?!睘楹诵睦砟畹闹腥A現代物質文明。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目標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馬克思指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以致盡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會增加。因為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3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頁。恩格斯強調,要通過“社會化生產”,實現“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3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9頁。。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將在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基礎上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消除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實現“所有的人富?!?實現社會共享和“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的目標。毛澤東指出:“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37)《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頁。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38)《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頁。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和優越性的體現,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3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3頁。。社會主義就是要在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經濟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40)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2023年版)》,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70頁。。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步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我們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解決好共同富裕問題。這“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41)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2023年版)》,第71頁。。習近平強調:“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42)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求是》2021年第20期。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勤勞創新致富,通過全體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要堅持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要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形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二)從民本到民主,推動中華政治文明實現現代轉型

“民本”是中華政治文明的核心理念。它強調人民是國家的根本,人民的安樂和福祉是國家政治的根本目的;它主張治國理政要得民心、順民心、遂民意,樂民之樂、憂民之憂。這種“民為邦本”的理念和樂民憂民之心是中國人責任意識的生動體現,反映了中華政治文明由“自我關懷”推至“群體關懷”的行政倫理。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尚書》中明確提出了“民本”理念,即“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夏書·五子之歌》)。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向來把仁愛民眾作為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張“愛人”和“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的思想,強調在“修己以敬”的基礎上做到“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把仁愛之心推至全天下的百姓,給人民群眾帶來幸福的生活。孟子在孔子仁愛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孟子認為,作為集體概念的“民”的地位要高于社稷和國君,民心向背關系到國家的興衰和存亡,所以治理國家應當以民為本。在此基礎上,孟子提倡“仁政”,認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離婁上》)。荀子繼承了孔子、孟子的“民本”理念,進一步提出:“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荀子·大略》)他還通過舟水之喻來說明君民關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在荀子看來,君主如果想要國泰民安、政權穩定,就要得到庶人即人民群眾的擁護;而要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就要做到勤政愛民和富民安民。

以“民本”為核心理念的中華政治文明,經由馬克思主義政治思想“真理之光”的激活,轉型為以“民主”為核心理念的中華現代政治文明?!懊裰鳌笔侨祟愓挝拿靼l展的成果,也是無產階級的原則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目標。恩格斯指出:“民主已經成了無產階級的原則,群眾的原則……他們全都認為民主這個概念中包含著社會平等的要求?!?4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64頁。因此,無產階級革命“將建立民主的國家制度,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4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5頁。。列寧指出:“人民的自由,只有在國家的全部政權完全地和真正地屬于人民的時候,才能完全地和真正地得到保障?!?45)《列寧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7頁。習近平指出:“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提出了關于未來國家制度的主張,并領導人民為之進行斗爭?!?46)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262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回應人民對民主的新要求新期盼,團結帶領人民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當家做主制度體系,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4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編寫組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第159頁。。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繼續高舉人民民主旗幟,站穩人民當家作主的堅定立場,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拓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理論實踐,豐富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

(三)從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擔當精神到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推動中華精神文明實現現代轉型

“革故鼎新、自強不息”是中華精神文明的核心理念?!案锕识π隆笔侵腥A民族革命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生動體現?!案铩必院汀岸Α必允恰吨芤住分星昂笙噙B的兩卦,《易傳·說卦》:“《革》,去故也?!抖Α?取新也?!币虼?“革”是去其故舊,“鼎”是“取得新食”(48)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第491頁。?!案锕识π隆笔侵溉サ襞f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變革。中華民族是富有革命精神和擔當精神的民族,很早就提出了“革故鼎新”的思想觀念。在歷史長河中,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等思想觀念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中華民族憑借這種民族稟賦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在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等方面對世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白詮姴幌ⅰ笔侵腥A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體現了中國人民的責任擔當?!吨芤住で浴は髠鳌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薄白詮姴幌ⅰ笔侵浮白约号ο蛏?永遠不懈怠”(49)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738頁。。這種精神“體現在個人價值方面,就是自我超越、持之以恒;體現在社會價值方面,就是銳意進取、革故鼎新;體現在國家價值方面,就是發憤圖強、民族振興”(50)包心鑒:《中國道路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人民日報》2016年5月17日。。

以“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為核心理念的中華精神文明,經由馬克思主義精神文明“真理之光”的激活,轉型為以“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為核心理念的中華現代精神文明。革命是人們在改造社會的過程中所進行的重大變革,是“對一個社會據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和神話,以及其政治制度、社會結構、領導體系、政治活動和政策,進行一場急速的、根本性的、暴烈的國內變革”(51)塞繆爾·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王冠華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20頁。。馬克思認為,“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5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頁。。恩格斯認為,革命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5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83頁。。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既以完全科學的冷靜態度去分析客觀形勢和演進的客觀過程,又非常堅決地承認群眾的革命毅力、革命創造性、革命首創精神的意義”(54)《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47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實現了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進而以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的形式繼續推進,錘煉了一系列偉大崇高的革命精神。作為革命文化的內核,革命精神是指“中國共產黨在依靠和團結中國人民完成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斗爭過程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汲取中外優秀文化思想,凝聚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的革命思想與精神風貌的總和”(55)張海峰、劉煥峰、樊軍娟:《弘揚革命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重慶:重慶出版社,2019年,第26頁。。革命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和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構筑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精神動力。毛澤東強調,“革命文化,對于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56)《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708頁。。鄧小平指出,我們不僅應該把是否具有革命精神作為衡量共產黨員是否合格的標準,“還要大聲疾呼和以身作則地把這些精神推廣到全體人民、全體青少年中間去,使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57)《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68頁。。新時代新征程,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可以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為實現中國夢注入強大力量。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5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7頁。他還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這一概念,強調:“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5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514頁?;诖?我們要“進一步發揚革命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昂揚精神”(6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514頁。,要“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6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515頁。。所以,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紅色基因,推動了中華精神文明實現現代轉型。這種新的精神文明成為激勵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踔厲奮發的強大精神動力,成為中國共產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強大精神支撐。

(四)從九州共貫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推動中華社會文明實現現代轉型

“九州共貫,多元一體”,是中華文明關于民族團結和社會維系的核心理念,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大一統傳統和突出的統一性。這種祈望四海一家、六合同風,九州共貫、萬邦協和的大一統觀念在東周晚期就已經萌發。例如,“孔子常發‘復周’之論,墨子倡言‘一同天下之義’,都表現出社會向往統一與秩序?!献痈小ㄓ谝弧臋M議,荀子則呼喚‘四海之內若一家’;……成文于戰國晚期的《禹貢》,劃分九州,展示出一統國家的政區設計”(62)馮天瑜:《中華文明五千年》,第143頁。。然而,向往九州共貫、國家統一的大一統觀念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只是古圣先哲的社會理想。這種社會理想到秦漢時期才變成制度性現實?!熬胖莨藏灐背鲎詵|漢史學家班固所著《漢書》。例如,《漢書·王貢兩龔鮑傳》說:“《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薄稘h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說:“夫天命初定,萬事草創,及臻六合同風,九州共貫?!鼻貪h四百余年間,政治統一和文化統一互相助推,促使中華文明形成了大一統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傳統。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統一被認為是合理的、正常的,分裂被認為是違理的、反常的。秦漢文化造成的這一定勢,惠及此后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63)馮天瑜:《中華文明五千年》,第143頁。。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并實行一系列維護國家統一的措施:“書同文”,統一文字,為文化傳播提供了便利;“車同軌”,統一全國車軌規矩,方便了從京師到各地的交通;“度同制”,統一度量衡,為經濟活動提供了統一的標準;“行同倫”,用法家思想教育民眾,統一民眾的文化心理;“地同域”,打破地區壁壘,向邊境移民并傳播中原文明。通過上述舉措,“增進了秦帝國版圖內廣闊地域人們社會生活乃至文化心理的同一性,從而為中華文明共同體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64)馮天瑜:《中華文明五千年》,第150頁。。漢武帝繼續尋求鞏固中央集權和一統帝國的“大一統”思想,最終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把儒家思想作為西漢帝國的統治思想,從此確立了“大一統”的思想體系,影響了后世兩千余年社會維系和國家治理。

以“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為核心理念的中華社會文明,經由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真理之光”的激活,轉型為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為核心理念的中華現代社會文明。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6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71頁。這樣的共同體也是一種共產主義聯合體。在這樣的聯合體中,“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6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3頁。。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與中華民族大一統傳統具有內在契合性,激活了中華社會文明。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長期的大一統傳統,形成了多元一體、團結集中的統一性?!?67)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這種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68)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歷史上,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自覺認同,不僅“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可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69)《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編寫組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第177頁。,而且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五)從萬物并育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中華生態文明實現現代轉型

人類文明的演進,總是伴隨著人與自然關系的轉換。人類文明的轉型,是人對自然的認識、理解和價值發生變革的結果?!叭f物并育、天人合一”,是中華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體現了中華先民對天人關系即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思考,包含著豐富的生態智慧?!叭f物并育”出自《禮記·中庸》:“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碧斓鼐哂猩L養育萬物的大德,萬物都按照自己的規律生長發育,相互之間并不會傷害?!疤烊撕弦弧敝械摹疤臁笔侵竿庠谟谌说奶斓鼗蜃匀??!疤烊撕弦弧钡恼軐W思想蘊含整體、和諧、共生的理念,把天、地、人“三才”看作一個相互聯系、彼此影響的共同體。人與天地之間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天地之道”是“人道”的根源,“人道”出于“天地之道”。所以,人要效法“天地之道”,遵守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達到天人相通即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北宋理學家張載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理念:“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張載集·正蒙·乾稱篇》)從“天人合一”的角度出發,張載又提出“民胞物與”的思想:“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集·正蒙·乾稱篇》)這種“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認為:“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規律?!?70)張岱年:《文化與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5頁。這樣的生態理念對于培養生態道德、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都具有重要意義。

“萬物并育、天人合一”的中華生態文明,經由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真理之光”的激活,轉型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華現代生態文明。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7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1頁。,“是我們人類賴以生長的基礎”(7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5頁。。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和勞動一起構成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轉變為財富”(7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0頁。?;诖?人要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體性”(7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60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與中華傳統生態哲學思想相結合,產生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只有更好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維護生態系統平衡,才能守護人類健康?!?7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355頁。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最為基礎的條件,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自然基礎。自然生態環境的改變直接影響人類文明的興衰交替。四大文明古國“均發源于森林茂密、水量豐沛、田野肥沃的地區,而生態環境衰退特別是嚴重的土地荒漠化則導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衰落”(7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編寫組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第242頁。。恩格斯指出:“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7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0頁。因此,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人類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是自然的成員而非自然的主宰。人類應該在同自然的和諧相處、良性互動中實現自身的生存發展。生態文明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自人類誕生以來,伴隨著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人類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幾個階段。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強調協調人與自然關系,要求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把人類活動限制在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順應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昭示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未來。習近平指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7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374頁?!缎聲r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綠色發展、生態道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79)《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9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繼續深化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性認識,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黨的十九大把“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等寫入黨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把生態文明寫入憲法?;诖?“生態文明建設的謀篇布局更加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80)《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編寫組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第246頁。,促進了中華生態文明的生命更新,譜寫了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

結 語

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具有自我發展、回應挑戰、開創新局的文化主體性與旺盛生命力”(81)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新征程上,中華文明要隨著世情、國情的變化實現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激活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使中華文明實現從傳統到現代的跨越,發展出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猜你喜歡
中華文明文明文化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請文明演繹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漫說文明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誰遠誰近?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