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留守兒童滲透情感教育

2024-04-07 13:12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第三初級中學
新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友誼法治道德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第三初級中學 李 玲

情感教育一直都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重點。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應當在其課堂上給予情感教育的內容足夠重視,尤其是在留守兒童較多的廣大農村地區,更要著重實施情感教育?!读x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21 年版)》中明確提及,道德與法治課程應是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有效實施情感教育,將情感教育融合到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

一、整合教學資源,滲透情感教育

師生間良好的教學互動,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師積極而又充滿正能量的評價語言,是對兒童最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師如能在課堂中,運用恰到好處的語言,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并隨之與教師產生積極互動,對于提升整節課的課堂效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我國廣大農村中出現的留守兒童,其由于平日里缺少父母的陪伴,導致自身性格也往往孤獨而又敏感,因此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對自身語言進行認真斟酌,不可出現不走心的隨意評價。

道德與法治教師,尤其是在給予留守兒童評價時,一定要運用自身的智慧,將機智巧妙而充滿愛心的語言化作一泓溫潤的溪水,悄無聲息地浸潤留守兒童的柔軟內心。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課時,由于當時處于下午,半節課過去,很多同學在課堂上已顯得有些困意,部分同學已默默地趴在了課桌上,個別同學也開始竊竊私語,無法做到專心致志地聽講。這時,教師說道:“同學們,如果現在的你在竊竊私語,那么此刻的你是沒有睡覺的同學優秀的,因為你們已經打擾到睡覺的同學了。我們的生命在他日能否得到精彩綻放,就取決于我們此時此刻對待學習的態度?!边@時的教師并沒有用嚴厲和諷刺的言語批評、挖苦學生來打斷教學,而是巧妙地運用幽默的語言化解學生分心的行為,如此既能使分神聊天和睡覺的同學回過神來,又能使學生端正此刻自身的學習態度,繼而又將精力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幽默風趣的語言,通??梢允鼓懬拥膶W生內心得到激勵和鼓舞,可以緩和課堂的緊張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接受新知。教師對留守兒童實施情感教育的效果,也會得到有效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幽默的語言來進行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于無形中滲透著情感教育,使學生由散漫聽講到全神貫注地學習。教師要巧妙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將情感教育滲透在課堂中,給學生以潤物無聲的情感教育,讓學生自然建立情感認知基礎,在情感體驗中建立學科認知。

二、關注留守主體,強化情感體驗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應該以尊重學生為前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以學生為根本。教師培養學生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教師要改變以往的“一言堂”的方式,將傳授知識轉化為留守兒童自覺主動地學到知識。留守兒童在自身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可以使他們體會到學習知識的快樂與滿足,其自信心也會在自身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關注留守兒童群體,教師需要有廣泛的學情調查,對學情進行科學分析,以便做出準確判斷,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形成眾多教學起點。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愛在家人間 體味親情”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做才能稱為是真正的孝親敬老?!苯處熓紫茸寣W生來算一筆賬,“請估算一下,你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大概需要花費多少錢?這些錢都是從哪里來的?”在聽到第一個問題時,學生很是開心,覺得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紛紛展開計算和討論。在算完花費后,有些留守兒童顯露出凝重的神情。接下來在思考這些錢是從哪里來時,教師明顯看到學生的討論聲音降下來了。顯然,一些留守兒童已經想到父母背井離鄉,在外辛苦奔波掙錢養家的艱辛與不易。教師在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時,沒有一味地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枯燥講解,而是以學生為本,從留守兒童的現狀出發,促使學生在運算和討論的過程中能夠體會父母工作的辛苦,對在外勞動的父母多一分理解與體諒,才能更好地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通過努力學習來減輕父母的工作負擔,回報父母,實現自身的價值。

留守兒童通常與父母團聚的時間較短,其長時間與父母分隔兩地,導致留守兒童對親情和情感的體驗感差。留守兒童缺少了陪伴,缺少了心靈的伙伴,長此以往,一些情感問題也會隨之滋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潛移默化中,教師在執行教學策略時,要給予留守兒童以足夠的空間,通過在課堂中創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暢所欲言地發表自身的觀點,成為學生學習旅程中的指引人。

三、改進教育方式,升華情感認知

對于留守兒童而言,由于其長期缺乏父母親情的陪伴和關愛,其內心是閉塞而缺乏情感宣泄的。教師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起留守兒童濃厚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觀能動性。課程的教學目標也能更好實現。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上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才能行之有效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情感教育,加強留守兒童的情感體驗,豐富其情感內涵。

多媒體技術教學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媒介,能幫助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加強情感教育。教材上的內容往往是枯燥缺少靈性的,僅靠教師口頭的知識講解,很多時候難以達到情感烘托的效果。當今世界信息化不斷普及,教師要提高自身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善于運用和結合多種多媒體信息技術,把課本上的無生命的文字,用圖片和視頻等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感官的刺激。這樣的課堂生動有趣,留守兒童也更加感興趣,激發其求知欲和創造欲,加深學生對課本上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同時達到對留守兒童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深深淺淺話友誼”時,對于教材中所呈現出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多個朋友多條路”的觀點,學生僅憑課本上的簡單文字和教師的口述式言語講解,是做不到透徹理解這兩個觀點的具體內涵的。這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關于友誼的電影《怦然心動》,教師隨之提出問題,“你認為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友誼?”學生在觀看電影中進行思考,進而討論得出結論:心靈和心靈的相通才能算作友誼。友誼是十分美好的,真正的友誼是不以物質條件和學習成績等來進行區分的。觀之留守兒童,其大都物質水平較低,學習能力和成績較差,在平日里生活和學習中所展現出來的是不夠自信,和同學也不愿進行過多的溝通和交流。

教師播放的有關友誼的視頻,讓留守兒童感受到金錢無法買到友誼,真正的友誼不是以物質為前提的。就像影片中所呈現出的兩位主人公之間的友誼,貧窮的人和富有的人,依然能稱為彼此最要好的知心朋友。物質貧困的人和富有的人一樣,彼此都可以擁有最真摯的友誼,進而啟發留守兒童打開心扉,應該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和交友,豐富自身的情感經歷。教師從而可更好地實現本節課的情感目標。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照片或音樂來營造情境氛圍,會促進留守兒童對道德與法治課產生興趣,陶冶留守兒童的情感情操。

作為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對留守兒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不可替代、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不僅僅是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階段,而應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將情感教育融合到日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學習中,借助教學互動,滲透情感教育;關注學生主體,做到以生為本;運用多種教法,加強情感體驗,增加對廣大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情感教育,對留守兒童的課堂學習和日常生活,給予正確的情感價值觀的引導。

猜你喜歡
友誼法治道德
以城為“媒”話友誼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美好的友誼
風記得我們的友誼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友誼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