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單元主題教學的實踐探索

2024-04-07 13:12福建省霞浦縣第七小學梁建強
新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統計圖環節設計

□福建省霞浦縣第七小學 梁建強

小學數學課程引入單元主題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創造更多親身經歷的機會,因為有明確的單元主題目標、主題教程、主題活動、主題訓練,學生有充分的參與機會,教師擺脫知識傳授單一模式的束縛,從說教慣性思維中走出來,組織學生進入單元主題學習環節,以培養學生過硬學科綜合能力。

一、研讀教材內容,設計單元主題教學目標

1.發掘教學資源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環節,教師對數學概念、定義、定律、推理等數學理論進行專業解讀,然后對學生學情展開客觀分析,針對性推出單元主題教學方案,以提升教學設計匹配度,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需要。單元主題教學不是單純追求“數量多”,而是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細化分解處理,設定不同的單元主題,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教學設計,突出單元主題核心目標,教師從“滿堂灌”中走出來,讓學生參與到單元主題學習活動之中,自然形成數感認知。如教學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升和毫升”,教師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研究,設計單元主題目標,并根據內容需要安排幾個課時。第一個課時,解讀升和毫升的概念,以及容量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表述清楚,認識毫升和升的容量大小,能夠熟練操作容器進行具體的測量;第二課時,理清毫升與升的換算關系,結合例題深度理解數學概念,利用換算關系解決容量測量問題;第三課時,進入生活對接環節,利用容量測量工具,對生活中常見容器的容量進行測量,利用換算關系推導出這些容器的容量。教師將教材內容進行分解處理,設計出三個單元主題課時教案,而且這三個單元主題帶有漸進性,形成完整的認識體系。

2.設定單元核心目標

單元主題教學目標設定時,教師要有統合、分解、歸結的意識,對學生學情有準確判斷,針對教學內容實際展開教程安排,提升教學目標設計的適合性。單元主題目標不能追求“高大全”,要突出單元主題性,目標難度也要有梯度性,給不同群體學生提供參與學習探索的機會,體現因材施教原則。單元主題目標是教學主線,教師圍繞這些目標設定教學方案,確保教程的順利推進,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單元主題學習環節,在主動探索經歷中形成學科基礎能力。在教學“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這個單元時,教師深入分析教材,設計系列教學目標:學會整理調查記錄、學會填寫統計表、認識條形統計圖、理解數據與圖形的對應關系。能夠讀懂條形統計圖,對統計圖進行具體分析說明。參與觀察行動,搜集統計數據,制作數據表,規劃條形統計圖,利用不同方式表示數據,提升統計能力。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單元主題目標,將學習內容進行分割處理,形成不同教學版塊。第一個單元主題是整理數據表格,認識條形統計圖。學生平時很少接觸到這些圖標信息,教師利用多種媒體手段進行集中展示,為學生提供更多認識條形統計圖的機會,能夠形成學習啟迪。第二個單元主題是根據數據圖形對應關系解讀統計圖,對統計圖進行詳細說明,學生從接觸統計圖開始,逐漸認識數據與統計圖的關系,逐漸掌握數據圖表的對應性,了解數據的表達方式。第三個單元主題是親歷數據調查活動,根據數據設計圖表,促進體驗認知的形成。

二、梳理知識結構,設定單元主題教學方案

1.整合學科知識資源

單元主題教學目標的順利落實,離不開學生的主動響應和參與,而知識基礎已經成為制約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之前,需要對學生知識占有情況做客觀分析,適時組織學生復習舊知,做好舊知新知的對接,引導學生對學習需要的單元知識點進行集中梳理,在廣泛互動中促進學科認知內化。如教學“垂線與平行線”,這是平面幾何的基礎內容,教師先期引導學生集體行動,對相關數學概念、數學定理、數學定義、數學工具進行集中學習,為后面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如垂線、畫垂線、測量垂線、直線外一點垂線最短、平行、平行線、畫平行線,以及三角板、量角器等數學學具的應用方法等。為形成體系構建效果,教師設計兩個單元主題方案。其一,垂線。觀察生活垂線現象,認識垂線特點,探索畫垂線的方法,嘗試數學學具的應用;其二,平行線。尋找生活中的平行現象,掌握畫平行線的方法,結合正方形、長方形認識平行線的生活應用。教師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結出單元知識內容,針對性設計單元主題學習方案,為學生順利進入到探索環節創造條件。

2.確定單元教學方案

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需要設計單元主題教學方案,需要考慮多種制約因素的存在。學生學力基礎、知識儲備、學習興趣取向等,都可能形成教學制約,教師需要綜合分析這諸多因素,確保單元主題教學目標的落實。學生學力基礎存在差異性,單元主題教學方案設計目標要體現梯度性;學生知識儲備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單元主題教學方案任務設計要呈現多元化;學生學習興趣取向呈現個性化,單元主題教學情境設計要追求互動性、趣味性。學生對單元主題學習有不同期待,教師需要整合單元主要內容,設計適合性更高的單元主題教學方案。如教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教師設定兩個單元主題方案。第一個,教師組織學生回顧一些數學知識:什么是四則混合運算?四則混合運算的原則是什么?不含括號的四則運算有什么特點?含括號的四則運算有什么規定?學生對這些知識比較熟悉,積極回應教師提問。在案例解讀環節,教師列出具體案例,要求學生結合具體操作過程,分析單元知識應用情況。第二個,教師布設整數四則混合計算任務,學生順利進入到計算操作環節。在計算評價環節,教師要求學生細致解讀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規則,為學生提供認知內化的機會。

三、豐富情境設計,優化單元主題教學環境

1.創新設計學習情境

學生對多樣性、探索性、互動性、趣味性學習情境有特殊喜好,教師在單元主題學習情境設計環節,精心篩選情境設計方式,利用案例、媒體、問題、游戲、競賽等手段進行具體調動,往往能夠引發學生多方關注,確保單元主題教學程序的順利打開。豐富單元主題情境設計形式,觀照學生學習期望展開教學推動,符合主體教育理念的要求,與學生單元認知有直接對接,以順利調動學生學科思維。教師合理運用一些情境展開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自然進入到研究性學習之中。如“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平移主題學習環節,教師拿出方格紙,利用鉛筆擦進行位置演示,讓學生直觀認識物體平移現象。平移在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學生對平移的認識需要對接生活經歷,教師借助直觀教具進行現場演示,為學生自然進入到學習核心創造條件。單元主題教學情境設計沒有固定格式和套路,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展開生活化設計,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進行引導和啟示,能夠為學生帶來更鮮活的學習體驗,學生學習認知更為豐富。

2.優化單元教學程序

優化單元主題教學程序,教師要擺脫慣性思維的束縛,課堂教學模式眾多,每一種模式都有一套程式設計,單元主題教學與常規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圍繞學生展開活動安排、學習引導,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這是單元主題教學的核心理念。教師圍繞單元主題設計投放學習任務,檢查學生學習表現,進行學法傳授,糾正不當學習行為,讓學生有更多實踐參與的機會。如教學“用計算器計算”這部分內容,教師先期引導學生觀察計算器,對計算機多種功能進行全面認識。學生大多有使用計算器的生活經歷,自行探索不少應用方法,教師鼓勵學生展開互動交流活動,介紹計算器使用技巧和方法,成功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在計算器應用環節,教師設計計算比賽活動任務,學生積極響應,課堂進入緊張的比賽環節。從教師教學設計可以看出,其教程安排帶有自由性,沒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據學習需要隨時做出調整,為單元主題方案順利展開奠定基礎。

四、延伸訓練組織,促進單元主題教學實踐

1.組織延伸實踐活動

單元主題訓練方案設計環節,教師對學生學力基礎有清晰認識,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實踐任務設計,學生感知體驗更為鮮活,由此建立起來的單元認知更為豐富而深刻。教師利用多種輔助手段設計實踐活動方案,具體規劃活動程序,合理利用學習條件,滲透單元主題訓練目標?!斑\算律”是計算數學題目的重要法則和技巧,教師結合具體的案例解讀交換律、結合律操作方法,利用字母進行數據替換,然后推出加法交換律、結合律的字母表達公式。學生對運算律有了初步認識,教師設計更多訓練任務,要求學生借助運算律展開具體計算,逐漸掌握運算律的使用方法。教師設定單元主題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設計訓練題目,而且要運用運算律解決相關計算問題。學生對計算運算律有了全面的了解,開始研究生活中的數學案例,而且要對接運算律進行具體設計。教師針對性指導學生進入單元主題學習環節,確保學生題目設計的適合性。教師利用具體案例打開教程,組織學生進入到不同單元主題活動之中,要求學生自行設計生活數學題目,而且要運用運算律進行具體的計算,無疑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這對促進學生學科認知內化發揮重要促進作用。

2.提升單元教學品質

教師對單元主題訓練安排有創意設計和安排,對學生數感建立帶來一定沖擊,如果能夠從學法優化角度展開設計和引導,利用更多單元主題設計學習活動方案,學生回饋更為主動,其學習體驗更為深刻。單元主題訓練方案設計時,教師采用分層組織的原則,將教學內容進行梯度化設計,每一項訓練任務,都帶有鮮明的主題,與單元教學密切相關,教師提出具體的研究要求,細化訓練目標,確保單元主題訓練活動的順利推進。學生對單元主題學習有更多了解,教師要做創新設計,特別是訓練方案的推出,要對接學生生活認知,還要突出單元主題訓練目標。如教學“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個單元由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三個部分組成,教師設計了三個單元主題方案,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解。如第一個單元主題是三角形,教師先解讀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特點,要求學生比較三角形內角的大小,指導學生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學生對三角形圖形比較熟悉,接受起來沒有太多障礙,主動進入到實踐環節。教師鼓勵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圖案,并結合三角形特點進行具體分析,將學生帶入生活實踐環節。學生根據教師指導進入生活觀察環節,其單元主題學習認知逐漸形成。

單元主題教學是嶄新教學理念,教師深度研究教材內容,綜合分析學生基礎學情,從單元主題目標設計開始,對教學情境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教學訓練安排等進行創新設定,為學生單元主題認知積累創造條件。學生親自參與數學學習探索行動,對數學概念有深刻理解,其數感體驗更為豐富,教師對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展開創新探索,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進行科學運用,全面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

猜你喜歡
統計圖環節設計
各式各樣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在農民需求迫切的環節上『深耕』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頂崗實習環節
如何選擇統計圖
與統計圖有關的判斷和說理問題
論評標環節的優化與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