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信息科技大單元教學實施策略與反思

2024-04-09 11:39童紅東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核心素養

童紅東

【摘 要】《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探索大單元教學”。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指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成為眾多教師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所在的名師工作室成員通力合作,對單元內容進行重構,本文以浙教版(2023)四上第二單元“數據證明觀點”為例,以培養核心素養為目標,依據課程標準,闡述實施大單元教學的路徑與反思。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核心素養;手機管理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24)02、03-066-04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加強知識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這里提到“大單元教學”[1],在信息科技學科中指的是以培養學生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為目標,基于整體性和完整性的原則,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有邏輯地整合、重組、開發,建立單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是一個強調主題化、項目化的綜合性教學活動。

可以預見,探索“大單元教學”是今后集體備課研究的重點內容。隨著“大單元”逐漸進入中小學教師的視野,不少教師提出了諸多問題:為何要實施大單元教學?如何實施大單元教學?大單元教學實施是否比教材單元教學更有成效?

為何實施大單元教學

為何要實施大單元教學呢?我們先來舉一個例子。觀察下圖1的左邊,它像什么?讓學生來回答,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種答案。例如,像數學中的圓圈,像英語中的字母O,像太陽,像十五的月亮,像人驚訝的嘴巴等。圖1的右邊,顯示了答案,是人驚訝的嘴巴。但上面的那些答案也沒有問題,不同的學生認知不同,看到一個圖形產生的聯想是不一樣的,沒有對錯。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據證明觀點”有5個課時,類似圖1右邊的五官: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傳統的信息科技教學中,單元教學往往是從認識軟件開始,后續分別學習該軟件的某些操作。比如,先用1課時教“嘴巴”的概念、“怎么張開”,再用1課時教“鼻子”的概念、“如何呼吸”,然后教“眼睛”的概念、“怎么直視”,等等。最終一個單元學完之后,教師以為學生已經認識“腦袋”了,實際上學生只認識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難以理解整個腦袋的布局、各部位之間的聯系以及作用。

所以,為什么要實施大單元教學設計?我們就有了答案:教師不應把重點放在各個知識點的教學上,而是應該整體布局、綜合應用、整合知識點,落實立德樹人與“雙減”政策,深化課程改革,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

實施大單元教學的策略和路徑

如何實施大單元教學呢?大單元教學設計及實施的內容和策略包含重構單元主題、構建知識體系、規劃教學內容等。浙教版信息科技四上第二單元“數據證明觀點”,是2023年浙江省新教材的內容,相比舊教材課時內容有所減少,只包含“數據獲取”“數據整理”“數據計算”“圖表呈現”“數據解讀與分析”5個課目,但知識點多,課時較為緊張,適合用項目化學習的方式整合,因此筆者以此單元為例談談如何實施大單元教學。

1.選擇真實情境,重構單元主題

核心素養導向的大單元教學,首先要根據學情來選擇真實情境,從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作為本單元調查項目,讓學生用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蘭江小學落實“雙減”工作,推進“五項管理”,即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保護學生視力,加強手機管理,防止沉迷網絡,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要求每班每周將手機管理數據上報。但在《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每周一報》數據公示的時候,很多學生提出了對數據的質疑,例如:自有手機都交給家長保管了嗎?在家真的沒有使用手機的情況嗎?四年級真的沒有人在家看電視超過半小時嗎?我們班XX在家玩手機的,為什么不上報?等等。

筆者聯合名師工作室成員凝練單元核心,重新安排教學內容,構建“蘭江小學手機管理”這一調查項目,作為貫穿本單元的真實情境主題。

2.落實單元目標,構建知識體系

大單元教學以單元為基本單位設計教學活動,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兼顧以生為本的原則,在與名師工作室成員共同討論后,我們初步確立本單元教學目標[2]為:經歷數據分析過程,了解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的一般流程,初步掌握利用電子表格進行數據統計的方法,體驗“用數據證明觀點”的研究策略,形成運用數據思考、分析問題的意識。

工作室成員圍繞數據分析的一般過程以及單元知識與技能,對知識點進行建聯、整合,精心設計了“單元構架圖”(圖2),從整體上落實單元目標。通過6人圓桌小組合作,借助金山文檔和問卷星,進行“蘭江小學手機管理”項目的調查。調查步驟總共分為三步:確定項目主題,計算機初步處理,撰寫調查報告。調查方法即計算機初步處理,利用問卷星采集數據,利用金山文檔在線表格整理、計算、分析數據,通過表格、圖表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數據可視化表達,針對《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每周一報》的真實性,撰寫調查報告。本單元構架圖設計更多地借助教師本身對數據處理的線性認知,是落實單元教學目標的行動指南,也是引導學生項目化學習的基礎和前提。

3.統籌項目課時,規劃教學內容

本單元通過“蘭江小學手機管理”調查項目,讓學生感受數據收集、處理、分析的整個過程,從而透過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根據項目教學安排,第一課時教案由筆者設計,安排學生自主了解數據來源,初步探訪數據的真實性,課上匯報,確定項目主題;將第5課“數據獲取”作為第二課時,教案由工作室成員王言雨桑設計,用于獲取項目數據;將第6課“數據的整理”、第7課“數據的計算”、第8課“圖表呈現”作為第三、四課時,教案由工作室成員景鈺琪、徐倩設計,用于整理項目數據;將第9課“數據解讀與分析”做為第五、六課時,教案由工作室成員范燕平、徐正茂設計,用于展示項目成果。根據學情適當延長課時,規劃后的單元教學內容如表1。

(1)第1課時“了解數據來源,確定項目任務”

《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每周一報》真實性受到廣大學生的質疑,所以在確定項目前,我們需要探究調查該項目的可行性,是否真的存在數據不真實的情況。

課前,筆者在四年級每班指定兩名同學發布課前任務:①了解《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每周一報》數據來源;②走訪調查《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每周一報》數據不真實的緣由;③整理成PPT,用于課堂分享匯報。

以四(3)班的學生為例,兩位學生利用“探來源咨詢單”咨詢了班主任,了解到“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每周一報”電子表格是教務處制定的,數據是家長根據事實情況私發給班主任的??偨Y出數據來源不靠譜,存在填報不真實現象。同時利用“探原因采訪單”采訪了校長,了解到數據不真實的緣由可能是家長袒護等。

在學生課堂匯報完后,筆者用課件出示《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每周一報》并詢問學生:“想要知道我們班手機管理最真實的情況,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同學們提出,可以通過調查問卷來獲取自己想要的真實數據。筆者發布本單元“蘭江小學手機管理”調查項目,讓學生以云機房的桌子為單位,6人一組,推選一位組長,小組課后商量自己小組的組名。通過小組合作,從數據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2)第2課時“制作調查問卷,獲取項目數據”

第2課時制作調查問卷來獲取數據,包括設計調查問卷和發布調查問卷。我們通過提問讓學生了解到數據獲取的方法有很多,引出本節課“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數據的獲取方式是網絡調查問卷——問卷星。學生根據筆者出示的網絡問卷范例,小組討論、交流,并自擬調查問卷內容,如:你的自有手機是否交由家長保管?你平時在家看電視是否超過半小時?你是否愿意遵守學校對手機管理的相關規定?等等。

因為問卷星需要賬號密碼登錄,所以學生在金山文檔表格中設計好小組調查內容,由組長上臺匯報。師生共同探討設計的調查問題是否合理、調查選項是否恰當、調查主體覆蓋是否全面等。每個小組問卷完成后,由教師匯總所有調查問題,形成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二維碼發布到班級群里,學生回家如實填寫。

(3)第3、4課時“回收調查問卷,整理項目數據”

調查問卷完成后,我們將其回收,課堂呈現調查問卷的結果。第3課時,在了解了電子表格之后,學生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整理,將自己小組的題目和數據復制、整理到金山文檔在線表格中。學生利用金山文檔在線表格的函數匯總調查人數,公式計算每項選擇人數的百分比。第4課時,學生調整單元格格式、列寬、行高、對齊方式,針對需要強調的單元設置成其他顏色和字體,并插入統計圖表,方便查看、比較數據,美化數據表。

(4)第5、6課時“展示項目成果,收獲數據意義”

調查項目最終是撰寫一份“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數據分析報告。小組分工,在金山文檔中共同撰寫并美化分析報告,一些數據內容可以從之前的工作表中復制。第6課時,分析報告完成后,各個小組上臺展示項目成果,其他小組根據“小組成果展示評分表”(圖3)打分。我們強調表達的時候,要用數據支撐觀點,用數據驗證觀點。

大單元教學實施效果的反思

大單元教學實施的效果如何呢?大單元教學是否比教材單元教學更有成效呢?筆者通過實踐,發現大單元教學具有如下優勢。

1.數據分析過程,落實核心素養

本單元核心素養的落實主要集中表現在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上。在調查“蘭江小學手機管理”時,選擇問卷星平臺,利用金山文檔在線協作,學生自擬調查內容,整理數據,用可視化方式呈現數據,感受利用電子表格表達數據的便利。通過小組合作分析、解讀數據,學生撰寫個性化的調查報告,給出合理結論和建議。在整個數據分析過程中,工作室成員們深深體會到,數字化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大單元學習,能夠培養學生運用數字化工具建構知識、表達觀點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聚焦校園問題,對信息有一定的真偽鑒別能力,樹立了用數據證明自己觀點的思想。

2.項目化學習,體現學為中心

整個單元課堂教師的“教”顯得簡明、實用,全體學生都經歷完整真實的數據分析過程;學生的“學”顯得充分、實在,體現“學為中心”。在教學“了解數據來源,確定項目任務”時,我們通過讓學生自主探來源、探原因、課堂匯報,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真偽鑒別能力,滲透正確、合理使用數據的思想。

在教學“制作調查問卷,獲取項目數據”時,我們引導學生分析“蘭江小學手機管理”可能存在的問題,學生小組自擬調查主題,而不是規定同一個調查內容,讓小組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入手思考,體現“學為中心”。小組設計調查問卷,將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入現實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加強學生動手實踐,培養了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

在教學“回收調查問卷,整理項目數據”時,我們引導學生對項目背后的數據進行挖掘與整理。在數據錄入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生充分體驗數據與項目之間的關系,做到了弱化軟件培訓與學習,強調數據整理與分析。

“展示項目成果,收獲數據意義”是整個“蘭江小學手機管理”項目調查最后的一個物化成果?!靶〗M討論,解讀分析”環節學生充分討論,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各抒己見,闡述觀點,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結束語

通過大單元教學實施,我們知道“數據證明觀點”大單元教學的重點并非完成一個調查報告,而是體驗數據分析的一般過程。教師在教學中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鼓勵小組進行討論、交流,甚至是辯論,帶動課堂氣氛,聚焦校園問題,激發學生用數據證明觀點,使其增進小公民意識。

大單元教學是推進“雙減”的一劑良藥[3],核心素養下的大單元教學并非僅僅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依據課標,把握教材,讀懂學情,提煉大主題,敘寫大單元目標,理解并踐行“精而深”即“少即多”的課程理念,聚焦核心、以點帶面、舉一反三。超越傳統的課時主義,走向一個以核心素養為指向,規劃學生學習過程為核心的大單元設計,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林嘉靜. 基于"四步法"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養實踐應用[J]. 科學咨詢, 2021(8): 231.

陳哲歡.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探索——以浙攝版信息技術五上《數據處理》為例[J]. 讀寫算, 2022(14): 135-137.

盧雨琪. 指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及其合理性[J]. 教育進展, 2023, 13(5): 2775-2781.

作者單位:浙江蘭溪市蘭江小學

編? ?輯:盧秋紅

猜你喜歡
大單元教學核心素養
指向認知結構生長的大單元教學
學科融合,采用大單元教學模式,加強對智障學生語言溝通能力的培養
初中歷史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以“類化”思維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