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基于議題式教學的“四度”作業設計

2024-04-10 03:52戴霞
廣西教育·A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四度議題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

戴霞

摘 要:建設初中道德與法治品質課堂,必須優化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結合議題式教學,教師可以設計“有溫度”“有梯度”“有深度”“有寬度”的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議題式教學;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04-0100-03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道德與法治課標》)提出:作業是學習評價的重要手段,作業內容要結合學生生活,創新作業形式,設計開放性、情境性、體驗式等形式多樣、難度適宜、數量適當的作業[1]。有的教師在設計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時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作業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缺乏情境性和針對性;二是作業形式單一、固化,通常以試題形式呈現;三是作業評價偏重結果評價,較少采用過程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難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設計質量,筆者嘗試在議題式教學的基礎上優化作業設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突出趣味性和情感性,設計“有溫度”的作業

在“雙減”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不僅要體現“減負提質”,而且要突出趣味性、情感性的特點。教師設計“有溫度”的作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設計“有溫度”的作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

(一)設計有趣味的游戲型作業

將學習內容與游戲元素相結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型作業是指運用游戲的概念、元素和機制來設計學習任務。游戲型作業主要是通過增加趣味性和挑戰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作為“游戲者”,根據游戲規則,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借助學習工具,在闖關游戲中掌握知識。例如,復習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時,教師可以圍繞“如何做守法的公民”這一議題,設計“守法公民闖關游戲”作業,作業第一關是積累法律常識,第二關是案例分析有方法,第三關是預防犯罪有忠告?!笆胤ü耜J關游戲”作業由易到難,學生每闖過一關,教師要及時評價學生的表現。完成終極闖關的學生可以獲得物質獎勵。學生對富有趣味的游戲型作業很感興趣,闖關積極性高,在不斷地挑戰中輕松地掌握了課本知識,順利達成學習目標。

(二)設計富有情感的表達類作業

初中道德與法治表達類作業要立足學生視角,結合學生的實踐體驗,以多樣化的形式表達情感。表達類作業有利于學生展現個性,釋放情感,在表達中發現自我、接納自我、展示自我。在七年級和八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開展時政點評活動,讓學生播報時政并進行點評,培養學生的時政敏銳性和表達能力。教學七年級上冊第七課“親情之愛”時,教師可以設計“溝通傳遞愛”的議題,要求學生給父母寫一封感恩信,面向父母,大膽地說出“我愛你們”“你們辛苦了”等話語,向父母表達感恩之情。這種富有情感的表達類作業,不僅能夠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與父母的情感交流。

(三)設計具有探究性質的實踐類作業

實踐類作業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探究活動[2]。教師設計實踐類作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體驗,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教師要設計具有團隊合作性質、項目任務性質的實踐類作業,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完成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一框題“延續文化血脈”時,教師可以設計議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何在”,引導學生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各個學習小組實地走訪南寧市歷史文化街區“三街兩巷”,探究“三街兩巷”厚重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文化價值,制作活動視頻,圍繞“‘三街兩巷在現代生活中有沒有實用價值、有沒有保護的必要性”這一問題展開討論。這樣的實踐類作業立足本土,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關注全體與分層,設計“有梯度”的作業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要有溫度有情懷,教師不僅要有仁愛之心,而且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堅持以生為本。設計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時,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有層次、有梯度的作業。例如,教師可以設計“1+N”階梯式作業,其中“1”是指每個學生都要完成的基礎性作業,“N”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而設計的作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N”階梯式作業有利于學生發揮優勢和潛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一課“踏上強國之路”時,教師可以設計“我們的美好生活”這一議題,讓學生收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等資料完成作業,同時進行展示與分享。作業形式可以是手抄報、視頻、口頭報告等,學生自主選擇展示作業的形式。

設計有梯度的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教師不僅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設置合理的作業目標,而且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問題情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獨立完成作業,獲得能力的提升。有梯度的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在內容上要有銜接性,在能力上要有進階性,梯度合理,能夠檢測學生是否達成學習目標。例如,教學九年級上冊第六課“正視發展挑戰”時,教師可以設計議題“建設最美邕江”,為學生設計如下梯度作業。

查閱資料,實地調研南寧市的“母親河”——邕江,完成以下作業:(1)根據調查結果,概括當前邕江水域存在哪些問題?(2)南寧市對邕江的綜合整治與開發利用,與我國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國策相違背嗎?說一說你的理由。(3)請你擬寫一份關于“建設美好邕江”的提案。

作業(1)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作業(2)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作業(3)要求學生在深度思考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作業設計具有梯度性,就像一層層臺階,激發學生挑戰具有更高難度的作業,同時又兼顧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其中一項作業。

三、任務驅動激發思維,設計“有深度”的作業

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既要鏈接生活,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又要考慮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和導向性,鼓勵學生關注社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本質的理解[3]。教師要利用任務來驅動學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教學“延續文化血脈”這一框題時,教師可以設計議題“中秋節的魅力”及以下學習任務。(1)開展“溯源——中秋節探秘”活動。課前,學生收集中秋節的資料,觀看微課視頻《中秋節的傳說》,繪制思維導圖,并將思維導圖發送到“理想人人通”圈子,學生進行互動。這個學習任務可以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特點,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2)設計“穿越——文化之旅”研學路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使用平板畫圖軟件設計“穿越——文化之旅”研學路線,培養文化自信,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熱愛家鄉的情感。(3)開展“傳承——家風家訓”活動。學生制作家風家訓海報,挖掘“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內涵,感受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明白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精髓,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這份“有深度”的作業設計基于《2022年版道德與法治課標》要求,以主議題為核心,綜合“文明與家園”作業目標、作業內容和表現形式,將信息技術與作業相結合,通過任務驅動學生思考,有助于學生在議中悟、議中思、議中學,提高思維能力。

四、注重融合與拓展,設計“有寬度”的作業

作業的設計與實施是師生情感交流與思維碰撞的過程?!坝袑挾取钡淖鳂I不應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也可以參與作業設計。教師要勇于突破思想的藩籬,豐富作業設計主體,拓展作業設計空間,使作業設計的主體、內容、形式、評價等呈現開放性的特點。教師讓學生參與作業設計,可以提高作業設計的科學性與靈活性?!?022年版道德與法治課標》要求堅持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主體建構相統一。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確定作業的目標、內容和形式,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作業。

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二課第二框題“創新永無止境”時,教師可以圍繞“我國的科技發展”這一議題,呈現以下與議題相關的數據和時政材料。

材料一:2016—2022年我國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經費投入曲線圖;材料二:2022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第11位,連續10年穩步提升;材料三: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突出問題。

學生根據議題及相關數據、時政材料,設計了如下作業:(1)從材料一你得出什么結論?依據是什么?(2)材料二中我國創新指數排名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小美預測未來我國的全球創新指數仍然會上升,你贊同小美對于未來的預測嗎?為什么?有同學說,我國要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必須把創新主動權和發展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你贊同他的觀點嗎?為什么?(3)針對材料三我國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你有解決的辦法嗎?

學生通過設計作業,學會了解讀時政材料,結合時政材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習效率。

有的學生認為,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這些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關系不大?!坝袑挾取钡淖鳂I要求教師與學生轉變思想,教師要為學生設計真實的作業情境,增加學生的操作和體驗,促進學生知行合一。真實情境往往具有復雜性,因此,教師要注重場景設計,在設計作業時可以選擇具有討論價值的熱點話題,讓學生運用學科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以問題為導向的任務驅動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社會熱點話題“彩禮”,設計議題“彩禮風俗的演變”,呈現以下材料。

彩禮是男女雙方以結婚為目的,一方按照當地習俗給付另一方的禮金及貴重物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數額也水漲船高,引發社會熱議。材料一:有些人認為彩禮是一種過時的習俗,應該取消。有些人認為彩禮是一種婚嫁風俗,不應該被取消。材料二:《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扎實開展高價彩禮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教師可以結合材料設計如下作業(1):演講展示臺。上述兩種觀點均有其合理與不合理之處。請你選擇一種觀點,搜集資料,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其合理性,寫出演講詞,在班級進行演說。作業(2):辯論展示臺。正方:彩禮是一種過時的習俗,應該被取消。反方:彩禮是一種婚嫁風俗,不應該被取消。作業(3):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就如何解決彩禮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有寬度”的作業種類比較多,在作業評價上存在困難。教師要依據學業質量標準,制定基于正確價值觀、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評價量規,通過多樣化的評價,實現及時反饋。

教學實踐證明,初中道德與法治“四度”作業設計是基于“教—學—評”一致的作業設計。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建設品質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如何根據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有效設計有溫度、有梯度、有深度、有寬度的作業,還需要不斷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楊君,汪文龍.智慧課堂融入議題式教學的實踐探究與價值意蘊[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29):55-57.

[3]楊紅靜.“議”味“深”長:指向深度學習的議題式教學實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26):40-42.

注:本文系南寧市教育科學“品質課堂”建設專項課題“‘議題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品質課堂建設中的實踐研究”(2022PZKT022)的階段研究成果。

(責編 歐孔群)

猜你喜歡
四度議題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
淺析“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運用
高中政治課堂議題式教學探究
議題與實證:指向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探索
創新教學模式培育核心素養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做有“四度”的電視民生新聞
力求“四度” 寫出精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