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 加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第七屆全國研究生教育學學科建設高端論壇綜述

2024-04-14 14:03李鋒亮周京博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博士生專業學位跨學科

李鋒亮,周京博

(清華大學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一、引言

2023年11月10日,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學專業委員會2023年度會議暨第七屆全國研究生教育學學科建設理論與實踐高端論壇在昆明召開,論壇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研教委”)、學會會員部、《研究生教育研究》雜志社、《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雜志社共同主辦,云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和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承辦。來自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研究生教育研究》雜志社、《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雜志社以及 30 余所高等教育機構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出席了論壇。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研教委副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丁雪梅教授主持。云南大學黨委書記周學斌、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以及云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何開喜分別致開幕詞。楊衛院士在致辭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國家經濟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最具有標志性的體現,其根本任務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和提升創新能力。他希望與會專家能夠各抒己見、群策群力、貢獻智慧,深入闡述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學學科的發展路徑,推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與時代發展需求的深度結合。

本次論壇專家學者圍繞“研究生教育強國的制度建設”“交叉學科、跨學科與多學科”“創新人才培養”“產教融合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四個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二、研究生教育強國的制度建設

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1]。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是教育強國建設的制高點,在教育強國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高端引領和戰略支撐作用[2]。研究生教育強國的制度建設事關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推動研究生教育體系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基礎。在“大會主旨報告”和“研究生教育強國的制度建設”專題研討中,與會專家聚焦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的現實基礎與理論邏輯,探討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模式,并對研究生教育治理體系建設給出了建議。

(一)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的現實基礎與理論邏輯

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在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厘清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的現實基礎與理論邏輯,有助于明晰研究生教育強國制度建設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深刻理解和豐富研究生教育強國的價值和內涵。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指出,研究生教育學作為教育學的最高端,具備學科建設、知識創新和一流大學三個新要素,需要遵循學科個體假設、產品繼承假設、資源稀缺假設和控制遞減假設?;诖?他提出了我國博士生教育體系的發展路徑和改革方向。一是規模層面,博士生規模決定高端創新人才的數量,應與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底數密切相關,由社會發展目標來確定。二是結構層面,博士生教育學科結構應以導師學科分布結構為基礎,以研究生的意愿學科結構為動力,以就業需求學科結構為牽引。三是經費層面,應統籌國家、學校和導師三方面經費投入,緩解博士生教育投入不足,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的問題。四是思政教育層面,應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開設高水平的德育課程,保持合理的思政教育生師比,倡導學術誠信建設,培養博士生的科研精神和學術情懷,提高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五是導學關系層面,實行導師的全面責任制,開展導學過程的多方位互動與協同,充分尊重博士生的基本權利,解決師德師風失范、師生關系異化等問題。六是培養質量層面,應實行分類培養標準,客觀地評估博士生培養質量;暢通分流選擇渠道,形成可操作的分流方案。七是管理體制層面,應以剛柔結合推動管理水平,突破以往“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管理瓶頸,漸進式地拓展學校的自主權。八是產教融合層面,應強化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博士生培養中的作用。利用科研機構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組成部分,以公益性原則培養一定數量博士生;利用領軍型科技企業在全創新鏈上的延伸作用,協助高校培養部分應用型博士生。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研教委顧問、北京理工大學王戰軍教授表示,研究生教育學需要為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提供理論支持,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智慧和人才支撐。針對研究生教育學的發展路徑,他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是研究生教育學應實現多學科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學科建設新路。研究生教育學既是理論性學科,又是應用型學科,需要運用多學科理論或跨學科視角,探究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論、實踐探索、制度政策等問題。第二是多方面協同發展。研究生教育學需要協調好多重關系,包括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的關系,有組織地研究與自由探索的關系,學者、研究生院、政府協同關系以及中國特色與國際認可的關系等。第三是研究生教育學應聚焦核心要素、重點問題,取得關鍵性突破。研究生教育學需要深耕研究生育人規律、發展規律等核心問題,解決“雙一流”建設與評價、學位授權結構布局與審核辦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以及加快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等重點問題,在學科建設上取得突破。

華南師范大學李盛兵教授從教育公平、教育質量與國際影響力三個方面解讀了博士生教育強國的內涵。他指出,博士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科研人才的主要渠道,是推動學術進步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升國家的全球競爭力。關于教育強國的內涵,他認為教育強國是在國際比較中形成的,要在更先進教育理念和更大投入及高效率的基礎上,促進本國教育公平和高水平,具有高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在教育強國關鍵指標的選取上,他建議從公平、國際影響力、對人才發展的貢獻以及對科技發展的貢獻等四個方面衡量,并提出涵蓋增加投入、內培外引、職業化培養、多學科交叉、國際化等在內的博士生教育強國實現路徑。

(二)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培養大批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務,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與國家世界科技強國戰略目標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密切相關[3]。探索適應時代發展變革和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推動研究生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撐。研教委副主任、天津大學閆廣芬教授深入探討了本研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要義和實踐理路。她指出,本研貫通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一種新范式,其教育理念融匯中西方教育哲學,意在將人作為教育的邏輯起點與價值旨歸,順應人的個性與身心發展規律,體現出以人為本理念的傳承和弘揚。針對人才貫通培養模式的落實,她建議基于科學原則、個性發展、國際化、強化基礎、學科交叉以及實踐驅動六個原則設計本研貫通人才培養方案,并以天津大學為例探討了本研貫通人才培養實踐的培養方案和機制。

研教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陸根書教授基于知識生產模式轉型的背景探討了博士生培養模式改革的國際經驗和本土探索。他指出,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生產模式的演進對博士生培養模式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對博士生培養目標、培養環境、科研形式、研究范式以及質量控制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詳細闡述了域外國家和地區博士生培養模式改革新探索,包括靈活設置學科,建立豐富多樣的博士學位授予類型;設置跨學科研究計劃,提升博士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協同共育,構建博士生聯合培養網絡;采取多種方式,評價博士生研究成果。最后他提出了我國博士生培養模式改革的實現路徑。一是以需求為導向,靈活設置豐富多樣的博士學位授予類型。二是打破學科壁壘,加強跨學科博士生培養。三是強化組織協作,構建多元主體協同的博士生培養網絡。四是改革評價方式,建立多元化博士學位成果評價機制。

華中科技大學駱四銘編審探討了研究生教育制度認知與高層次人才培養之間的關系。他以近期導生沖突極端案例為切入點,分析制度認知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師生關系中的沖突源于對認知教育的欠缺。他認為,認知教育有利于提高對研究生教育及相關制度的認識,提高對科研失敗、科研試錯的容忍度、改善社會輿論氛圍,從而緩解師生科研競爭與壓力。應從研究生教育制度生成與發展、研究生教育目標、研究生教育中的師生角色、研究生教育產出以及研究生教育途徑五個方面開展認知教育。

(三)研究生教育治理體系建設

研究生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是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內涵式發展的關鍵[4]。南京農業大學姚志友教授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視角出發,探討了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需求識別與服務供給策略。他分析了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中的內在差距,比如規模與結構發展中的短板逐漸凸顯、導向性宏觀管理的政策服務供給不足以及教育政策工具與治理主體需求間的適配性不強等問題。他建議,應培育和加強高校研究生教育需求側治理理念,完善研究生教育需求側治理的制度體系建設,優化和創新高校研究生教育需求側治理機制。

研教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彭湃副教授基于國家創新體系視角,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科教統籌治理的邏輯與構想。他分享了科教統籌的內涵,分析了科教統籌與科教結合、科教融合和科教融匯等概念的區別,指出科教統籌是以研究和試驗發展(R&D)為主要任務,將科技事業與跟科技活動有直接聯系的教育事業進行通盤籌劃,以達到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配合,完善創新鏈條和生態,發揮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宏觀治理架構。他指出,研究生教育治理具備高度復雜性和跨組織邊界性,因此應置于國家創新治理體系中探討研究生教育科教統籌治理問題。他進一步探討了科教統籌的學理邏輯、實踐邏輯和比較邏輯,指出研究生教育科教統籌治理具有現實緊迫性,并針對科教統籌治理基本理念、統籌機構和工作機制提出了基本構想。

三、交叉學科、跨學科與多學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構筑全面均衡發展的高質量學科體系[5]。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是培養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助于實現前沿技術的突破性創新,推動學科建設,更有利于解決國家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增強國家競爭優勢。推動交叉學科、跨學科與多學科建設,培養具有跨學科背景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務和挑戰。在“交叉學科、跨學科與多學科”專題研討中,與會專家圍繞如何開展跨學科培養、跨學科研究對人才培養的影響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并針對推動我國學科交叉融合以及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建議。

研教委委員、復旦大學廖文武教授分析了科學類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科研經歷,發現絕大多數獲獎者都接受過研究生教育,而且在獲獎案例中,跨學科研究和基礎研究占比非常高。他指出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認為跨學科聯合培養與聯合研究是未來研究生教育開展基礎研究工作非常重要的主題。面向新時代發展背景,他針對我國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研究生教育未來發展方向給出了建議。他認為應該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重視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律研究,做好學位點建設動態調整;圍繞國家需求做好人才預測,規劃并完善學科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人才培養層次結構;做好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抓好培養過程監督,確保人才選拔、科研訓練、學位授予等重要環節高質量運作和發展,從而為黨和國家建設培養更多高質量人才。

研教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世奎研究員探討了跨學科流動對博士學位獲得者學術生產力的影響。他指出,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理念和實踐,正在逐步從研究生教育的邊緣走向中心,已經滲透到學科建設、學位授權、招生培養等方面??鐚W科人才培養路徑主要包括橫向跨學科培養和縱向跨學科培養兩條路徑,目前學界普遍關注橫向跨學科,對縱向跨學科的研究明顯不足。這項研究以人工智能領域作為切入點,以獲得博士學位的國內高校人工智能領域學者為研究對象,選取了創新影響力、發表論文數、論文篇均被引數和專利數四個解釋變量,實證分析了跨學科流動對不同學科專業背景學者的學術表現和學術產出產生的差異性影響,并基于研究發現提出了跨學科人才培養的建議。

研教委委員、廈門大學徐嵐教授分享了跨學科研究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證研究。這項研究基于案例分析法、半結構訪談等研究方法,從跨學科創新創業制度規范、課程教學、師資隊伍、實踐活動、資源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我國研究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運作效果,提出了跨學科視域下我國研究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框架。她指出,目前我國跨學科研究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仍存在一些問題,未來可以實施改革完善跨學科創新創業學位制度、合理規劃跨學科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提升跨學科創新創業師資隊伍質量、優化改進跨學科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以及系統整合跨學科創新創業資源等策略。

研教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李健強教授分享了多類別專業學位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和實施計劃。他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為切入點,系統介紹了科技小院的工作成果。他指出,鄉村是面向科技前沿和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實施鄉村振興不僅要聚焦鄉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還要滿足鄉村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藝術、法律等多方面需求。因此,鄉村振興離不開各類人才的支撐,支教支農需要多類別、多學科的研究生,才能更好地發揮科技小院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這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分享了全國科技小院人才培養模式成果示范推廣“111專項”方案,鼓勵多類別專業學位研究生投身鄉村全面振興。

研教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祝愛武教授探討了研究生教育評估制度的內涵與特征,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評估制度的價值和功能。她指出,研究生教育評估制度是指正式的研究生教育評估法律、規定、準則、規則、程序、方法和非正式的研究生教育評估習俗、社會規范和職業規范、文化、倫理及實施機制。她認為,適切的研究生教育評估制度應符合共享性、公正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研究生教育評估制度的首要價值是管理價值。其本體價值是教育價值和學術價值,終極價值則在于保障人的發展。她建議研究生教育評估制度應該實現對人、區域、職業、權力、資源的分化功能和整合功能,以及促進人的發展的顯功能與潛功能。

四、創新人才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務[7]。因此,應遵循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理念,全面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優化研究生教育生態,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戰略引領和關鍵支撐作用。在“創新人才培養”專題研討中,與會專家探討了研究生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研究生導師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的角色定位,針對增強研究生創新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明確導師責任等問題給出了建議。

(一)研究生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

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自主培養高素質、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和提升人才科技創新能力的保障。江蘇大學鐘勇為教授對研究生創新行為關鍵影響要素及其作用機理進行了實證研究。他通過研究發現,組織支持是研究生創新行為的關鍵影響因素,其次是研究生素養,而研究生素養在組織支持與導師支持對研究生創新行為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組織支持影響因素中,創新氛圍對個體創新行為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學術資源、創新文化、學術活動。研究生素養影響因素中,個體特征對其創新行為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學術思維、創新動機等方面。他建議切實營造優良的創新氛圍,提供充足的學術資源;注重提升研究生素養,夯實創新行為產生的基礎;增強導師對研究生的情感激勵與學術支持,提高與創新相關的知識與能力。

東北財經大學陳沛副教授基于高層梯隊理論和雙元創新理論,從上市公司高管的研究生教育經歷出發,探究研究生教育、創新型人才與組織雙元創新的影響。他發現無論是上市公司CEO個體還是高管團隊,其研究生教育經歷對企業探索式創新和利用式創新均有顯著促進作用,并且研究生教育對企業探索式創新的影響強于利用式創新。他建議,高校應進一步加強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活動開展,輸出更多創新型人才。在研究生教育逐漸與學術職業解耦的背景下,研究生就業形式愈發多元,社會各方都應充分重視不同行業研究生群體的創新稟賦和社會服務才能,最終實現就業市場與研究生教育創新發展的互利共贏。

云南大學李敏副研究員經過實證分析,探討了西部地區專業碩士的就業選擇、區域流動和影響因素。研究發現,西部專業碩士更傾向于留在西部的體制內等相對穩定的單位就業,東部企業是西部專業碩士跨區域流動就業的主要選擇,東部和中部專業碩士流入西部就業的比例非常低。留在西部地區就業比例最高的是教育學類和醫學類專業碩士,而流向東部地區就業比例最高的是經濟學類與工程類專業碩士。她建議,完善西部產業結構,加強對西部企業的政策傾斜與支持;進一步優化西部高校學科專業結構,使專業碩士培養與地方行業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出臺真正利好于西部研究生畢業生的就業優惠政策是西部留住人才的關鍵;加強西部高校與東部高校聯合培養、交流訪問或可成為西部地區吸引優秀畢業生的有效渠道。

研教委副秘書長、清華大學王傳毅副教授基于多源異構數據構建質量測度指標,探究學位點質量、培養質量和發展質量之間的相關關系。這項研究使用研究生追蹤調查數據,以數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為案例學科,發現學位點質量和培養質量之間呈現中度相關,培養質量與發展質量之間呈現中低度相關或者不相關,而相關關系的強弱在不同學科中存在異質性。他的研究還發現研究生培養質量與名師育人成效、生師比所體現的指導精力投入密切相關,并且在服務國家的重任中培育人才,可能會產生疊加效應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升。

(二)研究生導師角色定位與導生關系

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對研究生的指導貫穿研究生教育全過程,是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關鍵。研教委委員、北京大學沈文欽副教授基于理工科實驗室的多案例分析,剖析了博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導師的多重角色,指出了目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導生關系存在的問題。他指出,目前關于博士生創新能力培養影響因素的分析主要聚焦院校和院系層面,對實驗室層面的關注不夠。在實驗室中,理工科導師承擔著研究資源與經費提供者、學術指導、實驗室管理者等多重角色。歷年博士生調查顯示,理工科博士生的各項滿意度顯著低于人文社科博士生,部分原因是導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他指出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角度來看,導師和研究生之間存在導生知識不匹配、導師科研指導與導生交流有效性不足等問題,未來可以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相應改革。

研教委委員、西北工業大學肖敏副研究員梳理了導學倫理關系的相關研究,從邏輯演進、概念界定和功能定位的角度探討了導師第一責任人的角色倫理,為研究導學和諧互動關系提供新的分析路徑。她指出,目前我國研究生導師的責權范圍和邊界模糊,研究生導師失德失范行為使導學矛盾升級,因此有必要強化研究生導師對于第一責任人角色的認同。她從倫理學的視角明確了導師“第一責任人”的角色定位,指出導師第一責任人角色具有多重性、社會性、規范性和秩序性四個特征,并且具備價值引領、責任培育、行為規范和和諧互動四個功能定位;研究生導師遵循第一責任人角色的倫理行為模式開展指導工作,需要明確自身的責任、權利及其關系,接受并認可角色倫理的期待和要求,并且將倫理期待內化為道德信念及第一責任人角色的道德規范。

五、產教融合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

面向新時代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應積極探索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健全產教融合培養機制,增強專業實踐的有效性,構建高質量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8]。在“產教融合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題研討中,與會專家探討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案例,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科研能力、專業實踐治理有效性等問題,以及“國優計劃”研究生、卓越工程師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了建議。

(一)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發展專業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學位與研究生培養改革發展的戰略重點,是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9]。研教委委員、北京工業大學李娟研究員深入探討了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問題。她指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自設置和試辦以來取得諸多成就,但目前存在培養目標片面強調職業性和應用性而忽視學術性和高層次、產教融合重形式輕內容等誤區??蒲心芰ε囵B并不是學術學位的專有要求,也應在產教融合實踐創新過程中設置為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她指出選題應以現實問題為導向,學術訓練應秉承實踐出真知,研究與寫作應體現科學精神與學術規范。

研教委委員、華南理工大學張樂平研究員通過文本分析以及訪談,分析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的評價和治理問題。他指出當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在學生社會化和校企合作融合性等方面存在挑戰。他通過分析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的評價主體、評價客體和評價方式,指出專業實踐治理的必要性,認為良好的專業實踐需要必要和適度的學習經歷及體驗、代表性的學習成果與評價標準以及科學有效的方式與渠道。未來應該通過識別專業實踐影響因素、測度學生發展水平以及建設實踐教育共同體等途徑提高專業實踐治理的有效性。

研教委委員、南京農業大學羅英姿教授基于全國專業學位博士教育質量調查,探究了專業學位博士生教育對博士職業發展的影響路徑。這項研究發現專業學位博士生教育既存在生產功能也存在信號功能,專業學位博士生教育通過博士生的人力資本增值以及博士文憑的信號價值促進博士生畢業后的職業發展。這項研究驗證了專業學位博士生教育對國家人力資本積累的作用,為國家進一步發展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擴大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規模提供了實證證據。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案例

產教融合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鮮明特征,是職業性和學術性的有機結合和高度統一[9],有助于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緊密銜接。天津大學李永剛副教授基于產教融合背景分析了工學博士生參與工業研究項目的挑戰和改進辦法。他通過個案訪談挖掘工學博士生獨特的社會化經歷,探究工學博士生參與工業研究項目過程中科學取向和工業取向之間的內在張力與沖突。研究發現,工學博士生在工業研究項目參與中存在正向結果和消極體驗的悖論。一方面,工學博士生在學科知識、研究能力和效用取向價值觀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現。另一方面,工學博士生在工業研究項目參與中面臨研究方向沖突、資源競爭、研究成果沖突等多重張力,導致導生關系存在利益化、商業化以及功利化等異化現象。他提出應當重新思考工學博士生的培養目標、科研訓練以及工業研究項目的參與程度。

研教委委員、蘭州大學包水梅教授分享了“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存在的困境及其可能的預防措施。她分析了“國優計劃”政策出臺的背景與意義,指出“國優計劃”的推出能夠培育高水平創新型師資,承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重任;培育科學教育教師,切實推進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基礎教育階段教師學歷層次,增進教師綜合素養。然而,“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可能會面臨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教師教育內源性動力不足、非師范類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基礎薄弱、“國優計劃”研究生培養組織機制不健全等多重困境。她建議從轉變價值觀念、調整教育學院定位、建立統籌性組織機制、創新培養模式以及建立全過程質量保障體系等方面采取預防措施。

研教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永紅教授團隊的曲玥博士從新時代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時代需求出發,介紹了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取得的成就。她指出,產教融合培養卓越工程師是實現教育、科技和人才融匯的重要舉措,能夠為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提供人才支撐。然而目前存在配套政策和積極實施制度不完善、學生淘汰和分流機制不清晰、學生評價政策不明確等問題,因此招生、課程體系、導師隊伍以及工程實踐等培養關鍵環節亟須完善。她指出未來應該重視解決學生入企后可能面臨的問題,處理好校企上層達成共識與基層認知及落實不到位、企業項目與適合學生培養的項目、學生科研成果與知識產權歸屬等方面的關系。

六、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化部署,明確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這賦予了研究生教育新的使命任務和戰略地位,也為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和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戰略性支持,發揮著高端引領和基礎支撐作用。

本次論壇以“研究生教育強國建設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主題,立足于新時代對拔尖創新人才的新要求和新任務,著眼于研究生教育強國的制度建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等核心問題,擘畫了以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藍圖。與會專家既重視理論深度又關注現實需求,既注重頂層設計又堅持實踐探索,為促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提供了諸多前瞻性建議:持續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推動研究生教育強國制度創新,加強研究生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大力發展專業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以產教深度融合助推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加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高質量研究生教育發展體系。

猜你喜歡
博士生專業學位跨學科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醫患溝通的認知及培養需求研究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首都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陳桂蓉教授
陜西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拜根興教授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土木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現狀與對策——以廣大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