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賦能,促進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

2024-04-17 04:18蘇偉毅
新教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育數字化跨學科學習小學語文

蘇偉毅

【摘 要】通過教育數字化賦能預學、教學、拓學,融通知識、發展思維、提升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跨學科學習 教育數字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將跨學科學習納入到拓展性學習任務群的范疇之中,強調應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對語文學習空間進行拓展,以變革語文教學方式。

從宏觀角度看,跨學科學習是著眼于問題解決的主題式學習,以大主題、大單元、大項目、大情境為特征,進行知識統整,開展一個相對獨立的階段性學習??鐚W科學習不只是一種形式,也應是一種觀念。如何從微觀角度,讓平時的課文或課堂教學滲透跨學科學習理念,并以教育數字化賦能學習,打破知識壁壘,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呢?

一、數字化賦能預學活動,融通跨學科知識

課前預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形成初步了解。同時,在預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障礙、學習問題進行明確,從而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解決。課前預習對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有積極意義。在課文預習中,學生需了解的內容較多,涉及多學科、跨學科知識,如寫作背景、生活常識、科學知識、地理風貌、風土人情等。這些知識,可讓學生借助教育數字化技術,進行跨學科預學,在潛移默化中發展學生的跨學科自學能力。

例如,四年級上冊《夜間飛行的秘密》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短文,介紹了科學家為了弄清楚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而做的實驗,并最終獲得了實驗結果,得出了結論。小學生對科學、生物現象普遍有較高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從課文內容出發,在課前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1)閱讀課文內容,找一找為了弄清蝙蝠在夜間飛行的秘密,科學家都做了哪些實驗?(2)通過做實驗,科學家獲得了什么樣的實驗結果,得到了什么結論?(3)除了從蝙蝠的身上獲得靈感之外,科學家是否還從其他動物身上獲得過發明靈感?通過這些靈感,他們創造了什么科技產品?大家可利用課余時間,以互聯網為輔助,自主查閱網絡信息,搜集整理查到的知識,了解生物現象和科學發明之間的關系,在下次上課時進行分享。

可見,從教材內容出發,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既能讓學生通過預習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了解,掌握課文的大致內容,還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來豐富學生的學習路徑與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數字化技術的輔助下,查閱更多科學知識,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增加學生對科學知識的了解,從而達到以語文學科為基礎的跨學科學習效果。

此外,相較于生字詞障礙清除、單純課文內容閱讀的傳統預習模式,以數字化技術為輔助來設計預習任務,更具開放性、靈活性,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對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激起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也有幫助,可為語文學科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二、數字化賦能教學活動,發展跨學科思維

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著課文中的文字承載著豐富的多學科知識。教育數字化背景下,教師在組織開展跨學科語文學習活動時,應充分把握課堂教學環節,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情況,靈活地進行教學手段創新,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以切實推動課堂教學成效提升。

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組織學生開展跨學科學習,實現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融合,讓學生在相應情境的引導下,了解、學習不同學科的知識,感受各學科知識間的關聯和差異,并在各學科知識的相互補充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二年級上冊《雪孩子》這篇課文主要是對“雪孩子如何變成云”這一過程的講述。教師可以將數字化技術作為輔助工具,將科學知識融入課堂,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文章所講述的內容,從而以數字化賦能實現語文學科與科學知識的融合,達到跨學科學習效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為學生展示“雪受熱融化變成水”“水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到空中遇到冷空氣變成云”的過程。并且可借助數字化技術繪制思維導圖,以思維導圖為輔助來詳細描述“雪變成云”的全過程,在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讓學生對科學知識產生興趣,從而實現語文學科與科學學科的跨學科融合。

《課程標準》凸顯了小學語文跨學科教學理念,教師應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觀念和方式,以語文學科為基礎,立足教育數字化背景,靈活地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跨越學科界限,對不同學科內容進行適當的組合拓展,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課堂的厚度。

三、數字化賦能拓學活動,提升跨學科能力

課后作業、學習任務的設置,不僅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鍛煉其學以致用能力的重要路徑。因此,為了更好地鞏固課堂教學成效,在開展跨學科語文學習活動時,教師也應增加對課后環節的重視,借助數字化技術,合理地為學生設計課后實踐活動,從而在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的同時,鞏固課堂教學成效。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時,教師就可以結合這一活動主題,為學生創設任務情境,要求學生選擇相應情境,做一名“小小講解員”。在學生完成了情境任務的選擇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選擇的講解內容,挖掘其中蘊含的跨學科因素,設計跨學科任務,以此調動學生完成任務的熱情。

例如,在“我是周邊環境講解員”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講解任務和數學、歷史等學科進行關聯,從而推動跨學科學習活動開展。任務設計如下:(1)明確自己小區的具體位置,同時了解小區周邊的商鋪、交通等情況,并以此為依據繪制簡單的平面圖。在平面圖繪制時,可以借助數字化技術查閱相關類型的平面圖是如何繪制呈現的,并結合所學數學知識,對小區周圍的平面圖進行繪制,在講解時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在完成語文實踐任務的過程中,對數學中的平面圖繪制等內容進行了運用,從而實現了語文學科與數學學科知識的關聯。(2)借助網絡技術,對所在區域的發展變遷情況進行了解,并講一講周邊環境的歷史。(3)借助網絡技術,查一查周邊是否有名勝古跡。若有,說一說它們的歷史淵源。

這樣,通過任務(2)(3)的設置,學生可以在數字化技術的輔助下,了解當地區域發展、環境情況、名勝古跡的歷史淵源等信息資料,并且在無形中鍛煉了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及對信息的搜集與整理能力,從而實現了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歷史學科的有機融合,達到跨學科學習效果。

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設計,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講解內容更豐富、更有說服力,同時還能在引導學生完成跨學科任務的過程中,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對資料信息的搜集整合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對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有積極意義。

總之,教育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為小學語文跨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跨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并借助數字化技術,組織開展多樣化的跨學科教學活動。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

猜你喜歡
教育數字化跨學科學習小學語文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成員郭紹青:教育數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級發展階段
從教育信息化發展新動向把握建設新方向
建設教育強國?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
STEM項目學習要重點關注什么?①
創客課程開發的困境與突破
跨學科學習:真義辨析與實踐路徑①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