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課堅持問題導向的現實依據與實踐路徑研究

2024-04-20 04:07李春雨
文教資料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春雨

摘 要:堅持問題導向作為理論創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高校思政課的內在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能夠深化高校思政課的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更好地滿足學生主體需要,對實現高校思政課理論與實踐創新、提升思政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高校思政課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將問題意識貫穿課堂始終、提高學生提問的能力、回應學生在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問題,發揮思政課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激發課堂活力、增強理論吸引力,更好地實現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的根本課程,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這一使命決定了高校思政課必須與時俱進,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守正創新,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充實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理論與實踐需要。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指引。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表示:“要堅持問題導向,學生關注的、有疑感的問題其實也就幾大類,要把這些問題掰開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實和道理一條條講清楚?!睂W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問題導向的重要論述,全面、系統地研究高校思政課的問題導向,對增強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推動其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思政課堅持問題導向的客觀必然性

堅持問題導向作為理論創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只有在現實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應用,才能充分發揮其理論和實踐價值。堅持問題導向是由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決定的。高校思政課只有以問題為導向才能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達到教育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思政課所涉及的問題看似是理論問題,但在本質上,是由社會現實提出來的實踐問題。直面現實問題,對實踐問題進行科學的理論闡釋、解答學生的理論困惑是思政課的重要任務。

(一)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對象的時代性

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對象是高校大學生。高校大學生生于互聯網時代,成長于“互聯網+”時代,是最具時代性、先進性和創造性的一代。他們能夠通過社交軟件、搜索引擎、在線課程等網絡手段獲得資訊和教育資源,這使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思想更加自由。同時,由于互聯網是全球性信息共享工具,資訊良莠不齊,各種價值觀互相激蕩,勢必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影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產生各種疑問,對這些問題的解答,關系到能否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學生的問題為教育導向是高校思政課的題中應有之義,“增強問題意識,是思政課的本質要求,是思政課有效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服務黨和人民事業的內在必然”[1]。

高校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和未來,當擔當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他們的艱巨任務。當代中國發展面對的國內外問題也是大學生要面對的問題。大學生不僅需要認識這些問題,更需要用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重任。這就要求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明確意識到自身肩負的民族大任。高校思政課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關鍵責任,“未來30年,我們培養的人要能夠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偉業。這就是教育的歷史責任”[2]。高校思政課在教育過程中要以時代問題為導向,在闡釋、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主體意識和擔當意識。

(二)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內容的現實性

高校思政課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為基本教學內容,“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3]。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都是在解決時代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這就決定了高校思政課要以問題為導向設計課程內容。

馬克思主義不是現成的知識,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在批判和建構中不斷豐富發展起來的科學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在理論發展伊始,就針對社會現實問題進行批判,從而闡發自身對現實歷史的認識。他們在創立新理論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科學的道路,即歷史唯物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一方面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理論,同時以科學理論解決中國問題,從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發展。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都無法脫離實踐提出的問題而形而上學地構建自身。高校思政課以實踐中的理論智慧為教學內容,只有堅持問題導向,才能夠避免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條化,避免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成僵化認識。

高校思政課在教學過程中面對的不是技術性問題,而是時代性問題,是從無數次偉大斗爭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成就,這些偉大斗爭連接著過去、現在與未來,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和現實感,不僅推動著社會進步,而且與每個大學生的現實生活、未來生活息息相關。這就決定了思政課教學的特殊性和艱巨性。

高校思政課所講授的課程內容,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經過現實的檢驗,這是高校思政課課程內容的特殊性?;谄涮厥庑?,高校思政課面對的問題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世界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在高校思政課的課堂里,學生要學的不僅是一個概念、一條定理,而且是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用科學的理論闡釋現實的能力。

(三)高校思政課的問題本質上是實踐問題

在高校思政課的課堂上,無論是教師以問題為導向講授課堂內容,還是以問題為導向回應學生的疑惑,都不是純粹的理論問題,而是在闡釋和回應由具體實踐提出來的現實問題的過程中使理論現實化,從而闡釋理論的真理性和價值性。

高校思政課教材中的問題本質上是實踐問題。高校思政課的課程內容要以教材為依據,但是“教材給出的是教學的基本結論和簡要論述”[4]。高校思政課的教學過程就是要把結論過程化,將理論現實化,依循實踐的方向講述理論的生產過程,對現實問題給出理論的解答。教師需要以問題為導向,將在實踐過程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回歸現實,在現實生活中將教材中的道理講明白,讓學生在先進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活動。

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本質上是實踐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大致分兩類。一類是具有時代性和社會性的問題。由于這類問題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所以必然要在實踐中給予回答,才能解決學生的疑惑?;貞獣r代問題需要注意,在理論中回應時代問題不是非黑即白的,需要以辯證的態度看待時代問題,這類問題的解答重要的是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另一類是學生基于不同的人生經驗提出的個人問題。這些個人問題本質上同樣是實踐問題,教師給予解答時,要回到實踐過程中,才能真正解決學生的疑惑。

二、堅持問題導向是高校思政課的內在需要

在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好的問題能夠深化課程內容,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從而優化課程安排、吸引學生注意力,更好地滿足學生主體需要。

(一)堅持問題導向是深化課程內容的需要

以問題為導向安排課程內容,能夠使高校思政課直面社會現實,讓學生深入了解社會現實,并且深化課程內容。高校思政課課程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感,不與正在發生著的事情相結合的課程內容是不完整的,“這些抽象本身離開了現實的歷史就沒有任何價值”[5]。在以問題為導向的過程中,高校思政課能夠回應重大的現實問題,從而清晰地展現理論背后的現實邏輯,增強理論的解釋力。

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導向是深化高校思政課課程內容的必然途徑。青年大學生是有求知欲的群體,他們提出的問題是思政課深化課程內容的契機。一方面,思政課在回應學生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深入闡釋理論的內在機理,以歷史視野回應理論的現實性,將道理講明白,使學生對思政課產生認同,在以理服人的過程中達到鑄魂育人的教育目標。另一方面,在以問題為導向的開放式教學環境中,教師能夠通過學生提出的問題發現課程內容的不足,及時補充課程內容,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深化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的理論需要。

(二)堅持問題導向是落實教學方法創新的需要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發展向思政課提出了更高的育人要求,提升課堂質量成為提高高校思政課育人質量的關鍵因素。落實先進的教學方法是提高高校思政課課堂質量的重要一環。以問題為導向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內容與先進教學方法的緊密結合。

傳統的高校思政課堂大多以教師為主體,采取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在這一教學方法下,教師有足夠的課堂時間傳授更多課本知識,但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學生自主思考。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方法不斷更新,“很多學校在思政課上積極采用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題式教學、分眾式教學等”[6],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取得了不同的教學效果。但無論是案例式教學還是專題式教學,都偏重教學形式的改變,而忽略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緊密結合。

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在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中兼顧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拒絕泛娛樂化、表面化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創新真正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現實作用。將堅持問題導向融入教學方法創新中,以問題導向進行啟發式教學,增強各種教學模式的實效性,提升學生的理論獲得感,激勵學生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堅持問題導向能滿足學生主體需要

隨著時代發展,學生對思政課的要求不斷提高,照本宣科無法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新時代的思政課要在以問題為導向的授課過程中,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生社會實踐的理論基礎。

教師以問題為導向設計課程內容,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現實結合。教師在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方面,教師在向學生發問的過程中,需要將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面對的現實問題交代清楚,以便為學生進行理論思考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教師對問題的設置要能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綜合運用理論回應現實問題,不斷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考能力。

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在思考問題、求解問題中深入理解理論,進行理論反思,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認識社會發展規律,在邏輯和歷史的統一中理解社會現實問題。同時,學生討論問題的過程也是訓練思維能力、學習思維方法、夯實理論根基的過程。這些都是他們成長成才過程中的寶貴財富,能幫助他們應對生活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實現他們自身的價值,同時推動社會發展。

三、高校思政課堅持問題導向的具體路徑

堅持問題導向作為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原則,只有貫徹到教學過程中才能發揮增長學生知識、養成科學思維的現實作用。首先,要將問題意識貫穿高校思政課始終,只有增強問題意識才能堅持問題導向。其次,要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高校思政課的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打造高質量課堂。最后,堅持問題導向的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學生的疑問,實現立德樹人。高校思政課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回應理論期待,實現教學目標。

(一)將問題意識貫穿思想政治理論課始終

堅持問題導向就要將問題意識貫穿高校思政課始終。首先,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要在授課過程中增強問題意識。一方面,教師的問題意識來自對教材的理解。教師要在備課過程中發揮專業優勢,解讀教材,巧妙設計教學環節,將教材中的結論轉變為課堂中與學生討論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的問題意識來自對現實問題的關注。高校思政課的理論問題在本質上是實踐問題,只有關注當下的事情,才能增強理論解釋現實的能力,也只有在以理論闡釋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才能贏得學生。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意識對教師的專業理論能力、教學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進行理論學習、持續關注現實世界,才能夠更好地提出問題。

其次,教師要在課后增強問題意識。教師在課后的問題意識來自學生課后的提問。很多學生在課后會提出與課程相關的或者不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作為教師備課的素材,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和解決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教師也要在課后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以他們關注的問題為切入點進行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最后,教師要在教學研究中增強問題意識。教學研究是教師上好思政課的輔助性研究,教師要善于就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性總結。一方面要將學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理論價值的問題轉變為科研問題,深化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在理論層面上回應學生。另一方面。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總結課堂中出現的意外情況,不斷完善提問方式、改變提問內容,使問題更好地融入課程中。教師在以問題為導向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最終要將問題回歸到課程內容中、回歸到價值引領中。這就需要教師在從事教學研究的過程中,增強問題意識,注意總結經驗。

(二)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

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是高校思政課堅持問題導向的關鍵。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里,沒有學生的參與,思政課將失去教學主體和教學意義。只有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保持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提高互動的質量和效率,才能夠在課堂中貫徹落實問題導向。

在傳授經典理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學生在高中時期學習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內容較為簡單,無法形成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看法,提出的問題往往離題較遠。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教師要在課堂中筑牢學生的理論基礎,通過對經典理論的講解,讓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在具體提問過程中能夠更加關注現實問題,從而更加科學、準確地提出問題。

在不斷修正問題中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學生提問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教師對學生所提問題的不斷修正。修正學生提出的問題,是一個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的過程,正如馬克思所說,“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7]。教師要在不斷修正學生提出的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傳授思考問題的方式,將為什么與怎么做聯系起來,將純粹的理論問題轉化為實踐問題,幫助學生反思問題的合理性、提高提問能力。

(三)在解決現實問題中回應理論期待

要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滿足學生的理論期待。就學生所提問題的性質來說,除純粹的理論問題,其他的理論問題都需要在回應現實問題中得到解決。所以教師不能只針對學生提出的理論問題進行回應,還要關涉理論問題背后的實踐問題,給實踐問題以理論回應。

馬克思認為,“每個問題只要已成為現實的問題,就能得到答案”[8]。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只有深入社會生活中,對國內外形勢有整體性、學理化的認知,才能準確把握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給予理論上的回應和價值觀上的引領,讓學生得到理論的滿足和心靈的慰藉,從而使學生養成樂于提問、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教師在面對學生提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在實踐中仍未解決的問題?;貞F實中有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教師以深厚的學理對現實進行闡釋。問題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有問題的存在就有進步的動力。面對實踐尚未解決的問題,教師要更加注重授人以漁,著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進取的精神、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厚植理想信念、培養批判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沈壯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論述[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6):1-8.

[2][3][4][6]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4-16.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3.

[7][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思想政治教育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網絡考試: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新取向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
克拉瑪依區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十八大以來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理念、思路與路徑
大學英語教學中PBL教學模式的實施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