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高職思政課中的運用研究

2024-05-04 17:10王亞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7期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任務驅動運用策略

王亞

摘要: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是探索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重要路徑。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學生層次,分層設定學習任務、學習目標,繼而通過自主學習或小組學習,完成相應的任務。實施任務驅動教學,不僅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切實發揮了思政課的育人功能;而且,任務驅動教學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親和力,提升了教師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筆者以高職概論課為例,論述了任務驅動教學對高職思政課的重要作用,探索任務驅動教學在高職思政課中的具體運用策略,總結和提出了任務驅動教學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難點,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為諸位同仁批評指正。

關鍵詞:任務驅動;高職思政課;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83

思想政治課作為高職課程體系的核心,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著重要作用。概論課作為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揮育人功能的有效手段。新時代背景下,概論課政治性更強、知識寬度更廣、理論深度更深,育人效果更加明顯。高職概論課在兼具上述特點的同時,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時代課題。其實,要想培養“四有”新人,高職概論課就必須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中。但是,就目前來看,高職概論課的執課情況并不理想,學生的主動性有待進一步激發,學生主體作用發揮不到位,學生學習的體驗感和獲得感不足,而這些也一直是高職思政課面臨的重大挑戰。近些年,隨著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界同仁提出了不少改革思路和策略。筆者以任務驅動教學為依托,以高職概論課為例,探索任務驅動模式下高職概論課的教學策略,以為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提出有益的思考。

1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對高職概論課的內在價值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提出的,其中心思想就是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過程要以學生個性特點和心理特點為基礎,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引導,根據教學目標,設定分層教學任務,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和體驗感。在高職概論課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內在價值如下:

第一,新時代“大思政”格局下高職概論課改革的內在要求。步入新時代,隨著大思政格局的逐步建立,對高職概論課的育人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不斷提升高職概論課的教學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八個統一”原則。在此原則的指導下,實施任務驅動教學,以教材體系為基礎,建立和完善相應教學體系;課前,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設定學習任務,以此為引導,建立“教師—教學任務—學生”和“教師+學生”雙鏈條驅動模式。其中,教師的主要職能就是設計任務、引導學習、拓展知識和升華應用,學生則是在教師引導下,探索、討論、加工、創新和分享。雙鏈條驅動、雙職能推動,真正將總書記“八個統一”落到了實處。

第二,達成高職概論課教學目標、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路徑。思政課對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政課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路徑。就高職概論課來說,最終旨歸就是引導高職學生理解和認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幫助學生領會建設和改革中取得的成績,繼而讓學生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方法認識和解決問題。在此前提下,高職概論課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借助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在課內課外細學踐悟,確保新思想、新理論入腦入心,體會黨帶領人民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征程中做出的巨大貢獻,進而做到“四個意識”“兩個維護”。另外,任務驅動教學法還能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將學到的觀點和方法用于分析世情國情,理性對待生活中各種問題,把個人夢想與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相聯系,做新時代的好青年。

第三,實現全程育人、師生協同發展的必然要求。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切實改變了傳統高職思政課堂中以“教”為中心的模式,改變了師生教學中的不平等現象,通過任務設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借助線上線下、課堂內外互動交流,實現師生協同發展的最終目的。在高職概論課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教師不再是一味地講,而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既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置學習任務,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設計、組織和引導,這樣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拓寬知識寬度、提升教學本領,以應對學生在自我提升、自我實現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長此以往,教師在引導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也實現了自我全面提升。其次,任務驅動貼合高職學生個性特點和心理特點,充分尊重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能有效引導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并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新知識、新方法。比如,在課前,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查閱各種資料、搜集各種信息、討論研究、制作課件等,各種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課中,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討論,教師與學生地位平等,課堂環境民主、和諧,學生學會了思考、分享;課后,學生反思所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實踐中學生深化了對理論的理解。

2任務驅動教學在高職概論課中的具體使用策略

2.1科學合理對學生進行分組

實施任務驅動教學,首先就是要科學合理對學生進行分組。如此,學生在學習小組中既可以鍛煉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執行力,還能在“教師+學生”雙職能發揮中增進交流互動,共同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教師實施任務驅動,更有利于引導和干預。一般來說,學習小組要在開學后的第一節組建,教師做好指導,盡量讓學生自行組建小組,各小組設置組長,學習委員統籌各小組。另外,小組組建還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一方面,學習小組的成員要求。在同年級不同班級中,一定要確保小組全覆蓋,小組人數不宜過多,以6~8人為宜。組建小組時,要以學生自主意愿為基礎自由組合,也可以根據學生個性、心理特點進行分組。組長的產生,由組員民主推選,主要職能就是統籌小組學習、分解任務、開展活動以及向學習委員、教師反饋學習情況。

另一方面,對教師的要求。教師管理學習小組要借助線上平臺,筆者建議使用學習通,這樣有利于及時了解小組學習情況、完成任務情況,同時,還可以精準管理小組成員。另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撰寫報告等,提醒學生根據任務清單,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當然,借助學習通還能對學生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推動評價的多元化,以為促進學生學習提供動力。

2.2開展任務學習

任務驅動教學法下的高職概論課中,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引導作用會協同發揮,特別是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思想得到浸潤、學習能力得到提升,思想政治素養不斷提高。引導和組織學生全程、全員參與到任務驅動中,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課前,設置“時事沙龍”任務。教師在引導學生執行該任務時,首先要準確掌握每個學生的思想現狀和日常表現,及時發現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切入點”;其次,實施任務,要采取“學生組織學生”的形式,刺激學生學習動能,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將教材內容與時事相聯系,充分發揮“時事”育人的功能。在執行這一任務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學生方面,“時事沙龍”任務每周確保至少一次,小組輪流主持開展,組長統籌安排,組員分工配合。就這一任務來說,組員主要選擇時事熱點、搜集整理材料、制作任務課件、課前講解分享,完成任務的形式可以是講解或是表演,也可以是小視頻等。

教師方面,課前環節主要指導小組任務的完成,及時跟進任務分解進度,對學生選擇的時事話題進行把關,同時對學生課件內容、講稿內容進行查閱,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另外,學生完成任務后,除了學生自己總結以外,教師一定要點評,結合學生的選題,融入相關理論,拓寬學生知識視野,使學生思想得到啟迪,情感得到升華。

第二,結合專題式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小組備課、講課。設置這一任務,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搜集更多的相關知識,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學生在備課過程中,加深了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增強了價值認同;在授課過程中,錘煉了學生膽識,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下面聽課的同學,注意力更加集中,對于同學的授課,主動配合,積極回答問題,積極性很高,而且對于漏講的知識,及時指出,學生的獲得感明顯提升。這一任務,難度相對較大,教師和學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對于學生來說,以小組為單位,選取教學內容中一個點,圍繞教學內容,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設計教學活動,制作課件,并自主推薦講解人,熟悉資料和課件,以便上臺講解。? 比如在“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將中心任務分解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等五個子任務,在子任務之下再分解小任務,例如保障民生,可以分解為國家政策常識、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等多個小任務。小組自主認領不同任務,按要求完成“備課”,并上臺進行講解。

對于教師來說,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將中心教學任務合理分解為5~6個子任務,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認領相關任務。其后,根據各個小組的準備,或是參與某個小組的備課活動,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還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學資源。同時,對小組內負責講解的學生進行培訓,在教學方法上給予指導。在課堂講解環節,及時優化講解實踐,點評小組講解成果,梳理任務完成思路,深化學生講解主題。

第三,開展鏈式問題教學。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鏈式問題教學法,也就是通過設計不同的問題,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打造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問題教學模式,提升高職概論課的理論性、思想性和親和力,全面提質增效。通過鏈式問題的設置,師生協同互動,將之貫穿教學始終。具體做法:

將中心任務分解成多個子任務后作為學習小組的任務,該小組必須完成。這樣,以中心任務—子任務—小任務逐級逐層對任務進行分解,更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比如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和中心任務,可以分解為“中國夢是什么”“中國夢從哪來”等四個子任務。分解子任務后,學習小組自主認領任務,然后學生自主探究完成。課堂上,由教師協調,各個小組講解人逐一上臺,根據自己小組認領的任務進行講解,然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各種形式的講解,有的借助視頻,有的使用FLSH,形式多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同時,作為高職學生,是民族復興所急需的職業技術人才,教師要從旁引導,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談論自己的職業規劃,引領學生將自己的夢想放到中國夢中,以“大我”成就“小我”。在課堂結束,教師可以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殷殷囑托,告誡學生要立志做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勇擔時代使命。

第四,組織開展假期調研,書寫調查報告。研學活動是深化思政理論課成果的重要路徑。利用假期,開展調研活動,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將所學思政知識用于指導生活實踐。這樣,思政小課堂就融進了社會大課堂。學生在社會調研中,了解了社會民生,主動認識了國情世情,在實踐中深化了認識,孕養了智慧,鍛造了品格,提高了能力,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能力,以及主動投身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使命感和時代感。這種社會調研活動時間跨度長、跨地域實施難度大、教師指導不易,要求教師和學生在假期調研中,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學生層面,要組建暑期調研團隊,實施全員覆蓋,每組組員應在6人以下。在進行暑期調研以前,要認真聽取教師的指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調研主題,合理規劃調研流程;然后開展假期調研,記錄調研數據,及時做好分析;最后,結合調研主題撰寫報告,提交老師審閱,完善報告,直到返校展示、評比。

教師層面,一方面是暑期調研的選題,教師要結合國家大政方針,分層設計多個假期調研主題,可以選擇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比如自己身邊的全面小康、“疫”后的生活、假期學生手機使用調查、假期學生打工情況調查等。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對學生開展暑期調研的方法進行指導。另一方面,利用學習通對學生的假期調研進行全程跟蹤,定期聯系學生,對暑期調研進行及時指導,特別是對學生在調研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給予幫助。另外,學生完成調研后,撰寫調研報告,教師要對報告內容等進行指導,提出改進意見。

在高職概論課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真正實現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

綜上所述,實施任務驅動教學能提高思政課的育人效果。在教學實際中,其效果已經得到充分論證。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相信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主體作用不斷強化,任務驅動教學在高職思政課中會發揮更大作用。在以后的實施中,如何更加巧妙地發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作用,提升教學的精細化程度,是學界需要面對的下一個難題。為此,筆者希望任務驅動教學在以后的高職思政課教中學能發揮更大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和認同度。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4/26/con-tent_5286036.htm.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2]楊洪雪.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的特點及過程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6,(30):129130.

[3]趙丹.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3,(12):9899.[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tnull_3939.html.

[4]沈愛鳳,韓學芹.職業教育中“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的探討與應用[J].職教論壇,2016,(2):4649.

猜你喜歡
高職思政課任務驅動運用策略
工學結合背景下的高職思政課“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探討
關于高職思政課微課教學的誤區與思考
高職思政課問題及對策
高職思政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探討
“合理情緒療法”在引導學生交往行為中的運用
漫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的重要意義
運用法治思維做好秘書工作
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網絡應用服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