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賦

  • 遼朝臣子進獻詩賦現象探析
    這一時期臣子進獻詩賦現象非常普遍,故學術界的相關成果多以研究唐宋時期臣子進獻詩賦現象為主,而學界有關臣子進獻詩賦現象的學術成果多著眼于應制詩研究,并多從文學視角進行研究。如岳德虎[1]、黎慧冉[2]等人對初唐的應制詩進行了研究,二人主要探討了初唐應制詩的藝術風格、題材分類、影響意義等內容,并對其藝術價值進行了評價。賈先奎[3]、孟慶光[4]、王楠[5]等人則對宋代應制詩詞的興衰題材、影響因素、藝術價值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目前所及,還未見有學者對遼朝臣子進獻詩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10期2023-11-01

  • 《漢志·詩賦略》收錄辭賦標準蠡測
    白少雄《漢志·詩賦略》收錄辭賦標準蠡測白少雄(山東大學文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由于《漢志·詩賦略》敘論的缺失,致使前四賦的分類標準成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所記辭賦數量龐大,作者眾多,出現詩賦名稱顛倒和作家作品混亂的情況。鑒于漢代“品第論賦”的主觀模糊性和辭賦范圍的寬泛性,班固只得根據諷諫精神和學術源流依次劃分為屈原賦、陸賈賦、荀卿賦、雜賦四大類,未能細分其中小類,其中滲透著班固自身的分類思想。班固;《漢志·詩賦略》;分類標準;“品第論賦”在《漢志·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23年1期2023-04-07

  • 論宋高宗朝科舉制度之演變
    為:三舍法,取消詩賦取士。其一,三舍法廢除和復用。三舍法弊端,徽宗朝已經清楚彰顯,遂有“罷三舍法”之舉。高宗即位初,朝野不斷反思徽宗朝的重大失誤,科舉制度方面三舍法首當其沖。建炎元年(1127)九月,東京留守宗澤上表列舉徽宗朝弊政,其一云:伏睹國家,當變更三舍之法以取士。意謂皋、夔、稷、卨皆自此途出,卒之迫于月試,剽竊時文,罔有稽古者。是三舍果不足以取士也。(2)《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第1冊,第226頁。然而,徽宗朝累積的三舍考生需要逐步予以消化。南宋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2期2022-12-31

  • 宋代科舉視域下吳處厚的賦學成就述論
    和八年,雜文專用詩賦,而專門名家之學樊然競出矣。李程、王起最擅時名,蔣防、謝觀如驂之靳,大都以清新典雅為宗,其旁騖別趨,元(?。?、白(居易)為公?!雹賉清]李調元:《賦話》卷一,王冠:《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第3冊,第12-13頁。李程、王起、蔣防、謝觀等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宋沿唐制,律賦仍然是科考文體,且在科場中的地位相當重要。職是之故,宋代同樣產生了一批律賦名家。秦觀說:“今賦乃江左文章凋敝之余風,非漢賦之比也。國朝前輩多循唐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11-23

  • 先秦兩漢隱逸詩賦中的休閑文化探析
    的隱逸文化,隱逸詩賦即是隱逸文化的產物。不少人研究“隱逸”,多是側重于“隱”,談及原因時,重在強調外界社會的黑暗和個人內心的失志,賦予隱逸消極含義,不自覺忽略了避世之后隱士們在生活上或精神上的“閑情逸致”?;陔[逸文化與休閑文化的密切聯系,本文以休閑文化角度重新理解隱逸詩賦中所描述的隱逸生活,對于發掘古代隱逸文化中的另一積極側面具有重要意義。一、概念界定先秦兩漢隱逸詩賦是當時隱逸文化的創造物,界定隱逸詩賦,要先理解隱逸文化。中國古代隱逸文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5期2022-03-17

  • 科舉試賦試法流變谫論
    、元沿襲前制,以詩賦取士,雖然屢有爭議,詩賦取士旋興旋廢,與經術乍合乍離,但均以辭賦列入科目為常態。明、清兩代,隨著理學的統治地位的確立和影響的日益深廣,以經義排斥文辭,遂在科舉??浦腥∠速x體,改用八股制義作為考試內容。這種格局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科舉考試退出歷史舞臺才告以終結。就學術在政治與社會發展進程中居何等地位,清儒張之洞曾言:“竊惟古來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睘榱藢歼x制度下經義與辭賦關系有更加深入和細致的把握,本文對科舉試

    許昌學院學報 2022年3期2022-03-03

  • 賦話視域下的“以詩論賦”發微
    量頗為可觀。針對詩賦關系的論述多粘附在詩話、隨筆與文人文集中,其歷史演進與內部發展構成了清賦話“以詩論賦”的基礎。早期的評點文學中,“詩”“賦”在同一文本中相伴出現、互作照應,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詩賦同源”且“賦”為“詩”之流的觀念。班固《兩都賦序》曰:“賦者,古詩之流也?!边@一認識在后世諸多賦學家的理論體系中,依然能見其嗣響。摯虞《文章流別論》云:“賦者,敷陳之稱,古詩之流也。古之作詩者,發乎情,止乎禮義。情之發,因辭以形之;禮義之指,須事以明之。故有賦焉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8期2021-12-31

  • 皇權政治視野下實錄史書對賦的記載
    迨不多讓。所著有詩賦雜文及《天運紹統錄》《醫卜修煉》《琴譜》諸書,又有博山爐、古制瓦硯,皆極精致云?!薄睹魃褡趯嶄洝肪砦灏拴栐谟涊d潘顏宗時,也提到他的賦文:“開鐵路總兵馬林失利,監軍兵備道僉事潘宗顏死之……宗顏,字士潛,萬全都司保安衛人,能詩賦,善古文辭,至天文、兵法亦時時玩習。為諸生,便究心時事,有《籌邊賦》及《韜略十二對》。癸丑成進士,授戶部主事,則奴酋猖獗,條具《遼事芹議》,時論韙之?!辈蝗浳娜酥x的書法,可能與實錄體的性質有關。實錄是以皇帝為中心

    跨世紀 2021年4期2021-12-29

  • 經典詩賦的視覺再現
    高一語文設有蘇軾詩賦為內容的課程,有助于學生對其進行繪畫創作。詩賦一直是中國繪畫的重要創作來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將古典文學作品與繪畫相結合進行學習,不僅是學科之間的融合,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創造精神的學習與傳承。二、基本問題如何通過繪畫形式再現詩賦中的內容與情境?三、問題情境小李同學發現,當下很多影視導演喜歡將中國經典文學作為創作題材進行拍攝。一方面向經典文學致敬,以電影、電視獨有的視覺方式向觀眾重新解讀經典,另一方面,對經典文學的拍攝也成就了很多優秀影視

    中國中小學美術 2021年1期2021-11-04

  • 論曹丕《典論·論文》的“文的自覺”
    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和方技略。輯略是六略之前的概括性的總論,所以《七略》對文體的劃分實為六類。這是目前我們所能看到最早的、最權威的文體分類方法。真正興起對文體的研究是在魏晉時期,此時期文章寫作繁榮,各種文體創作在先秦兩漢創作積淀的基礎之上趨于成熟和完善。曹丕第一次較為系統地提出了文體的分類方法—“四科八體”說,在《典論·論文》中,曹丕不僅對文體進行了分類,并且精確地概述了每種文體的特點和寫作方法。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指出:“夫文,本同而

    青年文學家 2021年27期2021-11-02

  • 地理書寫與謫居心態:江淹被貶吳興的詩賦創作
    、江淹被貶吳興后詩賦中的自然地理書寫江淹被貶吳興期間所作詩賦中有許多對當地丹霞地貌的書寫,更有學者指出江淹是我國描寫丹霞山水景觀的古代文學家中最早的一個。江淹在吳興所作詩賦中多用“銅山”“丹山”或是色彩艷麗的字詞來描繪當地的山崖、巖壁。如《遷陽亭》:“瑤澗夐嶄崒,銅山郁縱橫。方水埋金艧,圓岸伏丹瓊?!庇秩纭犊涨噘x》中“其所處則峻巘層石,龜穴龍壁,素岸成云,赪砂如積”,則描繪出了丹霞地貌的紅色巖層堆疊之貌?!伴}西北大山帶,為武夷山脈系統,……其北起浦城之仙霞

    青年文學家 2021年17期2021-08-09

  • 論宋代哲宗朝科舉制度之演變
    士制度,要求恢復詩賦取士。不過,許多舊黨大臣仍然支持經義取士,唯獨對王安石以一家之說為準的科場錄取標準提出批評。朝廷最終采取折中立場,經義和詩賦兩存之,然偏向詩賦取士。宋哲宗親政,再廢詩賦取士,而設“宏詞科”彌補之。同時,司馬光從鄉舉里選的立場出發,新設經明行修科。此舉在專制體制下不可行,所以在元祐年間并無多大作為。部分舊黨大臣還對殿試用策、三舍取士等熙豐新法提出批評意見,要求恢復殿試詩賦論三題,廢除上舍取士。舊黨人士對這兩點依然爭論很大,最終保留殿試用策

    江蘇社會科學 2021年5期2021-04-15

  • 從“薇黍葛?!钡健懊诽m菊竹”
    意象便廣泛運用于詩賦中。為探究詩賦中植物意象的嬗變、各時期植物意象所呈現出的特點,本文以文獻綜合法進行研究。以各時期植物意象的演變特點為劃分依據,劃分為了即物起興的《詩經》階段、已具深意但意象散碎的先秦至兩漢階段、深刻凝練并基本定型的魏晉階段,進行研究與論述。關鍵詞:植物意象;詩賦;先秦至魏晉;源流演變作者簡介:潘怡彤(1999.11-),女,漢族,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文藝美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

    青年文學家 2021年5期2021-04-06

  • 有用的淺薄與無用的深刻
    如專意經義,要罷詩賦及明經諸科,專以經義、論、策試進士。又認為貢舉不足以取人才,須另興建學校,以培養之。神宗詔令都堂集議,蘇軾認為不能以“有用”“無用”評判教育的內容,他說:“自文章而言之,則策論為有用,詩賦為無益;自政事言之,則詩賦策論均為無用矣?!保ā蹲h學校貢舉狀》)他指出,自唐以來,以詩賦得為名臣者不可勝數,近世士人希迎有司,剽竊經史以為己之所論,有司如何分辨?且策論無規矩準繩,故學之易成,無聲病對偶,故考之難精,其弊有甚于詩賦。如楊億文章華靡,為政

    視野 2021年2期2021-03-08

  • 文雅之力:論中朝詩賦外交對古代朝鮮漢詩的形塑
    明代與朝鮮的詩賦外交對古代朝鮮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意義,彰顯了漢詩在東亞文化圈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功能和價值。詩賦外交重且難,需要文士廣泛參與,引發科舉試詩、文官課詩等漢詩制度的聯動,為朝鮮漢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動力支撐。在詩賦外交影響下,朝鮮保持與中國的文化粘性,朝鮮漢詩次韻、律詩的比重較高,雜體詩從無到有,并形成敏捷富贍的價值標準。充分認識漢詩的“文雅之力”與朝鮮“以詩華國”的創作觀念,是理解朝鮮時代以國家行為推崇漢詩的關鍵,也是把握中國文學域外傳播機制與

    江西社會科學 2021年4期2021-02-27

  • 從北宋科舉制度的變革看洛蜀黨爭的起因
    間關于經義取士與詩賦取士的制度爭議。王安石在熙寧年間(1068-1077)主持了科舉制度改革,將詩賦取士改為經義取士。而這次改革,在元祐更化時并沒有被完全廢除,它的存廢之爭,在元祐更化之初變得異常復雜而激烈。我們先說科舉改革的來龍去脈。在宋初,科舉考試的辦法是延續唐制,以詩賦取士?!胺策M士,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盵8]3604看似有詩賦、策論、帖經、墨義等內容,但實際上還是以詩賦為主。一方面,當時的科舉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01-07

  • 《漢書·藝文志》“詩”之分類略論
    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六略,其后的圖書六部分類法直接受其影響,后來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與其也有明晰的承變關系。作為我國第一部史志圖書目錄,它開創了史志目錄的先例,此后史書多循其例編寫藝文志或經籍志。班固基本上保存了劉歆《七略》中所著錄的圖書的原況,對著錄和分類重復或不妥的地方加以適當修改。翻看《漢書·藝文志》不難發現,關于“詩歌”這一體裁的書目分類卻分置于《六藝略》之“詩”與《詩賦略》之“歌詩”兩部分,本文將從詩歌數量、詩歌

    文化學刊 2020年12期2020-01-02

  • 清帝東巡盛京之表象、本真與遺留之史跡、詩賦、文著新論
    很多遺跡和大量的詩賦和文著。關鍵詞:清帝東巡;盛京;表象;本真;遺留史跡;詩賦;文著清帝東巡有二,一為東巡山東,一為東巡東北。而東巡東北,即指清朝皇帝東巡“龍興之地”“肇興之區”的盛京,開展祭祖謁陵,展示孝思的活動。那么,清帝東巡盛京的表象和本真是什么呢?又留下了什么遺跡呢?1 清帝東巡謁陵祭祖只為表象,而固本盛京才是本真清圣祖玄燁、清高宗弘歷、清仁宗顒琰、清宣宗旻寧先后十次東巡盛京,從表面看,其東巡目的是為了祭祀盛京永、福、昭三陵,但仔細分析一下就能看出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21期2019-12-13

  • 曹丕《論文》所述詩賦價值觀的語境及實質
    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笨梢姴茇菍⑽恼路譃樽嘧h、書論、銘誄和詩賦四類,并認為它們雖有各自的特點(“末異”),但具有相同的本質。換句話說,包括詩賦在內的四類文章都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所謂“經國之大業”,顧名思義,應指有利于治理國家的重大事業。至于“不朽之盛事”,《論文》進一步解釋說:“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奔粗^作者因其文章

    中國韻文學刊 2019年1期2019-11-12

  • 淺析蘇軾與科舉制度
    意經學,加之認為詩賦取士使西北人才選出過少,遂下詔令眾大臣議論科舉改制一事,此提議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對,蘇軾便在其中,反對興學及罷詩賦改經義。王安石力主改制,熙寧三年,王安石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啟了科舉改革的步伐。熙寧變法的成果隨著神宗去世、哲宗即位而大都廢除。哲宗年幼,高太后聽政,一直反對新法,召反對變法派的大臣回朝,但是科舉改革的相關制度卻被保留了下來,科舉科目、內容不變?!斗虐窈笳撠暸e合行事件》這篇公文是作者在當年科舉放榜之后所寫,針對當時禮部奏名

    文學教育 2018年26期2018-11-28

  • 論“神思”在鮑照詩賦中的物化體現
    嗜美競奇;鮑照之詩賦,引上古之風、虛幻之境入文,既承上古之險俗,又呈之當世情采,神思天成,詩賦欲麗。關鍵詞:神思;物化;鮑照;詩賦語及文學創作,首要問題便是文章的創作構思?!段男牡颀垺纷鳛橹袊糯罹叽硇缘奈膶W理論專著,其文學創作論以《神思》篇為綱領之作?!段男牡颀垺ど袼肌芬黄沂玖藰嬎嫉男蜗笏季S特征,“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矣?!盵1](P493)神思,根據劉勰的敘述,可以理解為一定程度上脫離現實世界、世俗觀念的形象思維。劉勰將“神思”舉

    青年時代 2018年15期2018-07-22

  • 北宋進士科詩賦經義取士之爭與儒學復興
    關于其考試內容的詩賦經義之爭在整個宋代卻一直沒有停止過,相應的取士政策承轉反復,大致經歷了宋初以詩賦取士為主到王安石“熙寧變法”專門以經義取士,再到北宋后期并立詩賦經義兩科取士的過程。爭議帶來考試重心由詩賦轉向經義的變化,使經義占據主導地位,客觀上又推動了儒學復興。1 爭議之始:“詩賦取士”受質疑“宋初承唐舊制,仍以詩賦取士?!盵1]北宋初期,省試進士科考試的內容和取舍標準主要以文詞詩賦為主,雖然傳統科考中的帖經、墨義仍然存在,但終因其所占份額較低,未曾受

    中國考試 2018年12期2018-04-10

  • 《典論·論文》的文體學思想及其文化意蘊
    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盵1]P158對各種文體的寫作要求或風格特征作出了大致的規定和概括,“本同”即把這些風格各不相同的文章看成一個整體,從而有了整體的文學觀念。此后西晉的陸機在其《文賦》一書中論述道:“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盵1]P171把文章分為十體,并且從這十種文體的藝術特征來闡述文章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4期2018-02-10

  • 淺析曹植詩賦中女性視角的新變
    :曹植的女性題材詩賦,在繼承楚辭以來借“美人”喻君子的傳統基礎上又有發展,形成了女性視角的新變:作者在關注現實女性基礎上,將視角轉向自己,將女性形象與自己的政治處境結合起來,托她象以寄己意。而這種新變是由文化傳統、時代環境及個人因素所致。關鍵詞:曹植 詩賦 女性視角 新變曹植是建安文士中較早以女性題材為主要創作內容的作者,走在了時代的前沿?;诜N種文化傳統、社會現實的因素以及對于女性題材作品的繼承,曹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女性觀并創作了大量以女性為題材的作品。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2018-01-04

  • 魏晉風度
    本,那里面說,“詩賦欲麗”“文以氣為主”。他說詩賦不必寓教訓,反對當時那些寓訓勉于詩賦的見解,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所以曹丕寫的詩賦很好,更因他以“氣”為主,故于華麗以外,加上壯大。歸納起來,漢末魏初的文章,可說是清峻、通脫、華麗、壯大。在文學的意見上,曹丕和曹植表面上似乎是不同的。曹丕說文章可以留名聲于千載,但子建卻說文章為小道,不足論。據我的意見,子建大概是違心之論。這里有兩個原

    求學·素材版 2017年12期2017-12-26

  • 王安石的科舉變革
    內容分別為帖經、詩賦、策論,唐人往往根據詩賦優劣定取舍。宋初承襲唐朝,據《宋會要輯稿·選舉七》記載,一直到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殿試或僅有詩賦題,或增加政論題,進士科惟重詩賦的現象非常突出。有鑒于此,宋人不斷提出變革主張,其主張其實只有一句話:將進士科考試的重心轉移到策論上來。宋太宗以后,大量的官員都是科舉出身,科舉考試內容與為官品質和資質之關系的問題日益引起朝廷上下的關注。從太宗到仁宗,進士科考試中慢慢形成了詩賦與策論并重的局面。既然詩賦與官員的道德

    領導文萃 2017年21期2017-11-21

  • 少年騎馬入夢來
    ,迎著陽光大笑,詩賦等閑取,武藝超眾人。于是我便在等,期許著能碰到一個這樣的少年,等過了冰雪寒冬,等來花招雨露,等去蟬鳴一夏,少年仍未至。那個在腦海中的少年漸行漸遠,像我茶杯中的茗香,自風中飄散。等不了了,等不到了,我便想向那個少年走去。讀詩賦,吟雅曲,彈琴瑟,擊長劍。度春秋,苦寒夏??晌业纳倌昴??我猜他定會坐于櫻花樹下,舞著琴瑟,把世界當作背景。四海潮生,他一人便抵過千軍萬馬。想向他走去,才猛然發覺他距我愈來愈遠,不是因為絕情,只是燈油將盡,夢中佳期完。

    哲思2.0 2017年4期2017-11-14

  • 從目錄學看古代文體分類意識的演進 ——從《漢志》“詩賦略”與《隋志》“集部”談起
    ——從《漢志》“詩賦略”與《隋志》“集部”談起⊙劉文江[華僑大學, 福建 泉州 362021]《漢書·藝文志》是我國史志目錄的開山之作,自問世以來便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隋書·經籍志》是繼《漢書·藝文志》之后的第二部具有承前啟后作用的史志目錄。就其中對于文學的分類看,這種分類意識代表了時人對于文體的一種認識。對比《漢志》“詩賦略”與《隋志》的“集部”我們不難發現,“詩賦略”對于文體只粗糙分為賦和歌詩兩類,而《隋志》的“集部”卻更加明晰自覺地將文體劃分為十七

    名作欣賞 2017年26期2017-09-16

  • 《漢志·詩賦略》分類問題之研討
    賦研究】《漢志·詩賦略》分類問題之研討郭 玥(首都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089)《漢書·藝文志·詩賦略》是現存最早的文學目錄學文獻,影響深遠。但因其未有類序,分類標準不明,遂使后世學者歧見紛紜,言人人殊。要言之,古賢時彥有關《詩賦略》分類問題的討論,不外乎文學、目錄學及學術史三大視角??疾靹⑾?、劉歆父子學術身份的多重性和復雜性,更能深刻理解《詩賦略》所具有的文學、文獻學以及學術史性質?!稘h志·詩賦略》;文學;目錄學;學術史《漢書·藝文志》是我國現存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2期2017-03-12

  • 唐代以詩賦取士與唐詩繁榮的關系
    劉存斌唐代以詩賦取士與唐詩繁榮的關系劉存斌唐朝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詩歌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都是其他任何一個朝代所不能望其項背的,但詩歌為什么單在唐代得以蓬勃發展趨于成熟?有學者認為這和當時的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有很大關系,但也有另外一些學者表示反對,甚至認為以詩賦取士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唐詩的發展,莫衷一是。本文從唐代以詩賦取士的緣由,以詩賦取士是否促進唐詩繁榮的爭論,唐代社會推崇詩歌的良好風氣,以及列數唐代和科舉有關的佳作等四個方面。再次論證唐代以詩

    文學教育 2017年35期2017-02-08

  •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題解析
    警異甚。有司方以詩賦取士格非獨用意經學著《禮記說》至數十萬言遂登進士第。調冀州司戶參軍,試學官,為鄆州教授,郡守以其貧,欲使兼他官,謝不可。入補太學錄,再轉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蘇軾。常著《洛陽名園記》,謂“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其后洛陽陷于金,人以為知言。紹圣立局編元祐章奏,以為檢討,不就,戾執政意,通判廣信軍。有道士說人禍?;蛑?,出必乘車,氓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車中道士來,窮治其奸,杖而出諸境。召為校書郎,遷著作佐郎、禮部員外郎,提點京東刑

    新課程·中學 2016年11期2017-02-04

  • 制度視域下的唐代律賦
    的一種試體賦,“詩賦取士”的說法意味著唐代科舉制度的實施與唐代文學繁榮有著一定的聯系。律賦重格律和對偶的特點將文學的形式主義之美發揮到了極致,其中也充分體現出賦這種文體的歷史變遷。唐代 科舉制度 律賦 詩賦取士 演變律賦是唐賦的代表體式,它從六朝駢賦中蛻變而出,因為被納入科舉考試制度而形成創作高峰,活躍于唐、宋、金、清四朝。唐代律賦作品眾多,思想性強,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對當時乃至其后的千百年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科舉制度的角度入手研究律賦,在學界已經取得

    名作欣賞 2017年27期2017-01-28

  • 淺析《漢書·藝文志·詩賦略》的文體思想內涵
    《漢書·藝文志·詩賦略》的文體思想內涵王曉杰班固編纂的《漢志·詩賦略》,分“賦”四類和“歌詩”一類,反映了詩賦有別的文學文體觀,同時貫穿著經世致用的思想。班固將文學文獻單獨著錄,把文學從經學、史學中分離出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班固文學思想的進步性?!稘h志·詩賦略》 班固 文體 文學思想《漢書·藝文志》是我國史志目錄的開山之作,清朝狀元金榜曾說:“不通《藝文志》,不可以讀天下書?!端囄闹尽氛?,學問之眉目,著述之門戶也?!雹佟稘h書·藝文志》在目錄學史上的巨大作

    長江叢刊 2016年24期2016-12-06

  • 略論劉勰對王粲詩賦的接受
    要: 劉勰以王粲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冕”,通過分析劉勰《文心雕龍》的《明詩》和《詮賦》篇中對王粲詩賦的論述,并且探討其合理和值得商榷之處,可知劉勰一直以“宗經”且求“通變”、“反靡”而尚“風骨”的文學審美理想觀照王粲的詩賦創作,劉勰對王粲的評定也成為王粲詩賦接受史中獨特的一環,影響著后人對王粲的認識。關鍵詞: 《文心雕龍》 ? 王粲 ? ?詩賦 ? ?接受劉勰在《文心雕龍·才略》中贊譽“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雖然

    文教資料 2016年22期2016-11-28

  • 牛耳與馬耳
    耳?!苯袷廊寺牭?span class="hl">詩賦都掉頭而去,就好像馬耳邊吹過一陣東風?!皷|風”就是春風,春風溫暖柔和,吹過耳旁似有若無。耳朵旁吹過一陣春風,馬當然沒有反應。李白以此來比喻世人把他的詩賦當作耳旁風。此詩被人傳誦后,“馬耳東風”成為一個固定的成語,比喻充耳不聞。所以當我們表示“充耳不聞”的意思時,只能用“馬耳”而不能用“牛耳”。有文章寫“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猶如東風過牛耳”,便錯了。

    中學生天地·高中學習版 2016年4期2016-11-19

  • 江山勝跡與歷史興亂 ——元代以來滇池詩賦略論
    ——元代以來滇池詩賦略論陳紅梅(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元代以來,許多文人圍繞云南的滇池寫下了不少的詩賦。這些詩賦或寫滇池之美麗風景,表達熱愛和贊美之情;或專言興修滇池對百姓造成的苦難,表達同情和悲憫之情;或敘滇地歷史和沿革,表達對家國一統和歷史興亂的深思。一方面有對自然美景的純粹贊美,另一方面也體現以“滇池”為代表的昆明文化對中原文化上的認同和政治上的歸附。對元明以來滇池詩賦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云南地方文學研究的加深。關鍵詞:滇

    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2期2016-03-19

  • 由詩入畫的離情別緒
    稱道,但實際上,詩賦最感人肺腑的還是最后對離別之思的大段描述:“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沽_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构⒐⒍幻?,沾繁霜而至曙。騑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憋@然,顧愷之也深諳詩賦中離別的無奈,后段運用大量筆墨描繪洛神駕六龍云車離去,曹植佇立洛水岸邊癡癡目送。這也正是詩賦中所述:“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痹?/div>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15年6期2015-05-30

  • 論江淹作品所體現的儒家傾向
    。關鍵詞:江淹 詩賦 儒家幾千年來,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強烈地影響著封建時代無數文人士子的精神心態,并逐漸成為他們思想意識中最重要的部分。魏晉時期儒學衰微,玄學、佛學興盛。到了江淹生活的南朝時期,更有利于統治的儒學又漸被重視。劉宋時期立“四學”,儒學就置于首位。宋文帝征召雷次宗至京師,開館授儒學。梁武帝時期更是堅持以儒術治國,并下詔置五經博士各一人。由于統治者的重視和提倡,此時的儒學與魏晉時期相比,地位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必將會對江淹的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5年2期2015-03-13

  • 論宋代科舉對蒙學的影響及其反動
    思想為切入點,以詩賦在科場中的興替為主線,以線帶面地探討這一問題。目前學界對朱熹蒙學思想的研究幾乎定型,相關的文章大多是一個套路:先論述朱熹的蒙學思想,不外乎朱熹蒙學思想的目的、內容與方法,再談朱熹蒙學思想對當今學前教育及幼兒教育的啟示。這樣的研究站在古今交匯點上,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這樣的研究也阻礙了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朱熹蒙養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圣賢胚璞”,內容主要是教“事”,方法上主要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等,這已是學界定論,但這也是最表層的東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5期2014-08-15

  • 淺析《楚辭》與《漢書·藝文志》“屈原賦之屬”
    浩瀚的巨著中,獨詩賦略較其余幾略顯得暗淡無光,其中的“詩賦略”在沒有小序又夾雜種種疑問,而后世所說《楚辭》的蹤影也無跡可尋,這給研究《楚辭》者帶來諸多困惑。本文即以此為出發點,通過探討漢志“詩賦略”中的“屈原賦之屬”,得出今本《楚辭》并非選自“屈原賦之屬”但其編纂者確為劉向無疑。漢志;屈原賦之屬;《楚辭》;劉向一、《漢書·藝文志》的“詩賦略之屬”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漢書·藝文志》分6略38種,共收書13269卷。 在收書如此浩瀚的著作中,獨詩賦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4年1期2014-04-17

  • 宋詩話視野中的庾信詩賦
    詩話視野中的庾信詩賦何世劍(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南昌江西 330031)宋人言詩之風大盛,兩宋詩話中有逾30種詩話論及庾信及其詩賦,代表了宋人對庾信詩賦的接受程度。宋詩話視野中的庾信詩賦接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探討庾信詩賦的寫作技法、比較論析庾信與其他詩人的寫作優劣;二、考察唐以來詩家接受庾信的表現、摘賞庾信詩歌佳句,推溯“徐庾體”的淵源流變及評鷙庾信詩賦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宋詩話;庾信詩賦;接受;寫作技法;審美經驗庾信是六朝文學的“集大成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4-14

  • 宜用經義,參之時務:宋代科舉試策析論
    問和論一度超過了詩賦成為衡文去取的首要因素。宋神宗時,策問還躍升為殿試的唯一試項,其巨大的影響力和導向作用更是不容忽視。宋人何以如此重視試策?試策為何會在宋代成為科舉取士的標準?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一、宋代科舉考試中的試策宋代貢舉科目常設的有進士、諸科等;宋仁宗時期又置武舉、明經科;??浦?,還有制舉。除了諸科,這些科目都需要試策。以下分別考述試策在進士科、明經科、武舉及制舉中的制度演變,以見試策的全貌。宋初進士科考試的內容沿襲自唐末五代,僅在部

    云南社會科學 2014年1期2014-03-10

  • 《漢志·詩賦略》分類論略*
    了依據?!稘h志·詩賦略》著錄五種:屈原賦之屬、陸賈賦之屬、孫卿賦之屬、客主賦之屬、高祖歌詩之屬(以下簡稱屈賦、陸賦、荀賦、雜賦、歌詩)。遺憾的是惟此五種無小序,遂使其分類義例等問題成為后世論爭焦點。鄭樵就《七略》分類體例首先發難,繼而批評班固,其云:“劉向父子所校經傳、諸子、詩賦冗雜不明……緣劉氏章句之儒,胸中元無倫類。班固不知其失,是致后世亡書多而學者不知源?!保?]開批評《漢志》“不明類例”之先聲。胡應麟認為雜賦“蓋當時類輯者,后世總集所自始也”。[2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1期2013-08-15

  • 中國古代文論研究
    〈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中的文體意識》一文,主要從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傳統文體發展的固有邏輯出發,來爬梳、分析《詩賦略》中文體意識的兩個維度,即詩賦相分與賦分四類,這兩個維度一為承繼,一為開新,其區分標準都直接影響到了后世文體觀念的建立。李云鳳《海外“中國抒情傳統”研究述論》一文,屬于現代語境中應用中西比較的方法,來對海外中國詩學研究中一個帶有譜系性問題的整理和討論,該文初步厘清了“中國抒情傳統”的學術定位,梳理了其研究脈絡,闡發了其理論價值,其中的觀點、方法

    華中學術 2013年2期2013-04-12

  • 陸機詩賦中的疊字運用
    疊字的運用是陸機詩賦中一個重要文學現象,在前人疊字運用文學傳統和個人文學觀念的指導下,陸機在疊字的詞性、數量、描述內容、位置等方面有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使得陸機文賦文采燦然,同時又與真摯情感相融合。[關鍵詞]陸機;詩賦;疊字疊字,或稱“疊詞”,又稱“重言”,或作“迭字”。陳望道先生對其所下的定義為:“緊相連接而意義也相等的,名叫疊字”。疊字的運用在文學長河中由來已久,作為西晉文壇的代表作家,陸機繼承并發展了這一文學傳統。他的詩賦語言以辭采華美見稱文壇。這一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2年2期2013-02-01

  • 淺解曹丕文論之“詩賦欲麗”
    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薄吧w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保ā兜湔摗ふ撐摹罚俨茇У摹兜湔摗ふ撐摹吩谥袊膶W批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那個“文學自覺的時代”在文論領域的某種折射,言簡意賅,卻揭示了文學創作多方面的精辟之論,其中“詩賦欲麗”的文學批評主張作為一個焦點,為歷代文人批評家們發揚、繼承、再創新,也同時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探尋求索的目光。一在對

    文教資料 2012年16期2012-08-15

  • 宋代科舉制度與經典音義文獻之發展
    為沒有實際作用的詩賦課程,只講授經術和論策,經學的地位大為加強。后哲宗繼位,宣仁太后垂簾,朝政大權轉入保守派手中,《字說》也隨即被罷黜。(三)音注類文獻興起。由于經學的發展,為經典做音注也昌盛起來,音釋材料具有獨特的價值,能反映字音全貌,包括聲、韻、調及聲韻配合關系,是研究宋代字音聲、韻、調面貌的可靠材料。1.全面闡釋經典音義。主要有三部:《九經直音》、《示兒編》、《九經補韻》?!毒沤浿币簟分饕捎弥币舴绞綖榫挪咳寮医浀渲髯⒁??!妒緝壕帯?,又稱《履齋示兒

    湖北社會科學 2012年1期2012-04-12

  • 唐大和二年后制舉存廢問題探究
    中朝以后出現了以詩賦為考試內容的“日試萬言科”和“日試百篇科”。這兩科與大和二年以前的制舉在程序、規格上相同,但在考試內容上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一變化是統治者為了擴大統治基礎,順應晚唐重視詩賦創作的潮流,同時也是為吸引部分創作快捷的士子參加以減輕進士科壓力而新設的制舉形式。由于登此兩科者授官低微,因此,這兩科的社會地位遠不如大和二年以前制舉輝煌,統治者新設這兩科的目的并未達到,其生命力自然不會長久。大和二年;制舉;存廢;日試萬言;日試百篇唐代制舉是由天子下制

    天中學刊 2010年4期2010-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