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思想品德課中的啟發式教學

2009-06-10 07:45向明倫
現代教師與教學 2009年6期
關鍵詞:品德課新課程情境

向明倫

啟發式教學方法是思想品德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新課程的實施對啟發式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從實際生活入手,教學設計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而不要從教材或從教師的假想出發,要把所講內容與學生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面就新要求下如何堅持啟發式教學談談自已的觀點。

1.選擇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ピ誚萄Щ疃中要創設多種教學情境,通過文字材料、故事、笑話、音樂、漫畫、表演小品、電影故事、現代電教多媒體等手段,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在心理上營造一種由此而發出來的主觀情境。釆用多種教學手段,由靜態到動態,變平面為立體,促使學生形成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ピ誚萄Щ疃中,要在讓學生欣賞美的同時,教學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因此,我們可在教學中,使學生感覺美.欣賞美,以激發他們的激情和靈性,分辨真偽、美丑,獲得思想啟迪,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塑造健全的人格。

ヒ在行動和實踐中啟發,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感受學習的興趣。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思想品德新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體驗,社會規范也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才能真正內化。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鼓勵學生在實踐的矛貭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顒邮菍W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也是思想品德課的要求,在教學中,真實的生活情境被運用到學習內容中,學生可在活動情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2.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ッ嫦蠣懇晃煌學是新課程的內在要求,課堂教學中主體性的發揮是全體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教師要誠心誠意地將全體學生看作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中必須盡量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因材施教,也可以因生施問,問題可以難易搭配,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但要盡量使所有智力段和基礎段的學生都發言,使所有孩子們的思維能被調動起來。使毎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特別是使那些思想不甚活躍的學生能有機會在課堂上發出自已的聲音。

3.要注重過程,實現由簡單的“結果啟發”到“過程啟發”

ツ芰μ逑鐘詮程,單向思想交流的結果啟發,勢必影響啟發式教學的效果。思品課學科是開放性的,許多問題的結論不是唯一的。過程啟發式教學要求教師的提問指向思考過程而不是答案,讓學生受到思維過程上的啟發;要求教師把啟發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已向自已提問,自已啟發自已的思維過程。比如以“激疑”為先導,以“質疑”為基本過程。除了老師用興趣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外,老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問問題的方式,比如:列舉問題(列舉符合同類性質的事物)、比較問題(就兩項或多項事物比較異同)、可能的問題(如:用非法方式取得財富,其結果如何?)、連續追問的問題(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除了經濟指標外,還應有哪些指標?)、類推的問題(如:對東部的經濟開發經驗,西部應注意什么?)等等。這樣,學生不僅啟而有發,而且能最終不需要教師的啟發。這一方法的實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如何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的問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服從者、執行者變成了主動的研究者.探索者.發現者。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喜悅感.解決問題的挑戰性.問題解決的成就感相互融合,也成為激發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

4.要以“做人”的啟發,代替純知識的啟發

ス去我們的啟發式教學一般都是用在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上,新課程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學應該是對學生做人的教育,盡管離不開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但教師的側重點該有所變化,教師應努力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自我發展。先把教育過程看成是教師自已做人的過程,教師的不偏不倚,教師的信任與真實,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遠遠勝過一堂課的教學任務,這就是有效的教育,就是有效的啟發。

5.在課堂上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啟發式教學的實現

シ⒀錈裰魘鍬涫燈舴⑹澆萄У鬧匾保證。心里學家羅杰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讓人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環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行之有效的啟發能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感和枯燥感,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極為重要。因此在新課程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就要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有博大的胸懷,勇于接受學生的批評意見,要善于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甚至敢于向教師的觀點提出挑戰,新課程下的啟發側重于學習的過珵,再加上現實的復雜性,這就更使得學生的討論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討論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或“愚蠢的問題”,關健是看問題的思路是否合理。在討論過珵中要對學生們的分析表示尊重,哪怕是分析問題的過程或結果都發生了錯誤,也要給予應有旳鼓勵。不能對任何同學的人格和尊嚴有絲毫不尊重或侮辱,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平心靜氣地看學生,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認知發展的啟迪者,這是一個教師應具備的品質和應承擔的責任。

猜你喜歡
品德課新課程情境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讓思想品德課鮮活起來
知識改變命運
增強初中思想品德課實效性的對策
2009年語文新課程《考試大綱》修訂記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