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九年級思想品德新課程備考淺談

2009-07-10 09:03
西部教育參考 2009年2期
關鍵詞:思想品德知識點新課程

顏 霞

隨著新一輪新課改的實施、深入,如何更好地與時俱進,適應九年級思想品德新課程,實施并完成好新課程的任務已刻不容緩地擺在了我們每位教師面前,特別是如何做好九年級思想品德新課程的備考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筆者通過教學實踐認為主要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明確思想認識,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真正把學生作為一個大寫的“人”確立起來,它意味著新的基礎教育觀是“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因而在教學中師生要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體能力,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全方位、多層次地啟發每位學生,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政治課,在學習中真正動起來,做學習的主人,真正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克服現實教學中師動生不動的困難。

二、科學合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抓住課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淡化了學科體系,要求突破以學科為中心,打破單純的強調學科自身的系統性、邏輯性的局限,盡可能地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應首先服務于學生的全局發展的功能。這種理念表現在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上,出現了部分理論與實踐操作的矛盾碰撞,我們有些一線的思想品德老師明顯地感覺到新教材的部分章節系統性不強、知識點零亂、學生掌握困難,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教師產生了困惑,甚至無所適從,為了適應這一新形勢,教師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注重實踐,不“唯”教材。在教學中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學生也是用教材而不是學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經驗與體驗建立聯系,要搭建起教材內容通向學生生活的橋梁,要注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如在學習九年級思想品德內容《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一課時,可以動員、組織學生調查身邊環境,如所在的校園環境、校園周邊的環境、自己生活的小區環境、自己所在地的環境或上網查詢我國的環境情況,然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說感受談見聞,然后再得出結論,進行理論學習。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以實踐為載體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現實,這種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本的做法,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其次,善于創新、加工、整合教材。新課程強調,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教學方案的開發者,教師要加工教材備好課,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如講第七課“關注經濟第一框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制度”時,我們完全可以根據教學重點,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這一重點內容不按課本編排來上,可以提前到這節課一開始就講,并列出知識簡表,讓學生對第七課的學習目標、重點做到心中有數,一目了然;同時要注意不同學科間知識的相互交叉、滲透、加工整合,隨著3+2考試模式的推行,這點顯得尤為重要;如講到“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相關的歷史知識、地理知識加以運用,具體如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現在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我國現有的省級自治區為西藏、內蒙、廣西、新疆、寧夏。如語文知識學習中的調查報告、倡議書、廣告詞等的寫法在政治課學習中也能運用自如。注重這些,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要重視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1. 要抓好基礎知識的復習和鞏固。

作為九年級思想品德課,無論教材怎樣變化,新課標的總目標的要求是非常明確的,對基礎知識掌握的要求不變,教材中的觀點、概念等一定要識記、理解,要在弄懂每個知識點的基礎上,著重把握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網絡體系,這樣學生才能在答題時做到迅速、準確,把失誤降低到最低限度。

2. 要注意把握重、難點。

對每節課甚至每單元的重難點即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知識點,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師自身教學經驗等參考資料、教學資源準確地把握,科學合理地備教材、備教法,適當安排好時間,多下工夫,深鉆細研,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主次、有的放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效率。

3. 要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復習方法。

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要及時復習,以便在知識還沒有遺忘前就加深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所學知識就會很快被遺忘,等到考試前再“臨時抱佛腳”,只能是事倍功半。要引導學生將集中復習和分散復習相結合。有些學生喜歡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集中復習,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人們發現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對記憶和遺忘有重要的影響。過于集中的復習既有前攝抑制,又有倒攝抑制,記憶效果不好。而分散學習能克服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影響,效果較好。這種記憶方法不但不易遺忘,而且不會使身心太過疲勞。

四、要注意熱點問題與教材知識的結合

近年來,各地中考試題特別是開放型試題,常以對熱點問題的認識作為考核的切入點,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在復習時要注意收集整理一年來國內的重大熱點時事,重視熱點時事內容,同時,圍繞熱點問題,結合教材知識,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認識和分析,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我國奧運健兒頑強拼搏,在本屆奧運會上取得了金牌總數第一的輝煌成績;2008年10月25日“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等熱點話題,并根據這些熱點話題我們可以和九年級思想品德課的知識內容聯系起來: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大力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善于創新、勇于承擔責任等角度去認識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不僅讓學生把握了時代的脈搏,認識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可以引導學生認清國情、努力拼搏,積極做社會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本文作者單位:西北師大2007級教育碩士)

猜你喜歡
思想品德知識點新課程
關于口罩 這10大知識點你必須知道
選擇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知識點自測
“二次根式”復習精講
科學分析,高效決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