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讀,讓思緒在文本閱讀中輕舞飛揚

2012-08-15 00:47浙江史蓉芳
作文教學研究 2012年6期
關鍵詞:監生桑娜自然段

浙江 史蓉芳

猜讀,讓思緒在文本閱讀中輕舞飛揚

浙江 史蓉芳

積極探索閱讀方法,努力張揚學生個性,力求實現“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是新一輪閱讀教學改革的科學理念和追求目標。猜讀教學有利于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猜讀教學的嘗試可以從操作步驟和采用形式兩方面進行。

自主閱讀 預測猜想 閱讀期待 比照驗證

猜讀是閱讀主體(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根據已知的內容和已經掌握的信息,以聯想、想象為手段,對文本尚未閱讀的部分或文本的空白點進行預想猜測,然后熟讀精思、揣摩比較,從而達到融會貫通、透徹理解和掌握作品內容、形式的一種閱讀方法。其意義在于讓閱讀主體在個性化閱讀過程的開展與閱讀方法技能的運用中,展示其見解和才情,生成其言語智慧,提升其思維品質和創新精神,最終獲得真正的閱讀能力。

猜讀,這種文本閱讀的方法給學生插上了創造的翅膀,給予他們廣闊馳騁想象的空間,引導他們多角度看問題、想問題,養成求異和創新的思維習慣,它既切合了“以人為本”“以生為本”課程理念,也吻合了我?!耙晕幕恕薄耙詫W定教”的教改理念。

一、猜讀教學的操作流程

閱讀教學中采用猜讀方法進行文本分析時,一般情況下,以下面四個步驟操作較為合理、有效。

環節一:選擇文本,確定猜點

選擇合適的文本,確定文本的猜讀點是指導和啟發學生進行有效猜讀的首要條件?,F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經過專家精挑細選出的經典美文,但并不是每個文本都可以拿來讓學生進行有效地猜讀,而要選擇與學生的認知和語言水平相當的文本。從文體上說可以選擇敘事性較強的記敘文;從內容上說應該是學生熟悉的,有猜頭的;從語言上說應該是比較通俗易懂的。文本選好后,教師要在熟讀深思后,確定該文本的有價值的猜讀點。猜讀點可以在文本題目上,也可以在文本的某個段落中;可以在故事陡轉的瞬間,也可以在思想升華的高峰;可以在人物塑造的關鍵處,也可以在揭開主旨的肯綮中……其實不管猜讀點在文本的哪個位置,只要能開啟后文,激發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的文思就行。

環節二:初讀圖文,創意猜讀

猜讀猜讀就是猜中讀,讀中猜。讀是猜的基礎和前提,讀什么?這要根據教師確定的猜讀點而定,可以是課題、畫面、背景材料、文段,甚至是相關聯的音樂。不過不管讀的是哪種資料,都要讓學生把所讀內容讀熟、讀懂,并能在反復閱讀中聽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動其情。此時再讓學生對未知的內容進行預測、猜想,才能觸發學生自覺地去搜集文章中的外顯信息和頭腦中內存的語言知識以及生活體驗等信息,使大腦中的新形象隨著舊表象的改造而不斷生成。怎么猜?首先要使學生的預測猜想更有方向,教師應緊扣猜讀點提供一些預測猜想的思路,讓學生循著“路”大膽假設,使得每個猜想都閃爍著求異思維的火花。其次要教給學生一些“猜”的技巧,引導學生打破習慣性思維,敢于加強縱向和橫向的廣泛聯系。只要猜讀時指導學生把掌握的知識,獲得的經驗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學生就能逐漸創設出合情合理、新奇美妙的意境來。

環節三:交流表達,產生期待

如果說第二環節初讀圖文、預測猜想是學生獨立的個性化的“自由”發揮的話,那么本環節就是學生由獨立、個體行為走向一個群體交流、合作的階段。表達交流是思維的外化和深化,猜出來的思想存于腦中往往有模糊不穩定性,如果將這些思維訴之口頭或筆端,便能逐漸明朗和深化,而且表達得越詳盡。反復的次數越多,思維就越優化,因此猜讀的思維能力不僅要外化為語言和文字,而且要讓學生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和探討,激起學生深入閱讀文本的興趣,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

環節四:閱讀比照,驗證猜想

經過初步閱讀、預測猜想、交流表達三個環節之后,學生獲得了思維成果。這些思維成果如何,有待于最后閱讀部分得出的思維的比照,即把自己的猜想與原文或他人的猜想進行對照比較,看看哪些地方不謀而合,哪些地方意見相左。對意見相左的進一步探求分析原因,比照哪種更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推出某一結論。學生在這種閱讀比照中尋找差距,形成認識差,而認識差又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量化和優化學生的思維。因此最后的閱讀應該認真審讀,邊讀邊比,不斷完善,并從中總結出經驗和教訓,上升到理性境界。中國科學院院長盧嘉錫曾經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要學會比較鑒別,善于歸納,求同存異,由此及彼……一批習題做完最好想想,解這些習題用了哪些新知識,與以前解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提高改進,這樣才能使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特別要注意分析自己的錯處……”這樣不但有助于文本的理解,記憶,還有助于博采眾長,明辨優劣,開拓視野,大大提高閱讀能力、欣賞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猜讀教學的主要形式例談

猜想也可稱為一種“閱讀期待”,即指學生帶著內心所預想的情景、包含的期待去閱讀。在實際操作中,為切實做好猜讀訓練,我們可以一些采取讀點猜面、讀表猜里、讀前猜后、讀正猜反、讀此猜彼等靈活多變的形式。

(一)讀點猜面 把握環境

但凡天下美文的筆觸總能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其“舉一”者為“點”,“反三”者為“面”。比如《窮人》前兩個自然段中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文中描寫的桑娜的家境為“點”,桑娜家境所反映的沙皇統治下勞動人民的生活的悲慘為“面”。從“點”到“面”,思維上存在一個小小的飛躍,讀者恰好可以憑借想象通過猜想來完成。請看下面《窮人》一二自然段的猜讀教學片段。

1.讀“點”

(1)指導朗讀

①提示一二自然段中出現的兩組詞:寒風呼嘯 又黑又冷 波濤轟鳴 狂風怒吼 ;從早到晚 勉強填飽光著腳跑 黑面包 只有魚

②提示一二自然段中幾個句子的朗讀語氣、語調和語意。

(2)教學鋪墊

讓學生以“桑娜的家庭生活”為話題暢談對故事中社會環境的理解。學生說話的子話題可以是:桑拿家的家具、桑娜家的飲食、桑娜家男漁女織的模式、桑娜一家人的穿著等。

2.猜“面”

師:在理解了一二自然段大意的基礎上,請用一句話描述桑娜家境(點)所反映的當時的社會(面),可以試著用“從桑娜家境的……我看到了……”的句式說話。

生1:從桑娜家簡陋的家具,我看到了桑娜夫婦是對生活儉樸的勞動人民。

生2:從桑娜家的飲食上,我看到了桑娜夫婦雖辛苦勞作,但也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生3:從桑娜的家境中,我看到了沙皇統治下的俄國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

生4:從桑娜的孩子沒有鞋穿,我看到了舊社會普通人家庭的苦難生活。

3.驗“猜”

自由朗讀課文,然后每人僅找一例(屬于社會產物的句子)對上述猜想進行驗證,再與同桌交流。

評析:這樣的猜讀片段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歸納思維的訓練。其中的“點”就是寫進故事中的社會生活;其中的“面”就是一定的社會生活所反映的社會特征。前者具體,后者抽象。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是特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猜讀過程中完成了一次頗有價值的思維訓練,課堂自然而不留痕跡。

(二)讀表猜里 分析人物

文章內容常常有表里之分,言明者為“表”,隱晦者為“里”。以《臨死前的嚴監生》為例,描繪于筆端的人物外貌、神情、動作、語言等為“表”,隱藏在文字背后的人物性格則為“里”;浮于紙面的材料為“表”,藏匿于材料背后的作品思想則為“里”。閱讀時由“表”及“里”,以“表”度“里”,方能準確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

1.讀“表”

(1)教學鋪墊

①朗讀全文,讀出文中直接描寫嚴監生的五個句子。

②品讀五個句子,體味文本中描寫“手”的語句。

(2)讀出表象

學生細讀文本后,全面把握并收集材料中關于臨死前的嚴監生的外在表象的五句話,其中四句與“手”有關: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2.猜“里”

師:從文本的描寫中,我們獲取了人物諸多表象方面的信息,其中我們也能深刻感受到當時的嚴監生已經到了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地步,請同學們根據表象信息,對嚴監生手指動作背后的心理作出合理的猜想和推理,然后采用給定的句式說話:“我注意到了嚴監生手指的這一動作:……,他想說……可見嚴監生……(性格特點)”。

生1:我注意到了嚴監生手指的這一動作: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他想說“點著兩莖燈草嘛,多浪費呀”,可見嚴監生是個生活非常節儉的人。

生2:我注意到的也是嚴監生的這一手指動作,他想說“你們怎么能點著兩莖燈草?這樣點下去要費掉多少銀子呀!快給我滅了!”,可見嚴監生是個非常小氣的人。

生3:我注意到了嚴監生手指的這一動作: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他想說“我不是想念逃亡在外的大哥,而是那兩莖燈草要費了我不少銀子呢!快快滅了!怎么就沒人懂我的心思呢?”,可見嚴監生是個只認錢不認人的無情無義之人。

生4:我注意到了嚴監生手指的這一動作: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他想說“真是氣死我了!難道真要讓我死不瞑目嗎?怎么就沒一人知道我的心思?真是白養你們這些狗奴才了!看那燈火燃得多大呀,我的銀子我的命呀”,可見嚴監生是個把金錢看得比命還重的守財奴。

生5:我注意到了嚴監生最后終于“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末了他不惦念親人,不在乎自己性命,只在乎兩莖燈草費了燈油,當他妻子讀懂他的動作滅了一莖燈草時,嚴監生這才松了口氣,放下心來,安心去了??梢妵辣O生是吝嗇至極、視錢如命的人。

3.驗“猜”

學到此處,教師再提供兩個《儒林外史》中描寫嚴監生的語段,讓學生自己閱讀找出其中透過語言文字能展現嚴監生吝嗇的語句,朗讀感悟并與同桌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進一步感受嚴監生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評析:讀“表”是為了對學生進行感知性思維訓練,猜“里”在于對學生進行評析性思維訓練。從感知性思維訓練到評析性思維訓練是閱讀導學課上難得的思維訓練升級過程。

(三)讀前猜后 理解主題

文本的上句與下句、前文與后文是由一個嚴密的邏輯關系連綴的整體,因此閱讀主體可以讀上句(前文)憑借聯想或想象猜想下句(后文)。如《窮人》(3—7自然段)的教學片斷。

1.讀“前”

指導品讀課文3—7自然段,從桑娜的內心獨白中感受桑娜雖自己家庭生活窘困,但仍關心、惦記著病中的鄰居和沒人照料的孩子。

2.猜“后”

師:當桑娜發現西蒙已經死了,旁邊卻熟睡著兩個可憐的孩子時,桑娜會怎么想,怎么做?請聯系上文,思考作答。

生1:桑娜想自己家的三個孩子都穿不暖吃不飽,我不能再把兩個小家伙抱回家,我得想辦法讓兩個可憐的孩子生活得好些,于是她急匆匆地向著村長家跑去……

生2:上文已經介紹了桑娜和西蒙的家庭狀況,文中雖只寫到了兩個家庭,但這是黑暗舊社會的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真實寫照,桑娜不管把孩子送哪家都不會有太好的日子過。所以她想不如自己把孩子帶回家,以后的日子一定會更艱辛,但只要她和丈夫再努力辛苦些總能熬過去的。

生3:多可愛的孩子呀,這么小就失去了媽媽,真可憐。我得趕緊抱他們離開,否則他們醒來發現媽媽死了,一定會非常悲痛,非常無助的。我不能讓他們幼小的心承受如此大的打擊。

生4:如果抱他們回家,那我就得撫養五個孩子。天哪,那樣我們將會面臨怎樣的苦難生活呀!丈夫會同意我這樣做嗎?如果我不抱走他們,兩個孩子就會……西蒙的靈魂也不會安息。唉,不管那么多了,還是先抱回去再說吧。

3.驗“猜”

讓學生自讀文本8—11自然段,驗證自己的猜想,然后學生交流、教師總結,學生的猜測雖出現了“抱與不抱”兩種處理方式,但學生都能根據前文提供的信息作出合情合理的想象,猜讀內容既反映了沙皇統治黑暗、勞動人民生活窮困,又表現了桑娜關愛他人、心地善良的美好品質。

評析:讀“前”是提取原信息,就是從文本中提取相關的內容,此過程承擔著對閱讀主體進行理解性思維訓練;猜“后”是創造新信息,此過程承擔著閱讀主體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從閱讀心理的角度來思考,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即一個人的閱讀是一個預測下一步信息并確定或否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閱讀主體利用前期閱讀獲得的已有信息和經驗,展開想象翅膀,預測猜想后期可能發生的狀況,然后依據自己的閱讀期待,不時進行閱讀反思和批判,不斷把握自我理解程度,判斷與閱讀目標的距離,并采取各種幫助思考和增進理解的策略。

三、猜讀教學帶給我們的欣喜

猜讀是讀與猜的結合,是閱讀與創作的結合,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結合,是教師的巧妙引導與學生的積極思維的結合,它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和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是大有益處的。學生的——

自學能力得到了增強;

獨特個性得到了發展;

創造潛能得到了開發;

閱讀質量得到了提高。

猜讀,放飛了學生自由馳騁的思緒;猜讀,激活了學生即興創作的欲望;猜讀,搭建了學生與作家、文本對話的橋梁。學生在猜讀中表現出來的猜思之纏綿、猜旨之深邃常常是教師始料未及的,因此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合理使用猜讀這一推陳出新的閱讀對話方式,在具體操作中,要靜心提煉猜題,熱情培植猜思,巧妙落實猜旨。

[1]楊建達.讓作文講評多些“情趣”[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8,(06).

[2]祝成林.學生:不可或缺的校本課程決策主體[J].教育探索,2010,(01)

[3]宋亞軍.猜讀續寫.洞開求異思維的大門[J].語文教學通訊.2011.(22)

[4]劉波.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7,(Z 3)

[5]孫建鋒.教師與文本對話的誤區[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9.(03)

[6]欒成勇.讓閱讀成為學生個性釋放的過程——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12).

[7]黃杰蘭.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淺談[J].基礎教育研究.2009.(02).

[8].譚衛群.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課堂——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斷想[J].中學語文教學,2004,(05).

[9].馬江龍.猜讀——培養語文綜合能力的一把金鑰匙[J].語文教學之友,2010,(10)

[10].曹清富.微型小說猜讀續寫的做法和體會[J].中學語文教學.2000,(08)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實驗學校)

猜你喜歡
監生桑娜自然段
窮人
《窮人》梗概
秋天
冤案:嚴監生不是超級吝嗇鬼
不識“齋戒”鬧笑話
緊扣“吝嗇”定格人物形象
美麗的秋天
18歲縣令破解無傷痕命案
續寫《窮人》
窮人的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