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識于讀,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2015-05-30 15:29徐曉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隨文識字識字教學閱讀教學

徐曉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北師大教材低段識字任務重,如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顯得尤為重要。識字要與閱讀結合,要結合語言環境中讓學生隨文識字,識字教學做到音、形、義結合;同時識字與寫字相結合,與課外閱讀結合,不斷鞏固??傊?,要整合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想方設法提高低段識字教學效率。

關鍵詞:識字教學;閱讀教學;隨文識字

打開課程標準,我們會看到1~2年級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會寫800~1000個。再翻開北師大語文教材,我們也看出一年級每學期有16個主題單元,二年級每學期有15個主題單元。一、二年級識字任務很重,識字寫字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再仔細看課文,無論是兒歌還是散文,還是叮叮咚咚集中識字單元,都是讓學生在語境中識字,掌握字的音、形、義,從而學會運用。北師大教材教師用書第一冊也明確指出識字與閱讀應同步進行,要在老師帶讀、學生指讀課文熟讀成誦的基礎上縮小語境抽出短句、詞語、生字讓學生識記,然后還要把生字送回課文里指讀。這種方法就是特別強調分散、隨文識字,反對一開始就把生字剝離出來讓學生識記。

一、目前很多低段的語文課存在的問題

1.把生字當做閱讀障礙,上課時先集中識字再閱讀課文,將識字與閱讀分成兩張皮

2.識字教學注重讀準音、認清形,忽略對字義的教學,導致學生錯別字增多

3.識字與寫字完全分開,一節課集中識字,一節課集中寫字,難度較大,增加學生負擔,效果也不好

以上幾種情況導致識字教學枯燥無味,老師、學生害怕識字教學,課堂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個人認為是教者沒有真正搞懂教材編排意圖,沒有尊重語文教學尤其是識字教學規律,也沒有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教學。

二、改變這種狀況,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做法

1.初讀感知階段,隨文識讀

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一開始閱讀會很難,因為不認識的字很多,就需要外力的幫助。在家聽父母讀,在學校聽老師讀、聽同學讀,學會拼音后自己拼讀,直至熟讀成誦。然后老師抽出短語、生字讓學生認讀,再把生字放回課文讀。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聽力強、記憶力強,與生字多次見面后自然會把字音與字形對應起來。后來,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我就改變了課堂教學環節。

(1)學生自由讀課文

學生根據自己的速度讀,盡管很多孩子讀起來有些困難,但這樣一字一句慢慢讀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認讀、鞏固所學漢字的機會。這個環節我不布置任何操作性任務(比如圈生字、詞語等),只要求學生能讀準確、讀通順。

(2)同桌互相聽讀課文

只有兩個評價標準:讀準、讀通,讀對了夸夸他,讀錯了教教他。

(3)請學生在全班分段展示朗讀課文,其余學生當好小老師,評價要求同上

學生讀完一個自然段,其他小老師就會評價哪些字音讀得標準,哪些字音讀錯了,哪些句子還不太通順、掉字了、加字了等。我就隨機出示帶有相關生字的詞語或句子讓學生教讀、領讀,讀錯的學生練讀,再請學生讀相關自然段。

(4)單獨出示生字各種形式認讀

在學生分段展示完畢,不表明他們認識全部生字了。老師還得集中出示生字,采取開火車認讀、搶讀、抽讀等學生喜歡的游戲方式鞏固識字。對于一些要求學生會寫的字老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字形,交流識記方法。

(5)生字送回課文再讀

一般說來,我的第一課時教學就按照以上幾個步驟進行,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隨文識字,讀準音,讀通句子。學生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他們與生字反反復復見面,識字與朗讀緊密結合在一起,寓識字于朗讀中,學生不會感到枯燥、疲倦。隨著時間推移,逐步增加一些學習要求。第一冊下半學期,開始讓他們圈出文中生字,學習標自然段;第二冊開始,教他們學會勾畫生字所帶詞語。這些要求從第二冊開始慢慢轉化為預習要求,從課堂預習逐步到回家預習,一要勾畫,二要讀準讀通,三要給要求寫的生字組兩個詞語(寫在書上該字下面),課堂只是檢測朗讀、識字。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也學到一些初步的解讀教材的方法。

2.理解感悟階段,隨文明義

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識字教學的任務就完成了嗎?不是的。在初讀課文、認讀生字的基礎上,閱讀教學還應進一步識字,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字詞,建立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系,寓識字于閱讀中,建立字、詞、句、文之間的聯系,在閱讀中進一步識字,以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我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蘋果落地》一文時,文中有兩個很重要的詞語“好奇”“習以為?!?,理解了這兩個詞語,學生才能體會到牛頓的好學、鉆研精神。因此,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說說什么叫“好奇”,學生說好奇就是感到奇怪,感到稀奇,不明白怎么回事。我再問:“牛頓對什么感到好奇呢?”學生讀了課文,找到牛頓是對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感到好奇。我問:“孩子們,你們對這事好奇嗎?大人們好奇嗎?”孩子們多數回答自己覺得不奇怪,大人們也不好奇。接著,我讓學生比較朗讀大人們和牛頓對待蘋果落地不同態度的句子,學生一下就能讀出語氣,讀出情境了。我相信,此時如果讓學生用這兩個詞語說話,肯定運用恰當。以上過程就是讓學生聯系語境來理解字詞,將識字與閱讀感悟緊密相連,鞏固識字效果。

當然,不是所有的字詞都要在理解感悟階段來引導明義,應該視情況而定。學生在學了偏旁表意的規律之后,對文中的重點詞語,能關聯上下文的字詞,體現人物精神思想、情感的詞語,一些非常書面的成語、短語,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在閱讀感悟中不斷加深理解,以便學生學以致用。

3.復習鞏固階段,識寫結合

漢字認識了需要不斷鞏固,應把漢字時時回歸語境,使生字在語境中不斷復現,發揮語境的整體功能。我在這方面做得較多的是讓學生多讀課外書,讀兒歌,讀語文天地中的自讀課文,讀國學經典。老師適時檢測,以不同形式讓學生展示閱讀、誦讀效果,讓學生與所學漢字反復見面,直至掌握。

寫字教學也能鞏固識字教學的成果,二者不能完全割裂開來。識寫結合,我認為應考慮到一、二年級孩子身心發育的特點,適當分散寫字,降低寫字難度,不要為了教學方便而將一課的生字放到一起來集中指導書寫。在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任何時候,只要覺得有必要就可以寫生字,這樣音、形、義的結合更加有效。如學習《蘋果落地》,可以在讀課題時認識“蘋”,引導分析字形,觀察、書寫;在學習二、三自然段時隨機書寫“習、言”二字,也可以在第一課時寫一部分,二課時寫一部分,教師要心中有數,靈活安排。同時讓學生養成寫字時想意思的習慣,他們就不會寫那么多錯別字了。

寓識于讀,就是將識字與朗讀課文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的過程中認識生字;寓識于讀,就是將識字與閱讀感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理解字詞,積累語言,為運用打下基礎;寓識于讀,就是要整合閱讀教學和識字教學,讓學生隨文分散識字、寫字,加強課外閱讀鞏固識字,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隨文識字識字教學閱讀教學
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三部曲
低年級隨文識字的策略研究
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的幾點經驗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試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
《窗前的氣球》教學設計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