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教師需求 提高研培實效

2015-07-05 21:35楊濤郝躍軍
教育管理與藝術 2015年1期
關鍵詞:研培課標常態

楊濤?郝躍軍

一、調研目的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農村中小學常態課堂教學的真實現狀及教師對培訓的真實需求和愿望,找出問題、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尋求解決辦法、創新研培模式,豐富研培內涵,提升研培品質,實現研培環境的大改善,研培效果的大提高,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大提升,我們于2013年10月,開展了全縣農村中小學常態課堂教學和教師培訓需求大調研活動,透徹了解常態課堂教學現狀,準確把握教師對培訓的需求和愿望,為今后把握研培方向,調整研培準星,實施有效研培提供借鑒。

二、調研內容

這次調研學校正副校長、師訓干訓教師、各學科教研員共25人全程參與,深入農村15個鄉鎮,分別對15所初中和15所中心小學,進行常態課堂教學及教師培訓需求調研。隨堂聽課750多節,召開座談會30次,訪談學校領導、班主任及學科教師290人,學生210人,發放問卷450份,回收有效問卷405份。通過對課堂觀察、交流研討,了解和掌握常態課堂教學現狀;通過訪談、座談和問卷的方式,了解農村教師對培訓的需求進行歸因分析,提出了對策建議。

三、情況分析及對策建議

(一)情況分析

第一,常態課堂教學情況分析。

1.課堂教學主流良好

在隨堂聽課的750多節,從常態課堂的實際操作情況看主流良好,94%的教師開始關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心目中好課的標準與課改要求同步,教學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有所提高。

一是從教學設計上看: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普遍得到提高,開始從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設計者,教學設計中突顯對教學策略和學生最近發展區方面的研究,開始關注三維目標,全面育人的教學目標得到一定體現,教學活動中較好體現了目標的培養與落實。

二是從教學目標上看:教師的目標意識比較明確,大多數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基本符合學生實際與教材要求,目標的可檢測性以及教學內容組織與目標如何吻合的研究有所顯現。

三是從教學過程上看:大多數的課,授課過程能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理念,學案導學設計合理,教師流程清楚,環節全層次清;講解細致,重點突出,講練結合,針對性強;注重學生參與、師生互動交流;演示實驗,規范有序。

四是從教學手段上看:近半數教師能注意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人機互動的關系處理較好。一種自主探索、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平等對話、民主教學的課堂氛圍正在形成。

五是從教與學關系上看:許多課堂呈現出了融洽、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課堂正在逐步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場所。

六是從教師基本功上看:近六成教師的基本功比較扎實,學養較深厚,教材嫻熟,備課充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較深入,能融會貫通,提問設計、板書設計比較科學合理,教學語言準確到位,課件制作精美,教學效果比較理想。

2.課堂教學行為缺失

一是課標落實不到位。從課堂教學反饋信息來看,86%的教師對課標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以課標有效指導教學還有一定的困難。很多教師對學科課程目標把握不準,理解不透,理解還停留在理論上,由此使課堂教學偏離方向,目標落實不到位,甚至是低效。45%的課,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目標過分突出認知目標或技能目標,普遍忽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二是課前準備欠充分。不重視學生課前預習指導和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沒有認真研究教材和課標,教學目標不具體,內容不熟,環節不明,層次不清,板書零亂,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是教學方法欠科學。相當部分的教師一講到底,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教師單向灌輸較多,教學方式單一,教學針對性差,課堂效率不高。

四是學習方式成點綴。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目前的一部分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缺乏良好的運行機制,致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流于形式,只有溫度,沒有深度,成了課堂教學的點綴。

五是課堂氛圍不濃郁。學習過程中學生參與度較低,學習狀況反饋少;學習效率低,學業成就感差,“水過地皮濕”的現象比較嚴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

六是教師基本功不扎實。部分教師基本功不扎實,學養不厚導致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較膚淺,不能融會貫通,甚至只是照本宣科,提問設計、板書設計、教學語言均未準確到位,因而影響教學效果。

七是“小學科”教學不樂觀。部分學校音樂課“老師彈彈琴,學生唱唱歌”,體育課“跑幾圈,玩一陣”,美術課“照貓畫虎、教狗畫貓”,科學課“黑板上種田,課本上栽樹”現象頻現。有人戲稱“唱音樂”“玩體育”“畫美術”,這與專職教師匱乏有直接關系。

第二,教師培訓需求情況分析。

一是教師對培訓很感興趣。

二是教師對培訓課程有需求。

三是教師對專業發展有規劃。

四是教師對角色定位準確。

五是教師對培訓方式需求多樣。

六是教師渴望教學方法創新。

七是教師希望提升專業能力。

八是教師對培訓機構的期待。

(二)對策建議

第一,在常態課堂教學方面。

一是落實有效教學。

二是深入研讀“課標”。

三是關注學習狀態。

四是革新教研策略。

第二,教師培訓需求方面。

一是全面調查摸底,消除培訓死角。

二是創新培訓模式,實現個性引領。

三是精選培訓方式,提高培訓效果。

四是整合研培資源,強化“大研培觀”。一要突出全局性。二要突出有序性。三要突出針對性。

教師培養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仡欉^去的研培歷程,我們有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也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喜悅,更有“霧里看花”的迷茫和困惑。比如,面對學校以及教師個體的差異,我們又該如何努力?我們渴望發揮高端、個性化研培的優勢,以品質提升高度,帶動教師的發展和提升,從而全面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也將成為我們未來謀劃的內容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歡
研培課標常態
依托課標 夯實基礎 精準備考
高中生物新舊課標比較——以實驗版課標和2017版課標為例
2016年全國課標卷透視與2017年備考展示
基于課標“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主動適應新常態 積極爭取新作為
新常態下的艱辛與希望
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再議研培價值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