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科學實踐中科學素養的助力與發展

2016-05-30 12:31裘丹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科學素養小學科學實踐

裘丹

【摘 要】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時代、民族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對未來人才素質的需要。它對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創新精神,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為科學課堂營造濃厚的科學氛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科學 實踐 科學素養

《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因此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時代和民族的振興、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對未來人才的需要。讓學生在神秘的科學世界里盡情的享受科學實踐帶來的學習樂趣,培養邏輯的科學思維,建立正確的科學觀念,塑造良好的科學素養。

一、新課標下科學素養的提出

科學素養最早是由美國學者赫德在1958年提出的,表示個人所具備的對科學的基本理解。所謂的科學素養即科學素質,就是指人們在學習、生產和生活水平中,掌握運用科學知識的程度和能力??茖W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探究素養的形成具有定性的作用。

二、科學素養的確定及其含義

科學素養的構成主要有四個部分: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的方法與能力、科學意識(情感與價值觀)、科學實踐的突破和創造。

2.1 科學知識

在科學實踐課堂中,由教師引領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的學習過程,是科學知識學習中的提高部分,也是學生真正自己所得的科學知識和能力。

2.2 科學探究的方法與能力

有效的科學探究方法就是科學課的教學的活動方式要注意講解、演示結合,化繁為簡,突出中心。鼓勵學生從多方面思考來尋求正確結論,大膽質疑,學習方式主要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在具體的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3 科學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

所謂教無定法,學無定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對象的個性特征來調整不同的教學節奏,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有較足夠的時間來吸收和消化課堂知識,不至于囫圇吞棗,同時也要保證學生在這一堂課中的學習狀態是快樂和成功的。

2.4 科學實踐的突破和創造

每個學生是個不相同的個體,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讀者心中的《紅樓夢》??茖W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不是一條條的定理和結論,而是要細心愛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并形成穩定的科學品質。

三、關注科學實踐中的科學素養的養成和應用

3.1 教師的科學素養——為學生提供“有結構、有層次”的實驗材料

有效性的科學探究實驗學習中,教師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有結構、有層次的探究材料:所謂“有結構,有層次的材料”,就是教師精心設計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材料結構簡單易于學生實際操作性的、有著豐富內在聯系的典型的教學材料組合。這種材料的組合,既要揭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一系列現象,體現教材的科學性,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還應從趣味性、基礎性、實踐性原則出發,同時要盡量排除無關的干擾因素,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使他們能發現問題形成合理的假設,明確研究活動的目的,確定研究活動的程序,這是教師的科學素養的體現和展示。

科學素養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形成,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中也時常表現出這樣的科學氣質和魅力,這就是科學素養下的助力教學。

3.2 學生的科學素養——勤于學習、善于探究、樂于質疑

教育之父赫爾馬特說過:“任何個體在獲取知識時,其興趣都要發生四個階段的變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動?!闭嬲@取和鞏固學習的興趣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行動。

例如:六下《科學》第一單元的《微小世界》1.《放大鏡》。放大鏡早在生活中廣泛被使用,學生在生活中直接或間接地已經接觸過放大鏡,知道它的作用就是放大物體。此時放大鏡對學生已經沒有吸引力了,感覺是太平常了對于六年級的小大人們,但是可能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去思考放大鏡是怎么被發明出來的?為什么它可以放大物體?根據這個設想,所以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對于放大鏡的構造比較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啊,并沒有提及放大鏡的鏡片特殊,更沒有出示凸透鏡等字詞。重點我是設定在讓學生探究放大鏡為什么具有放大的作用?是什么因素讓它有放大的功效?人們是根據什么原理發明出來的?這些疑問的提出,讓多數學生提起了精神頭,或許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些。首先讓每個小組自由交流2分鐘后,各個小組各抒己見,已經挑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了。接著每個小組領到一組材料:由兩片大小相同的光玻璃片、一片毛玻璃片、一杯200ml的清水、一個凹透鏡片、一個圓底燒瓶、一個錐形瓶、一支試管、一根膠頭滴管、一張小紙片和毛巾等器材。其次,要求在15分鐘內用以下器材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出一個或多個具有放大功效的工具。此時學生興趣盎然,每個人都愿意參與在其中,每個人都動起來,拿起不同的材料在探究和討論。最后展示每個小組的實踐探究成果,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放大鏡是如何被發明出來,也讓學生體驗了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放大物體的物體,等待我們細心地去發現??茖W源于生活,科學素養反饋于生活。

3.3 “教與學、師與生”——科學素養的潛力展示和魅力體現

小學科學有效實驗探究包括提出問題、假設、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歸納總結等過程。其中既有觀察、動手操作實驗等活動,也有動腦分析、整理、總結信息等活動。在實踐突破中,教師的科學鋪設和學生自主探究緊緊結合,合理有效的科學前提和實驗器材,明確有效的實驗目的和操作步驟,讓整個探究過程靈活的動起來,盡可能給孩子科學環境下的無盡思考和激發潛能,小小科學家或許就由此誕生了,這就是從小養成科學素養的魅力。

小學科學課堂實驗有效探究是科學實踐中突破課堂的一個重要手段,需要我們科學教師不斷值得思考的難題,我們只有不斷地努力探索有效探究的方法策略,才能張顯實踐探究的重要性和魅力,煥發出課堂應有的活力和生機,突顯出現代科學素養賦予孩子們的傳奇色彩。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3年最新修訂版

[2]韋鈺《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5年

[3]鄧澤美《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藝術》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6年

猜你喜歡
科學素養小學科學實踐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踐行美好教育 培養科學素養
如何在日記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