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分析

2016-05-30 06:55杜秀麗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語言特點積極性小學語文

【摘 要】語文知識的學習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做好語文教學非常關鍵,整個語文教學幾乎貫穿學生的學習生涯,其中小學語文教學是以后學生語文學習和進行其他學科學習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同教師的授課風格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或者不重視語言的作用,肯定會對教學產生重要的負面影響,因此,本文就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進行分析,分析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作用,以及如何通過語言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言特點 積極性

語文教學是基礎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語文教學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的語言應用非常關鍵,通過不同語言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指導,引起學生的興趣,尤其是針對小學生,滲透著文化素養的語文教學語言能夠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啟蒙作用,因此,擁有高水平的語言應用能力是保障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對我國語文教學的分析,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是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主要體現,以下就針對語文教學的語言特點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具有規范性的特點

小學生正處于接觸事物、學習事物的關鍵階段,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個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能夠主動規范日常用語,最主要的是要處理好教學中的語音、詞匯等,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反之則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影響教學效果,進而對學生語言的規范化產生不好的后果。比如,我國不同地方方言特色比較濃,平舌音和卷舌音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將“吃飯”讀成“次飯”,還有一些調到語序的情況等,這些表達方式極為不規范,教師如果不注意這些細節問題,學生就可能在學習中進行模仿和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主動規范用語,解決語言問題,為學生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具有科學性的特點

教學中教學方法非常重要,只有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夠保障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就必須把教育本身作為一種科學對待,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隨時體現出科學的內涵,通過科學的語言傳輸文化知識,保障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為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區分每個詞語所表達的情感色彩,詳細分析、理解,在授課過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否則就會讓學生產生誤解。比如“有人并不贊成這位學生的說法,我認為是對的”這句話,教師究竟是認同這位學生的說法還是認同并不贊成該學生說法的人呢?實在費解,所以教師一定不能使用帶有歧義的句子。此外,口語的科學性也與口語的簡潔精煉與否相關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過于啰嗦繁重的語言往往會使學生抓不住話語的重點,所以教師應當突出精華部分,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要領,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豐富的知識。

三、具有接近性的特點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試圖創造一個情景,吸引學生在其設計的情境中學習,這也是集中學生注意力,便于其理解知識的重要方法,但是很多情況下語文教師運用的語言并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這種情景,關鍵原因就是語言缺乏接近性,這種接近性也可以理解為親近的語言,所謂親近語言就是通過生動、活潑以及其他貼心小學生思維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小學生理解,這種語言簡單、風趣且淺顯易懂。比如在對有關大自然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課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優美、親近的語言將學生引入這種情景,由于小學生對大自然的理解有限,教師在利用語言進行描述時可以結合圖畫展示、音樂背景等方式。

四、具有生動性的特點

教學過程中生動的語言能夠給人以感染力,充滿活力、熱情洋溢、富有感情是生動性的重要體現,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可以看到許多生動的文學作品,通過生動的語言教學搭配生動的作品,能夠為學生呈現一堂生動的語言課,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從形象思維不斷延伸。例如,在講到《春》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說:“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小草探出了頭,樹木穿上新裝,到處都是生機盎然的景象,在溫暖的陽光下,終于顯現出充滿活力的一面”,這種表達方式有利于學生深入春天的已經,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五、具有趣味性的特點

對小學生的教育不應當過分關注成績,而要幫助他們學會認知世界,通過語文教學的活動,在幫助學生認知的過程中也能夠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時要基于對學生心理狀態的了解,在適當的時候通過巧妙的語言運用,用來引導學生,通過趣味性的語言能夠產生極強的感染力,能夠讓被動的課堂教學形成成一種追求知識、充滿笑聲的主動學習氛圍,這種語言的運用對學生的啟發也是巨大的。比如在唐詩宋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統稱的“唐詩宋詞”稱作“唐宋時期的流行樂”,總之,教學語言富有趣味性能夠將無聊的課堂變得富有生機,使學生感知到語文教學語言的美。

六、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上述五個特征,充分說明了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運用好語言的特點,發揮語言的優勢,才能將語文教學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也只有規范、科學、接近、生動、趣味性的語言才能達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追求知識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芳、張曉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與思考》,載《現代教學》,2011年第7期,第99頁.

作者簡介:杜秀麗(1964年1月生),女,漢族,山東龍口人,曲靖市第二小學,一級教師,???,小學語文方向。

猜你喜歡
語言特點積極性小學語文
三方共進,激發干部積極性更上一層樓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高中歷史教學的語言特點淺析
法律英語在司法應用中的語言特點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如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天上的街市》的語言特點
技校生學習積極性的探索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