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臨床觀察

2016-06-18 02:07丁玉梅馬曉勇
河北中醫 2016年3期
關鍵詞:補陽還五湯

丁玉梅 馬曉勇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中醫科,寧夏 銀川 750004)

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臨床觀察

丁玉梅馬曉勇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中醫科,寧夏銀川750004)

【摘要】目的觀察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02例下肢CVI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2例予補陽還五湯加味口服,對照組50例予邁之靈片口服,治療1~3個療程后統計療效,并比較2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變化。結果2組治療后腫脹、疼痛、沉重及潰瘍等癥狀百分率均明顯降低(P<0.01),且治療組治療后各癥狀百分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2組治療后雙下肢同高腿圍差值均改善(P<0.01),且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總有效率98.1%,對照組總有效率72.0%,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結論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下肢CVI較單純西醫治療療效明顯,可改善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不良反應。

【關鍵詞】補陽還五湯;靜脈功能不全;中藥療法

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表現為單側或雙側小腿可凹性水腫,自覺沉重、脹痛,朝輕暮重,久坐、久立、久行后加重,病程長者多伴靜脈曲張、皮膚色素沉著,進一步發展可出現淤積性皮炎、濕疹或慢性潰瘍。西醫認為,下肢CVI多為原發性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所致,或繼發于急性深靜脈血栓,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而成[1]。2010-10—2013-10,我們運用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下肢CVI 52例,并與口服邁之靈片治療5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全部102例均為我院中醫科門診(62例)及病房(40例)就診的CVI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齡45~78歲,平均(52.5±2.5)歲;病程3個月~25年,平均(3.3±0.7)年;伴有靜脈曲張36例,淤積性皮炎10例,潰瘍6例。對照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齡40~79歲,平均(49.8±6.8)歲;病程5個月~19年,平均(3.2±0.3)年;伴有靜脈曲張34例,淤積性皮炎11例,潰瘍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選擇

1.2.1診斷標準參照《實用中醫周圍血管病學》[2]擬訂:①小腿沉重、乏力、脹痛感,站立、遠行后加重,平臥休息后減輕;②下肢水腫,可伴有淺靜脈擴張或迂曲;③病程較久者可發生小腿足靴區皮膚色素沉著,濕疹樣皮炎,嚴重者可并發淤血性潰瘍,滲液,經久難愈或反復發作。

1.2.2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患者;②美國靜脈論壇CEAP[3]分級C2級以上;③病程>3個月。

1.2.3排除標準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明確診斷為心源性、腎源性水腫;由動靜脈瘺、淋巴性水腫引起的下肢水腫;存在全身感染或伴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患有惡性腫瘤或嚴重營養不良者。

1.2.4剔除標準未能按規定使用藥物,不能判定療效;主動放棄治療者;治療期間出現毒副反應、過敏反應者。

1.2.5脫落標準符合標準納入研究的患者,無論何種因素退出,只要未完成方案既定的治療周期或治療方案者,均判定為脫落病例。

1.3治療方法

1.3.1治療組予補陽還五湯加味。藥物組成:黃芪100 g,當歸30 g,桃仁10 g,紅花10 g,赤芍藥30 g,雞血藤30 g,地龍12 g,王不留行15 g,路路通15 g,川芎10 g,丹參30 g,澤蘭30 g。日1劑,經自動煎藥機(國產)煎藥并分裝,1劑煎2袋,每袋180 mL,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

1.3.2對照組予邁之靈片(德國 Cesra Arzneimittel GmbH &CO. KG,進口藥品注冊證號Z20090001)2片,每日2次口服。

1.3.3療程4周為1個療程,可用藥1~3個療程。

2結果

2.12組療效比較治療組52例,痊愈12例,顯效28例,有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1%;對照組50例,痊愈5例,顯效16例,有效17例, 無效12例,總有效率72.0%。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2.22組治療前后癥狀變化見表1。

表2 2組治療前后癥狀變化 例(%)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由表1可見,2組治療后腫脹、疼痛、沉重及潰瘍等癥狀百分率均明顯降低(P<0.01),且治療組治療后各癥狀百分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2.32組治療前后雙下肢同高腿圍差值比較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雙下肢同高腿圍差值比較 例

表2數據經秩和檢驗,2組治療后雙下肢同高腿圍差值均改善(P<0.01),且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1)。

2.42組不良反應情況2組治療期間均無皮下出血、牙齦出血、消化道反應。

3討論

下肢CVI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是周圍血管科最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在普通人群中占15%~20%,占下肢疾病的70%,且有上升趨勢[4]。中醫稱為股腫、脈痹等名稱?;颊咴缙诳蔁o任何臨床表現,或僅有下肢沉重感或難以描述的彌散性疼痛,隨著病程延長可逐漸發展,出現下肢淺表靜脈擴張或曲張、皮膚硬結、色素沉著等,甚至靜脈性潰瘍。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女性高于男性,涉及淺靜脈、深靜脈、交通靜脈3個系統之一或整個下肢靜脈網,可分為原發性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所致,或繼發于深靜脈血栓形成,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而成。西醫常用邁之靈、華法林等抗凝或改善靜脈循環治療,有一定療效,但不能完全改善癥狀[5-6],對于輕中度及不適宜手術的患者,目前無公認有效的西藥,而中醫藥治療有較大的優勢。

中醫學對下肢CVI認識久遠,常規治療以活血化瘀通絡治療。但我們在臨床中發現本病大多數是由創傷、妊娠及其他疾病長期臥床等因素造成的,同時因久坐、久臥、久行、久立耗傷氣血,脾氣虛弱,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溢于肌膚則發為水腫,濕性下注,濕邪蓄積于下肢組織經絡,則導致小腿腫脹、按之凹陷;濕濁困于肌肉,脾氣失于升發,則導致下肢沉重;脾主肌肉,脾氣虛失于榮養,導致下肢易乏力;濕濁阻于下肢脈絡,氣血運行不暢,氣滯于絡,導致下肢痠脹感;氣為血帥,氣滯則血行遲緩,久則形成血瘀,瘀血與濕濁互阻于下肢脈絡,更加膠著難解,病情進一步加重并纏綿難愈,出現皮膚色素沉著,甚至濕疹、潰瘍??梢娖⑻撨\化失司導致濕邪留滯下肢脈絡是發病的基礎,久之出現血瘀病情加重,故治療本病不能單純利濕,需結合益氣活血通絡之法[7-8]。氣虛不能推動血行,導致氣滯血瘀,阻塞脈道,形成本病。本病發生病機涉及虛、瘀、濕,輾轉相因,導致下肢水腫逐漸加重。因此,本病以氣虛血瘀為根本,治當以益氣活血通絡為大法,故我們通過辨證分析,選用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補陽還五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是治療氣虛血瘀的經典名方,該方補氣以活血,活血以袪瘀,虛實兼治。方中重用生黃芪以補元氣,氣行則血行,血不行則有瘀滯,為君藥;當歸活血補血,為臣藥;再配以赤芍藥、川芎、紅花、桃仁等活血祛瘀之品,使瘀祛而不傷正;地龍長于通行經絡,在此基礎上加用王不留行、雞血藤、丹參活血化瘀,路路通、澤蘭通絡利水。諸藥共奏補氣活血通絡消腫之功?,F代藥理研究表明,當歸、川芎、生地黃、赤芍藥、地龍可擴張周圍血管,解除血管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抗凝和纖溶活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變性[9-10]。

本臨床研究以目前臨床上常用治療下肢CVI的邁之靈為對照[11],采用治療氣虛血瘀的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下肢CVI,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疼痛及潰瘍完全消失,臨床療效較好,總有效率達到98.1%,較西藥邁之靈片治療效果明顯,且中藥組雙下肢同高腿圍差值較對照組明顯改善。表明中藥治療下肢CVI無明顯毒副作用,臨床效果較好,可以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孟超,吳在德.黃家駟外科學(中冊)[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14-1217.

[2]陳淑長.實用中醫周圍血管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01-302.

[3]張培華,蔣米爾.臨床血管外科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732-742.

[4]張柏根.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診治進展[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3,18(9):517-518.

[5]王深民.應注意掌握下肢深靜脈瓣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療指征與技巧[J].中華醫學雜志,2007,87(43):3028-3029.

[6]董國祥.進一步提高我國下肢靜脈瓣功能不全的治療水平[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08,2(5):1-3.

[7]張蒼.健脾利濕活血通脈法治療慢性下肢靜脈性水腫的臨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7.

[8]于亞娜,郝琳,劉素欽,等.益氣消腫法治療原發性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8,17(5):628-629.

[9]杜金行,李騰飛,史載祥.基于文獻對血瘀證兼證診斷標準的研究[J].中醫雜志,2012,52(23):2035-2037.

[10]翟麗莉,呂建華.補陽還五湯的藥理研究與臨床新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2):9-10.

[11]顧毅,尹樂平,馮超,等.邁之靈治療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06,27(5):499-500.

(本文編輯:李珊珊)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3.030

作者簡介:丁玉梅(1967—),女,主任醫師,副教授,學士。研究方向:從事老年病及周圍血管疾病的研究及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3.605.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619(2016)03-0419-03

(收稿日期:2014-06-26)

猜你喜歡
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進展
補陽還五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療效及對MMSE積分、ADL評分的影響研究
補陽還五湯配合針刺治療中風病恢復期的規范化研究
補陽還五湯聯合天麻鉤藤飲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補陽還五湯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研究及其作用機制探討
補陽還五湯加減聯合針灸治療腦卒中偏癱100例療效觀察
補陽還五湯合增液湯治療糖尿病性便秘48例臨床體會
探析腦血栓應用補陽還五湯結合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
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腎病綜合征38例
老年冠心病等采用補陽還五湯治療的臨床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