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日”的路上丟了什么

2016-07-01 00:52王在恩
關鍵詞:夸父語文課文言文

王在恩

語文課堂的變革一直在路上。自從2003年課改啟動以來,語文課堂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革新。毋庸置疑,有些革新的語文課的確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語文學習的品位。但是,變革的課堂教學也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更有一些課緣木求魚,脫離了語文教學的根本。

筆者曾聽過一青年教師執教的課改意識較強的公開課——《夸父逐日》。這節課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某些套路,大膽地實行課堂翻轉。課前的預習,讓學生通過視頻來學習朗讀,且又解決了課堂上應該學習的基礎知識部分。課堂上,教師除了稍微檢查一下預習作業外,就開始探討文本的內涵了。就這樣一路過關,一路討論,一路將改革進行到底。課上課下,筆者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教師帶領學生“逐日”的路上究竟丟掉了什么呢?

一、丟掉了“文”與“言”的契合度

翻轉,教師把課內應該學習的基礎知識全翻轉到了課前,這一轉,就沒有轉回來。于是,字詞的學習沒有融入課堂,句子的學習沒有融入課堂,誦讀也沒有融入課堂。在課堂的第二個環節“如何逐”中,該青年教師出示了一句話讓學生填寫并說明理由:“夸父( )地逐日(要求:結合文中詞句說明理由)?!痹谶@個過程中,學生發言非常踴躍:有的說“夸父勇敢地逐日”;有的說“夸父堅持不懈地逐日”;有的說“夸父不辭辛苦地逐日”;等等。雖然教師的PPT上要求“結合文中詞句說明理由”,但是,學生都沒有結合其他詞語,教師也沒有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之所以如此,可能是該教師覺得基礎知識已經在課前學過了,沒必要再在這里重復了。

“目前文言文教學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無‘文?!?這是錢夢龍老師早在1997年就指出的問題。這節課的課前預習是“有‘言而無‘文”,只是讓學生做選擇題,讓學生記住文言字詞的含義。而朗讀是在沒有多少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因而“文”也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進入課堂的討論環節,就把“有‘言而無‘文”翻了個個兒,變成了“有 ‘文而無‘言”?!拔摹薄把浴狈蛛x一直是文言文教學的軟肋,一直讓文言文教學陷入深深的泥潭。

再看這篇只有37個漢字的短文,真的可謂字字有來歷,句句有嚼頭。如果教師帶領學生步步“追逐”,可以說每一個腳印里都會灑滿陽光!比如第一句“夸父與日逐走”,就可以在領會詞義、句義的基礎上,深入體會這個“走”字。該教師出示了“走”的篆書,但沒有用好。筆者覺得可以做一下處理,教師不妨邊板書“走”的篆體字,邊啟發學生說:“同學們看這個‘走字,像一個人甩開臂膀,邁開大步,他在干嗎?”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有些出入,但必定會領悟到這個字的內含!當大多數學生都領會了這個字的含義后,教師再出示夸父的漫畫像,并讓學生想象夸父的步子有多大,再讓學生用夸張的語言說說他奔跑的樣子。那么,“走”的基本義、語境義以及深藏其背后的文義不就一下子都深深地烙印于學生的心中了嗎?

二、丟了語文課堂應該堅守的“語言學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給語文課程下了這樣一個定義:“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蔽难晕恼n堂是不是要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很多教師誤以為“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現代文的事兒,而文言文只需把應該考到的東西灌輸給學生就行了。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其實,文言文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而且要更接近本質地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這節課,我發現該教師一直在“高空作業”,比如她在“為什么逐”的環節中,在探討“桃林”“逐日”的象征意義上就花去了很多時間。在這個環節,她還下發了一些關于桃花的材料,讓學生圍繞桃樹、桃花展開探討。結果,文本的語言學習幾乎沒有涉及,文言文的學習成了一桌變味的文化大餐。

筆者覺得,教師應該完全回到文本中去,回到“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這句話上來。聽課時,筆者一邊聽,一邊在試著做和她相反的活兒——設計更加貼近語言學習的課:“道渴而死”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你有沒有過“渴”的感覺?這樣,“渴”這個在平時生活中常見的生理感覺不就在文言中復活了嗎?學生會說,一點點渴就難受得不得了,而“渴死”該是一種多么巨大的煎熬??!接著,再讓學生體會“道”的含義??梢栽O計這樣的問題:“道渴而死”和“渴而死”有什么區別?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會“道”字的深刻含義,讓學生體會夸父一直在逐日的道路上?!爸鹑铡笔且豁椢淳沟氖聵I,他是渴死的,臨死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引導學生去體會他對手杖的寄托,讓學生體會他的手杖上一定沾著他的汗水、他的氣息,讓學生體會他對后來的逐日者寄予的厚望,體會他給后來的逐日者帶去的福澤,讓學生體會他如山的身軀倒下時的壯烈,讓學生體會眼前蔚然的桃林是多么誘人、多么美麗!

文言文是高度凝練的語言,要讓學生探得其中的真味,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幫學生“泡”開詞義、句義,甚或段落和篇章義?!扒∈俏丛?,煙濤浩渺在眼前”,讀出“著墨處”的“未曾著墨處”,讀出文章的空白點,讓學生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學生就會感受到文言文的無窮妙處。筆者覺得執教文言文的文本,需要教師放出眼光,潛入文本,讀出自己的真感受,然后巧妙設計課堂教學。筆者在聽課時私下設計的教學流程,在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又巧妙地體會了夸父的精神實質,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業已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問題是:我們在文言文的教學中真的不必刻意去追求所謂的“人文性”,對語言的學習到位了,“人文性”是可以被裹挾著一路前行的!

三、丟掉了語文課改的初衷

語文課改的初衷是什么?答案可能多種多樣,但有一點一定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更好地學習語文,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筆者曾經參觀過一所課改比較先進的學校,在他們的課堂上發現了很多非語文的東西。他們所謂的自學是背課外參考書,什么課文全解、攻略之類的東西,那些書上對詞語、句子、段落、篇章都有解釋,學生在那里哇啦哇啦地背誦,接著,再讓學生分小組上臺展示。筆者看過之后的感覺很不好,就像吃飯時喉嚨里卡了魚刺一樣難受。其實,他們這不是語文課堂,而是語文“考堂”,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無非將來多考幾分!從這里看來,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已經生生被考試綁架了!

語文課堂要不要改革?當然要!但是,要看你如何改!如果你把非語文的東西搬進課堂,如果你一味追求所謂的小組合作,如果你只顧翻轉課堂,只顧所謂的預學案,只是小組合作,而沒有顧及語文學習應有的規律,沒有顧及全體學生,你的改革就是失敗的??v觀《夸父逐日》這堂課,學生的預習效果是千差萬別的,正是因為教師把課堂翻轉了,教師想當然地(也可能是潛意識地)認為學生的學習起點很高了,于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就沒有照顧到那些學習起點低的學生。結果課堂一直是由好學生領跑。我數了一下一個班將近五十個學生中也只有十幾個學生在發言,其他的學生全陪坐、陪聽、陪鼓掌!這樣看來,翻轉的時候就“轉”掉了語文的真東西,非語文的成分就太多了!

聽、說、讀、寫、思,應該是語文課完成的任務吧,可是,我們的很多課堂在改革的過程中只是在技術層面上“追逐”,不知道“太陽”在哪里!結果技術層面的東西越來越多,語文的真味越來越少。這位教師最后出示了一張PPT:“夸父,跑吧!……”目的是讓學生寫一段話,讓學生內化夸父的精神。結果鈴聲響了,學生沒有“跑”,她就出示了一段自己寫的話……一堂課下來,學生一直說、一直聽,沒有寫,很少讀,這樣的課堂當然也很少有思考了。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學習一直飄在空中。這不該是課改的初衷。既然有違語文課改的初衷,自然也就有違“以生為本”的宗旨了。

王榮生教授曾經說過:“一堂語文課,如果教學內容有問題,或者只有在考試的試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師的教學再精致、再精彩,課堂的氣氛再熱烈、再活躍,價值都極為有限?!笨v觀很多改革的課堂,大多是在教學內容上出了問題。就如這節公開課,也是在教學內容上丟了很多東西,丟了語言的真正學習,丟了文言的實質東西,丟了“聽、說、讀、寫、思”的半壁江山;而課堂強調的、追求的是所謂的方法,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一個青年教師敢于探索是好事,勇氣可嘉,但一旦探索偏離了語文的航道,那就未必是好事了。但愿我們的課堂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真功夫!但愿我們在追求技術層面的東西時,一定要看準這種追求是不是語文的!

行文至此,筆者突然想起了余光中先生寫的《夸父逐日》:“迎面奔向新綻的旭陽,/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壯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勞,/奔回東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有些課堂在“西奔”時做了很多徒勞的事,還不如回頭“撞上”!或許語文教學的根本就在原地,就在你的腳下!

(責任編輯:巫作猛)

猜你喜歡
夸父語文課文言文
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成功發射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追日
可怕的語文課
語文課里掙分忙
語文課應該培養什么?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語文課
千里之外
初中文言文的“教”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