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016-09-20 11:17曹麗翠
考試周刊 2016年72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應用方法合作學習

曹麗翠

摘 要: 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具有重要作用。這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對學生培養標準的要求,且日益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故此,本文首先詳細分析了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關鍵詞: 合作學習 高中歷史教學 應用方法

高中歷史課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在教材內容上增加了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倍感親切,減少了距離感。以往學習中教師一味講述,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倦感,對于一些古老文化知識沒有興趣,導致歷史聽課效率低下。合作學習采用學生之間的分組搭配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有利于提高聽課成效。然而實際運用中合作學習存在很多問題影響學習成效,故此,本文分析合作學習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相應提出有效的應用措施,旨在提高教學成效。

一、合作學習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合作學習的本質認識不徹底,有流于形式的危險。

合作學習在教學運用中僅停留在形式上,沒有將合作學習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機整合,教師只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沒有發揮出合作學習的優勢效應。合作學習不是簡單的小組劃分,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并在學習中設置有助于學生討論和交流的題目,發揮學習小組最大的合力作用。

(二)合作學習小組分配問題影響學習成效。

合作小組的劃分應該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而不是隨意分組,一般按照水平互補的原則進行分組,一個小組中既有知識水平高的學生,又有中等和基礎薄弱的學生,在性格上也要安排外向和內向的學生在同一個組里,以便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能夠更好地完成歷史課程任務。

(三)教師放任學生自由學習,課堂秩序紊亂。

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方式就認為是讓學生自由討論和交流,教師不用任何指導,放縱學生隨意發揮,以致出現課堂秩序混亂,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反而影響教學成效。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效開展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加深對合作學習本質的理解并有效運用。

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高中生對知識學習的需求,他們已經對純粹的講授式教學產生厭倦情緒,不能集中精神認真聽講。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方式切入性地運用到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鞏固教學成效。例如,教師在講授《輝煌的燦爛文化》這部分內容時,為了鞏固學生學習的知識,教師將學生劃分小組,5個人為一組進行問題的討論,組之間形成競爭,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教師通過問題的設置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興趣:“宋元流行的文學形式為什么是詞曲?”這個問題使學生獨自思考或者回顧教師剛才講的內容,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組內交流,最后由組內代表發言。有的組總結回答:“商業的發展及城市的繁榮為詞曲的興盛奠定了物質基礎”;有的組總結道:“能夠唱歌的詞及能夠表演的曲,成為市井生活的需要”;還有的組回答:“宋元時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通過詞曲能夠表達作家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進行有機整合,這樣的討論就會圓滿豐富,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獲取屬于自己的收獲,鍛煉學生思考能力,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二)綜合考慮學生、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合作小組劃分。

合作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小組的成員,涉及教師的分組行為。通常教師會選擇同桌或者鄰桌作為小組劃分的依據,然而這種劃分對學習效果并沒有明顯的優勢。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知識基礎等方面進行了解,然后劃分合作小組,才能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潛能。例如,教師對《輝煌的燦爛文化》這部分內容進行復習檢測時,就將學生按照擅長詩經、宋詞、唐詩、元曲、漢賦、楚辭等知識平均分散在每一個小組中,這樣回答時每一位學生都有發揮的空間。有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

(三)教師發揮引導者、啟發者和輔助者的作用,引導課堂有序進行。

教學中教師發揮著引導者、輔助者和啟發者的作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決定因素之一。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和學習情況適時指點和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成效。例如,教師在《輝煌的燦爛文化》中總結“唐詩輝煌的原因”知識點的時候,通過提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等時間段讓學生說出每個時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初唐代表作家有王勃和陳子昂;盛唐時期的杰出代表是李白和杜甫;中唐時期則是反映民間疾苦的白居易;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隱。又如“中國的小說經過哪幾個階段?”引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整體思考,并對接受的知識進行精煉的總結,得出魏晉南北朝、唐代、宋代、明清時期四個階段。同時學生深入思考這幾個階段之間的聯系和作用,實現對課程內容的升華,提升學生的理解層次。這樣緊湊有序的課程安排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配合,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習質量。

三、結語

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中的運用對培養學生高效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總結實踐應用的策略,提高教學質量。除了以上應用方法,教師還要通過對學生進行積極性評價,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合作學習方式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振興.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5(3):103.

[2]王曉莉.淺談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4(3):110.

[3]劉剛.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5-46.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教學應用方法合作學習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探討
教材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推進合作學習激活中職英語教學研究
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