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

2017-10-21 17:26張風密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職業教育培養

張風密

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為社會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技能人才,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伴隨著中國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不斷涌現,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我國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在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環境下,機遇與挑戰并存是職業教育的一大現狀。

【關鍵詞】職業教育;高職人才;培養

對于中高職人才的培養,許多發達國家一直都走在我國的前列,有很多積極的可借鑒之處。比如說美國,中等職業教育與高中后技術準備教育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并且有專門的中高職相銜接的教學大綱。把高中后技術教育的課程與社區學院、技術學院的實用技術課程建立起內在的聯系是課程銜接的主要方法。隨我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技術準備課程的開設會更有效的促進中高職的學生的自我成長,而注重實用性類工程技術課程也會與社會接軌做好鋪墊。

我國目前的中、高職學制結構及其銜接主要兩段式結構和一體化結構兩種, 首先對于一體化結構即中職與高職統籌安排和整體設計所形成的一種學制結構及銜接。而兩段式結構主要是指中職學校與高職學院各自根據自己的學制年限進行教育,對應升學考試也就成了中職畢業生的分層的重要依據。在這其中,有二種學制形式:技工學校二年制和職業高中為三年制;高職學院學制有兩年和三年兩種模式,其中以三年制為主。

中職與高職教育的銜接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主要集中在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機制研究、人才培養方案研究和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建設研究等方面,這些研究的成果都將促進了我國中等、高等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為了更好地推動職業教育,促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經濟發展,應當加快建立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而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多與阿奴啊的中高職以及應用型本科銜接的教育體系,同時對于中職職業畢業生的招收計劃也需要進一步加大

中職與高職教育是今后幾年職業教育發展基本思路,針對目前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內涵銜接不夠、系統性缺乏等問題,中高職銜接系統培養專業性人才,在探索中高職銜接的人才育成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制訂方法、課程體系構建和課程設計方法。中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對于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平臺,同時,也推進了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和建立

目前中高職銜接主要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少數幾個省份進行了對中高職學制的銜接進行了試點工作,雖說在學制銜接等方面取得了較有效的成果,但是任然存在局限性,銜接過于粗放,更為細化和內涵性銜接還做的不夠,通過課題研究與試點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解決以上問題;

(2)進行試點的省份中中高職銜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學歷教育,一個是學校內部的教育體系。而銜接中還沒有完全包含非學歷教育和培訓這兩大塊通過研究和試點總結一套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相融合的職業教育新機制。

(3)中職教育教育與高職教育都涉及職業和技能培養,兩者之間既有重復的內容也有不同點,目前中職與高職銜接相配套的體系還未建立或者未成熟,而對于高職銜接的課程目前也沒有橫向大幅度開展,繼而也沒有匹配的評估體系等。針對目前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總結開發適合中高職銜接教育的課題體系和內容的方法,為中高職職業教育銜接教育提供建設方向的建議。

今后我們需要將適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把職業教育中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有機融合,相貫共通;不斷把中高職人才培養體現一體設計、分段培養、整體優化,更加突出針對性和應用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 江蘇省常州市 213000

猜你喜歡
職業教育培養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武術搏擊訓練的運動反應能力探討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