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作業處理中的應用

2017-10-21 17:41沈為民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思想品德

當前思想品德學科的課堂改革如火如荼,但課后“作業處理”環節的研究和改革卻顯得相對滯后。筆者結合當前課堂改革的優勢產品——“學習小組”,把“合作學習”運用到思想品德學科的“作業處理”環節中。實踐證明,這不僅可以為學生、教師減負,也能為當前思想品德學科“課堂高效、課后低效”的問題提供一種解決思路。

【關鍵詞】思想品德;小組合作學習;作業處理

當前教學改革的熱門課題是如何改進課堂教學,例如各地都在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但其研究基本囿于課堂,很少涉及課后環節。筆者認為,教學改革除課堂改革以外,還應該對課后的“作業處理”環節,進行研究和改革。

1 思想品德“作業處理”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根據我們問卷調查的結果,目前部分學校的作業現狀,讓師生雙方也深感疲憊,也影響了思想品德作業 “把道德知識內化為自覺行為”、“在教與學的‘交匯中促進師生的互動發展”功效的發揮。為此,筆者對問卷調查現狀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1.1 在作業的布置上,忽視了體驗性的學習目標。

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無法體會到題目深層次的體驗性意義,作業本身也失去了“引導學生過積極健康生活”的本意。

1.2 在作業的批改上,教師花費在評改書面作業上的時間過多。

思想品德是小分學科,周課時少,教師帶班多,書面作業閱讀量大。疲于應付作業批改的老師,難有時間去探索教學改革,其教學改革也難保真正付諸實施。

1.3 在作業的評價上,師生雙方獲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

一方面,學生為了應對老師“批改”只好抄襲作業,教師也只好“上當受騙”,從作業中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時節間緊,教師批改作業常用“√ ”、“×”、“?”等符號,學生由這些符號只能知道哪個題錯了,但不知道錯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1.4 在作業的功效上,學生缺乏思想品德作業的興趣與主動性。

目前思想品德學科評價把某個學生道德的衡量,設定為可以用標準化考試來測量的知識,導致德育被簡化為教科書上的條條框框和枯燥的條目。由此學生只要會背能考,無需身體力行就可獲得思想品德學科的好成績,“平時做得好保不了考試能寫好”。

綜上所述,不當的作業處理現狀,導致思想品德作業出現了低效、無效甚至負效的傾向。

2 “小組合作”處理思想品德作業的可行性分析

我們編排小組的時候,在“雙向選擇”的背景下,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異質分組,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群”和相對成熟的“朋友圈”,這為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奠定了制度和組織上的基礎。利用“小組合作”處理思想品德作業,變一個人的作業為一群人的作業?!耙蝗喝说淖鳂I,兵教兵的模式”,其作業從設計、完成、反饋、矯正到評價都由一個或多個小組來共同完成,尤其是這些群組間設計的作業還將被用于檢測時,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戰勝欲在作業處理的過程中,被激發出來。

當一個人的作業變成一群人的作業時,當前作業處理現狀中存在的上述問題都有可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3 “小組合作”處理思想品德作業的運用策略

充分利用課堂改革的優勢產品——學習小組,把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延伸到課后的“作業處理”環節,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3.1 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作業,提高作業的趣味性。

首先讓每個組員都參與擬定作業題,在該組形成了一個不同層次的題庫。其次,每個學生都要根據自己的認知和能力參與做題,但學生選做題目的方式可以多樣化。這類作業形態,學生對作業的未知性,增強了作業興趣;學生異質分組,對作業要求分層,貼近學生實際,符合作業的差異性。由于采取“組間競爭,組內合作”的小組機制,大大激發了組員在思想品德作業處理過程中主動性。

3.2 針對小組成員學習狀況布置作業,增強作業的精準性。

我們通常按學習小組為單位,由組長根據每個組員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梯度布置。這樣不僅能為老師了解每一個孩子節約時間,而且作業布置也會更“精準”。

3.3 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作業,提高體驗性作業的有效性。

我們充分利用非課堂時間的小組合作完成體驗性作業,通常把這類作業放在周末、節假日,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根據特長合理分工、最后合作來完成,不僅使學生情感得到交流,在不斷的認知過程中培養協作精神,也節約了時間、提高了作業效率。其做法得到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3.4 組內互相批改,強化作業反饋的及時性。

作業反饋的滯后性和失真度一直困擾著思想品德老師,我們嘗試小組內互相批改、并及時把錯誤情況反饋給當事學生。結束后把批改的情況,特別是典型范例及錯題情況,向老師或科代表匯報,一遍教師復批或面批。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科小組總結正、反兩種典型,向全班同學作交流。以達到消除錯誤,開闊眼界,鞏固知識,掌握方法的目的。

3.5 組間相互評價,凸顯作業的互補性。

利用小組的合作與競爭性互評,既有利于照顧學生的差異性,也有利于實現學生間互補性。采用小組之內合作互評,小組之間競爭互評的形式,不僅更容易實現學生互補性的目的,通常這種形式將會使課堂更加活躍有趣。

3.6 預防和矯正“小組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在探索“小組合作”在思想品德作業處理的過程中,暴露出了兩個問題需要及時預防。一是過度的“合作”導致部分組員逐漸失去獨立性,對其他組員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二是部分組員不愿深究問題、淺嘗輒“問”,思維缺乏深度。要及時預見和杜絕上述問題,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在每次合作前,組員有獨立的處理作業的時間。②并不是所有的作業都適合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師要善于選擇性使用。③對小組合作的結果應該尊重“求同存異”,以保留組員的創新個性和思維的獨特性。

小組合作處理作業,提高了思想品德作業的趣味性、實效性、精準性、及時性、互補性,讓我們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創新教學、提高自我,學生有了更多機會參與社會實踐。這種課后高效的作業處理形式,可以讓高效課堂改課“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袁小梅.作業的內涵與減負的實踐走向[J].教育探索,2016(02).

[2]施素玲.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與課后作業貫穿不暢的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4(08).

作者簡介

沈為民,現為重慶市長壽區石堰鎮中學教務員,石堰鎮中學校領雁工程辦公室主任,長壽區政治學科中心組成員。

作者單位

重慶市長壽區石堰鎮中學校 重慶市長壽區 401235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學習思想品德
飲食文化與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融合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實踐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轉課堂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解題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