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物本位角度研究

2018-05-14 08:54亓占豐
創新 2018年3期
關鍵詞:勞動價值論

亓占豐

[摘 要] 針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特點和價值論三個基本解釋的分析,從物本位的角度開展了關于價值本質、價值源泉和價值尺度的研究。從自然科學角度來看,人類價值體現在人類本身的存活,因此價值本質的定義可以擴展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階段。提高效率是一種自發過程,價值源泉勞動的本質就是人類通過本能不斷提高自身效率的過程。價值要計算死勞動,用勞動消耗來度量,勞動消耗可以按照一個國家恩格爾系數小于溫飽線60%最后一年的人均食品消費計算。站在自然界的高度研究人類社會,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才具有更高的科學價值和更完善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 勞動價值論; 價值本質; 價值源泉; 價值尺度

[中圖分類號] F0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616(2018)03-0057-09

經濟學說史上的價值論都建立在解釋價值本質、價值源泉和價值尺度這三者的基礎上。許成安和楊青認為,基于對這三者的不同解釋,分別演化成多種不同的學說,最主要的是勞動價值論、要素價值論、效用價值論和均衡價值(價格)論四大類 [1 ]。和其他學說相比,馬克思從他的唯物史觀出發,在人類歷史發展的視角下,通過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和分析過程,以勞動作為價值的本質。馬克思認為價值本質,或者說價值實體,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價值源泉是抽象勞動,價值尺度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2 ]。

這一論斷顯然比其他學說更為科學,但是受限于時代背景和歷史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更多地關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而對現實經濟問題的解讀不夠,因此受到西方經濟學家的詬病[3 ]。我國理論界為完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這些研究仍然存在兩方面的問題,有的倒向了西方經濟學說,有的限定了勞動價值論的界定范圍,如鄒升平認為,勞動價值論應該限定于商品經濟階段,限定于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限定于生產勞動,等等 [4 ]。

因此,為了更全面地認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需要從物本位的角度對勞動價值論的三個基本解釋進行重新地梳理。

正如自然科學的基礎必然要符合于哲學的基本規律一樣,經濟學也是一樣。從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作為經濟領域的科學,經濟學不應該僅從人類社會的本身出發,從人本位角度思考問題,還應該從物本位的角度出發,把經濟現象與自然界各種物理現象、化學現象和生物現象進行聯系,體現出經濟與自然界的內在聯系。站在自然界的高度研究人類社會,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才具有更高的科學價值和更完善的理論基礎。

一、價值是什么?

從哲學上來講,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效用或意義。一個事物由于某種性能能夠滿足某個主體的需要,或者對某個主體具有積極意義,對這個主體來說,這個事物就是有價值的。日常生活中大體也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價值”這個概念。

從人類的角度來說,一個東西能被人類利用,那這個東西就有價值。而站在物本位的角度,從自然界的視角來看,能被自然界利用,人類才有在自然存在的價值。

那么,人類在自然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或者說人類存在的價值是什么呢?根據達爾文進化論,作為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優勝劣汰,大自然需要的生物自然能存活下去,大自然不需要的生物,自然會被淘汰。因此每一種生物出現的價值,其實是以這種生物的持續存活為標志的。換句話說,只要這種生物能夠在自然界中存活下去,就是對自然界有意義,人類也不例外。

但是這種“活著”的狀態,只是一種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價值,并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那么,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價值是否能向經濟這種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轉換呢?換句話說,自然科學上人類的價值與經濟意義上的價值有何聯系?

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人類運動和生物運動都是由低等的物理運動與化學運動發展而來,必然遵循一般的物理定律和化學定律,只是表現得更為復雜、更為奇特。

正如耗散結構學的研究,宏觀系統可以分為三種:一是與外界既無能量交換又無物質交換的孤立系;二是與外界有能量交換但無物質交換的封閉系;三是與外界既有能量交換又有物質交換的開放系。生物機體是一種遠離平衡態的有序結構,它只有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才能生存和發展下去,因而是一種典型的耗散結構。人類是一種高度發達的耗散結構,具有最為復雜而精密的有序化結構和嚴謹協調的有序化功能,這樣我們就有了將人類、生物與自然界放在一起研究的物理基礎,也有了將人類社會與自然科學相聯系的基礎。

仇德輝曾經以此分析價值的物理學定義,把價值最終歸結為物理學的“能量”,變成了一種更加純粹的客觀價值論 [5 ]。但實際上,能量是物質運動轉換的量度,存在各種形式,如機械能、化學能、熱能等,是一種客觀存在,和價值依托于人類或生命本身的存在有所不同。人死了,人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價值就消失了。貓或狗死了,同樣也沒有存在的價值。但是由于物質不滅,他們本身的能量依然存在,只是由于自然界和微生物的存在,進行了各種轉化,因此價值和能量并不能等同。

為了不落入客觀價值論的舊有套路,也為了更簡單地說明問題,假定與人類進行類比的生物是貓,我們有必要把人類和貓都視為一種宏觀系統,借助耗散結構論的假設,去掉多余的干擾。我們忽略掉人類的各種社會屬性,如民族、國家等,而只考慮人類的生物學屬性,例如將人類與生物進行類比,以確定人類在自然科學上的價值是如何向人類社會內部轉換的。

如圖1所示,人和貓本身是一種宏觀系統,但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在人和貓的外圍畫了個框,假設這個框是一種理想空間。這種空間和人類及貓本身的系統變化是一致的。

如果貓和人都是孤立系統,如圖1:a所示,則貓和人所在空間與自然界既無能量交換也無物質交換,貓和人的身體細胞無法進行新陳代謝,因此死亡。

如果貓和人都是封閉系統,如圖1:b所示,則貓和人所在空間與自然界有能量交換但無物質交換。這種能量可以是太陽光照射、加熱、機械功傳遞等。由于生物只能將食物變成化學能以維持生存,而無法將沒有物質的能量轉換成食物用于本身生存,因此貓和人在封閉系統中,依然很快會因身體細胞無法進行新陳代謝而死亡。

簡而言之,孤立系統與封閉系統的區別,就相當于一個是在保溫瓶的封閉狀態,只有少量空氣;一個是在玻璃瓶的封閉狀態,除了少量空氣,又多了陽光。兩者之中,生物本身都是無法存活的。

三種系統相比較,只有在與外界既有能量交換又有物質交換的開放系,人與貓才能夠生存。開放系與封閉系統、孤立系統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多了物質交換。所以,物質的存在是人類生存的關鍵因素。然而,對于人或貓而言,這些物質如果始終存在于自然界中,不進入開放系統,則沒有價值。人或者貓,必須要通過某種方式,將這些物質得到,以保持自身的生存。這種方式,就是勞動,一種生理意義上的損耗。人或者貓通過勞動得到食物,讓自身生存,實現自身在自然界存在的價值。

假設與開放系進行物質交換的物質是老鼠,貓抓到老鼠,老鼠被食用?!白サ健笔且环N勞動,要耗費體力或者腦力。老鼠被食用,目的是貓要補充曾經消耗的體力或者腦力。因此,勞動是為了貓的生存。貓的價值就體現為“抓到老鼠”這一勞動。這一價值是附著在老鼠身上的。所以,物質本身是沒有價值的,通過勞動才具有價值。也就是說,無論是人還是貓,都要通過一定的動作去得到他們的食物,而這種動作必然要耗費他們的體力或者腦力,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勞動。

人類也是一樣?,F代人的需要各種各樣,也分成多個層次,但是不管人的需要以什么樣的形式存在,歸根結底都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將其抽象出來,體現的都是人類對生存的需要。為了生存進行勞動,而不考慮具體勞動的各種形式,將其抽象出來,凝結在物質中,就形成了價值。因此價值就是凝結在物質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這一定義并不局限于商品經濟階段,而是可以擴展到從人類成為人類以來的所有社會中。

困此我們得到一條邏輯線。從自然科學角度來看,人類存在的價值就在于他們的存活。而人類要存活,就要通過勞動獲得物質,以實現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價值。這一價值在自然界中是以人類的存活為體現的。在人類社會中,這一價值通過勞動獲得、通過獲得的物質體現,這些物質在人類社會中的生產、流轉、消亡就產生了經濟學,也產生了經濟學的價值。

二、價值的源泉

從人類的發展史來看,最早的價值利用完全用于生存消耗,與其他生物沒有本質的區別。就和貓抓到魚或抓到老鼠一樣,付出消耗的同時產生了價值。人類這種對價值的產生過程通常被稱為勞動。

(一)價值的產生過程及死勞動

所謂勞動是發生在人與周邊環境(包括人類世界與自然界)之間的活動。其實質是通過人有意識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動來調整和控制周邊環境,使之發生變化,為人類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務。

馬克思把勞動分為兩種:一種是活勞動;一種是死勞動,即物化勞動。所謂活勞動,是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腦力和體力的耗費,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勞動創造價值的勞動?;顒趧觿撛靸r值,并且產生了腦力和體力的耗費,這一耗費過程必然要消耗價值。因此,價值的創造過程必然伴隨著其消耗過程。所謂死勞動或物化勞動,是指凝結在生產資料中,體現為勞動產品的人類勞動。

還是以開放系的貓為例。貓抓到老鼠,“抓”的過程就是一種活勞動。假定這種過程消耗的體力和腦力,需要吃半個老鼠來補充。余下沒有被吃的半個老鼠,就是一種死勞動,用來保存貓已經付出的勞動。如果這半個老鼠讓給別的貓,就伴隨著價值的轉移。因此,勞動創造價值,轉換價值,并消耗價值,從開放貓的身上完美地體現出來。

如圖2所示,物質通過勞動從自然界進入到人類世界,為方便理解,如果僅考慮最原始的情況,物質(可能是一個樹上的蘋果)本身沒有改變,但是借助勞動(將蘋果摘下,勞動過程中伴隨著勞動消耗Js),物質(蘋果)產生了附著其上的價值(蘋果進入到人類社會,擁有了有用價值,能被吃了,同時擁有了死勞動Jw——價值被保存、轉移或分配),如圖2雪花部分。

在人類生命的最初,由于生產力低下,人所獲得的死勞動Jw往往小于Js,因此人類創造的價值,彌補不了勞動的消耗,人類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如圖3所示。

實際上,從圖2中可以看出,整個價值的產生過程從左至右包括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物質仍然存在于自然界,還未產生價值。第二個步驟,對物質進行勞動中,此時人類使用活勞動,并且產生了勞動消耗。第三個步驟,對物質的勞動完成,創造出了價值,物質成為對于人類來說有使用價值的物質。所以,死勞動就是價值在人類社會的表現形式,換句話說,死勞動就是價值,價值就是死勞動。死勞動是伴隨著物質的有用價值出現的,已經表現為貨幣化,可以用來保存、轉移和分配價值。

因此,我們可以厘清幾個概念。第一,勞動消耗Js即是活勞動,伴隨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第二,死勞動Jw即是活勞動創造的價值,在人類世界保存、分配及流通。第三,價值的創造,必然伴隨著物質的存在,不可能憑空產生。第四,價值的產生,以使用價值被創造出來為標志。兩者伴隨著物質的存在,是統一的一個整體。死勞動有使用價值,就可以在人類世界里流動。是否有使用價值,是死勞動是否存在的標準。物質是否有變化,是死勞動價值是否變化的標準。當物質有變化的時候,必然代表著其內存的死勞動的價值變化。第五,只要人活著,就會有生理機能的消耗。因此,勞動消耗Js永遠不會為零。第六,活勞動和勞動消耗是一個二元統一體,有活勞動必有勞動消耗,而有勞動消耗必有活勞動。

(二)勞動的本質是一種自發過程

從前面的推理過程來看,勞動作為價值的唯一源泉這一點沒有錯。但是,勞動,是一種有意識地改造和適應周邊環境的過程,這一定義我們認為是有問題的。

從自然科學角度來看,這一定義還不夠徹底?;顒趧幼鳛閮r值產生的驅動力,依然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勞動,是人有意識地改造和適應周邊環境的過程??茖W是不能加入任何主觀因素的。因為我們要問:人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目的?勞動畢竟不是人的本能。在饑餓的情況下,當只有勞動才能生存時,人會去勞動。但是在生存可以滿足的條件下,有的人愿意勞動,但也有的人會偷懶,更不要提人類歷史長河當中,那么多地主、皇帝等不進行勞動的對象。

就算是和動物相比較也一樣,貓捉老鼠和人找食物,這兩者的目的性和主動性沒有區別,都是生理機能的驅動。馬克思提出了“動物式的本能的勞動”和“人類勞動”,并肯定“動物式的本能的勞動”和“人類勞動”是勞動本身發展過程中直接聯系著的兩種不同形式或兩個不同階段。前者是后者最初的萌芽形式及其賴以產生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進一步發展,并是擺脫了最初本能的高級形式。還說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類勞動過程獨有的特征”,羅先德認為這是一種進化的結果 [6 ]。

這一論斷沒有錯,但仍然只是表象。為了尋找客觀的驅動力,我們繼續分析價值的產生過程,當一個人進行勞動的時候,價值Jw(死勞動)是他要完成的目標,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必然要付出勞動消耗Js(活勞動)。

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勞動者每天的勞動強度很大,勞動消耗很高,因此其努力的目標,就是讓Jw>Js,即使產生的價值能夠補償勞動消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出于人的本能,他必然要努力減少Js的付出或者提高勞動效率。而在產生的價值Jw始終難以大于勞動消耗Js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生存,他的努力方向只有一個,就是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勞動效率,是人的一種自發過程,也是勞動創造價值的驅動力。換句話說,為了偷懶,人類希望能以最小的勞動消耗實現最大的勞動創造,即期待勞動消耗無窮小,而勞動價值無窮大。在這里,勞動創造與勞動消耗的比值就是勞動效率。

在自然界中不需借助外力就能自動進行的過程,稱為“自發過程”或“自然過程”,如石頭從山頂滾向山腳,熱量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提高勞動效率也是一樣。一個人為了完成挖坑的目的,在不用工具的情況下需時1小時,在使用工具的情況下需時10分鐘,在面對必須達成挖坑目標的前提下,他必然會使用工具,以節省時間和體力。這就是人類的自發過程,也是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真正驅動力,是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原因所在。

同樣地,也是因為這種自發過程,才產生了自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一直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社會制度。在這些社會里,地主、皇帝等不進行勞動的對象,通過占有生產資料來實現了自身勞動消耗最低,但所得價值最大的方式。

相比較而言,人類和動物的區別不在于是否主動的勞動、是否使用工具,而在于動物是在環境的逼迫下產生了類似于自發過程的行為,而人類則是出于本能地進行提高效率的自發過程。比如,黑猩猩在實驗室里,能用兩根竹竿接在一起,用來打下掛在它的籠子頂上的香蕉。仙人刺鴛鳥會用嘴含著仙人掌的刺去掏出藏在樹皮縫里的蟲子吃,在找不到現成的刺時,它還會從樹上刁下一根小樹枝,加以“修整”,用來掏蟲子。這些行為都是受環境所迫,而不是如人類一樣出自本能。進化的結果使得動物的這種被迫行為,變成人類的本能行為。這是人類和動物的本質區別。

因此勞動是發生在人與周邊環境(包括人類世界與自然界)之間的活動。其實質是通過人提高自身效率的自發過程來調整和控制周邊環境,使之發生變化,為人類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務。而活勞動,不僅是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腦力和體力的耗費,而是勞動者在任何時間內全部腦力和體力的耗費。

從公式(2)來看,勞動就是人類通過本能不斷提高自身效率L的過程。從圖2來看,勞動在第二個步驟完成的,而在第三個步驟中,勞動者必須對勞動過程中的勞動消耗進行補償,否則勞動者就無法繼續生存。因此,從歷史過程來看,早期人類進行勞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補償勞動消耗。

三、價值的衡量尺度

馬克思認為勞動具有二重性?;顒趧蛹词浅橄髣趧?,而死勞動則是物化勞動。但是不管活勞動,還是死勞動,都是勞動。馬克思說:“如果把生產活動的特定性質撇開,從而把勞動的有用性質撇開,生產活動就只剩下一點,它是人類勞動力的耗費……商品價值體現的是人類勞動本身,是一般人類勞動的耗費?!?[7 ]

(一)死勞動是價值

活勞動和死勞動都可以化為一般人類勞動的耗費。但是馬克思在計算價值量的時候,卻只考慮了活勞動,而認為死勞動創造的是使用價值。生產力的變化本身絲毫也不會影響表現價值的勞動——不管生產力發生了什么變化,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價值量總是相同的。這樣的計算意味著,在相同的時間里,貓不管是抓到一只老鼠還是兩只老鼠,其價值量相同。這是不準確的。

從圖2中可以看到,整個價值的產生過程分為三個步驟,第二個步驟是勞動的過程,伴隨著勞動消耗,這也是物質進入人類社會產生價值的源泉。而在第三個步驟,勞動完成,價值產生,此時的物質伴隨著使用價值的生成,同時也有死勞動的沉淀。死勞動作為價值的表現形式,可以用來補償勞動過程中的生理機能消耗,也可以用來保存和轉移、分配價值,使價值在人類社會里流通。而正是這種流通,產生了人類社會的經濟。因此,經濟學就是研究價值在人類社會中產生、分配、轉移并消亡的全過程的科學。

(二)價值以勞動消耗來衡量

馬克思還認為社會必要勞動量,或生產使用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使用價值的價值量。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這實際上指的是一種工作勞動量,或者社會必要工作時間。這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

以貓為例來說明。貓用了一天時間來抓住一只老鼠,創造了價值;吃了一半老鼠用來補償這一天的勞動消耗。而余下的半只老鼠,用來交換別的貓找到的可以讓貓窩更溫暖的布條。很明顯,這只被抓到的老鼠,就是貓創造的價值,是死勞動。而死勞動中要有半只老鼠來補償這一天的勞動消耗,也就是說,貓勞動的凈價值是余下的半只老鼠。這半只老鼠作為在貓的世界中流通的價值,在各種交換、分配及消費中形成了經濟。因此,價值量的度量要計算死勞動。

考察貓抓老鼠的過程,按馬克思的觀點,貓的價值是用它抓老鼠的那段時間,即所謂的工作時間來衡量的。但是貓在沒抓老鼠的時候就沒有耗費么?貓在沒抓老鼠的時候就沒有為抓老鼠做準備么?顯然不是。因此,用工作時間來衡量勞動,必然有著不小的缺陷。如果把時間前面的“工作”限定去掉,只考慮時間。那么一只貓一天的勞動消耗(活勞動)是半只老鼠,勞動成果(死勞動)是一只老鼠,則可以認為貓創造的價值是兩天活勞動的消耗。貓創造的凈價值就是一天活勞動的消耗。因此價值的衡量尺度可以活勞動的消耗來度量,即用單位時間的平均勞動消耗來度量。

把貓換成人也是一樣的,勞動是一種提高自身效率的自發過程,這種自發性就意味著僅考慮工作時間及工作量是不夠的。勞動消耗和死勞動作為過程量,與時間變化量相對應,而不是僅與工作時間變化量或工作變化量相對應。因此活勞動的自然尺度應該是勞動消耗,價值量也就由勞動消耗來度量。

這里的勞動消耗,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經濟條件下,單位時間內人平均所需要的能量消耗。自然科學的研究表明:每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6276焦耳(1500卡路里)的熱量。Weir JB在世界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大學(UNU)聯合組織里關于人類能量需要量的報告中也曾做出成人能量消耗量的建議 [8 ]??紤]到熱量的測算比較繁瑣,人類身體的熱量來自于食品。從宏觀上考慮,在計算勞動消耗時,可以按照一個國家恩格爾系數小于溫飽線60%最后一年的人均食品消費計算,即這一年人平均所需要的食品消費能夠最低限度地滿足溫飽。之所以用這個值作為計算基準,是因為每個人每一年的食品消費都不相同,多吃一點或者少吃一點都有可能,但只有在溫飽線上的時候,最低食品消費是互相接近的。

四、結 論

世界經濟的發展波動頻繁,而經濟理論的研究仍然只能說明現象,無法通過客觀的規律來指導實踐,因此有必要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進行重新梳理與研究,以解決目前經濟理論與實踐中的根本矛盾。本文在此做出一些有益嘗試,并總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結論性建議。

(一)價值作為客體對主體的效用或意義,從物本位角度考慮,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可以不局限于商品經濟階段。

(二)死勞動就是價值在人類社會的表現形式?;顒趧觿撛靸r值,死勞動可以用來保存、轉移和分配價值。經濟學就是研究價值在人類社會中產生、分配、轉移并消亡的全過程的科學。勞動的定義有待商榷。提高效率是一種自發過程。勞動是通過人提高自身效率的自發過程來調整和控制周邊環境,使之發生變化,為人類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務。勞動的本質就是人類通過本能不斷提高自身效率的過程。

(三)價值作為一般人類勞動的耗費,要計算死勞動。死勞動以活勞動為尺度,活勞動的自然尺度是勞動消耗,價值量也就由勞動消耗來度量。勞動消耗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經濟條件下,單位時間內人平均所需要的能量消耗。從宏觀上考慮,按照一個國家恩格爾系數小于溫飽線60%最后一年的人均食品消費計算。

參考文獻:

[1]許成安,楊青. 勞動價值論、要素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中若干問題辨析——兼評《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辯證關系》一文[J]. 經濟評論,2008(1):3-8.

[2]馮茜. 21世紀以來國內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研究述評[J]. 經濟問題,2018(2):23-29.

[3]邰麗華. 當代西方學者《資本論》研究的新趨向[J].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8(1):4-8.

[4]鄒升平. 論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限制條件[J]. 廣西大學學報,2006(5):41-44.

[5]仇德輝. 統一價值論[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8.

[6]羅先德. 馬克思論制造工具在人類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J]. 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1):4-12.

[7]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7-58.

[8]Weir JB. New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metabolic rat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otein rnetabolism[J]. Journal of Physiology,1949(1): 1-9.

[責任編輯:丁浩芮]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three basic explanations, the paper has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essence, source and measure of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 standard. From the view of natural science, the human value is embodied in human survival itself, so the definition of value essence can be extended to all stages of human society. Improving efficiency is a spontaneous process. The essence of labor is the process that human being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efficiency through instinct. Value is calculated by dead labor and measured by labor consumption. Labor consumption refers to per capita food consumption calc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gel coefficient of a country less than 60% in the last year. From the point of nature to study human society,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has higher scientific value and more perfect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Labor Theory of Value; Value Essence; Value Source; Measure of Value

猜你喜歡
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四個短板
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經濟建設領域的應用
“共享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鮮活體現
試論勞動價值論及其現實意義
科技勞動視角下的超額剩余價值來源探析
勞動公有制是經濟矛盾發展的必然趨勢
試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現時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及其可能出路
基于勞動價值論和弱式有效市場假設的匯率決定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