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野下校本課程建設路徑探微

2018-09-08 10:26王錦飛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核心素養

摘 要: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主題,校本課程建設與實施必須開辟有效路徑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服務。要基于學校校情,科學繪制學校校本課程圖譜;要涵育教師素養,尤其要提升其課程領導力與執行力;要改進評價體系,確保實現校本課程實施效能的躍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校本課程,課程能力;評價改革

作者簡介:王錦飛,南通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 南通 226000)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9-0024-03

當前,培育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新時代我國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主題,作為學校課程建設不可或缺之重要部分的校本課程建設理應積極回應這一主題。要采取有效措施走出目前校本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困境,通過對國家預留課程空間的創造性開發以及對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讓學校的校本課程建設更好地為培育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服務,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公民服務,為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服務。那么,核心素養時代的校本課程建設究竟該如何開展,或者說有哪些具體的路徑可資借鑒?本文擬對此作粗略思考,拋磚引玉,期望能引發諸多教育同仁作更為深入的專題探究。

一、基于校情,科學繪制校本課程圖譜

作為學校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的校本課程,已經越來越成為高品質現代學校的一個最為核心的競爭力。教育行政部門在對學校進行的各種考核評估中也有校本課程開設情況這一專項。目前在基礎教育學段,校本課程建設似乎呈現出“繁花似錦”的景象,幾乎所有學校都有除了國家規定課程之外的校本選修課程,少則幾門、十幾門,多則幾十門、上百門,不少校長直言不諱地說,不拿出若干門校本課程,還怎么在圈子里混?

但事實上,在應試教育下不少學校的校本課程只是為了應景,充當著花瓶花架的角色。一所名校曾專門圍繞校本課程開展對外教學展示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教師前去觀摩,結果觀摩者發現其中部分課程是活動當日首次開設,有的課程盡管不是第一次開,但從學生口中得知,一學期也開不了幾回。在該校向前去觀摩者介紹的100多門校本課程中,有的屬于高考學科的拓展,直接為提升應試成績服務;還有的適合職業學校開設,如刺繡、木工、鉗工等課程卻硬性在普通高中開設。這些課程一是師資力量跟不上,二是學生參與者寥寥無幾,大家感覺有明顯的作秀成分。當然,其中也有不少對提升學生科學與人文素養的確有幫助的校本課程,如唐詩宋詞鑒賞、歷史上的哲學家、物理學的歷史沿革、探尋浩瀚宇宙奧妙等,這些課程如果真的能夠常態化開設,而不只是擺給觀摩者看看而已,那的確對有效提升學生素養是大有裨益的。該校的校本課程盡管很多,但感覺太過雜亂,體系不太清晰,學科中心太過明顯,基本是基于各學科的各種課程的胡亂堆積。而且目前從面上看,各校的校本課程建設也有“千校一面”的傾向。因此,從學校的校情出發,科學繪制學校自身的校本課程圖譜,讓校本課程建設真正擔負起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任,是當前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一是校本課程要突出“校本”特質。所謂校本課程,簡言之就是要有對課程建設的校本化表達。這一表達要與學校自身特有的文化相結合,與學校的師資特長相匹配,與學校學生的培養層次相一致,從而表現出與其他學校的校本課程有明顯不同之處,就是所謂的要有學校自己的特色。比如,不少學校都有堅持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校訓,這就是學校的優秀傳統文化,校本課程建設可以考慮與校訓的結合,圍繞校訓開設若干門校本課程,這肯定是獨一無二的學校特色,也自然百分百是擁有學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課程了。

二是校本課程要突出價值引領指向。核心素養下的校本課程要為培育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服務,而在核心素養中國化表達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念這三要素中,價值觀念無疑是最為核心的要素,是核心素養之核心。因此,校本課程建設在價值層面要突出對核心素養的校本化表達,要真正指向對學生的積極價值引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學校校本課程建設要把對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是校本課程要突出學科間綜合。我國知名教育專家、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認為,培育核心素養的核心策略就是“整合”。這是因為核心素養的培育本身需要跨學科的綜合,決非某一具體學科就能獨立承擔,因此,核心素養下的校本課程建設特別強調要跳出單一學科的偏狹,要有宏觀的大課程視野,可以基于某一課程,但不能囿于某一課程,要借助校本課程建設這一平臺,打破學科課程間的壁壘,實現傳統學科課程之間的融通與整合,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全新的校本課程。當前許多共性化的素養是無法只通過某一學科教育來完成,這就給我們的校本課程建設留足了空間,如果我們的校本課程也完全基于學科而設置,那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必將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二、涵育教師素養,提升其課程領導力與執行力

基于校情與核心素養科學繪制出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是校本課程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但學校的校本課程體系的運轉實施自然離不開廣大教師。而且要培育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教師自身素養如何當然是關鍵因素,很難想象一支素養水平低下的教師隊伍能有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一些教師隊伍的素養現狀的確難以適應核心素養時代的新要求,因此培育發展教師素養,使得教師隊伍的素養水平能與培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相適應,無疑是當前十分重要且艱巨的一項任務。

一是要提升學校校級管理層特別是學校校長的校本課程領導力。學校校長是學校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當然也是學校校本課程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而民主化程度比較高的學校一般都是集體領導決策,學校校級管理層在學校決策中的分量顯然舉足輕重。從這個角度講,學校校級管理層對于校本課程的集體領導力對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至關重要。但在應試教育盛行的教育生態下,校長及學校校級領導層在分數面前往往不得不低頭,被短視的應試成績這一“政績”功利所驅使。因此,所謂的校本課程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備案,存在于學校的計劃里、陳列在學校的墻壁上。顯然,學校校長及校級管理層的頂層不作為是當前校本課程建設無法真抓實干的一大障礙。當然,只是怪罪于校長及校級管理層也有失公允,只有讓學校領導者的思想真正得以解放,才能真正提升其對于校本課程的領導力,從而讓他們有所為,且有大作為。

二是要提升學校中層管理干部及普通教師的校本課程執行力。目前,很多學校都實行年級管理制,校本課程管理與執行主體一般在年級部,而學校中層干部是年級管理的核心成員。學??傮w校本課程方案一般也是由負責教學及教科的中層管理部門拿出具體實施方案再交予各年級由學校負責年級的中層干部具體落實。因此,學校中層管理干部對學校校本課程建設與實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們的課程能力直接關系到學校校本課程的實施品質。就具體的校本課程門類而言,具體課程自然需要承擔校本課程任務的一線普通教師去執行,而且他們對于校本課程執行更直接具體,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的執行力應該更為重要。因為校本課程的計劃安排及課程每個章節的具體內容的設計必須要有具體執教者去完成。這其實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門質量高的校本課程含有教師創造性的勞動、教師的教育智慧,而且必須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等等。然而,不少學校在校本課程開設教師的選擇上,往往是那些年老體弱的教師,那些中高考主科教學成績不理想的教師,或者其他一些需要照顧的對象,這些執行力相對較低的教師對校本課程建設與實施自然極為不利。

三是要通過專項培訓提升校本課程建設參與者的課程能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要在政策層面予以大力支持,在資金上給予充分保證;教師培訓機構要把提升教師校本課程能力(包括校長及校級領導的課程領導力及中層干部與普通教師的課程執行力)作為教師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使其成為教師培訓的必修課程。包括校長在內的全體校本課程的建設者與實施者更要站在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自覺參與培訓,努力提升自己的課程能力。

三、改革評價體系,確保校本課程實施效能的躍升

評教結合、以評促教一向是課程教學實施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包括校本課程在內的一切課程教學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在國家規定的各學科課程教學中,凡是與中高考掛鉤的、對學生升學有影響的課程,教學實施從時間到空間上均可以得到充分保證,教學的實際效果相應也就較好。相反,那些與中高考關聯性不大甚至沒關聯的學科就會被簡單化冷處理,有的學校甚至干脆不開設。同樣,就校本課程而言,高中階段有的學校也只是在高一象征性地開幾門,高二文理一分班就不開了,好一點的學校最多堅持開到高二結束,高三就不談了。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現有的評價指標比較單一,或者說在評價指標中非中高考科目以及校本課程所占的份額較小,對升學的影響微乎其微,沒有形成一個科學全面綜合的評價體系。因此,要確保校本建設落到實處,并保證其實施效能的提升,必須改變目前單一的評價指標,不斷優化評價體系,讓校本課程學習成為包括升學在內的學生各方面不斷發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要素。

一是學校要將教師參與校本課程情況納入考評系統,使之成為評先、評優,以及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的重要依據。教師不愿意開設校本課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為上校本選修課程似乎低人一等,會被人瞧不起,存在對校本課程的課程歧視。所以,學校在整個考評體系中必須將是否開設校本課程作為必選項,把校本課程開設與中高考科目教學一視同仁??梢园验_設校本課程作為年終評優評先的基本條件,不符合者一票否決;可以把校本課程的教學成績與其他課程一樣納入績效考核,在獎勵性績效工資中劃撥校本課程專項經費予以區別對待,等等??傊?,要采取一切物質與精神方面的有效評價措施,鼓勵教師積極開設校本課程,吸引優秀教師帶頭開設校本課程。

二是學校要高度重視學生校本課程選修及考核成績。目前,在多數中學對學生是否選修校本課程一般不作硬性要求,有的學校盡管有這方面的所謂要求,但對于校本課程學習的最終成績認定都比較馬虎粗糙,只是打一個合格或不合格,不計學分,也不記入學生學習成績報告單,在期末評定三好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時一般也不參考校本選修課程的學習成績。如此對校本課程學習的不嚴肅、不嚴格、不嚴謹的粗放型評價方式,直接影響了學生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也極大影響了學習效果,必須予以糾正。

三是必須從國家層面全面實施綜合評價改革。早在2013年6月,教育部就出臺了《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并在同月宣布啟動“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這被認為是中國基礎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緊接著全國有不少省直轄市也宣布開始進行評價改革。這一改革雖然直接指向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但其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興趣特長的考查要求,這對校本課程的實施顯然具有推動與促進作用。然而五年過去了,這一評價改革實際上并未真正得以全面實施。在提倡并踐行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今天,這項評價改革的全面實施必須提上議事日程。筆者認為,這項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真正全面實施之日,就是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評價真正落地之時,也是包括校本課程在內的學校課程教學真正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服務之時。

責任編輯 黃 晶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核心素養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