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作文變成兒童心底的“真需要”

2019-04-22 13:21梁君
中國教育科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品評語言文字習作

梁君

人渴了,補充水分成為了一種需要。人冷了,增添衣物成為了一種需要。人困了,補充睡眠成為了一種需要。人情緒低落時,親人關愛成為了一種需要。人遇到災難時,社會救助成為了一種需要。

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分為“自然性需求、社會性需求、物質需要、精神需要”。任何需求都有明顯的對象特征。當需要表現為內在的一種動力時,個體呈現積極的狀態。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也提到:“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庇纱丝梢?,需要是習作的起點,需要是習作的動力,需要是習作的起源。

如何讓小學生的作文變為學生的一種來自于內在動力的急迫性真需要。作為教師,我們就是要為學生提供真需要的情境、體驗和活動,讓學生產生真需要的情感,讓學生歷經真需要的情緒變化,讓學生在真需要的環境或氛圍中產生表達欲望,從而運用語言文字進行習作表達。

一、看聽做想——現實反映的真需要

1.給情境進入真需要

作為教師,我們要結合教材中的作文教學內容,有意向的創設豐富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渲染下,進入真需要的境界。當你做錯事之后,當面道歉又難以啟齒時,跟你受傷害的人(老師、媽媽……)寫一封致歉信吧。當你臨時有事需要離開家里,而恰好只有你一人在家時,給你的親人寫一個留言條吧。當學校有通知需要家長周知,而老師需要你轉告家長時,把通知的內容完整、準確的轉告給你的家長吧。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需要,表達的需要從心底流出,個性的表達才會相涌而出。

2.給體驗進入真需要

生活是吃喝拉撒睡,生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同的體驗才會有多彩的生活,五彩斑斕的生活才會孕育異彩紛呈的體驗,異彩紛呈的體驗才會誕生文采遐思的習作??吹降?、聽到的、想到的、經歷的就構成了多彩的生活。我們可以在班級開展“走進我的生活世界”主題作文活動,選取一個月內自己看到、聽到、想到、經歷的事情在班級進行分享,通過課前3分鐘進行展示,每天輪流一名當班小講師,每天再臨時抽取1名小講師,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用語言文字反映現實生活。

3.給活動進入真需要

《語文課程標準》三維目標第二個維度就是過程。學生沒有需要就是因為學生沒有歷經生活的過程,為學生提供有意向的主題活動,引領學生進入真需要的境界。作為老師可以在學期初布置“本月家務我來做”“種植一種植物”“養殖一個動物”“我的小制作”“職業體驗”等家庭和社會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歷經中長期時間的活動歷程,讓學生習作的真需要在主題實踐活動中孕育,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口、我言表我做”的自然流露境界。

二、喜怒哀懼——情感表達的真需要

1.給感受進入真需要

讓學生歷經情感的變化,歷經感情的跌宕起伏,歷經情感的綿

延浸潤,學生就會建立內部的動力儲備,真需要將從心底源源流出。作為老師要讓學生養成寫“心情日記”的習慣,在班級開展“心情進行時”分享活動,引導兒童分享快樂的幸福時光,分享憤慨的激動時分,分享悲哀的憂郁時刻,分享恐懼的驚悚時景。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感受,真實的表達,才能實現真需要。

2.給機會進入真需要

由于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不一,情感細膩度不同,會出現真正

動筆或者真正分享時無話可說的情況。作為教師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喜怒哀懼的機會,為學生積蓄情感,增加情感體驗,給學生提供“情感大餐”。課上老師可以送“恐懼餐”禮盒,給所有學生的獎賞禮物渲染情境一層一層打開后——竟然是一條條驚悚的各種各樣的蟲子;創造緊張氣氛要求學生馬上鉆到課桌之下躲避地震等。也可以送給學生“悲哀餐”禮盒,播放非洲難民(兒童)的困苦,播放南京大屠殺的悲慘場景,播放奴役的悲催生活……語言文字伴隨著情感的變化應運而生。

三、愛恨愁思——情緒表達的真需要

1.給感性進入真需要

每個兒童一天中或一段時間內都會表現一定的情緒變化,也可能大體維持在一種情緒中,有情緒,就會有想法,有想法,就會有語言。作為教者,要引導學生宣泄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記錄自己的情緒。要讓學生養成寫“情緒日記”的習慣,在班級開展“情緒宣泄時”分享活動,引導兒童表達自己對于人、事、物的愛,表達對人、事、物的恨,表達對人、事、物的愁、表達對人、事、物的思。在情緒的驅動下,有濃烈的、淡淡的語言之愛,有強烈的、隱含的語言之恨;有濃郁的、絲絲的語言之愁;有濃厚的、陣陣的語言之思……

2.給理性進入真需要

情緒從語言的角度可以促進語言文字的形成和表達,情緒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影響兒童的心境和行為。引導兒童富于情緒,又要引導兒童善于調節情緒,將情緒轉變為正確的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老師,我們要整合心理課程,為學生開設“情緒課程”,例如爸爸媽媽外出打工,思念父母的思緒、行為、語言、表現等,讓學生用細膩的語言文字宣泄情緒,讓學生用具體的行動表演情緒。但是又要讓情緒轉化為對父母回報的實際行動,引導學生用語言文字疏導情緒,轉化為實際行動。

四、品評啟論——觀點表達的真需要

1.給素材進入真需要

小學生對世界的美與丑、是與非、善與惡、曲與直、對與錯已經有了基本的自我判斷或評價,對于人、物、事件等有自己的看法或觀點。作為教者,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品析、評價、啟悟、論斷的機會,讓學生的表達來自于心底的自然的真實的流露。讀書課上,我們可以結合《窗邊的小豆豆》品評小林校長,品評黑柳徹子。我們也可以結合《三國演義》品評劉備、曹操、諸葛亮等人物或事件,讓學生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語文課上,我們可以結合《狐貍和烏鴉》品評狐貍,也可以品評烏鴉。引領兒童進入設身處地的環境和情境,進入具體的事件或故事,兒童用自己的認識進行品評啟論,從而進入真需要的境界。

2.給交際進入真需要

作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交際的機會,讓學生在相互的交流中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品評啟論。在課前3分鐘或口語交際課上,我們可以設置“新聞評述”欄目,學生搜集并在課前播報新聞,其他學生評述新聞,以此拉練學生看待事物的角度、觀點和理由,給學生提供真需要的表達機會。在辯論課上,我們可以結合有爭議的話題或事件,讓學生進行辯論,論《胖與瘦》,論《看電視的利與弊》等,學生在交際中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就是奠定習作形成的過程。

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挑撥學生的情感心弦,激活學生的習作內動力,讓學生從不需要變為我需要,從無需要變為有需要,從偽需要變為真需要,從平淡的需要變為急切的需要,從外在的需要變為來自心底的真需要。

讓習作從學生心底的“真需要”開始。

猜你喜歡
品評語言文字習作
關于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
純牛奶中感官品評研究進展
蕪湖市蕪湖縣召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
中國畫品評的現實意義
詩與美
讓學生在個性體驗中學習數學
安陸市榮膺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城市”
2015年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