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整合 詩意盎然

2019-06-21 10:04丁可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 2019年5期
關鍵詞:詩歌教學跨學科整合

丁可

摘要 詩歌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但在現實的教學中卻遭遇了諸多困境。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跨學科整合被引入教學并且蓬勃發展。由此,針對語文詩歌教學的現狀提出了詩歌的跨學科教學策略,以期帶來詩歌教學的變革。

關鍵詞 詩歌教學 跨學科 整合

詩歌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積淀出數不勝數的優美詩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詩歌占了很大的比重,可見其藝術魅力和價值。但在現實境況下,詩歌教學遭遇了一些尷尬。

一、詩歌教學現狀

首先,詩歌的特點決定了教學的難度。詩歌的語言高度凝練,一個字或一句話包含了諸多內容,沒有充分的了解就難以準確把握詩意;詩歌的表現手法多樣,從最早的賦比興到現在的抒情手法、描寫手法等,類別多而雜;詩歌的情感豐富而含蓄,沒有一定的功力就難以理解。

其次,教師教學觀念的陳舊和方法的單一,導致詩歌教學的枯燥。許多教師在課堂上仍然扮演“獨裁者”的角色,一節課一講到底,留給學生合作探究、思考的時間太少。同時,在應試的指揮棒下,詩歌賞析就變成了具體的答題方法講解,破壞了詩歌的意境,詩歌教學變得無趣無味。

再者,學生積累少,缺乏興趣,鑒賞能力低。學生學習詩歌,大多停留在記憶的層面,沒有受到系統完整的詩歌教學訓練,鑒賞水平比較低。另外,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也決定了他們對詩歌高度抽象內容難以理解,故而缺乏學習興趣。

二、詩歌跨學科教學策略

詩歌跨學科教學是對《義務教育語文程標準(2011年版)》的積極響應,也是一種有益嘗試。在遵循詩歌特質的基礎上,不僅能提高學生素養,同時能促進教師成長。

1.詩與樂的流淌。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師選擇古詩詞進行了歌曲創作,謂之《新學堂歌》。其中所選詩詞大多來自小學課文,比如《春曉》《詠鵝》《游子吟》《江南》《靜夜思》等。優美的旋律、悠揚的曲調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輕松學習古詩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照曲中的情境進行設計,讓課堂成為一場音樂和詩歌的盛會。學生在琴聲中,在歌聲中,在朗讀中,透過跳動的音符感悟詩人真摯的心聲。

2.詩與畫的交匯。

蘇軾謂摩詰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自古以來,便有詩書畫同源之說。詩歌和繪畫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是詩歌中所描繪的畫面可以借助繪畫得以直觀的體現。筆者在教授《天凈沙·秋思》時就是用繪畫來進行教學的。下面是教學的主要過程:

(1)結合《天凈沙·秋思》原詞,比一比誰畫的景物最全面。

(2)結合自己的畫作說一說畫中的景物有何特點。

(3)想一想,如果要給這幅畫著色,應該用什么顏色。

(4)議一議,你在創作時,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詞人形象。

當筆者提出通過繪畫來學這首詞時,學生的興趣立刻被調動起來。他們細致認真地作畫,再圍繞畫作展開討論,完成了對這首詞的學習。他們了解了這首詞所描繪的景物,還深刻體會到全詞蘊含的情感。

3.詩與史的契合。

我國古代詩歌有一個重要的類別——詠史詩,以歷史為客體來抒寫主體情志。這為詩歌與歷史的跨學科教學提供契機。比較典型的詠史詩是杜牧的《赤壁》。這首詩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其中涉及歷史事件赤壁之戰以及四個歷史人物周瑜、曹操、大喬以及小喬,同時詩人借對歷史的評價表明了自己的觀點。那么,在教授這首詩時,教師需要借鑒歷史知識交代事件和具體的人物關系,再讓學生評價歷史事件、評價詩人的觀點。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不僅讀懂了詩歌,還讀懂了歷史。

4.詩與地的互協。

地理與語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許多詩歌就有地理知識的體現。如反映氣候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反映地貌知識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還有反映水文知識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那么在詩歌教學的時候融入地理知識,讓詩歌與地理互相補充,相合相生。

教育改革一直在進行中,詩歌教學的改變勢在必行。在跨學科整合的理念下,積極探索詩歌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讓詩歌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歷久彌新,走進師生的課堂,走進人們的心靈,走向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周恩來紅軍中學)

猜你喜歡
詩歌教學跨學科整合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跨學科前沿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多措并舉,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跨學科學習,促學生創新發展
基于學科交叉融合的組織模式創新
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探索
淺談技校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